2020届山西省太原市五中高二历史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山西省太原市五中高二历史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试题

ID:448568

大小:66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二历史(文) 第 1 页(共 8 页) 高二历史(文) 第 2 页(共 8 页) 密 封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 高 二 历 史(文) 2020.5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50.0 分) 1. 管仲在《立政》篇中提出:“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 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这表明管仲(  ) A. 主张以儒学作为治国理政的正统思想 B. 认为官员的选用对国家兴衰有重要影响 C. 规劝统治者须对官员做经常性的考察 D. 力劝君主应注重个人德行与能力的提升 2. 春秋时期,孔子重新诠释了周礼,他并未将礼制规范强加于人,而是引导人们以血 缘亲情为基点,推己及人,以此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将礼从外在的等级制度 和社会规范转化成了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据此可知,孔子(  ) A. 淡化了礼制中的等级观念 B. 试图推动宗法制度的复兴 C. 努力使礼制与时代相适应 D. 对墨家思想的吸收与转化 3. 著名学者白寿彝指出:以往人们称三家分晋是晋国政权封建化的标志。但是出土的 《孙子》一书记载了此前六卿分晋及其田制与税制的封建化改革,据此可以得出的 结论是(  ) A. 六卿分晋导致分封制瓦解 B. 三家分晋是新兴地主阶级争权斗争 C. 封建制度最早确立于晋国 D. 《孙子》的出土否定了晋国社会历史 4. 顾炎武曾说:“及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 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  ) A. 时代变迁冲击社会观念 B. 重农抑商壮大小农经济 C. 严刑峻法加剧礼崩乐坏 D. 宗族破坏影响社会和谐 5. 北魏孝文帝将鲜卑八姓和汉族四姓位列士族之首,又将地方上的强宗豪族全部编入 士族。而唐高宗、武则天修《氏族志》,“使军功入五品者,皆入士流”。这一改 变(  ) A. 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B. 强化了门阀士族政治 C. 引发了选官制度变革 D. 确立了官僚政治体系 6. 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 独立出来,同时要求“一岁用度及郊祀大费,皆编制定式”。这一措施体现了王安 石(  ) A. 将整顿吏治作为变法中心 B. 借变法之机剥夺了三司财权 C. 以积极节流作为理财思路 D. 重视财政运行机制改革 7. 《明史·食货志》:“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 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货,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 增枆。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一条。皆计 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法。”下列有关一条变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条鞭法主要解决封建国家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B. 一条鞭法“按亩征收”的特质使大部份的农民减轻了负担 C. 一条鞭法之最大特色为“役归于地”,使得“逐末者千金,而手不沾一役” D. 一条鞭法明文规定税以银征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8. 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正式批准台湾设置与内地完全相同的地方军政机构,连衙 署建筑也改变了台湾坐东向西的习惯,而如内地“衙门口,朝南开”。材料说明 (  ) A. 康熙完成了统一大业 B. 清政府对台湾有效管理 C. 台湾与大陆同步发展 D. 台湾开始归属中央管辖 9. 近代中国实业教育是伴随着洋务运动而兴起的,从“洋务教育”到“戊戌教育”, 清政府在大、中、小学堂均未建立前率先创办各类实业学堂。但实业教育毕业生所 学非所用的情况在当时非常普遍,被时人戏谑为“失业教育”,造成这一现象的主 要原因是(  ) A. 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B.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C. 缺乏相应社会环境 D. 学习西方层次过浅 10. 1910 年 5 月,有读者向汉口的《东方时报》投书批评新政:“现在什么东西都得上 税,棉花、谷物、食油、燃料、牛,不管什么——并不光是一个田赋的问题。” 《东方杂志》也发表文章称,“以前不办新政,百姓尚可安身;今办自治、巡警、 学堂,无一不在百姓身上设法。”由此可以推断(  ) A. 新政没有取得实际成效 B. 新政的推行激化了社会矛盾 C. 清政府假改革真独裁的真实面目被揭穿 D. 新政措施缺乏时代性及民众支持 11. 1905 年,孙中山曾拜访位于布鲁塞尔的第二国际执行局,并希望成为第二国际的会 员。当时比利时的一家报纸就曾引述他的谈话:期盼中国“引进欧洲的生产模式与 使用机器,但又能戒除这过程中所产生的弊端”;为了防范资本主义的弊病,中国 人应该“在未来建立一个没有任何质变的新社会”。这说明孙中山的思想(  ) A. 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情怀 B. 蕴含了社会主义的要素 C. 去除了西方道路的印记 D. 与当时中国的国情相符 12. 1956 年劳动部工资局在调研天津国营企业工资改革时,对当地以质量奖、安全生产 奖取代年终双薪制、考勤奖制的做法极为赞赏。这是因为这些措施(  ) A. 有利于节约财政支出 B. 提升了工人的责任心 C. 有助于改善员工待遇 D. 缩小了工人收入差距 13. 柏拉图认为,闲暇乃是智慧的主要条件;因此智慧就不能求之于那些为了生活不得 不从事劳动的人们,而只能求之于那些享有独立的生活资料的人们,或者是那些由 国家来负担而不必为生活担忧的人们。这一观点(  ) A. 旨在论证奴隶制存在的合理性 B. 蕴含着对于希腊民主制的思考 C. 体现了人自我意识的初步觉醒 高二历史(文) 第 3 页(共 8 页) 高二历史(文) 第 4 页(共 8 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D. 强调出身对于人的决定性作用 14. 1518 年 7 月,教皇传马丁·路德到罗马受审。路德寻求保护,得到了德意志萨克森 选侯和皇帝的支持,教会不得不让步。1519 年 6 月,教皇派代表到莱比锡与路德公 开辩论,路德的英勇斗争受到德意志广大民众的支持。这反映了(  ) A. 天主教会干预世俗政治权力 B. 教会成为世俗力量的反对目标 C. 民族主义在德意志蓬勃兴起 D. 民族教会与罗马教廷的决裂 15. 1796 年,华盛顿在告别辞中提到:“我们对待外国应遵循的最高行动准则是在扩大 我们贸易关系时,应尽可能避免政治上的联系。……我国位于隔离的和遥远的位置, 这要求我们并使我们追寻另一条不同的道路。”结合所学判断,“另一条不同的道 路”指的是(  ) A. 孤立主义 B. 均势政策 C. 国际主义 D. 门户开放 16. 法国资产阶级史学家乔治•勒费弗尔认为:“在法国大革命后的新国家尚未定型时, 拿破仑给了它一整套行政机构,这显然是大师的杰作。……拿破仑撼动了欧洲各国 的旧制度,并将近现代欧洲各国的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大大 加快了这一演变的过程。拿破仑个人的影响是诚然可贵的,但只有顺应正在推动欧 洲文明进程的历史潮流,他的影响才能起到作用。”对上述材料中的拿破仑理解有 误的是(  ) A. 采取措施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B. 摧毁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和旧制度 C. 充分肯定了其个人的历史作用 D.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17. 1905 年,爱因斯坦引入了粒子概念,认为在空间传播的电磁波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 的“能量子”组成的,后来定名为光子。爱因斯坦的这一成就(  ) A. 属于人类对宏观世界的认识 B.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时空观 C. 标志着量子力学体系的建立 D. 是对量子理论的成功运用 18. 一战前的 15 年间,发展中国家的矿产增长了 3 倍。1880 年到 1910 年间,世界香蕉、 糖、可可、橡胶等产量分别增长了约 60 倍、3.5 倍、3.8 倍、8 倍。这组数据(  ) A. 体现出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的发展 B. 说明发展中国家具有明显经济优势 C. 反映出世界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实现 D. 证明世界整体经济实力的显著提高 19. 1926 年 12 月,英国向曾参加华盛顿会议的列强宣布《变更对华政策建议案》,主 张列强应体认中国人民修约要求之正当性,立即与中国谈判修改条约。英国这一举 措(  ) A. 体现了列强既争夺又勾结的关系 B. 是对中国民族主义运动高涨的回应 C. 适应了南京国民政府修约的要求 D. 说明中国重新获得外交事务主动权 20. 如图是 1941 年 8 月 15 日英国《每日邮报》上发表的一幅漫画《缔造者的会议》。 该漫画表明(  ) A. 英美开始商讨建立联合国国际组织 B. 美国彻底放弃了孤立主义外交政策 C.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政治基础的奠定 D.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21. 如表为 1950-1962 年间苏联、美国主要要素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 比较。从表可知(  ) 项目 苏联 美国 劳动力 1.9% 1.1% 固定资本 10.5% 3.2% 国内生产总值 6.3% 3.4% A. 苏联的经济增长方式落后于美国 B. 美苏争霸苏联已处于优势地位 C. 苏联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美国 D. 苏联的劳动力资源比美国丰富国内生产总值 22. 1952 年,第七届联大通过了《关于人民与民族的自决权的决议》,明确指出:人民 与民族应先享有自决权。1960 年,第十五届联大又通过了《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 独立宣言》,声明:使人民受外国的征服、统治和剥削的这一情况,否定了基本人 权,违反了联合国宪章。这(  ) A. 推动了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B. 加速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C. 改变了国际社会的政治结构 D. 形成了世界格局的多极趋势 23. 戴高乐主义是关于法国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维护战后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建 立以法国为核心的欧洲、对抗美国控制的政策和主张,其最具象征性的一幕出现在 1966 年 7 月 1 日,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机构。这说明(  ) A. 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 两极格局开始解体 C. 多极化的趋势正式形成 D. 北约退出政治舞台 24. 对于冷战原因的分析,有学者认为美苏冷战在很大程度上孕育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 世界大战的美苏关系之中:也有学者认为冷战源于美国一直坚持的门户开放原则与 苏联从沙皇时代继承来的势力范围原则之间的根本性对立和冲突。对此分析准确的 是(  ) A. 苏联沙文主义与美国扩张是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B. 美苏冷战孕育于二战前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时期 C. 冷战源于意识形态对立与地缘政治中的利益之争 D. 美国推行的门户开放政策推动了冷战时代的到来 25. 下列对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解最准确的是(  )高二历史(文) 第 5 页(共 8 页) 高二历史(文) 第 6 页(共 8 页) 密 封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A. 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压迫 B. 以不合作的态度抵制英国殖民统治 C. 以和平合法手段赢得印度自治独立 D. 以和平方式换来英国主动退出印度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8 分) 26. 材料一: 公元 780 年,唐德宗李适即位,采纳杨炎的建议,推行 两税法。其具体内容如下:“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 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 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 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 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 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夏税无过六月,秋税 无过十一月。逾岁之后,有户增而税减轻,及人散而失均者, 进退长吏,而以尚书度支总统焉。” 材料二: 万历九年(1581 年),张居正在清丈全国土地的基础上 下令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主要内容是:把一切征项包括田赋、 徭役、杂税等合并起来编为一条征收,化繁为简;把过去按丁、 户征收的力役改为折银征收,称为户丁银,户丁银摊入田赋中 征收。需要注意的是一条鞭法还没有把力役全部摊入田赋,只 是部分摊入;“一概征银”,无论田赋或力役一律折银缴纳, 差役由政府雇人充当。这是我国税收历史上由实物税向货币税 转变的一次重大改革。清初继承明制,继续实行一条鞭法。到 雍正年间,又在这一基础上进行重大改革,实行“摊丁入 亩”。 ——以上材料均来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税法和一条鞭法在内容上的相似点。(6 分) (2)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古代中国赋税改革的趋势。(9 分) 27. 材料: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讲师领取饷银。甲午战败 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 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 军,操练新式枪炮。1903 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 军的中央机构。1904 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 36 镇, 为常备军,服役期 3 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 资格限制。1906 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 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 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 ——据《清史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5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6 分) 28. 材料:王韬( 1828-1897)认为以中国近代化为目标的富强运动 是一场为了消除中国与西方之间存在的经济、军事、科学技术 以致政治差距的一次民族总动员。他不仅需要一个讲究办事效 率、有眼光、有谋略的官僚阶层,而且更需要拥有不同专门知 识的企业家、商人、科学家、报人、工程师、技术员、教育工 作者及其他各种有“一技之长、一材之擅”的专才。他说:“所 以甄别人才者,直言极谏,舆图象维,一切专求乎实用”。他 多次对封建顽固派把道德放在功利之前的林甸嗤之以鼻,认为 他们攻击洋务运动“侈事功,夸富强,兴管商之风”是“不知 兵甲修而后道德尊,师旅雄而后礼仪盛”,是“夏虫不知 冰”,是杞人忧天。他把人才观与改革开放思想联系起来,即 承认中国之学、中学之才,也承认西方之学、西方之才。从他 所推崇的人才来看,后者甚至是他强调的重点所在。王韬认为, 中国现代化急需大批实用人才,中国在国内人才供不应求的情 况下不妨采取“取材于各国以为我用”的方针。 ——摘编自佟庆辉《王韬评传》 (1)根据材料,概括王韬的人才观。(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王韬的人才观。(6 分) 高二历史(文) 第 7 页(共 8 页) 高二历史(文) 第 8 页(共 8 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三、开放性试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2.0 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短促的二十世纪仿佛一张三联画,或者说,像一个历史的三 明治。从 1914 年起,到二次大战结束,是大灾难的时期。紧接着, 是一段经济成长异常繁荣,社会进行重大变迁的 25 至 30 年期; 这短短数十年光明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恐怕远胜任何长度相 当的历史时期。而本世纪的最后一部分,则是一个解体分散、彷 徨不定、危机重重的年代。 ——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1914~19 91》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明确写 出观点,论述须史论结合。)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