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ID:440797

大小:113.5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淮北市 2020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智能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已开始介入到诗歌、散文等文艺创作之中,甚至生成的某些 产品具有特定的风格,有“类人”的趋势。这虽然有可能改变文学艺术的生产方式,甚至改变艺术作品的 范式,但人工智能所生成的只是产品,并非真正的艺术作品。人类所独有的文学艺术创作层面的典型特质 即语言、感性和创造力,人工智能目前只能做到一定程度的模拟。 在语言层面、人类日常使用的语言是人类自然语言,区别于如程序设计的语言,也就是人工语言。多 数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使用“自然语言处理"”(NLP),关涉的是计算机对呈现给它的语言的“理解”,而不 是计算机自己创造语言。对“自然语言处理”而言,创造比接收更因难,包括主题内容和语法形式。在语 法上,人工智能生成的诗歌通常很不恰当,有时甚至是不正确的。人工智能的诗歌产品,虽然形式上有先 锋派的痕迹、后现代的味道,或许能给予读者一种“震惊”的短暂体验,但由于没有历史深度和时间刻度, 显然属于一次性的“仿后现代”。 基于情绪和情感依赖于人类大脑中散布的神经调节这一事实,“感性”也是人工智能难以企及的能力。 虽然日本软银公司开发出“云端情感引擎”机器人“派博”( Pepper) ,试图模拟神经调节,但效果并不 理想。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应用层面,大部分研究仍很浅表。而感性是艺术创作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品 格。 在创造力层面,文学艺术创作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这一主体性的特质也是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 至于人工智能何时拥有主体性的创造力,未来并不可期。英国认知科学家玛格丽特·博登将创造力分为组 合型、探索型、变革型。然而。即使是探索型人工智能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人类的判断,因为只有人类才 能识别并清楚地说明风格化的法则。倘若人工智能能够自己分析文学艺术的风格,那么,这种创造性探索 才能被称为创作。事实上,目前人工智能的智能模式远不如人类,本质上仍是人类的工具,是一种技术手 段。 对于人工智能而言,算法是大脑,算力是肌体,大数据是其成长的养分。基于深度学习机制的人工智 能,并不理解自己所生成的产品的意义。它所做的只是在算法的驱动下,将一种形式投射到另外一种形式 上。而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是比“算法”复杂得多的精神活动。人工智能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可以成为诗 人或者作家的助手,但不可能替代诗人或者作家。创作主体的心灵世界诗人和艺术家的感性思维能力,艺 术创作主体的灵感顿悟能力,是人工智能不可获得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艺术与人工智能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融合,将激发人 类无限创造的潜能,新的艺术范式将产生,艺术创作也将前所未有地变得更加日常。人工智能不是诗人和 艺术家, 但在它的协助下,诗人和艺术家的潜能将被极大激发,这是一道令人向往的风景。 (节选自朱志男《是产品,而非艺术品——也论人工智能与文学艺术》,有到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工智能开始介人到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的创作中,它已经初步具备了人类创作的特质。 B. “自然语言处理”能帮助计算机“理解”呈现给它的语言,但不能使计算机很好地创造语言。 C. 人工智能只要拥有像人类一样的主体性的创造力,就能创作出具有真正意义的文艺作品。 D. 人工智能的“算法”只是一种简单机械的精神活动,无法与真正意义上的“创作”进行比较。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为总分总结构,开篇提出总的观点,然后从语言、感性和创造力三个层面分别加以具体阐述,最后 进行总结。 B. 文章对照人类所独有的文学艺术创作层面的典型特质,剖析了人工智能创作存在的问题及现状,论证鲜 明深刻。 C. 第三段以“云端情感引擎”机器人“派博”模拟神经调节效果不佳为例,旨在说明“感性”目前是人工 智能难以企及的能力。 D. 文章在论证上由浅人深、层层递进,最终证明人工智能目前很难替代人类的创作,它所生成的只能称为 产品而不是艺术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锋派诗歌通过语法的非正常处理意象的跳跃性拼接以带来诗意的晦涩高深,这些特点在人工智能生成 的诗歌上也一样具有。 B.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诗人将自身情感与外在景物交融进行文学创作,人工智能目前是无 法拥有这种情感体验的。 C. 艺术家们不仅能对自身作品和其他艺术家作品的艺术特点进行分析和鉴赏,还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 风格,人工智能则不能。 D. 人工智能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发展前景令人向往,未来它在文艺领域的深度介入与融合将帮助文艺工作者 创作出丰富多样的作品。 【答案】1. B 2. D 3. A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A 项,“初步具备了人类创作的特质”错误,第一段“人工智能已开始介入到诗歌、散文等文艺创作之中, 甚至生成的某些产品具有特定的风格,有‘类人’的趋势”,可知只是有趋势。 C 项,“人工智能只要拥有像人类一样的主体性的创造力,就……”错误,表述明显绝对化,“拥有主体 性的创造力”只是能够进行真正文学艺术创作的条件之一。 D 项,“人工智能的‘算法’只是一种简单机械的精神活动”错误,最后一段“它所做的只是在算法的驱 动下,将一种形式投射到另外一种形式上。而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是比‘算法’复杂得多的精神活动”, 可知“精神活动”错误。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 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 项,“论证上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错误,应该是并列关系。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 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 案。 A 项,“这些特点在人工智能生成的诗歌上也一样具有”错误,第二段“人工智能的诗歌产品,虽然形式 上有先锋派的痕迹、后现代的味道,或许能给予读者一种‘震惊’的短暂体验,但由于没有历史深度和时 间刻度,显然属于一次性的‘仿后现代’”,可知人工智能生成诗歌不具有创作意图。 故选 A。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 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 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 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 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 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 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的3 月 18 日,化湿败毒颗粒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复的首个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临床批件。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璐琦说:“与化生药物研发流程不同,化湿败毒颗粒直接来自临床,是‘边救治、边总结、边优化'逐步 形成的。化湿败毒颗粒能抗击病毒,消除炎症,在新冠病人救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全世界应对新冠肺炎重大事件的特殊时期,化湿败毒颗粒临床试验批件,传承与发扬中医药防治疫 病经验理论,用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携编自严玉洁《首个治疗新冠肺炎中药临批件通过》,中国日报网 2020 年 3 月 19 日) 材料二: 知名健康节目《奥兹医生秀》的主持人奥兹说:“中国为世界贡献了许多财富。中医药是其中之一。 比如西医没有办法回答我们‘为什么人会感到疲倦',中医可以给出一些答案。中医讲究‘阴’‘阳'平衡, 人体所感也与之有关。 奥兹认为,中医药应进一步重视药理研究。揭开“神秘面纱”,让公众更好理解。 2019 年 5 月,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纳入 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外感病、脏腑证等中医病证名称,成为国际疾病“通用语言”,这让奥兹也 感到非常振奋。他说:“中医药已经迎来走向世界的最好时机。” (携编自孙亚慧《“中医药迎来走向世界最好时机”》,《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 年 1 月 14 日) 材料三: 第十六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在布达佩斯举行,来自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 800 名代表齐聚一堂。 匈牙利国会副主席亨德·乔鲍表示,中医“治未病”的理念非常睿智,值得世界学习。 在产品展区,一批先进的中医脉诊仪、舌诊仪等信息化、智能化产品吸引了大批参观者。而在大会的 工作坊中,乏欧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秘书长马赞提正在演示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神奇礼物,” 马赞提一边讲解,一边分享自己在意大利的工作感受,30 余年间,他接待了上万名患者,“针灸不仅减轻 了疼痛,还有效避免了长期服用止痛药的副作用。” 德国第一家中医院的负责人施道丁格尔对此深表认同。“中西医结合的疗效一次次给我们惊喜,中西 医可以相互配合,更好地造福人类。” “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才能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秘书长桑滨生说,“中医药‘走出去’前景光明,但还存在文化、法规等多重困难。实现中医药教学、诊 疗等全流程的规范化,才能真正实现国际化。” 到 2020 年,中医药“一带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将基本形成,中医药将为促进人类健康发挥更加积 极的作用。 (摘编自于洋《造福人类,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人民日报》2019 年 11 月 19 日 材料四:诞生于中华大地的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卓越贡献,它凝注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成为 跨地域、跨文化交流的载体,也为世界人民的健康和文明交往做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进一步对外阐释、 传播好中医药文化,不但是中医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价值观、践 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中医药文化强调“天人合一、阴阳平衡、悬壶济世”等理念,渗透着国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之道。其“治未病”的医学思想,贯穿着中国人对于小到人体各脏器间、大到天地草木间的整体性思维, 体现着以和为贵、顺应环境、协作共赢的精神禀赋。中医药文化凝聚、反映着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和生命观, 是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抓手。 目前,许多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等依然存在,需要世界各国协力攻克,构建人类健 康命运共同体。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的纽带作用,如扩大和创新传播方式,借助携手培育中医药人才、 开办中医学院、搭建体验平台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崇和向善的文化理念以 及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合作精神。 在多元文化交织共生的时代,文化有融合,也有冲突.但对话和交流无疑是最佳渠道。特 別是在应对 疾游、获取健康这一人类其网课题前,弘扬中医药文化绝不是与西医对抗,而是以 中医药文化为纽带。在 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交流经验.其享成就.让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责遗产更 好地造福世界人民。 (摘编自秦毅《让中医药文化路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文化报》2019 年 11 月 1 日) 4. 下列关于“中医药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的精神属性,依托于中医药并促进了中医药的发展。 B. 中医药文化渗透着国人的和谐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宇宙观与生命观。 C. 中医药文化可以充分发挥纽带作用,从而构建世界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 D. 中医药文化的闸释传播,既是发展中医药的需求,也是造福世界的举措。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化湿败毒颗粒在救治新冠病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医药防疫经验理论的结晶,是可以助力于构建人 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 B. 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不仅纳入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还采用外感病、脏腑证等中医名称, 使之成为国际疾病“通用语言”。 C. 西医并不能回答所有问题,比如它不能解释“人为什么会感到疲倦” ,而中医可以;西医也不能消除所 有病痛,而中医可以帮助缓解。 D. 可以预见,随着中医药“一带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的逐步形成,中医和西医的交流会进一步深入, 世界医学的发展会进一步提升。 6. 请结合材料,谈一谈中医药走向世界如何“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答案】4. C 5. C 6. ①守正:坚守中医药“治未病”、“阴阳平衡”、直接来自临床等思想、观念、方法;②创新:进一步重 视药理研究,实现教学、诊疗等全流程规范化,融入现代高新科技;③守正为创新之基,创新是守正之义, 交流中西经验,共享医学成就,造福世界人民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概念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题先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 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再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最后将选 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 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C 项,“充分发挥纽带作用,从而构建世界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错误,原文材料四表述为“需要……构 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的纽带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两者没有“从而”的逻辑关系。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 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 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 项,“而中医可以”错误,原文材料二表述为“中医可以给出一些答案……人体所感也与之有关”,“可 以”表述绝对化,于文无据。 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 把握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 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材料三,“匈牙利国会副主席亨德• 乔鲍表示,中医‘治未病’的理念非常睿智,值得世界学习”,材料四“中医药文化强调‘天人合一、阴阳 平衡、悬壶济世’等理念,渗透着国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之道”,可知是守正,坚守中医药“治未 病”“阴阳平衡”,直接来自临床等思想、观念、方法;材料二,“奥兹认为,中医药应进一步重视药理研 究”,材料三“中医药‘走出去’前景光明,但还存在文化、法规等多重困难。实现中医药教学、诊疗等全 流程的规范化,才能真正实现国际化”“在产品展区,一批先进的中医脉诊仪、舌诊仪等信息化、智能化 产品吸引了大批参观者”,可知是创新,进一步重视药理研究,实现教学、诊疗等全流程规范化,融入现代高新科技;材料四,“弘扬中医药文化绝不是与西医对抗,而是以中医药文化为纽带。在相互尊重的基础 上,交流经验。其享成就。让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责遗产更 好地造福世界人民”,可知守正为创新之基,创新 是守正之义,交流中西经验,共享医学成就,造福世界人民。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 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 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 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 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雨,沙沙沙 王安忆 天,淅淅沥沥下起小雨。 汽车来了。可雯雯却退了两步。一滴冰凉的雨打在她脑门上。 “喂,上不上啊?”车站只有她一个人了。雯雯刚要上车,又是一大滴雨打来。雨点很大,和那晚一样。 雯雯后退了。“嗤——砰!”车走了。 “发痴!”是售票员不满的声音。 “发痴?”雨越来越大,不过她并不懊恼;也许,他会出现在面前……他不是说:“只要你遇上难处, 比如下雨,没车了,一定会有个人出现在你面前。”说完,自行车飞出去,飞转的车条,在雨洗的马路上, 映出两个耀眼的光圈。 雨响起轻轻的沙沙声。 和上次一样。上次老艾和她说话,一下扯晚了。老艾是个慈祥的阿姨。她给雯雯介绍男朋友,姓严, 是大学生。妈妈说:“可以了解了解。”雯雯轻轻地说:“为什么要了解?”“为了爱情。”雯雯更轻地说: “爱情不是这样的。”哥哥说:“天边飞下白云,海上漂来红帆,一位神奇的王子,向你伸出手——这就 是你的爱情。” 哥哥又说:“船只在吴淞口受检,来历不明进不来上海。王子没有户口就没有口粮布票白糖肥皂。现 实点儿吧,雯雯!”这位七〇届海洋生物系大学生,学了一年专业,搞了四年“革命”,分配在中学教音乐 ——天晓得。现在,他只愁没有好海味发挥他的厨艺。 雯雯“噗哧”笑了。那晚,老艾拉住雯雯:“那孩子……”等她叙述完,雯雯冲向车站,末班车“嘟”的一声跑了。 天又 下起雨来,"“沙沙沙”。 一个站头过去了。“发痴?”“不!”…… 那天,雯雯朝汽车叫了声:“等等!”随即就撒开腿追了。这是她能做的惟一努力。一辆自行车赶过了 她,而雯雯仍然追着,“等等”!汽车熄越跑越远,那辆自行车却回了头。 “不,不,我不是叫你。” “坐我的车也可以。”是个小伙子。 雯雯眼睛发亮了,可立刻警觉起来。“不!” “不要紧,交警下班了。” 他的误解,使她放心了一点儿。 “快上车吧,雨大了。” 她顾不上犹豫了,果断地坐上车后架。. “你家住哪儿?” 雯雯明白了。过去那个人,进攻方式要抒情得多:“我好像见过你。”可后来呢! “该在哪儿停?”雯雯这才想起来这不是公共汽车。“前面第三个站。” 雨小了点儿。 “真好看!”小伙子轻轻地赞赏着。 雨蒙蒙的天地变作橙黄色。雯雯从来没有注意,此时只感到一片温和的暖意。 “你家离站头多远?” 雯雯不假思索地告诉了他。前边,是蓝色路灯的世界。 车子停稳了。“谢谢!” “谢什么?碰上别人也一样。” “真的!”小伙子说,“我在农村插队,有一次从坝上摔下来,腿折了!十里八里也没个庄子,我干脆 闭上眼,随便吧!忽然感觉有人在我腿上放了一株草。我一股劲就站起来了。” “是梦。” “不过这梦真灵。不一会儿,来了一伙割草的小孩,硬把我抬到了医院。” “只要你遇上难处,比如下雨,没车了,一定会有个人出现在你面前。”他一登车子,头也不回地消 失了。 第二个站牌了。也许他只是随便说说,她当真了。十来年的生活失去的信念,难道会被一席话唤回?当 那白云红帆送来的人说“我们不合适”,她就该醒悟了。 白云红帆送来的人啊!那是“复课闹革命”的时候,雯雯高高兴兴来到学校。教学楼上一扇扇没有玻璃的窗口,像失去了眼 球的眼睛。雯雯踩着碎玻璃向校门走去。 他转身也走出校门。 “我好像见过你。” “一个学校嘛!”雯雯淡淡地说。 “不是在学校。” 雯雯停住了脚步。 “在梦里。”他说。雯雯笑了。 雯雯全身心地投入了这爱情。仿佛透明的画,有了色彩;无声的歌,有了旋律。 快毕业了,他终于接到了工矿通知、欣喜若狂。轮到雯雯变——一片红,全部插队。雯雯想,还有坚 贞的爱情。可他说:“我们不合适。”雯雯哭都来不及,就登上了北去的火车。心中那画呀、歌呀,一片 荒漠。 受雯看见第四个站牌。“沙沙沙”的窃语声悄然消失.。雯雯心中又升起希望:也许他预料今天不会下 大,不会下久。也许,真正是下雨的时候,真正碰上难处的时候…… 那天,雯雯对小严说:“我有朋友了。”小严走了。在厨房炒鱼片的寻哥冲进来:“你哪来的朋友?” “就有嘛!” “啊,我知道。在那天边,在那海上……” 雯雯发火了:“你倒该在那海上!你做过多少海的梦,现在它们在哪儿?油锅里!” 哥哥张大着嘴。“这就是生活!”他抱住雯雯的肩膀,“你不能为了缥缈的幻想耽误生活。” 雯雯转过身,将脸贴在窗上,在树影中寻找着。 …… 几架自行车载着邓丽君的歌声和一阵笑语,从身后驶来:“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雨又下起 来了。生活有很多乐趣,一定也包括梦想的权利吧。就像前面那橙黄色的灯,朦朦胧胧,然而闪着亮,发 着光,把黑沉沉的夜,照成美丽的橙黄色。 雯雯心里充满期待。他说:“只要你遇上难处,比如下雨,没车了,一定会有个人出现在你面前。” “你是谁?”雯雯在心里响亮地问道。 “我是我。”他微笑着。 “你是梦吗?” “梦会实现的。” 前边那天蓝色的世界,纯洁而宁静。雯雯微笑着走进去了。 雨,“沙沙沙”。一九八〇年 (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雯雯反复念及售票员的“发痴”,但这并不代表她的自我怀疑,相反,雯雯更坚定更自信,表现出执着的 追求精神。 B. 小说中的“他”与“哥哥”不同,“他”认为“梦会实现”,而“哥哥”反对“幻想”,但他们都是雯雯 的形象反衬。 C. 小说中“没有户口就没有口粮布票”“载着邓丽君的歌声”等细节描写,既创设了典型环境,也凸显了 时代特征。 D. 小说语言虽平实朴素,但摹声细腻,着色鲜明,叙述简洁明快,写人口吻毕肖,体现了中国传统小说的 美学风格。 8. 小说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通过雯雯的回忆展开故事情节。请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9. 小说中的意象多具有象征意义。请以“雨,沙沙沙”与“天蓝色的世界”为例,结合小说内容分别探究 其深刻意蕴。 【答案】7. B 8. ①可以使小说的结构更紧凑,更具有艺术性(或,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使表达更灵活 自由);②可以形成情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更有利于人物心理的刻画与形象的塑造;③可以展现更广阔的的 社会背景,丰富作品多层次的内涵。 9. ①“雨,沙沙沙”是小说创设的典型环境,象征着困境与机遇,有时代偶然,也有人生必然,雯雯在雨 中寻找自己的梦想。②“蓝色的世界”代表明净而澄澈的前程,雯雯经历了痛苦与彷徨,实现了蜕变与新 生,在“梦”的指引下勇敢前行。 【解析】 【7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 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 出判断。 B 项,“都是……形象反衬”错误,“他”应该是正面衬托。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意识流”手法的作用。意识流突出特点是打破了传统小说的表达方式,采取直接叙述 意识流动过程的方法来结构篇章和塑造人物形象。它可以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描写,具有较 大的浓缩性和凝聚力。概括起来可以说,唯主观、反理性是它总的特点。最初出现的意识流小说大多是单纯型的,后来发展到交错型,复合型的出现则进一步加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立体感。本题结合题干提示, 可以看出文章通过回忆来展开情节,理解回忆与现实交叉的效果即可。“汽车来了。可雯雯却退了两步。 一滴冰凉的雨打在她脑门上”“和上次一样。上次老艾和她说话,一下扯晚了。老艾是个慈祥的阿姨。她 给雯雯介绍男朋友,姓严,是大学生”,可知在现实中通过回忆插叙过去的事,打破了时空限制,叙述角度 更灵活,也让文章结构更紧凑;现实中的雨与回忆中的雨,公交车售票员对她的不满与回忆中小伙子的亲 切热心,以及回忆中的爱情等,更深刻地刻画出人物内心的感受,塑造人物追求爱与美好的形象;回忆中 的“那是‘复课闹革命’的时候,雯雯高高兴兴来到学校。教学楼上一扇扇没有玻璃的窗口,像失去了眼 球的眼睛。雯雯踩着碎玻璃向校门走去”“快毕业了,他终于接到了工矿通知、欣喜若狂。轮到雯雯变—— 一片红,全部插队。雯雯想,还有坚贞的爱情”等,使得文章展现的社会背景更广阔丰富,让文章具有了 多重意蕴。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一般来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①交代人物 活动的背景;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⑤ 奠定情感基调;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等。“雨,沙沙沙”是文中的典型环境 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文中多次写到“雨,沙沙沙”的情景来看,“雯雯刚要上车,又是一大滴雨 打来。雨点很大,和那晚一样。雯雯后退了”“她叙述完,雯雯冲向车站,末班车‘嘟’的一声跑了。 天 又下起雨来,沙沙沙”“只要你遇上难处,比如下雨,没车了,一定会有个人出现在你面前”等可见,下 雨指人生遇到“难处”,即困境;而小伙子说的“只要你遇上难处,比如下雨,没车了,一定会有个人出现 在你面前”则象征着转机与机遇。“天蓝色的世界”可理解为雨过天晴后的天色,结合“雨”的象征意义, 再加上文章最后“前边那天蓝色的世界,纯洁而宁静。雯雯微笑着走进去了”来理解,可理解为雯雯终于 从人生的困难中获得了新的领悟,从而蜕变与新生,走向了美好的未来。 【点睛】意识流特点: 1.以心理时间结构作品。意识流小说家有意打破传统时间观念和传统心理小说的顺时序,消除逻辑时间界 限,将感觉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拧在一起组成主观心理时间,随人物心理时间的变化结构作品。心理时 间的叙述方式有倒时序、循环时序、颠倒时序、闪回时序和预见时序。 2.意识流描写。意识流小说注重表现人物意识活动本身,作家退出小说,着力描写人物心理的种种感受, 开掘深层的意识来展露隐蔽的灵魂和内心世界。意识流描写的特点具有动态性、无逻辑性、非理性。描写 层次分为意识层和潜意识层。描写的方式有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意识迁移、意识流语言。 3.以心系人,以心系事。意识流小说以表现人物的心灵活动为主,化解人物心中郁积的种种情结,很少描 写人物的体貌特征,淡化情节以至取消情节,事件极其微小。在心灵宇宙范围内写成一曲曲心灵史诗。 写作纯粹的意识流小说有很大的局限,但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它融会到其他类型的小说创作中,心理永远是富有创造性的作家的表现领域。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廉希宪宇善甫。年十九,得入侍,恩宠殊绝。岁甲寅,世祖以京兆分地命希宪为宣抚使。京兆控制陇 蜀,诸王贵藩分布左右,民杂羌戎,尤号难治。希宪讲求民病,抑强扶弱。暇日从名儒若许衡、姚枢辈谘 访治道,首请用衡提举京兆学校,教育人材,为根本计。国制,为士者无隶奴籍,京兆多豪强,废令不行。 希宪至,悉令著籍为儒。诏以希宪为中书右丞,行秦蜀省事。浑都海、阿蓝答儿合军而东,诸将失利。朝 议欲弃两川,退守兴元,希宪力言不可,乃止。适亲王合丹及汪惟良、八春等合兵复战西凉,大败之,俘 斩略尽,得二叛首以送,枭之京兆市。事闻,帝大嘉之曰:“希宪真男子也。”进拜平章政事。至元元年, 丁母忧,率亲族行古丧礼,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则呕血,寝卧草土,庐于墓傍。宰执以忧制未定,欲极 力起之,相与诣庐,闻号痛声,竟不忍言。未几,有诏夺情起复,希宪虽不敢违旨,然出则素服从事,入 必缞绖。及丧父,亦如之。奸臣阿合马领左右部专总财赋会其党相攻击帝命中书推覆众畏其权莫数问希宪 穷治其事以状闻杖阿合马罢所领归有司五年始建御史台,继设各道提刑按察司。时阿合马专总财利,乃曰: “庶务责成诸路,钱谷付之转运,今绳治之如此,事何由办?”希宪曰:“立台察,古制也,内则弹劾奸邪, 外则察视非常,访求民瘼,裨益国政,无大于此。若去之,使上下专恣贪暴,事岂可集耶!”阿合马不能对。 希宪尝有疾,帝遣医三人诊视,医言须用沙糖作饮,时最艰得,家人求于外,阿合马与之二斤,且致密意。 希宪却之。帝闻而遣赐之。十七年十一月十九日,卒,谥文正。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十三》,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奸臣阿合马领左右部/专总财赋/会其党相攻击/帝命中书推覆/众畏其权/莫敢问希宪/穷治其事/以状闻/ 杖阿合马/罢所领归有司/ B. 奸臣阿合马领左右部/专总财赋/会其党相攻击/帝命中书推覆/众畏其权/莫敢问/希宪穷治/其事以状闻/ 杖阿合马/罢所领归有司/ C. 奸臣阿合马领左右部/专总财赋/会其党相攻击/帝命中书推覆/众畏其权/莫敢问希宪/穷治/其事以状闻/ 杖阿合马/罢所领归有司/ D. 奸臣阿合马领左右部/专总财赋/会其党相攻击/帝命中书推覆/众畏其权莫敢问/希宪穷治其事/以状闻/ 杖阿合马/罢所领归有司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宣抚使,初为朝廷临时派遭安抚地方的官员,宋时多为军事长官,元时一度为总理一方民政的官员。 B. 至元,为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年号是古代封建统治者为纪其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有时不止一个。C. 进,晋升,与之意思相近的词有“握”“拔”“陟”“迁”等,表示贬官免官的词有 “黜”“除”“滴”“夺”等。 D. 缞,用麻布制成披在胸前的丧服;绖,用麻做的系在腰或头上的丧带。缞绖指整套丧服,后引申出服丧 之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廉希宪执政有方。不畏强权。他任京兆宣抚使时,关心百姓疾苦,以教育人材为大计;京兆豪强对国家 法令不予执行,希宪到后恢复国制。 B. 廉希宪坚持平叛,取得胜利。守将失利,朝廷打算放弃两川时,他极力劝止,合丹等率兵最终大败叛军, 俘伏叛军首领,送至京兆斩首示众。 C. 廉希宪信守孝道,不愿 官。他为母亲守丧时行古丧礼,三天不饮不食,宰执担心国家制度未定,想起 用他为官,听到希宪痛哭,被感动不忍言。 D. 廉希宪忠心国事,坚持操守。面对阿合马质问,他义正辞严地指出立御史台和按察司对国事的重要性; 在患病寻求沙糖时,他拒收权贵所赠。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暇日从名儒若许衡、姚枢辈谘访治道,首请用衡提举京兆学校。 (2)内则弹劾奸邪,外则察视非常,访求民瘼,裨益国政,无大于此。 【答案】10. D 11. C 12. C 13. (1) (廉希宪)空闲时跟从名儒如许衡、姚枢等人请教治世之道,并率先请求任用许衡来管理京兆学校(或: 担任京兆学校提举)。 (2) (其职责是) 对内弹劾奸邪之人,对外视察越轨行为,考察民间疾苦,裨补有益国家政事,没有比这更 重要的。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 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 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奸臣阿合马统领左右部署,独揽全国财赋。适逢其党徒相互攻击,皇帝命中书省 审问,中书省臣僚畏其权势,不敢追究。希宪彻底查办其事,将情况上报朝廷,朝廷杖打阿合马,将其所 揽政务分归有关机构处理”。 “众畏其权莫敢问”中,“莫敢问”的对象是“阿合马”而非“希宪”,“希宪”为后句主语,应该“莫敢 问”后断句,排除 AC; 为“希宪穷治其事”中,“穷治”的宾语是“其事”,要连在一起,排除B。 故选 D 11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 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C 项,“表示贬官免官的词有……‘除’”错误,“除”是“任命,授职”的意思。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了 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 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C 项,“不愿为官”“宰执担心国家制度未定,想起用他为官”错误,原文“宰执以忧制未定,欲极力起 之”意为宰执因为忧制没有确定,想极力劝说他振作。 故选 C。 【13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 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 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 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 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 (1)“从”,跟从;“谘访”,请教;“提举”,管理。 (2)“内”“外”,名词作状语,对内,对外;“非常”,指越轨行为;“民瘼”,民间疾苦。 【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 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 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 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 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 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 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廉希宪字善甫。十九岁时入王府侍奉(世祖),深受宠爱。甲寅年,世祖任命希宪担任京兆封地的宣抚 使。京兆控制陇蜀,诸王族的封地分布于左右,境内羌戎杂居,号称难治之地。希宪关心百姓的疾苦,压 制强暴,扶助弱小。空闲时跟从名儒如许衡、姚枢等人请教治世之道,并率先请求任用许衡来管理京兆学 校(或:担任京兆学校提举),以教育人材作为根本大计。按照本朝制度,儒士不属于奴籍,京兆诸王豪贵, 废止法令不予执行。希宪到后,下令将所有儒士另立儒籍。世祖下诏委任希宪为中书右丞,掌管秦蜀政务。 浑都海、阿蓝答儿两军合力向东进攻,守将战败。朝廷决议放弃两川,退守兴元,希宪极力劝止,于是取 消(这项决议)。适逢亲王合丹及汪惟良、八春等联合兵力再战西凉,大败叛军,俘获斩杀将尽,俘获浑都 海与阿蓝答儿,送至京兆斩首示众。此事传到朝廷,皇帝大加赞许:“希宪真是个男子汉。”进升平章政 事。至元元年,希宪的母亲去世,希宪率领亲族恪守古代丧礼制度,三天不饮不食,痛哭时就呕血,睡在 草土上,在墓地筑起守墓屋。宰执因为守孝制度没有确定,想极力劝说希宪,结伴来到墓屋,听到希宪痛 哭,最终也未说出来。不久,下诏书起用,希宪虽然不敢违抗旨意,但是出门办公穿素服,回家必换上孝 服。父亲去世时也如此。奸臣阿合马统领左右部署,独揽全国财赋。适逢其党徒相互攻击,皇帝命中书省 审问,中书省臣僚畏其权势,不敢追究。希宪彻底查办其事,将情况上报朝廷,朝廷杖打阿合马,将其所 揽政务分归有关机构处理。至元五年才开始设置御史台,相继设置各道提刑按察司。当时阿合马总揽财政, 质问希宪:“政务由诸路办理,钱谷之事交付转运司,今设御史台、提刑司牵制,叫他们如何办事?”希 宪答道:“立御史台和按察司是自古以来的制度,(其职责是)对内弹劾奸邪之人,对外视察越轨行为,考 察民间疾苦,裨补有益国家政事,没有比这更重要的。如果不设台察,上下专横,恣意贪婪暴虐,国事能 有成就吗?”阿合马不能回答。希宪曾患病,皇帝派遣三位医生诊视,医生说须用沙糖做药引。当时(沙 糖)最难寻到,家人到处寻求,阿合马送去二斤,并且表达亲密之意。希宪拒收。世祖听说这事,派人送 去沙糖。十七年十一月十九日,希宪去世,谥号文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从戎曲 谢眺 选旅辞轘辕①,弭节②赴河源。 日起霜戈照,风回连骑翻。 红尘朝夜合,黄沙万里昏。 寥戾清笳转,萧条边马烦。自勉辍耕愿,征役去何言。 [注]①选旅:简选师旅。輟辕:关口名。②弭节:驾驭车子。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景情事融合,再现军队赴边的过程,景真情真,以情动人,质朴刚健。 B. “日起”二句描写白日行军场面,早晨霜寒,太阳辉映剑戈,急风吹卷连旗。 C. 诗人精心组合红尘、黄沙、清笳、边马等意象,描写边塞风光,渲染战前气氛。 D.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独白式叙事,曲折表达了诗人情感,有感荡人心的力量。 15. 这首诗写“从戎”,有人读出了从军赴边的豪情,有人读出了被征服役的苦痛。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 解。 【答案】14. B 15. 示例一:从军赴边的豪情。①首句表露出被精选入伍,成为赴边征伐之一员的幸运 与自豪;②“日起”六句对行军场面的描写,突出兵势威武、军容整肃,蕴含不畏征途劳顿、无惧风沙的 豪情;③末二句体现了甘愿舍弃田园安定生活,效死沙场的慷慨壮志。 示例二:被征服役的苦痛。①开头两句写军队赴边,征途遥远,暗含忧虑之情;②“日起” 六句描写行军 道路艰难环境恶劣,突出征人的劳苦艰辛,蕴含痛苦悲伤之情:③末二句写从军御边是被征服役,只得自 勉的悲苦无奈。 示例三:既有豪情又有苦痛的复杂情感。①第一至第四句写军队赴边,场面宏阔,气势磅礴,表达征人渴 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②第五至第八句写沙尘蔽路,胡笳凄清,边马烦劳,表现征途艰难环境恶劣,蘊 含痛苦悲伤之情;③最后两句自勉,有振作有无奈,表达了复杂的情感。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 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 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 认,得出答案。 B 项,“早晨霜寒,太阳辉映剑戈”分析有误,“霜戈”指寒光闪闪的剑戈而不是说早晨霜寒,太阳辉映 剑戈。 故选 B。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的能力。答情感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 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不管是答怎样的感情,都 要做到有理有据,在诗中找到能够体现这种感情的字词句,仔细分析与鉴赏。比如我读出了“从军赴边的豪情”。首句写自己被选入队伍,流露出一种自豪感。中间几句是对行军场面的展现,展现了行军环境的恶 劣,黄沙万里,清笳凄凄,但军队军容整肃,大家丝毫没有应长途跋涉而叫苦叫累,为国上战场,保家卫 国无所畏惧。“自勉辍耕愿,征役去何言”,自己要放下田园耕种的愿望,为国效力,何须多言,体现的是 一种从容上战场的豪情。再比如我读出了“被征服役的苦痛”。诗中主要展现的是行军途中条件的艰苦、环 境的恶劣,黄沙漫天,风大路远,还写到了听上去令人感伤,容易勾起思乡之情的清笳之声,渲染悲凉气 氛。另外采取折中的观点也可,即既有豪情也有被征服役的苦痛,结合以上两种综合作答即可。 【点睛】如何鉴赏诗歌: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 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 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 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 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 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在《观沧海》中,先写登上碣石,居高临下,再写他所看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雄伟壮美的山容海貌。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先指出秦皇掠取财物连一锱一铢都不放过,再以“______________”一句形象 地写出了秦统治者的浪费,这样的行为让天下的百姓“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的开头以“_____________”写再也找不到像孙权这样的 人物了。虽当年的建筑还在,但“_____________”已杳无踪迹。 【答案】 (1). 水何澹澹 (2). 山岛竦峙 (3). 用之如泥沙 (4). 不敢言而敢怒 (5). 英雄无觅 的孙仲谋处 (6).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 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 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此题中需注意 “澹”“竦峙”“觅”的书写。 【点睛】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 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 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 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可谓家喻户晓, 。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首诗作于湖北襄 阳的鹿门山,当时,诗人是一位山中隐士。难怪,也只有身处“慢生活”中的隐者,才有那样闲适的心境, 去对大自然“侧耳倾听”。 走进鹿门山,仿佛 了尘世的喧器。远眺山峦环抱,( 甲 );近看溪流潺湲,茶园葱绿, 松竹并茂。( 乙 )。在这大自然的音响中,脚步不觉放慢了许多,每隔一段路程,都可邂逅一段典故、 一处风景,让你驻足流连, 在更纯净 、幽雅的精神世界中。 孟浩然一直生活在政治清明的天宝末年以前,由于良好的政治氛围和幽静的自然环境,不仅仅使他成 为了唐朝隐逸诗人的杰出代表,而且保持了清高的人格理想。浩然书院是他日常读书的地方。现在的书院 为后人在故居旧址上复建而成,坐西面东,四进院落。院中种有诗人敬仰效法的松竹梅,松下有一石雕, 孟公手握长卷,醉卧山林,畅怀淡然, ,名为“白首卧松云”。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深入人心 隔离 陶醉 惟妙惟肖 B. 路人皆知 隔离 陶醉 栩栩如生 C. 路人皆知 隔绝 徜徉 惟妙惟肖 D. 深入人心 隔绝 徜徉 栩栩如生 18. 下面填入文中甲、乙两处括号内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②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③满目只见苍翠欲滴,两耳只闻鸟鸣不绝④两耳只闻鸟鸣不绝,满目只见苍翠欲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由于良好的政治氛围和留静的自然环境,他不仅仅成为了唐朝隐逸诗人的杰出代表,而且保持了清高的 人格理想。 B. 良好的政治氛围和幽静的自然环境,使他不仅仅成为了唐朝隐逸诗人的杰出代表,而且保持了清高的人 格理想。 C. 由于良好的政治氛围和幽静的自然环境,不仅仅使他保持了清高的人格理想,而且成为了唐朝隐逸诗人 的杰出代表。 D. 良好的政治氛围和由静的自然环境,使他不仅仅保持了清高的人格理想,而且成为了唐朝隐逸诗人的杰 出代表。 【答案】17. D 18. C 19. D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 成语等。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成语(词语)使用的 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 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词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 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 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成语的积累记忆。 第一组,深入人心:指理论、学说、政策等为人们深切了解和信服。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语 境是孟浩然的《春晓》大家都深切了解,故选“深入人心”。 第二组,隔离:使隔绝往来,不让聚在一起。隔绝:隔断(联系、音信、信息等)。语境是鹿门山没有尘世 的喧器,故选“隔绝”。 第三组,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语境是在精神世 界中闲游,故选“徜徉”。 第四组,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 仿得非常逼真杀生动形象。语境是石雕像活的一样,故选“栩栩如生”。 故选 D。 【18 题详解】 此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衔接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甲处考虑空间位置;乙句考虑前后照应。甲处前面提到“远眺山峦环抱”,是写“山峦”,后句应是和“山 峦”相关的“层林”,所以甲处应选②;乙句后提到“在这大自然的音响中”,所以乙的后半句应是“音响” 相关,后半句应是“两耳只闻鸟鸣不绝”,所以乙处应选③。 故选 C。 【19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 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 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 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原句语病为主语残缺和语序不当。介词“由于”放在句首造成主语残缺,应删除,排除 AC 两项。 原句中“不仅仅使他”语序不当,应改为“使他不仅仅”,且“不仅仅……而且”是更进一步的关系,应该 是“保持了清高的人格理想”在前,“成为了唐朝隐逸诗人的杰出代表”在后,排除 B 项。 故选 D。 【点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 枝叶。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模线处补写怡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格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字。 眼皮跳是个常见的事,很多人眼皮一跳,就会在心里默念“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眼皮跳,虽不能预知未 未吉凶祸福,但在神经内科和眼科医生的眼里,_____________。大多数情况下,眼皮________,不会持续 特别长的时间,一般都会在入睡后自动停止。引起这种偶尔发生的短时间内的单侧眼皮跳动,多半是由于 眼部神经受到刺激。对于这种短时间内的跟皮跳,不用过分担心,只要充分休息,注意用眼健康,很快它 就会消失,一般不需要专门治疗。如果长时间持续出现眼皮跳,就要引起注意了,它可能预示着肌体存在 结膜炎、角膜炎、面肌痉挛、眼睑痉挛等疾病,需要_________。 【答案】 (1). 却可能预示着某些疾病 (2). 只是偶尔发生的单侧跳动 (3). 及时就医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做这类题目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语段讨论的话题,然后认真推敲每 一处空白处与上下文的关系,做到填写每一处空白处,既要做到前瞻又要后顾,这样即可根据上下文的内 容填写上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连贯通顺,另外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中的隐性要求,按要求作答。语段介 绍了“眼皮跳”的原因及相关知识。第一处根据“虽不能预知未未吉凶祸福,但在神经内科和眼科医生的眼里”“预示着肌体存在结膜炎、角膜炎、面肌痉挛、眼睑痉挛等疾病”推断,填入“却可能预示着某些 疾病”;第二处根据“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持续特别长的时间”“这种偶尔发生的短时间内的单侧眼皮跳 动”推断,填入“只是偶尔发生的单侧跳动”;第三处根据“长时间持续出现眼皮跳……它可能预示着肌体 存在结膜炎、角膜炎、面肌痉挛、眼睑痉挛等疾病”推断,填入“及时就医”。注意字数限制。 【点睛】答好语句补写题的关键词: 1.阅读: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 2.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 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3.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 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 密。 21.下面两个表格分别是此次疫情中我国儿几个省市的医疗队驰援湖北时的口号和我国向多国提供物资援助 时的标语。 施援地区 受援地区 援助口号 北京 京兵强将 安徵 皖无一失 广东 湖北 粤来越好 施援国家 受援国家 援助标语 韩国 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 意大利 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中国 德国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这些有力量、有文化、有温度的口号和标语展现出伟大祖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秀品质和我 国作为一个负责任打过的国家担当。 请从两个表格各选一则口号和标语,分析它们的表达与内涵,每则不超过 60 字。 【答案】(1) 援助口号示例一:京兵强将 运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表明所派医疗队都是精兵强将,人员精干,战斗力强,定能和湖北人民一起战 胜疫情。 示例二:皖无一失 运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表明所派医疗队十分稳妥,绝不会出差错,表达了和湖北人民一起抗击疫情的 信心和决心。 示例三:粤来越好 运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表明随着医疗队的派出和大家的努力,潮北定会越来越好,表达了对湖北和全 国人民的良好祝愿。 (2)援助标语 示例一: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 运用比喻手法,意指两国友谊正像冰壶倒映寒月,真挚而深厚。表明中韩两国在共同抗疫中守望相助、真 心相待。 示例二: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 意指旭日在云海中升起,春色铺满大地。以景写情(或情景交融、比喻),期盼疫情早日结束,寄托中国对 意大利人民的深厚友情及美好祝福。 示例三: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意指虽两山不能相遇,但两人终要相逢。用对比突出中德两国虽处在不同的地方,但也 要彼此往来,守望 相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语境理解词句含意的能力。先理解诗句内容,在结合语境分析。本道题解答时注意 标语所用的手法以及援助的对象。 (1)“京兵强将”是“精兵强将”的谐音,“精兵强将”的意思是“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 力很强的将士”。再联系语境“驰援湖北”解答即可。 “皖无一失”是“万无一失”的谐音,“安徵”的简称为“皖”,“万无一失”的意思是“十分稳妥,绝对 不会出差错”。再联系语境“驰援湖北”解答即可。 “粤来越好”是“越来越好”的谐音,“广东”的简称是“粤”。再联系语境“驰援湖北”解答即可。 (2)“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出自明代许筠的《送参军吴子鱼大兄还大朝》,其中“肝胆每相照”取 义“肝胆相照”,“冰壶”运用了比喻手法,可联系“一片冰心在玉壶”。 “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出自中国明朝文学家李日华赠送给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诗文。用于援助意 大利的标语,它诠释了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中国精神,凝聚起捍卫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义力量,推动世界文明的巨轮劈波斩浪,奋力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是一句古老的德意志谚语,用于中国援助德国的标语,表明国之交在于 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这句谚语把一场跨越 80 多年的互助,永远记录在中德交往的历史长河中,温 暖了中德人民。 【点睛】标语的基本要求: 标语口号用通俗的话语诠释重要的观念,传递最新的信息,语言简洁、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情达意准 确。 标语的格式:句式整齐,修辞鲜明,灵活使用明喻、暗喻、比拟、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这个词有时是温暖的,它把“我们”放置在一起,以对抗生活的残酷。但有时侯,“我们” 也是危险的,它让某些人成为一群人的代表,假借“我们”,也扼杀了“我们”当中的其他人或“他们”。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 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范文】 坚守自我 蔚蓝的天空,白云依旧;狂怒的海浪,礁石依旧;纷扰的人群,我心依旧。或许经历了太多的苦难, 面对远方,我们开始选择沉默;也许有太多刻骨铭心的挫折,我们曾经的梦想似乎已成了空中楼阁;抑或 是这世间繁华太多,我们曾经坚定的心也不再永恒。面对浮躁喧嚣的社会,面对这物欲横流的人世,有一 种行为叫做坚守,坚守自我。它是人生的意志和智慧所在,是人立于天地之间最后一份责任所在。 坚守自我是对人生理想追求不止的彰显。它来源于对自我生命的信任,对人生旅途的泰然。曾经听到 过一句令人心灵为之一颤的话:“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支小蜡烛失去光辉!”全世界的污油也不能玷 污我们心中那片纯洁的伊甸园。在纷乱和世俗中,坚守注定着孤独,这种孤独的心境无需与人共享,只能 独自品味,独自诠释,独自坚守。喜欢苏东坡,因为那份“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放达与洒脱,因为他“拣 尽寒枝不可栖”的超然旷达,因为他“唯愿孩儿愚且鲁”的愤世疾俗,正是因为这些,他才会如此顽强地 生活和写作,他的人性光辉也因此熠熠耀眼。在充满坎坷和磨难的一生中,他坚守信了自己,他的人生也 在坚守中升华。坚守自我,其实就是守住那些不能放弃的追求,守住对人生价值的认可,而守住自我正是 积极人生中一种不可或缺的信念。 坚守自我是一种透彻人生的智慧。在人生的荣誉和光环之下,我们需要坚守自我。如果说成功这前的 坚守是意志的体现的话,那么成功之后的坚守则是智慧的象征。翻开厚重的中国历史,有多少始俭终奢的 例子,晋武帝、李自成、洪秀全,还有建国初期的刘青山、张子善。当然还有最令人叹惋的唐玄宗,初期 的他励精图治,求贤若渴,创造了令后人不限神往的“开元盛世”,然后后期他的骄奢淫逸,宠幸杨贵妃,沉 于声色,最终又让那个时代的辉煌永远只是回忆,个人的悲剧成了民族的悲剧,个人的错误成了时代的悲 哀。魏征曾曰:“善始者始繁,克终者盖寡。”正是说的这样的道理。他们的事实无一不验证着一个朴实 的真理: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需要一份人生的智慧,唯其如此,才能使自己无愧于生命。 坚守自我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有一个很久以前的故事,在那个知青普遍下乡的年代,他也被命运 之车送到了东北蛮荒之带,在物质和精神都极度贫乏的条件下,许多人都选择了偷、抢。唯有他,坚守着 道德的底线,坚守着做人的基本原则,在冬天食物缺乏的情况下,他独自啃着草根,饮着冰雪。最后,当 他终于得以归来的时候,有人问他为什么独自忍受,他说:“我没有忘记,我与他们不同,我是一个读过 书的人。”“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并非仅仅是外在的才华,而是那种内敛的气质素养和人格,能够坚 守自我确实是种能得的人生境界,它能超脱于世俗,傲然于天地之间。喜欢读庄子,尤其是他那执着的坚 守,他甘愿做一棵守护月亮的树,甘愿“曳尾于途泥,”为的是守护心灵的纯净。这也许是他为什么比普 通人领悟得更多,更深的原因吧。 坚守自我,于我们中坚守自我,守住我们心中的天堂,人生因坚守而闪亮异常! 【解析】 【详解】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 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 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 有理可议。 【审题】材料对“我们”这个词进行了分析。“我们”是温暖的,强调“我们”的团结、包容、理解、认 同等正面内涵。我们应该积极融入“我们”。“我们”是危险的,突出“我们”的裹挟、绑架或孤立、排斥 等负面内涵。当我们是“我们”当中的其他人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理性与独立;当我们是“他们”的时 候,我们应该坚守或抗争。 【立意】团结成就人生;保持在群体里面的自我;坚守自我等等。 【结构】标题切合题意《坚守自我》,第一段,引出话题中心,“面对浮躁喧嚣的社会,面对这物欲横流的 人世,有一种行为叫做坚守,坚守自我。它是人生的意志和智慧所在,是人立于天地之间最后一份责任所 在”。中间三段并列式论述,“坚守自我是对人生理想追求不止的彰显”“坚守自我是一种透彻人生的智 慧”“坚守自我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尾段,再次点题。该文紧扣话题中心,行文线索清晰,主题鲜明, 此类文章学生容易操作。 【素材】1. 我们需要团队精神。有这样一个故事:三只老鼠结伴去偷油,可是油缸非常深,油在缸底,它 们只能闻到油的香味,却喝不到油,老鼠很焦急。突然,一只老鼠想出一个很棒的办法,它提出三只老鼠 一只咬着另一只的尾巴,吊下缸底去喝油。大家经过讨论取得了一致的共识,并决定轮流喝油。有福同享啊,谁也不能独自享用。于是,第一只老鼠最先吊下去喝油,它在缸底下想:“油只有这么一点点,大家 轮流喝多不过瘾啊,今天算俺运气好,第一个下来喝油,不如自己先喝个痛快。”加在中间的第二只老鼠 也在想:“下面的油没多少,万一让第一只老鼠把油喝光了,俺岂不是要喝西北风吗?我干吗这么辛苦的 吊在中间让那小子独自享受呢?我看还是把它松开,干脆自己跳下去喝个痛快!”最上面的老鼠也在想: 油就那么少,等他们两个吃饱喝足了,哪还有我的份呀,不行,必须立即做出决断,于是最上面的老鼠就 放开了中间这只老鼠的尾巴。它们争先恐后的跳到缸底,浑身湿透,一副狼狈的样子,加上脚滑缸深,它 们就再也没有跳出来。 2.生活的大海,深邃浩淼,辽阔无际。生命的航船朝向远方的灯塔,颠簸摇荡,拼搏着前行。 高高挺立的风樯,从不畏惧前面的千里狂飙,万仞惊涛;也不躲避身旁的汹涌漩涡,迅猛暗流,总是以坚 定不移的信念,勇往直前的气魄,百折不挠的意志,执着地出没于波峰浪谷间。艰危的环境里,欢乐,是 它的桨声;正直,是它的帆影。人生远航的画卷被渲染得十分壮观。其实,正直与真理血脉相连,它是生 于真理树上的一朵蓓蕾的热烈绽放;正直与正义骨肉相亲,它是出自正义源头的一股清泉的踊跃奔流。 3.苏轼,因“乌台诗案”而饱受十年之苦的痴汉,没有屈服,也没有沉沦,而是努力地坚守着自我。于是, 我看见风雨中,水雾弥漫的竹林里,他竹杖芒鞋,昂首前行。面对困难,他笑道:“一蓑烟雨任平生。” 面对讥讽,他叹曰:“何妨吟啸且徐行。”于是,四周安静了下来,茫茫苍穹仿佛在冥冥中回荡着那句“会 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默默承受着官场与文坛一起泼来的污水,坚守着自己,留给后 人的,却是仰视的高度。文天祥,铁卷丹书指南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白,拔剑踱步茫然夜,举杯徘 徊雪山前……于谦,烈火焚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有人说过,人是有思想的芦苇,纵然柔弱,却 因为坚强而具有韧性。然而有时,芦苇也会莫名其妙地被风折断。海子,才华横溢,却活得艰辛,面对世 俗之流,他拼命保持着真正的自我,但却没能坚守下去。轻轻躺上铁轨的一刹那,仿佛是放下了一生的重 负。火车呼啸而来,只留下一阵叹息……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 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 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 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 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 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