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0届高三数学(理)12月月考试卷(附解析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河南省2020届高三数学(理)12月月考试卷(附解析Word版)

ID:439789

大小:1.14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届(高三)12 月份联考试题 理科数学 第 I 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 U={1,2,3,4,5,6},集合 P={1,3,5},Q={1,2,4},则 = A. {1} B. {3,5} C. {1,2,4,6} D. {1,2,3, 4,5} 【答案】C 【解析】 试 题 分 析 : 根 据 补 集 的 运 算 得 .故选 C. 【考点】补集的运算. 【易错点睛】解本题时要看清楚是求“ ”还是求“ ”,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一定要注意 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防止出现错误. 2.在复平面内,复数 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得: ,据此确定复数所在的象限即可. 【详解】由题意可得: , 则复数 z 对应的点为 ,位于第四象限. 本题选择 D 选项.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运算法则,各个象限内复数的特征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 ( )U P Q∪ { } { } { } { }2,4,6 , ( ) 2,4,6 1,2,4 1,2,4,6UP UP Q= ∴ ∪ = ∪ =  ∩ ∪ 1 2iz i += 2z i= − 2 2 1 2 2 2 21 i i i iz ii i + + −= = = = −− ( )2, 1−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 3.已知向量 , ,若 ,则 的最小值为( ) A. 12 B. C. 15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 ∥ 可得 3a+2b=1,然后根据 ( )(3 a+2b),利用基本不等式可得结 果. 【详解】解:∵ (a,﹣1), (2b﹣1,3)(a>0,b>0), ∥ , ∴3a+2b﹣1=0,即 3a+2b=1, ∴ ( )(3a+2b) =8 ≥8 =8 , 当且仅当 ,即 a ,b ,时取等号, ∴ 的最小值为:8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平行的坐标运算和“乘 1 法”与基本不等式的性质,属于中档题. 4.已知 满足 时, 的最大值为 ,则直线 过定点(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得到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求出最优解的坐标, ( , 1)m a= − (2 1,3)n b= − ( 0, 0)a b> > m n   2 1 a b + 8 4 3+ 10 2 3+ m n 2 1 a b + = 2 1 a b + m = n = m n 2 1 a b + = 2 1 a b + 4 3b a a b + + 4 32 b a a b + ⋅ 4 3+ 4 3b a a b = 3 3 6 −= 3 1 4 −= 2 1 a b + 4 3+ ,x y 2 0 8 0 2 0, x x y y − ≥ + − ≤  − ≥ ( )0z ax by a b= + ≥ > 2 1 0ax by+ − = ( )3,1 ( )1,3− ( )1,3 ( )3,1−代入目标函数得到 的关系,再代入直线 由直线系方程得答案. 详解: 由 ,得 ,画出可行域,如图所示,数形结合可知 点 处取得最大 值, ,即: ,直线 过定点 .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的线性规划,考查了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考查了数学转化思想 方法,属中档题. 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各个面中,面积小于 的面的个数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在 a b, ax by 1 0+ − = z ax by(a b 0)= + ≥ > a z ay x 1b b b  = − + − ≤ −   ( )B 6,2 6a 2b 2+ = 3a b 1+ = ax by 1 0+ − = ( )3,1 6 1 2 3 4由题可知其立体图形 C-DEFG: 可得面积小 于 的有 6.已知 ,则“ ”是“函数 是奇函数”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判断 和函数 是奇函数成立的条件,然后判断充分性和必要性. 【详解】由 中至少有一个为零;由函数 是奇函数, , 显然由 中至少有一个为零,不一定能推出 ,但由 ,一定能推出 ,故“ ”是“函数 是奇函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本题 选 B. 【点睛】本题考查了必要不充分条件的判断,由函数 是奇函数,推出 是解题的关键. 7.郑州绿博园花展期间,安排 6 位志愿者到 4 个展区提供服务,要求甲、乙两个展区各安排 一个人,剩下两个展区各安排两个人,其中的小李和小王不在一起,则不同的安排方案共有 A. 168 种 B. 156 种 C. 172 种 D. 180 种 6 , ,CFG CFE CDGS S S   ,a b∈R 0ab = ( )f x x x a b= + + 0ab = ( )f x x x a b= + + 0ab = ,a b⇒ ( )f x x x a b= + + ( ) 0( ) x x a b x x a b x x a b x x a b a bf x f x − − + + = − + − ⇒ − − = + + ⇒⇒ − ⇒ == =− ,a b 0a b= = 0a b= = 0ab = 0ab = ( )f x x x a b= + + ( )f x x x a b= + + 0a b= =【答案】B 【解析】 分类: (1)小李和小王去甲、乙两个展区,共 种安排方案; (2)小王、小李一人去甲、乙展区,共 种安排方案; (3)小王、小李均没有去甲、乙展区,共 种安排方案, 故一共 N 种安排方案,选 B. 8.已知数列: ,按照 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一起,构成一个新的数 列 : 首次出现时为数列 的 A. 第 44 项 B. 第 76 项 C. 第 128 项 D. 第 144 项 【答案】C 【解析】 【分析】 从分子分母的特点入手,找到 出现前的所有项,然后确定 的项数. 【详解】观察分子分母的和出现的规律: , 把数列重新分组: , 可看出 第一次出现在第 16 组,因为 ,所以前 15 组一共有 120 项; 第 16 组的项为 ,所以 是这一组中的第 8 项,故 第一次出现在数列 的第 128 项,故选 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结合数列的特征来确定,侧重考查数学建模的核心 素养. 9.在长方体 中, , ,E,F,G 分别是 AB,BC, 棱的中点,P 是底面 ABCD 内一个动点,若直线 与平面 EFG 平行,则 面积最小值为 ( ) 2 2 2 2 4 2A C C 12= 1 1 1 2 2 2 2 4 4 2C C C C C 96= 2 4 2 4A A 48= 12 96 48 156= + + = ( )1 2, , ,1 1 k k Nk k ∗⋅⋅⋅ ∈− k { }na 1 2 1 2 3 81, , , , , , ,2 1 3 2 1 9 ⋅⋅⋅ 则 { }na 8 9 8 9 2,3,4,5 1 1 2 1 2 3 1 2( ),( , ),( , , ), ( , , , )1 2 1 3 2 1 1 1 k k k −  8 9 1 2 3 15 120+ + + + = 1 2 7 8( , , , , )16 15 10 9  8 9 8 9 1 1 1 1ABCD A B C D− 1 1AD DD= = 3AB = 1CC 1D P 1BB PA. B. 1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找出平面 EFG 与长方体的截面,然后再找出过 D1 与平面 EFG 平面平行的平面,即可找出 P 在 平面 ABCD 上的位置. 【详解】解:如图, 补全截面 EFG 为截面 EFGHQR,易知平面 ACD1∥平面 EFGHQR,设 BR⊥AC 于点 R, ∵直线 D1P∥平面 EFG, ∴P∈AC,且当 P 与 R 重合时,BP=BR 最短,此时△PBB1 的面积最小, 由等积法: BR×AC BA×BC 得 BR ,又 BB1⊥平面 ABCD, ∴BB1⊥BP,△PBB1 为直角三角形, 故 ×BB1×BP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截面,面面平行,等积法等知识点和技巧的运用,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 转化能力. 10.已知函数 图象过点 ,且在区间 上 3 4 3 2 1 2 1 2 1 2 = 3 2 = 1 1 2BB PS =  3 4 = ( ) 2sin( ) 0,| | 2f x x πω ϕ ω ϕ = + > 2p = 2 4y x= 3 1 , 0( ) { 9, 0 x xf x x x x + >= + ≤ 2( 2 ) ( )f x x a a R+ = ∈ ( ]8,9 ( ]2,9 ( ]2,8 2 22 ( 1) 1t x x x= + = + − 1t ≥ −则 , 由题意可得,函数 的图象与直线 有 3 个不同的交点,且每个 值有 2 个 值与之对 应,如图所示,故 的取值范围是 。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90 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设双曲线 左右顶点分别为 A,B,点 P 是双曲线上,且异于 A,B 两点.O 为坐 标原点,若直线 PA,PB 的斜率之积为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由于 A,B 连线经过坐标原点,所以 A,B 一定关于原点对称,利用直线 PA,PB 的斜率乘积, 可寻求几何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可求离心率. 【详解】解:根据双曲线的对称性可知 A,B 关于原点对称, 设 A(x1,y1),B(﹣x1,﹣y1),P(x,y), 则 ,双曲线 1, ∴kPA•kPB • , 3 1, 0( ) { 9, 1 0 t tf t t t t + >= + − ≤ ≤ ( )f t y a= t x a ( ]8,9 2 2 2 2 1x y a b − = 7 9 4 3 2 2 1 1 2 2 1x y a b − = 2 2 2 2 x y a b − = 1 1 y y x x −= − 2 1 2 1 7 9 y y b x x a + = =+∴该双曲线的离心率 e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几何性质,考查点差法,关键是设点代入化简,应注意双曲 线几何量之间的关系. 14.已知 是定义在 上的偶函数,且 ,当 时, , 则 ________. 【答案】216 【解析】 【分析】 由 f(x+4)=f(x﹣2),可知周期 T=6,结合已知函数代入即可求解. 【详解】解:∵f(x+4)=f(x﹣2), ∴f(x+6)=f(x),即周期 T=6, 则 f(2019)=f(3)=f(﹣3), ∵当 x∈[﹣3,0]时,f(x)=6﹣x, ∴f(﹣3)=63=216. ∴f(2019)=216, 故答案为:21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函数的周期性求解函数的函数值,属于基础试题. 15.已知梯形 ABCD, , , ,P 为三角形 BCD 内一点(包括边 界), ,则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分别以边 AB,AD 所在直线为 x′轴,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从而得出 A (0,0),B(3,0),C(1,1),D(0,1),设 P(x′,y′),从而根据 2 2 41 3 b a = + = 4 3 ( )f x R ( 4) ( 2)f x f x+ = − [ 3,0]x∈ − ( ) 6 xf x −= (2019)f = AB AD⊥ 1AD DC= = 3AB = AP xAB yAD= +   x y+ 41, 3      AP xAB yAD= +  可得出 ,从而得出 ,并设 ,从而根据线性规划的知识求出 直线 截距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即得出 x+y 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从而得出 x+y 的 取值范围. 【详解】解:∵AB⊥AD, ∴分别以边 AB,AD 所在的直线为 x′,y′轴,建立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则: A(0,0),B(3,0),C(1,1),D(0,1), ∴ ,设 P(x′,y′),则 , ∴由 得,(x′,y′)=x(3,0)+y(0,1), ∴ , ∴ ,设 ,则 表示斜率为 的一族平行直线,在 y 轴 上的截距为 a,当截距最大时 x+y 最大,当截距最小时 x+y 最小, 由图可看出,当直线 经过点 D(0,1)时截距最小为 1,当直线 经 过点 C(1,1)时截距最大为 , ∴x+y 的取值范围为 . 故答案为: . ' 3 ' xx y y  =  = ' '3 xx y y+ = + ' '3 x y a+ = '' 3 xy a= − + ( ) ( )3 0 01AB AD= = , , , ( )' 'AP x y= , AP xAB yAD= +   ' 3 ' xx y y  =  = ' '3 xx y y+ = + ' '3 x y a+ = '' 3 xy a= − + 1 3 − '' 3 xy a= − + '' 3 xy a= − + 4 3 41 3     , 41 3     ,【点睛】本题考查了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利用坐标解决向量问题的方法,利用线性规 划的知识求变量最值的方法,数形结合的方法,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6.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在研究几何时曾定义欧拉三角形, 的三个欧拉点(顶点与垂 心连线的中点)构成的三角形称为 的欧拉三角形.如图, 是 的欧拉 三角形(H 为 的垂心).已知 , , ,若在 内 部随机选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由三角函数的余弦定理得:AB=3,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利用坐标法得到阴影三角形的面积, 从而利用几何概型公式得到结果. 【详解】解:因为 tan∠ACB=2 ,所以 cos∠ACB , 又因为 AC=3,BC=2, 由余弦定理可得:AB=3, 取 BC 的中点 O,则 OA⊥BC, 以 O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则 B(﹣1,0),C(1,0),A(0,2 ),设 H(0,y), 因为 BH⊥AC, 所以 1, 所以 y ,从而 S , ABC ABC 1 1 1A B C△ ABC ABC 3AC = 2BC = tan 2 2ACB∠ = ABC 7 64 2 1 3 = 2 2 2 1 1 y × = −− 2 4 = 1 1 1 1 1 2 7 22 22 2 2 4 32A B H  = × × × − =   故所求概率为: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余弦定理及几何概型中的面积型,考查计算能力,属中档 题.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一)必考题:共 60 分. 17.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已知 , . 其中 (1)证明:数列 是等比数列; (2)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答案】(1)见解析;(2) . 【解析】 【分析】 (1)由 ,可得 ,即 ,从而可 得结论;(2)由(1)知, ,可得 ,利用错位相减法,结合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即可得结果. 7 2 732 1 642 2 22 = × × 7 64 { }na n nS 1 1a = 1(2 1) (2 3)n nn a n S+− = + *n N∈ 2 1 nS n   −  { }nS n nT (2 3) 2 3n nT n= − ⋅ + 1 1 2 3 2 1n n n n na S S Sn+ + += − = − ( ) 1 2 2 1 2 1n n nS Sn+ += − 1 22 1 2 1 n nS S n n + = ⋅+ − 122 1 nnS n −=− ( ) 12 1 2n nS n −= − ⋅【详解】(1)证明:∵ , ∴ , ∴ , 又 , ∴ , ∴数列 是以 1 为首项,2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2)由(1)知, , ∴ , ∴ ,① . ② ①-②得 , ∴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定义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以及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前 项和,属于中档题.一般地,如果数列 是等差数列, 是等比数列,求数列 的 前 项和时,可采用“错位相减法”求和,一般是和式两边同乘以等比数列 的公比,然 后作差求解, 在写出“ ” 与“ ” 的表达式时应特别注意将两式“错项对齐”以便下 一步准确写出“ ”的表达式. 18.如图,在四棱锥 中,底面 ABCD 为梯形,AB//CD, ,AB=AD=2CD=2,△ADP 为等边三角形. 1 1 2 3 2 1n n n n na S S Sn+ + += − = − ( ) 1 2 2 1 2 1n n nS Sn+ += − 1 22 1 2 1 n nS S n n + = ⋅+ − 1 1a = 1 1 01 S = ≠ 2 1 nS n   −  122 1 nnS n −=− ( ) 12 1 2n nS n −= − ⋅ ( )2 21 3 2 5 2 2 3 2n nT n −= + × + × +⋅⋅⋅+ − ⋅ ( ) 12 1 2nn −+ − ⋅ ( )2 3 12 1 2 3 2 5 2 2 3 2n nT n −= × + × + × +⋅⋅⋅+ − ⋅ ( )2 1 2nn+ − ⋅ ( ) ( )1 2 11 2 2 2 2 2 1 2n n nT n−− = + × + +⋅⋅⋅+ − − ⋅ ( )12 2 21 2 2 1 21 2 n nn −− ×= + × − − ⋅− ( )3 2 2 3nn= − ⋅ − ( )2 3 2 3n nT n= − ⋅ + n { }na { }nb { }n na b n { }nb nS nqS n nS qS− P ABCD− AB AD⊥(1)当 PB 长为多少时,平面 平面 ABCD?并说明理由; (2)若二面角 大小为 150°,求直线 AB 与平面 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1)当 时,平面 平面 ,详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1)根据平面和平面垂直可得线面垂直,从而可得 ,利用直角三角形知识可得 的长; (2)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法向量求解直线 AB 与平面 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 【详解】解:(1)当 时,平面 平面 , 证明如下:在 中,因为 ,所以 , 又 , ,所以 平面 , 又 平面 ,所以平面 平面 ; (2)分别取线段 的中点 ,连接 ,因为 为等边三角形, 为 的中点,所以 , 为 的中点,所以 , 又 ,所以 ,故 为二面角 的平面角,所以 , 如图,分别以 的方向以及垂直于平面 向上的方向作为 轴的正方向,建 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 PAD ⊥ P AD B− − 2 2PB = PAD ⊥ ABCD 2 53 53 AB PA⊥ PB 2 2PB = PAD ⊥ ABCD PAB∆ 2, 2 2AB PA PB= = = AB PA⊥ AB AD⊥ AD PA A∩ = AB ⊥ PAD AB Ì ABCD PAD ⊥ ABCD ,AD BC ,O E ,PO OE ADP∆ O AD PO AD⊥ ,O E ,AD BC / /OE AB AB AD⊥ OE AD⊥ POE∠ P AD B− − 150POE∠ =  ,OA OE  ABCD , ,x y z O xyz−因 , ,所以 , , , . 可得 , , 设 为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则有 , 即 ,令 , 可得 , 设 与平面 所成角为 ,则有 所以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及线面角的求解,侧重考查逻辑推理,直观想 象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19.已知椭圆 的右焦点 ,长轴的左、右端点分别为 , 且 . (1)求椭圆 的方程; (2)过焦点 斜率为 ( )的直线 交椭圆 于 两点,弦 的垂直平分线与 轴相交于 点. 试问椭圆 上是否存在点 使得四边形 为菱形?若存在,求 的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 【解析】 【详解】(1)依题设 , ,则 , . 为 3OP = 150POE∠ =  3 3(0, , )2 2P − (1,0,0)A (1,2,0)B ( 1,1,0)C − (0,2,0)AB = 7 3 5 3(1, ), ( 1, , )2 2 2 2PB PC= − = − − , ( , , )n x y z= PBC 0, 0PB n PC n⋅ = ⋅ =    7 3 02 2 5 3 02 2 x y z x y z  + − = − + − = 1x = (1, 2, 4 3)n = − − AB PBC θ | |sin | || | AB n AB n θ ⋅=     2 2 2 4 2 1 ( 2) ( 4 3) = + − + − 2 53 = AB PBC 2 53 53 ( )0a b> > F (1,0) 1 2,A A 1 2 1FA FA⋅ = −  C F k C ,A B AB x D C E ADBE k 2 2 12 x y+ = 2 2k = 1( ,0)A a− 2 ( ,0)A a 1 ( 1,0)FA a= − − 2 ( 1,0)FA a= −由 ,解得 ,所以 . 所以椭圆 的方程为 . (2)依题直线 的方程为 . 由 得 . 设 , ,弦 的中点为 , 则 , , , , 所以 . 直线 的方程为 , 令 ,得 ,则 . 若四边形 为菱形,则 , . 所以 . 若点 在椭圆 上,则 . 整理得 ,解得 .所以椭圆 上存在点 使得四边形 为菱形. 20.第 7 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于 2019 年 10 月 18 日至 27 日在湖北武汉举行,赛期 10 天,共设 置射击、游泳、田径、篮球等 27 个大项,329 个小项.共有来自 100 多个国家的近万名现役军 人同台竞技.前期为迎接军运会顺利召开,武汉市很多单位和部门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和 教育活动,努力让大家更多的了解军运会的相关知识,并倡议大家做文明公民.武汉市体育局 为了解广大民众对军运会知识的知晓情况,在全市开展了网上问卷调查,民众参与度极高, 现从大批参与者中随机抽取 200 名幸运参与者,他们得分(满分 100 分)数据,统计结果如 下: 1 2 1FA FA⋅ = −  2 2a = 2 1b = C 2 2 12 x y+ = ( 1)y k x= − 2 2 ( 1),{ 2 2 y k x x y = − + = ( )2 2 2 22 1 4 2 2 0k x k x k+ − + − = 1 1( , )A x y 2 2( , )B x y AB 0 0( , )M x y 2 1 2 2 4 2 1 kx x k+ = + 2 1 2 2 2( 1) 2 1 kx x k −= + 2 0 2 2 2 1 kx k = + 0 22 1 ky k −= + 2 2 2 2( , )2 1 2 1 k kM k k − + + MD 2 2 2 1 2( )2 1 2 1 k ky xk k k + = − −+ + 0y = 2 22 1D kx k = + 2 2( ,0)2 1 kD k + ADBE 02E Dx x x+ = 02E Dy y y+ = 2 2 2 3 2( , )2 1 2 1 k kE k k − + + E C 2 2 2 2 2 3 2( ) 2( ) 22 1 2 1 k k k k −+ =+ + 4 2k = 2 2k = C E ADBE组别 频数 5 30 40 50 45 20 10 (1)若此次问卷调查得分整体服从正态分布,用样本来估计总体,设 , 分别为这 200 人 得分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同一组数据用该区间中点值作为代表),求 , 的值( , 的 值四舍五入取整数),并计算 ; (2)在(1)的条件下,为感谢大家参与这次活动,市体育局还对参加问卷调查的幸运市民 制定如下奖励方案:得分低于 的可以获得 1 次抽奖机会,得分不低于 的可获得 2 次抽奖 机会,在一次抽奖中,抽中价值为 15 元的纪念品 A 的概率为 ,抽中价值为 30 元的纪念品 B 的概率为 .现有市民张先生参加了此次问卷调查并成为幸运参与者,记 Y 为他参加活动获得 纪念品的总价值,求 Y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并估算此次纪念品所需要的总金额. (参考数据: ; ; .) 【答案】(1) , , ;(2)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频率分布表计算出平均数,进而计算方差,从而 X~N(65,142),计算 P(51<X< 93)即可; (2)列出 Y 所有可能的取值,分布求出每个取值对应的概率,列出分布列,计算期望,进而 可得需要的总金额. 【详解】解:(1)由已知频数表得: ,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µ σ µ σ µ σ (51 93)P X< < µ µ 2 3 1 3 ( ) 0.6827P Xµ δ µ δ− < ≤ + ≈ ( 2 2 ) 0.9545P Xµ δ µ δ− < ≤ + ≈ ( 3 3 ) 0.9973P Xµ δ µ δ− < ≤ + ≈ 65µ = 14σ ≈ 0.8186P = 5 30 40 50 45 20( ) 35 45 55 65 75 85200 200 200 200 200 200E X = × + × + × + × + × + × + 1095 65200 × = 2 2 2 2 2( ) (35 65) 0.025 (45 65) 0.15 (55 65) 0.2 (65 65) 0.25 (75 65) 0.225D X = − × + − × + − × + − × + − ×, 由 ,则 , 而 ,所以 , 则 X 服从正态分布 , 所以 ; (2)显然, , 所以所有 Y 的取值为 15,30,45,60, , , , , 所以 Y 的分布列为: Y 15 30 45 60 P 所以 , 需要的总金额为: .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分布表计算平均数,方差,考查了正态分布,考查了离散型随 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列和数学期望,主要考查数据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21.已知函数 (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是 的导函数. (Ⅰ)当 时,求证 ; 2 2(85 65) 0.1 (95 65) 0.05 210+ − × + − × = 2196 225σ< < 14 15σ< < 214.5 210.5 210= > 14σ ≈ (65,14)N ( 2 2 ) ( )(51 93) ( 2 ) 2 P X P XP X P X µ σ µ σ µ σ µ σµ σ µ σ − < < + + − < < +< < = − < < + = 0.9545 0.6827 0.81862 += = ( ) ( ) 0.5P X P Xµ µ< = ≥ = 1 2 1( 15) 2 3 3P Y = = × = 1 1 1 2 2 7( 30) 2 3 2 3 3 18P Y = = × + × × = 1 2 1 1 1 2 2( 45) 2 3 3 2 3 3 9P Y = = × × + × × = 1 1 1 1( 60) 2 3 3 18P Y = = × × = 1 3 7 18 2 9 1 18 1 7 2 1( ) 15 30 45 60 303 18 9 18E Y = × + × + × + × = 200 30 6000× = ( ) 21 2 xf x e ax= − 0,x e> ( )f x¢ ( )f x 2a = ( ) 1f x >(Ⅱ)是否存在正整数 ,使得 对一切 恒成立?若存在,求出 的最大 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详见解析;(2)存在且为 . 【解析】 (Ⅰ)要证明函数不等式 ( ),注意到 ,因此我们可先研究函数的性质 特别是单调性,这可通过导数的性质确定; (Ⅱ)首先把不等式具体化,即不等式 为 ,注意到特殊情形, 时,不等式为 ,因此 的值只有为 1 或 2,因此只要证 时,不等式 恒成立即可,这仍然通过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证得结论,为了确定导数的 正负的方便性,把不等式变为 ,因此只要研究函数 的 单调性,求得最小值即可. 试题解析:(Ⅰ)当 时, ,则 , 令 ,则 , 令 ,得 ,故 在 时取得最小值, 在 上为增函数, , (Ⅱ) , 由 ,得 对一切 恒成立, 当 时,可得 ,所以若存在,则正整数 的值只能取 1,2. 下面证明当 时,不等式恒成立, 设 ,则 , 由(Ⅰ) , , 当 时, ;当 时, , a ( ) 2 lnf x x x′ ≥ 0x > a 2 ( ) 1f x > 0x > (0) 1f = 2'( ) lnf x x x≥ 2 lnxe ax x x− ≥ 1x = a e≤ a 2a = 2 lnxe ax x x− ≥ 2 2 ln 0 xe xx x − − ≥ 2 2( ) ln xeg x xx x = − − 2a = ( ) 2xf x e x= − ( ) 2xf x e x′ = − ( ) ( )1 2xf x f x e x=′= − ( )1 2xf x e= −′ ( )1 0f x′ = ln2x = ( )f x′ ln2x = ( ) ( )ln2 2 2ln2 0,f f x= − > ∴′ ( )0,+∞ ( ) ( )0 1f x f∴ > = ( ) xf x e ax′ = − ( ) 2lnf x x x′ ≥ 2lnxe ax x x− ≥ 0x > 1x = a e≤ a 2a = ( ) 2 2 ln xeg x xx x = − − ( ) ( ) ( )( ) 3 2 3 22 2 1 xx x e xx eg x x x x x − −−= + − =′ 2 1 2xe x x x> + ≥ > 0( 0)xe x x∴ − > > ∴ 0 2x< < ( ) 0g x′ < 2x > ( ) 0g x′ >即 在 上 减函数,在 上是增函数, , 当 时,不等式恒成立 所以 的最大值是 2. 【点睛】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利用导数求参数的范围问题,利 用导数解决综合问题都可能是高考命题的切入点,设计在客观题和解答题的压轴题位置,掌 握它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是解题的基础,掌握转化与化归思想是解题的桥梁,许多问题 如不等式恒成立,函数的零点,方程的根的分布等都可以通过构造函数,转化为用导数知识 来解决.     (二)选考题:共 10 分.请考生在第 22、23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 题计分.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已知倾斜角为 的直线 经过点 .以坐标原点 为极 点,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 的极坐标方程为 (1)写出曲线 的普通方程; (2)若直线 与曲线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求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 (2) . 【解析】 分析:(1)利用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的公式可得曲线 的普通方程为 . (2)联立直线 参数方程与 C 的二次方程可得 .结合直线参数的 几何意义有 .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可知 的取值范围是 . 详解:(1)由 得 . 是 的 ( )g x ( )0,2 ( )2,+∞ ( ) ( ) ( ) ( ) ( )2 21 1 12 4 4ln2 2.7 4 4ln2 3 ln16 04 4 4g x g e∴ ≥ = − − > − − > − > ∴ 2a = a xoy α l ( )2 1A − , O x C 1 2sin 3 ρ θ ρ += C l C M N, AM AN+ 2 2 2 3 0x y y+ + − = (4,4 2 C 2 2 2 3 0x y y+ + − = ( )2 4t cos sinα α− − 4 0t + = ( )1 2AM AN t t+ = − + = 4 2 4sin πα −   AM AN+ (4,4 2 1 2sin 3 ρ θ ρ += 2 2 3sinρ ρ θ+ =将 ,代入上式中, 得曲线 的普通方程为 . (2)将 的参数方程 ( 为参数)代入 的方程 , 整理得 . 因为直线 与曲线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所以 ,化简得 . 又 ,所以 ,且 . 设方程的两根为 ,则 , , 所以 , 所以 . 由 ,得 , 所以 ,从而 , 即 的取值范围是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直线参数方程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 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 23.已知函数 . (Ⅰ)当 ,求 的取值范围; (Ⅱ)若 ,对 ,都有不等式 恒成立,求 的取 值范围. 【答案】(1) (2) 【解析】 2 2 2x y y sin ρ ρ θ  = +  = C 2 2 2 3 0x y y+ + − = l 2 , 1 x tcos y tsin α α = − +  = + t C 2 2 2 3 0x y y+ + − = ( )2 4t cos sinα α− − 4 0t + = l C ( )224 cos sinα α∆ = − 24 0− > 0cos sinα α < 0 α π≤ < 2 π α π< < 0, 0cos sinα α 1 2,t t ( )1 2 4 0t t cos sinα α+ = − < 1 2 4 0t t = > 1 20, 0t t< < ( )1 2AM AN t t+ = − + ( )4 sin cosα α= − = 4 2 4sin πα −   2 π α π< < 3 4 4 4 π π πα< < < 2 12 4sin πα < − ≤   4 4 2sin< 4 24 πα − ≤   AM AN+ (4,4 2 ( ) ,f x x x a a R= − ∈ ( ) ( )1 1 1f f+ − > a 0a > ( ], ,x y a∀ ∈ −∞ ( ) 5 4f x y y a≤ + + − a 1( , )2 −∞ − (0,5]【分析】 (1)结合 a 取不同范围,去绝对值,计算 a 的范围,即可.(2)结合函数性质,计算 的 最大值,结合题意,建立关于 a 的不等式,计算 a 的范围,即可. 【详解】(Ⅰ) , 若 ,则 ,得 ,即 时恒成立; 若 ,则 ,得 ,即 ; 若 ,则 ,得 ,此时不等式无解. 综上所述, 的取值范围是 . (Ⅱ)由题意知,要使不等式恒成立, 只需 . 当 时, , . 因为 , 所以当 时, . 于是 ,解得 . 结合 ,所以 的取值范围是 . 【点睛】本道题考查了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难度较大. ( )f x ( ) ( )1 1 1 1 1f f a a+ − = − − + > 1a ≤ − 1 1 1a a− + + > 2 1> 1a ≤ − 1 1a− < < ( )1 1 1a a− − + > 1 2a < − 11 2a− < < − 1a ≥ ( ) ( )1 1 1a a− − − + > 2 1− > a 1, 2  −∞ −   ( ) max min 5 4f x y y a    ≤ + + −     ( ],x a∈ −∞ ( ) 2f x x ax= − + ( ) 2 max 2 4 a af x f    = =     5 5 4 4y y a a+ + − ≥ + 5 ,4y a ∈ −   min 5 5 4 4y y a a  + + − = +   5 4a= + 2 5 4 4 a a≤ + 1 5a− ≤ ≤ 0a > a ( ]0,5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