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ID:439406

大小:261.5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广东省江门市 2020 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 10 页,22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做选择题时,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作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天,一轮皓月为“我们的节日”代言,人们以月圆之名亲近中秋节。 中秋节前后,仅上海就推出千余场文化活动。几年前专家学者大声疾呼“必须保卫传统节日”,当下“我们 的节日”红红火火,映射的正是近年来人们对于传统文化认识的巨大转变。 在中国人的生命观、宇宙观的塑造中,中秋被赋予特殊的意义。中秋秋高气爽,人月两圆,体现的是 中国人对圆融圆满人生的向往。传统节日往往存在仪式化和狂欢化两种特征。仪式化是通过教化来传承文 化,凝聚价值,巩固现存的秩序;而狂欢化体现的是感性的释放和情感的狂欢,更具节庆精神。中秋节赏 月,体现的是中国人贵人伦重亲情的家庭伦理观,人生如寄的生命观,空灵澄澈的美学观,天人合一的宇 宙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明人远、思深情长。另一方面,中秋节契合了中国人的情感结构,寄托着中国人骨子里的那种世俗化的 狂欢精神。唐朝文人赏月吟诗,宋代雅士买酒宴饮登高赏月,明代百人同声唱澄湖万顷……这些世俗趣味 其实一直在中国人的精神血脉里流淌。而到当下,穿汉服、做月饼、游园秀,诗词诵读、古琴演奏、香道 花艺以及网络上兴起的各种活动,中秋越来越演变为一场全民狂欢秀。 “我们的节日”之所以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作为一种现代补偿机制,它们契合了当下人们对 集体性精神生活的渴求。节日是庸常时间之外的一个特殊时刻,是一块温暖的自由飞地,它将人们从紧张 忙碌中现代生活中暂时分离出来,在与自然的亲近中,与家庭人伦的回归中,找到一种安逸感和舒适感。 传统节日在今天焕发新的生命活力,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第一,文化自信不是高头讲章,也不是屏风上的风景,它源于对自身的文化热爱而自发产生的文化认 同。文化自信日用而不察,它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认同,外铄为人们的日常实践。传统节日是集体成员文化共享与记忆延续的有利时机,而集体记忆又是保存文化、增加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载体。从这个维度讲, 中秋、春节、清明等传统节日,之所以被人们亲切称为“我们的节日”,就在于其不仅铭刻了民族集体记忆 的密码,而且创造出了一套与每一个个体生命密码息息相关的仪式。 第二,需要重新审视家庭在重塑传统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凝聚社会核心价值方面的重要意义。作为 文化基因的纽带,家国情怀是中秋节的最美底色。在家和万事兴的理念下,中秋团圆,是皓月当空下对家 族文化的濡染、对家国情怀的致敬。“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因此,家 国只有同舟共济、击水弄潮,才能奋力驶向梦想的前方。家庭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在教化人伦、纯化家 风、慎终追远、滋润心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应该秉持一种开放、包容、创新的文化观。只有随着时代转变,赋予新的主题,注入新的内核, 节日才更有生命力。比如,借助新的科技传播手段,一些喜闻乐见的节庆活动日益流行。另一方面,我们 对来自西方的节日也持一种更加平和开放的态度,不仅劳动节、护士节已经深入人心,像圣诞节我们也以 平常心观之。此外,我们还设立了“中国农民丰收节”,创造了“双十一”节等,这些新的节日蕴涵着时代 精神和丰富的社会价值。 遥望明月共此时,欢度佳节同相知。中华文化影响下的中秋节也已成为亚洲和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的传 统节日。中秋、清明、春节等传统节日好比是“干细胞”,发挥好这些干细胞的“造血”功能,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就会传承更久远,文化软实力就会更加敦厚殷实。 (摘自叶祝弟《今天,一轮皓月为“我们的节日”代言》,有修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当下,皓月为中秋代言,“我们的节日”已经红红火火,说明中国传统节日曾经的危机得到很好解决。 B. 传统节日由于具有旺盛 生命力,因此能够作为一种现代补偿机制契合当下人们对集体性精神生活的渴 求。 C. 传统节日是保存文化、增加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载体,铭刻了民族集体记忆的密码,值得我们亲切对 待。 D. “中国农民丰收节”、“双十一”等节日的设立,表明在时代精神和社会价值的推动下,可以与时俱进地 创设一些节日。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提出话题,接着分析问题展开论证,然后深化认识,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B. 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因果论证等方法,凸显了说理色彩。 C. 文章从三个方面逐层递进,深入阐述了传统节日在今天焕发新的生命活力给我们的启示。 D. 文章以中秋节为切入点,对其它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也有涉及,以点带面,引申拓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的A. 中秋节演变为全民狂欢秀,世俗趣味一直在中国人的精神血脉里流淌,这说明我们传统节日激浊扬清的 改革之路任重道远。 B. 春节中秋回家团聚,清明祭祖扫墓,在仪式的操持中,人们分享个体记忆,唤醒集体记忆,传承文化记 忆。 C. 虽然我们需要保卫传统节日,但是对“舶来品”西方节日,我们也不必视若猛虎,一概拒绝。 D. 鲁迅曾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强调了尊重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被赋予中华特殊意义的中秋 节成为亚洲和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的传统节日证明了这个观点。 【答案】1. D 2. C 3. A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 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 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 A 项,“说明中国传统节日曾经的危机得到很好解决”说法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映射的正是近年来人们 对于传统文化认识的巨大转变”,不代表“解决”。 B 项,“传统节日由于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能够作为一种现代补偿机制契合当下人们对集体性精神生 活的渴求”说法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第一句“‘我们的节日’之所以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作为 一种现代补偿机制,它们契合了当下人们对集体性精神生活的渴求”表述分析可知,选项颠倒因果。 C 项,“传统节日是保存文化、增加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载体,铭刻了民族集体记忆的密码,值得我们 亲切对待”说法错误。结合原文“传统节日是集体成员文化共享与记忆延续的有利时机,而集体记忆又是 保存文化、增加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载体”分析可知,载体是集体记忆。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 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 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 项,“文章从三个方面逐层递进,深入阐述了传统节日在今天焕发新的生命活力给我们的启示”说法错 误。阐述三个方面的启示不是逐层递进,是并列关系。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 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 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A 项,“中秋节演变为全民狂欢秀,世俗趣味一直在中国人的精神血脉里流淌,这说明我们传统节日激浊扬 清的改革之路任重道远”说法错误。选项不符合第二段语义表述,这里“世俗趣味”与“狂欢秀”不含贬 义,“激浊扬清”的说法不当。 【点睛】论述类文本题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时,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因为该题 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 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 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 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 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中国自 2008 年以来,高铁营运里程已超过 2.9 万公里,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 高铁营运里程的总和。报告认为中国高铁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制定了长期全面的规划,为高铁体系的发 展提供了清晰的框架。 是什么样的定价使中国高铁能够吸引大量的乘客并保持财务与经济可行性的?世行报告认为,在中国, 高铁与汽车和航空相比在 1200 公里距离内具有竞争优势,票价只有其他国家基础票价的四分之一,使高铁 得以吸引各个收入阶层的乘客,乘客量一年超过 17 亿人次。 另外,控制成本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设计和程序标准化,中国高速铁路网的建设成本为平均每公里 1700-2100 万美元,约为其他国家建设成本的三分之二。另据估计,中国高铁网的投资回报率为 8%,远高 于中国和其他多数国家长期大型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资本机会成本。 (摘自《央视新闻》2019 年 07 月 09) 材料二: 中国“十三五”规划中省市高铁通车里程规划统计(单位:公里)(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材料三: 高铁是最新行业技术、基础工业技术和新兴技术的集大成者,是一个国家科技能力、工业能力和服务 能力的综合展示平台。随着近年来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高铁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带来许 多惊喜。 在高铁装备、建设、运营和服务中,人工智能得到普遍应用。今年 9 月,中国首条智能高铁——京张 高铁将进行联调联试。在京张高铁铺轨过程中,智能机器人检测,机械化、自动化铺轨机组以及施工信息 化等手段的应用,大幅提高了轨道精度和施工效率。 在高铁的安全保障上,通过物联网、传感网和信息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应用,可以实时获取列车运行状 态,进行检测、诊断、预警,能够大幅提高高铁列车的运行安全系数和运营维护效率。此外,还有一些技 术也在铁路场景中大放异彩。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将改变旅客界面,高速通讯技术使得旅客能够在车里正 常办公、社交和娱乐。 从全球范围来看,绿色化、谱系化和智能化是轨道交通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绿色化是指新能源应用于高速铁路,即能源利用技术与高铁技术实现融合。例如,我们正在研发的混 合动力列车、燃料电池驱动列车等。谱系化指高速列车对不同场景的适应性,即新材料技术和高铁技术实 现融合。智能化则是人工智能技术与高铁技术实现融合。 (摘自郑雨珂的《新技术助跑,中国高铁“一骑绝尘”》,人民网,2019 年 8 月 12 日) 材料四: 今天的中国高铁,安全的背后离不开铁路职工的职责坚守,我就是这其中的一员。我的工作是带领技 术团队每天分析动车运行数据,实时远程监控动车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保障动车运行安全,大 家都称呼我们“高铁医生”。 我有幸成为第一代动车检修人,那时的中国高铁,动车检修技术还处于空白,如果实现不了自主检修, 我们将永远被人牵着鼻子走。在动车组开行初期出现了变压器切除的故障时,经外国专家确认是油流传感 器信号异常造成,必须要等国外发来新的油流传感器,整件更换,才能够解决。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怎么办?难道我们就一直等吗?我不甘心,在外国专家的质疑声中,我坚持打开油流传感器,经过反复分析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查看机械结构特点,终于发现是由于顶丝脱落造成动作不良。我马上将顶丝恢复,排 除了故障,外国专家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摘自唐云鹏《“高铁医生”自述:用匠心擦亮高铁名片》,《劳动报》,2019 年 08 月 29) 4.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B. B C. C D. D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报道用具体数据凸显我国高铁实力,能唤起读者强烈的自豪感;材料三的新闻报道既客观真实又 形象生动,能激发读者奋发向上的爱国热情。 B. 材料二图示了“十三五”规划中省市高铁通车里程规划统计,该图表反映了中国高铁发展是经过规划的, 具有前瞻性。 C. “高铁医生”唐云鹏认为,实现高铁的自主检修不仅是他们这代高铁人的努力方向,还是擦亮中国高铁 名片的一条重要途径。 D. 综合四个材料可以看出,中国高铁是令国人骄傲的,中国高铁多方面的齐头并进反映了新中国综合国力 的提升。 6. 为什么中国高铁能领跑世界?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答案】4. C 5. A 6. ①中国高铁发展一直有一个长期全面的规划; ②中国高铁技术领跑世界高铁; ③中国高铁人有卓越追求。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 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 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C 项,梳理不正确。旅客的正常办公、社交和娱乐不是“虚拟现实技术”保障的,而是高速的通讯技术。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选项内容的细 微之处。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的副词,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理清选项中的内容在 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审查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 A 项,“材料一报道用具体数据凸显我国高铁实力,能唤起读者强烈 自豪感;材料三的新闻报道既客观 真实又形象生动,能激发读者奋发向上的爱国热情”说法错误。A 项对材料一的分析是正确的,但对材料 三的分析是错误的,错误在于“形象生动”和其推断“激发读者奋发向上的爱国热情”,材料三的报道几乎 都是用原理例举,语言平实,条理清晰。 故选 A。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 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 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 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 短尾的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结合“报告认为中国高铁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 制定了长期全面的规划,为高铁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分析可知,中国高铁发展一直有一个长期 全面的规划; 结合“世行报告认为,在中国,高铁与汽车和航空相比在 1200 公里距离内具有竞争优势”分析可知,中国 高铁技术领跑世界高铁;结合“今天的中国高铁,安全的背后离不开铁路职工的职责坚守,我就是这其中 的一员。我的工作是带领技术团队每天分析动车运行数据,实时远程监控动车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安全隐 患,保障动车运行安全,大家都称呼我们‘高铁医生’”分析可知,中国高铁人有卓越追求。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 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 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 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 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 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 的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 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 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燕子李三 冯骥才 光绪末年,天津卫出了一个奇人,叫燕子李三。他是个天下少见的飞贼,专偷富豪大户。每偷走一物, 必在就近画下一只燕子做记号,表示东西是他大名鼎鼎的燕子李三偷的。此贼牵涉到富贵人家,官府必然 下力缉拿,但李三的功夫奇高,穿房越脊,如走平地。遇到河面还能用脚尖点着水波而行,这一手叫“蜻 蜓点水”,轻功不到绝顶,绝对学不会。 燕子李三的事闹了半年,府县的捕快使了不少计谋逮他,却连李三的影儿也没见过。有的说模样像时 迁,一身紧身皂衣,长筒软靴,深夜出来行盗,人混在夜色里,绝对看不出来。有的说他长相和杨香武一 样,嘴唇上留一撮儿两头向上翘的小黑胡,更是“燕子”的来历。于是一时间,留小胡子的人走在街上总 会招人多看两眼。后来又有人说,什么时迁、杨香武,都是戏迷瞎诌的。此人肯定长相平平,不惹眼,白 天睡觉,半夜出行,像蝙蝠。 这李三怎么突然冒出来的?为嘛以前从没人说过?肯定是新近打外地窜来的。天津卫有钱的人多,有 钱的人宝贝多,就把李三这种人招来了。传说这个李三是河北人,燕赵之地的人身上都有功夫,还有说得 更有鼻子有眼——是吴桥人。吴桥人善杂技,爬杆走绳,如履平地。说法虽然多,谁也没见过。愈见不着 愈瞎猜,愈猜愈玄愈神愈哏,甚至有人说这李三就是几个月前刚打外地调任天津的县太爷。县太爷是河北 人,人瘦如猴,能文善武,还爱财。甭管是不是他,反正说来挺好玩,愈说愈有乐子。天津人就好过嘴瘾, 往里是吃,往外是说;说美了和吃美了一样痛快。 不过这飞贼李三在人们嘴里口碑不坏。东门内一家穷人欠着房租还不上,被房主逼得无奈,晚上在屋 里哭哭啼啼,忽然打后窗扔进一包东西,打开一瞧,竟是不少银子。令这家人更惊奇的是,包袱一角画着 一只小燕。这家人急忙出去谢恩人,跑到门外一片漆黑,早没了人影。听说最有机会看到李三长相的是蹲 在城门口讨饭的裴十一。李三把一纸包钱亲手撂在他手心里,可裴十一是个瞎子,只捏到李三的手,这手 不大却挺硬;虽然脸对脸,嘛也瞧不见。 这一来,李三在人们口里就更神奇了。 一天,燕子李三在天津卫把偷窃一事做到了头——他偷到天津最大的官直隶总督荣禄老爷的家。 这天,荣禄的老婆早晨起来梳妆,发现梳妆匣子里的一个珍珠的别针不见了。这是她顶喜欢的一件宝 贝,珠子大小跟葡萄差不多,亮得照眼,这么大的珍珠在海蚌里得五百年才能养成,当年荣禄想拿它孝敬老佛爷,她都死活不肯。丢了这东西跟她丢条命差不多。最气人的是在放别针那块衬绸上画了一只燕子, 这纯粹是和荣禄老爷叫板!气得荣禄一狠劲咬碎一颗后槽牙。 荣禄也不是凡辈,他使个法儿:在大堂中间放一张八仙桌,桌面中央摆了总督的官印,上边罩一个玻璃 罩子,然后放出话去,说当夜他要关上大堂门,堂内不设兵弁护卫,只他一人坐在堂上守候着官印。他要 从天黑守到天亮,燕子李三有胆量有本事就来把官印取走! 这话一出,算和李三较上劲了,而且总督大人保准能赢。想想看,虽然大堂内没有一兵一卒,可是堂 外必然布满兵力。大堂的门关着,官印在玻璃罩子里边扣着,总督又坐在堂上瞪圆眼守着,李三能耐再大, 怎么取法?再说,门窗全都紧紧关着,怎么进去?钻老鼠洞? 当夜总督大人就这么干了。桌子摆在大堂上,官印放在桌面中央,罩了玻璃罩子,然后叫衙役退出大 堂,所有门窗关得严严实实。总督大人自己坐在公案前,燃烛读书,静候飞贼。 从天黑到天亮,总督大人只在近五更时,困倦难熬时略打一个盹儿,但眨眼间就醒了。整整一夜没听 到一点儿动静。天亮后,打开门窗,阳光射入,仆役们也都进来了,只见那方官印还好好摆在那里,纹丝 没动。总督大人笑了,说道:“燕子李三只是徒有虚名罢了。” 然后,举起双手伸个懒腰,喝口茶漱漱嘴,喷在地上,准备回房休息。 这时,收拾官印的仆人掀开玻璃罩子时,忽然发现官印朝南一面趴一个虫子似的东西,再仔细一看, 竟然是一只毛笔画的又小又黑的小燕子!燕子李三画的! 总督大人登时目瞪口呆,他怎么进来怎么出去的?衙门里上上下下没人能猜得出来。 真人能人全在民间,很快民间就有了说法。说李三是在大堂还没关门窗时飞身进来,躲在了大堂正中 那块“清正光明”大匾的后边,待到总督大人困极打盹儿时,下来把事干了,然后重回匾后藏身,天亮门 窗一开,趁人不备,飘然而去。 这说法合情合理。可是总督大人纳闷,李三当时为什么不拿走官印,只在上边画个小燕? 人们笑道,官印?李三爷能拿却不拿,就是告诉你,那破东西只有你当宝贝,谁要那个! (选自冯骥才《俗世奇人》,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李三“每偷走一物”必就近画只燕子以示自己所为,交待了绰号“燕子”的由来,且与结尾官印 上留下燕子记号形成照应。 B. 小说第三、四段以市井小民视角带领读者试图揭开李三 传奇面纱,对读者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C. 文中叙述语言多用短句,干净利落,“愈哏”“为嘛”“嘛也瞧不见”等天津方言融入其中,展现了鲜 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D. 小说巧借民间说法解开了李三如何进出总督大堂的悬念。人们的“笑”既是对荣禄的嘲讽,也是对李三 的赞许,如此结尾,耐人寻味。 的8. 小说中的燕子李三大名鼎鼎却无人亲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从侧面塑造这个形象的。 9. 《燕子李三》是冯骥才小说集《俗世奇人》中的一篇。请结合本篇小说内容谈谈你对“俗世”与“奇人” 的理解。 【答案】7. D 8. ①借众人对其外貌的猜测——像戏中人物时迁、杨香武,烘托出李三身手敏捷的神偷形 象,行侠仗义的好汉形象。 ②借众人对其来历、身份的猜测,烘托出李三的神秘莫测。 ③借众人的口碑,讲述李三帮助穷人的故事,表现李三劫富济贫、扶危济困的侠义精神。 ④借荣禄严防死守、静候飞贼的表现,衬托出李三有勇有谋,胆大艺高。 9. ①“俗世”指的是小说的环境,即燕子李三公然为盗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小说在讲述故事中巧妙穿 插了对清末年间天津卫民风民俗、历史渊源及民生百态的描摹,具有浓郁的旧时代气息和鲜明的地域文化 特色。 ②“奇人”指的是小说的人物。小说主人公李三“奇”在身怀绝技,经历传奇,胸怀侠义。 ③“奇人”出自“俗世”,写“奇人”意在写“俗世”。小说写了一方水土一方人,在人物传奇故事的叙述 中,传递出此天津卫的性情与精神。作品具有独特的文化视角和价值取向。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 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 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D 项,“说巧借民间说法解开了李三如何进出总督大堂的悬念。人们的‘笑’既是对荣禄的嘲讽,也是对 李三的赞许,如此结尾,耐人寻味”说法错误。“解开了李三如何进出总督大堂的悬念”不符合原文语意, “说法”只是民间猜测,悬念始终还在。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能力。要把握人物的形象,注重分析人物的具体做法、心理以及神态、肖 像等描写手法涉及的具体内容。要做好此类题,首先要提取文本相关信息,力求全面;然后细心筛选,力 求准确;最后加以整合,力求简洁。本题题干“小说中的燕子李三大名鼎鼎却无人亲见,请谈谈本文是如 何从侧面塑造这个形象的”,结合“有的说模样像时迁,一身紧身皂衣,长筒软靴,深夜出来行盗,人混在 夜色里,绝对看不出来。有的说他长相和杨香武一样,嘴唇上留一撮儿两头向上翘的小黑胡,更是‘燕子’ 的来历”分析可知,小说借众人对其外貌的猜测——像戏中人物时迁、杨香武,烘托出李三身手敏捷的神 偷形象,行侠仗义的好汉形象。结合“传说这个李三是河北人,燕赵之地的人身上都有功夫,还有说得更有鼻子有眼——是吴桥人。吴桥人善杂技,爬杆走绳,如履平地。说法虽然多,谁也没见过。愈见不着愈 瞎猜,愈猜愈玄愈神愈哏,甚至有人说这李三就是几个月前刚打外地调任天津的县太爷”分析可知,小说 借众人对其来历、身份的猜测,烘托出李三的神秘莫测。结合“不过这飞贼李三在人们嘴里口碑不坏。东 门内一家穷人欠着房租还不上,被房主逼得无奈,晚上在屋里哭哭啼啼,忽然打后窗扔进一包东西,打开 一瞧,竟是不少银子。令这家人更惊奇的是,包袱一角画着一只小燕。这家人急忙出去谢恩人,跑到门外 一片漆黑,早没了人影”分析可知,小说借众人的口碑,讲述李三帮助穷人的故事,表现李三劫富济贫、 扶危济困的侠义精神。结合“当夜总督大人就这么干了。桌子摆在大堂上,官印放在桌面中央,罩了玻璃 罩子,然后叫衙役退出大堂,所有门窗关得严严实实。总督大人自己坐在公案前,燃烛读书,静候飞贼” 分析可知,小说借荣禄严防死守、静候飞贼的表现,衬托出李三有勇有谋,胆大艺高。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概括以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概括作品内容的题目需要根据题干要 求找到相应答题区间,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出相应内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类题 目首先要对作品的人物、主旨等有充分的认识;其次注意答题原则,文本探究题不是随心所欲的探究,而 是立足文本的探究,所以需要尊重文本所提供的全部材料,在解读文本时,不能断章取义,必须依据文本 的全部材料,特别是材料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解读。本题中,题干要求结合本篇小说内容谈谈对“俗世”与“奇 人”的理解。由文题可知,本文关键有二:一写“俗世”中人,二写“俗世”之中的“奇人”,一“俗”一 “奇”,就是文章的方法。所谓“俗世”自然指的是小说的环境,即燕子李三公然为盗的时代背景、社会环 境。文中的故事以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市井生活为背景,在讲述故事中巧妙穿插了对清末年间天津卫民风民 俗、历史渊源及民生百态的描摹,如天津卫有钱人多,官府偏护富贵人家,燕赵之地的人有功夫,吴桥人 善杂技,天津人好过嘴瘾,穷人生活艰难,县太爷贪财总督大人宝贝官印等,具有浓郁的旧时代气息和鲜 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所谓“奇人”,指的是小说的人物。结合“但李三的功夫奇高,穿房越脊,如走平地。 遇到河面还能用脚尖点着水波而行,这一手叫‘蜻蜓点水’,轻功不到绝顶,绝对学不会”“一天,燕子李 三在天津卫把偷窃一事做到了头——他偷到天津最大的官直隶总督荣禄老爷的家”“人们笑道,官印?李三 爷能拿却不拿,就是告诉你,那破东西只有你当宝贝,谁要那个”分析可知,小说主人公李三“奇”在身 怀绝技,经历传奇,胸怀侠义。小说运用虚实相生、情节反转、结尾留白等手法使人物充满神秘感和奇异 色彩,给读者留下极大想象空间。“奇人”出自“俗世”,写“奇人”意在写“俗世”。小说中的材料均搜 集于长时间撒播津门的民间传说,人物之共同闻所未闻,故事之精妙赞不绝口。民国时社会动荡,底层小 人物大多生活艰难,个中艰辛不足与外人道,但冯骥才偏偏反其道而行,描写小人物身上的奇闻异事,显 得妙趣横生,生命的热闹,灵魂的有趣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或许,生命的厚重不是只有严肃、悲观才能 体现,洒脱可爱、人生如戏同样是大智慧。燕子李三等人是一等一的高手,但又不是世外之人;他们有才 干、有特性,喜怒哀乐样样齐全,但行事言语又高于常人,所以,用“俗世奇人”称之最为恰当不过。【点睛】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 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主要手法为渲染、烘托、衬托等。 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借助次要人物陪衬烘托; (2)借助物象陪衬烘托; (3)借助环境陪衬烘托。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溉字茂灌,溉少孤贫,与弟洽俱知名,起家王国左常侍。乐安任昉大相赏好,恒提携溉、洽二人,广 为声价。除尚书殿中郎,后为建安太守,还为太子中舍人。溉长八尺,眉目如点,白皙美须髯,举动风华, 善于应答。上用为通事舍人、中书郎,兼吏部、太子中庶子。湘东王绎为会稽太守以溉为轻车长史行府郡 事武帝敕绎曰到溉非直为汝行事足为汝师遭母忧,居丧尽礼。所处庐开方四尺,毁瘠过人。服阕,犹蔬食 布衣者累载。历御史中丞、都官、左户二尚书,掌吏部尚书。时何敬容以令参选,事有不允,溉辄相执。 敬容日方贵宠,人皆下之,溉忤之如初。所莅以清白自修,性又率俭,不好声色,虚室单床,傍无姬侍。 冠履十年一易,朝服或至穿补,传呼清路,示有朝章而已。后为散骑常侍、侍中、国子祭酒。表求列武帝 所撰正言于学,请置正言助教二人,学生二十人。尚书左丞贺琛又请加置博士一人。溉特被武帝赏接,每 与对棋,从夕达旦。溉第居近淮水,斋前山池有奇石,帝戏与赌之,并礼记一部,溉并输焉。未进,帝谓 朱异曰:“卿谓到溉所输可以送未?”敛板对曰:“臣既事君,安敢失礼。”帝大笑,其见亲爱如此。后 因疾失明,诏以金紫光禄大夫、散骑常侍,就第养疾。溉少有美名,遂不为仆射,人为之恨,溉澹如也。 家门雍睦,兄弟特相友爱,初与弟洽恒共居一斋,洽卒后,便舍为寺。因断腥膻,终身蔬食。别营小室, 朝夕从僧徒礼诵。武帝每月三致净馔,恩礼甚笃。性不好交游,唯与朱异、刘之遴、张绾同志友密。及卧 疾,门可罗雀,唯三人每岁时恒鸣驺枉道以相存问,置酒极欢而去。太清二年卒,临终托张、刘勒子孙薄 葬之礼。时朝廷多事,遂无赠谥。有集二十卷行于时。 (选自《南史·到溉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湘东王绎为会稽太守/以溉为轻车长史/行府郡事/武帝敕绎曰/到溉非直为汝行事/足为汝师/ B. 湘东王绎为会稽太守/以溉为轻车长史/行府郡事/武帝敕/绎曰/到溉非直为汝/行事足为汝师/ C. 湘东王绎为会稽太守/以溉为轻车长史/行府郡事/武帝敕/绎曰/到溉非直为汝行事/足为汝师/ D. 湘东王绎为会稽太守/以溉为轻车长史/行府郡事/武帝敕绎曰/到溉非直为汝/行事足为汝师/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管理官员的任免、考核、升降、勋封、调动及科举取士等事务。 B. 服阕,指守丧期满除去丧服。服阕意味着守丧完毕,可以重新任职。 C. 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 D. 谥,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的称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到溉为人守礼,颇受恩遇。到溉陪武帝下棋,常常通宵达旦;武帝还曾经开玩笑与他打赌;在他食素后, 武帝每月三次给他送来净食。 B. 到溉极尽孝道,兄弟友爱。母亲去世,到溉守丧尽礼;服丧期满,仍然素食布衣地过了多年。到溉起初 与弟共住,弟死后,便将房子施舍给寺院。 C. 到溉为人正直,不惧权贵。何敬容依诏选贤,事有不公,到溉坚持己见;何敬容越来越富贵得宠,到溉 依旧顶撞他。 D. 到溉清白自修,率真节俭。住所只有四尺见方,陈设简陋;冠履十年一换,朝服也是缝缝补补;临终留 下遗言,葬礼要节俭。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敛板对曰:“臣既事君,安敢失礼。” 帝大笑,其见亲爱如此。 (2)溉少有美名,遂不为仆射,人为之恨,溉澹如也。 【答案】10. A 11. A 12. D 13. (1)(到溉)拿好手板说:“臣子既然侍奉君主,怎敢失礼?”武帝大笑,他就是这样受到皇帝的亲近 喜爱。 (2)到溉年少时就有美名,最终没有当上仆射,人们都替他感到遗憾,到溉却很淡然。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 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 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本题,“武 帝敕绎曰”,“武帝”是“曰”的主语,不能断开,排除 BC;“足为汝师”中,“到溉”是主语,承前省, 排除 D。 本句译文:湘东王萧绎做会稽太守,让到溉担任轻车长史、行府郡事。武帝给萧绎的诏令说:“到溉不只 是为你办事,而且足可以做你的老师。” 故选 A。 【11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 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 A 项,“吏部,……管理官员的任免、考核、升降、勋封、调动及科举取士等事务”说法错误。吏部管理 文职官员的任免、考核、升降、勋封、调动。唐朝前期,吏部主持科举考试,后来科举取士由礼部管理。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 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 符合之处。 D 项,“住所只有四尺见方”说法错误。结合原文“所处庐开方四尺,毁瘠过人”分析可知,“四尺见方” 应是其守丧期间住的房子。 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 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第一句得分点:“敛板”,拿着手板;“事”,侍奉;“见”,表被动; 第二句得分点:“遂”,最终;“恨”,遗憾;“澹如”,淡然。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般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 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 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 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 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 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 译文: 到溉字茂灌,少年时是个孤儿,家中贫寒,和弟弟到洽都很出名,由王国左常侍起家。乐安人任昉十 分欣赏喜爱他们,总是提携到溉、到洽二人,广为提高他们的身价。到溉被任命为尚书殿中郎,后来担任 建安太守,不久任太子中舍人。到溉身高八尺,眉目如同点画,脸色白净,胡须很美,举止风度好,善于 应对。皇上任命为通事舍人、中书郎,兼吏部、太子中庶子。湘东王萧绎做会稽太守,让到溉担任轻车长 史、行府郡事。武帝给萧绎的诏令说:“到溉不只是为你办事,而且足可以做你的老师。”母亲去世,守 丧非常尽礼。所住的房子仅四尺见方,因哀痛而过分消瘦。服丧期满,仍然素食布衣地过了多年。他曾历 【任御史中丞、都官、左户二尚书,掌吏部尚书。当时何敬容依据诏令参与选拔贤士,做事不够公平,到溉 坚持不同意。何敬容一天天富贵得宠,人们都看他的脸色行事,到溉则像当初一样和他对立。在所任职位 上都是用清白自我约束,性格朴素节俭,不好声色,居室简单,只有一张床,旁边没有姬妾服侍。鞋帽十 年才更换一次,朝服有时穿到破烂缝补,出门传呼清路,只是显示具有朝廷规章罢了。后来担任散骑常侍、 侍中、国子祭酒。上表请求把武帝所撰写的《正言》列为学校的教科书,请求设置正言助教二人,学生二 十人。尚书左丞贺琛又请求加置博士一人。到溉特别被武帝欣赏和接待,常常和他下棋,从夜晚直到早晨。 到溉的宅院住得接近淮水,斋房前的山池有一块奇怪的石,长一丈六尺,武帝开玩笑地和他以此打赌,另 外加上《礼记》一部,到溉都输了。东西却没有送来,武帝对朱异说:“您说到溉所输的东西会不会送 来?”到溉拿好手板严肃地说:“臣子既然侍奉君主,怎敢失礼?”武帝大笑,他就是这样受到皇帝的亲 近喜爱。后来因为生病,眼睛失明,诏令以金紫光禄大夫、散骑常侍的身份回到家中养病。到溉少年时代 就有美名,却(或:竟然、终究)没有当上仆射,人们都为他感到遗憾,而到溉却很淡然。他的家庭非常 和睦,兄弟特别互相友爱,起初和弟弟到洽总是住在一所房中,到洽死了以后,便把这所房子施舍给寺院。 于是他吃饭断绝了腥膻,终身吃素食。他另外盖了一座小房子,一天到晚跟着僧徒礼拜诵经。武帝每月三 次送来净食,恩赐和礼遇十分丰厚。他性格不好交游,只和朱异、刘之遴、张绾等志趣相投,友谊密切。 等他卧床生病,门可罗雀,只有上述三人,每到年节总是由随从开路绕道来慰问他,摆上酒菜,尽兴而去。 他于太清二年(548)去世,临终托张、刘监督子孙实行薄葬礼仪。当时朝廷有很多变故,于是便没有什么谥 赠。有文集二十卷在当时流行。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怀秦髯 李彭 山雨萧萧作快晴, 郊园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①,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②,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 应在日边听流莺。 【注】①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一书中有“争如我解花语”句。②杜甫诗《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晚 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时值清明,雨后放晴。既写出春天气候的倏忽多变,又写出了盎然春意。 B. 颔联上承首联,具体描绘花之烂漫,草之生机,带来浓郁的春天气息。 C. 尾联写诗人思念友人,回忆起与友人日边听流莺的日子,暗扣诗题。D. 诗人精于用典,且善于变化,创造出新的意境,使诗歌语言寓警奇于平淡。 15. 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答案】14. C 15. ①首、颔两联描写春日的美好,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②颈联运用反衬的手 法,以春日的美好反衬诗人心情的苦闷。③尾联又以自己心情的苦闷,表达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表现对 友情的执着。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 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 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 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 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 项,“尾联写诗人思念友人,回忆起与友人日边听流莺的日子,暗扣诗题”说法错误。“日边听流萤” 是诗人对友人生活的设想。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情感的能力。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 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答题时注意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 分析情感。本题要求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作答本题一定要结合诗句逐一分析。首联先 从小园景物写起,表现愉悦情怀:“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李彭家乡建昌城郊有一花园,命 名为“日涉园”,闲来无事,每天都要观赏游览,故自号“日涉翁”。时逢春日,一场潇潇小雨过后,天气 很快就放晴了。诗人来到小园漫步,不仅空气显得格外清新,而且景物更是明洁秀美,令人赏心悦目。这 里的“作快晴”三字,把物当作人来写,仿佛天气很解人意,雨过即晴,让诗人尽快来欣赏这园中的美景, 以畅情怀。“物物”则点出所有景色皆美,无一例外。不用说,雨后游园赏景心情一定是愉悦的,这就为 全诗抹上一层亮色,直启下两句。这两句先写雨,再点明时序,也显得曲折有致,波澜顿生。“花如解语 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次联上承首联,诗人采用拟人法,既写出一派明媚杲象、蓬勃生机;又写出人 们的欢愉心情。其中“花如解语”不是俗草闲花,而是流光溢彩的天香国色。诗人活用王仁裕在《开元天 宝遗事》的典故,从借指人化为实指花,创造出新的意境。无边春草,新绿欲滴,放眼花卉,撩人欲醉, 春天的气息十分浓郁。然而诗人之意并不在此,这只是为下文作反衬。“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 倾”,诗歌到此出现一大转折。尽管春天是如此妩媚动人,尽管人们为春天的到来而心情欢畅,但诗人却年 事渐高,游兴阑珊,所以说“晚节渐于春事懒”。这句是从杜甫“晚节渐于诗律细”句变化而出。骚人墨客,总是好赏花,喜饮酒。赏花既已无意,饮酒又为病体所禁。“却怕”二字,既是对病体的客观描述,又带 无心饮酒的主观情感。心情的抑郁、颓唐,已得到具体说明。所以前面对春事越夸张、越强调,在这里就 越突出心情的落寞、消沉,两者形成强烈对比。然而诗人眼前还不是一片灰色,他对人生还有着执着的企 望、追求,这就是友谊。“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晓莺”,百事不乐,只思念友人,不是“长忆”而 是“苦忆”,用字分量极重,表现了友情之深。“日边”用了一个常用典故,表明所苦忆的友人秦髯是在京 都。但此语与晓莺安排在一起,除了原来的含义外,又使人联想到日丽莺歌,既切合诗题“春日”,又构成 明丽形象,意境大为丰富。一扫颈联的抑郁,给全诗带来了一抹亮色。诗人极写春色的美好,用来反衬自己 心情之苦闷,又以心情之苦闷来反衬对友情的执着。两次反衬,突出了友谊的弥足珍贵,这就是诗人在结 构安排上别具的匠心。总观这首诗,结构严谨,笔法缜密、细致,颇有一波三折之态。首二联写景,情景 交融,以情八景。颈联是诗人的自况,尾联则转到所思念的朋友身上,作一贴切的设想语,含蓄蕴藉,耐 人寻味。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 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 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 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 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 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 有无暗示。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 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大量运用对比描写阿房宫的奢靡,其中将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相比的两 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小船任意漂荡在浩渺 江面上的样子。 【答案】 (1). 怀旧空吟闻笛赋 (2). 到乡翻似烂柯人 (3). 管弦呕哑 (4). 多于市人之言语 (5). 纵一苇之所如 (6). 凌万顷之茫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 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赋,柯,呕,哑,苇,凌,顷。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基本 了冷战后的发展趋势,即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推动下,不同程度地 实现了发展,而且各国的发展速度极不均衡。总体而言,发展中国家普遍实现了较快增长,新兴国家日益 成为经济新秀,而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下,发达国家的经济长期陷入低 迷,以新兴大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则率先摆脱危机影响,不仅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引擎,而且成为全球金 融治理的重要主体。( ),改革原有的国际金融制度 地提上日程。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 区域多边开发机构——亚投行,应时而生,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宗旨是为了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 互通化和经济 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是首个由中国 设立的多 边金融机构。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持续 顺理成章 一体化 提议 B. 持续 理所当然 全球化 提议 C. 延续 理所当然 全球化 倡议 D. 延续 顺理成章 一体化 倡议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世界经济和全球金融治理中,新兴国家将更好地发挥作用 B. 为了更好地发挥新兴国家在世界经济和全球金融治理中的作用 C. 为了更好地发挥新兴国家在全球金融治理和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D. 在全球金融治理和世界经济中,新兴国家要更好地发挥作用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且各国的发展速度极不均衡。 B. 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发展,但各国的发展速度极不均衡。 C. 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各国的发展速度极不均衡。 D. 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发展,同时各国以极不均衡速度发展。 【答案】17. D 18. B 19. C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 近义词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延续:照原 来的样子继续下去,持续:无间隔,连续不断。此处语境是说世界各国的发展基本上是照冷战后的发展趋 势,故应填写“延续”;顺理成章:比喻随着某种情况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结果;理所当然:道理当然是这 样的,意为情理之中发生的,合乎情理的,不容怀疑。此处语境中,发达国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下, 经济长期陷入低迷,改革原有的国际金融制度是自然而然的,故应填写“顺理成章”;一体化:指加入同盟 的国家有区别地减少或消除贸易壁垒的商业政策。全球化: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 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整体的过程。根据语境应填写“一体 化”;提议:商讨问题时提出主张来请大家讨论。倡议:建议,发起。根据语境,“亚投行”的建立,是由 中国首个发起的,故应填写“倡议”。 故选 D。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考生作答时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按照话题一致的原则或时间顺 序、逻辑顺序等排列。本题中,根据下文“改革原有的国际金融制度顺理成章地提上日程”分析可知,括 号内应填入表目的的状语,“为了……”是表目的句式,排除 AD;“世界经济”“全球金融治理”有先后 关系,按照程度的轻重排列,“世界经济”在前,“全球金融治理”在后,排除 C。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 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 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错误一般可以分 为两类,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的叫语法错误,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叫逻辑错误。解题时先确定逻辑类病 句,再按照成分分析法排除语法类病句,常见的逻辑错误类病句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 A 项,前后分句不存在递进关系,不合逻辑。 B 项,“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发展”与“各国的发展速度极不均衡”语序不当,前后应对调。 C 项,正确。 D 项,前后分句不存在递进关系,不合逻辑;“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发展”与“各国的发展速度极不均衡” 语序不当,前后应对调。 故选 C。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 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 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草本植物既没有听觉器官,又不具备听力系统,__________________?音乐是一种持续声波。在优美、轻 快声波的反复刺激下,草本植物体内的物质分子会发生共振。那些处于休眠状态的分子,随着音乐节奏慢 慢被激活,开始运动,加快细胞分裂。这样,音乐就会大大促进草本植物的生长发育。________________, 它们就会不断地进行代谢和分裂,从而达到促进草本植物快速生长的目的。当然,一定要选择那些和谐美 好、悠扬柔和的音乐来播放。反之,_______________,草本植物不但长势受阻,还容易暴病而亡。这可绝 不是闹着玩的。别看它们不会说、不会表达,但它们绝对懂得:什么是温柔,什么是粗暴。 【答案】 (1). ①为什么会受音乐的影响呢 (2). ②如果对草本植物播放音乐 (3). ③播放节奏强烈 的音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要准确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段,把握文段的主旨, 因为文段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围绕主旨表达展开的。重点则是瞻前顾后,前勾后连,灵活推断。如文段中的 第①处空缺,上文有“草本植物既没有听觉器官,又不具备听力系统”的解说以及“?”,下文有“音乐是 一种持续声波”的回答,“那些处于休眠状态的分子,随着音乐节奏慢慢被激活,开始运动,加快细胞分 裂。这样,音乐就会大大促进草本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具体情况的说明,故此处可填写“为什么会受音乐 的影响呢”;第②处,依据下文“它们就会不断地进行代谢和分裂,从而达到促进草本植物快速生长的目的” 可知,草本植物是在受到音乐的影响下会开始运动,加快细胞分裂,故此处可以填写“如果对草本植物播 放音乐”;第③处,依据上文“当然,一定要选择那些和谐美好、悠扬柔和的音乐来播放”“反之”,此处 应填写“播放节奏强烈的音乐”。 【点睛】语境补写答题技巧: 1、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 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做 出总结的总结句。 2、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考生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 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 3、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 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 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21.请对下面一段话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20 个字。 如何盈利?这是共享出行行业面临的共同难题。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一部分共享汽车平台宣布在部分 地区挺过了黎明前的至暗时刻,扭亏为盈。近日,共享汽车 GoFun 出行宣布,随着运营效率不断提升,近 70% 的自营和加盟城市已实现盈利。四川日报记者在北京采访了解到,该平台上线 3 年多以来,已覆盖全国 80 个城市,其中在以成都、德阳、绵阳为坐标的成德绵大出行圈,率先实现了盈利。这标志着共享汽车以不 断优化的商业模式,开启行业盈利的新行程。 【答案】共享汽车开启了行业盈利新行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段压缩的能力。首先应辨明语段的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表达方式,采取不同的应对 技巧。说明性语段:抓说明对象,扣住其特征。议论性文段: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记叙性文段,可 以通过抓记叙的要素来抓信息。具体操作过程:找陈述对象、中心事件、性质、结果;写一必须按照题干 要求(含标点)、尽可能运用原文词语、尽量运用主谓句表达。本题是说明性语段,要抓住说明对象——共 享汽车,以及说明对象的特征——开启了行业盈利新行程。整合答案的时候要注意字数的要求。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五四”运动北大学生走上街头为国难疾呼,到今日哈工大“龙江二号”卫星微型相机拍摄地月合 影;从八十多年前西南联大大师云集、培育英才,到今天我国高等学府遍地开花、争创世界一流……大学 总是站立在社会和历史的潮头,引无数青年学子心心向往。 作为即将迈入大学校门的你,对大学生活有何期盼?对大学教育有何看法?请结合现实,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大学教育,望之、往之 尊敬的主编: 您好! 收到您寄来的《大学视角》杂志邀稿申请后,我万分感谢您的青睐。作为即将高中毕业的青年学子中 的一员,对子那令我心驰神往也令我崇敬严肃之地——大学,我想浅诉一些看法与期盼。 大学教育应成为德育的活泉。古《大学》有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一座好的大学,必有德育 之行蔚然成风,必有践行操守与维护底线的信仰深入人心。犹记复旦大学中一化学高材生因与室友争执而 跨越德行操守底线而投毒饮用水的新闻。更是让人反思当下教育德行的的贫瘠与只重学术的教育“痞子”。 梁启超曾言:“虽植德殊渺,尤教子孙以敦厚退让。”大学作为顶端教育基地,更应将人之本善理念深入学子思想,借托儒学之道,将尊孝、礼廉、敦厚等德性外化于学子之行,育全面发展,为国奉献之才。 大学教育应在学术领城包容借鉴,打通国门。大学虽融合了众多学术资源,拥有强硬的教学技术,但 若只在一所大学内做学术研究,难免有局限象牙塔内自观自鉴之弊。如今,中国融科大、浙大、南大、复 大、交大所长,求同存异,贯彻了“合羹之美,在于合异”。将大学间良好资源互通,无疑让大学学子接受 到更好的学术教育,占据前沿地段,成为英才。当然,打开国门,中外交流的教育方式也是让学生与国际 接触,正如杨振宁曾于西南联大接受教育,在国外进行研究,将中西教育成果撷取。因此广开国门,包容 互鉴的教育风尚正是我未来所期盼的。 大学教育更应为国计,为国先。大学教育后走入社会的青年,汲取过的便是他们的价值观和行动指南。 正是有蔡元培的爱国教育,五四北大学生敢于为国呐喊;正是哈工大鼓励科研为国计,龙江二号得以成为 地月交流的桥梁。如今,各高校的“强基计划”为国先,为祖国培育建设园,提升综合国力的人才。“受 堂烛而照一室,受光照而亮四方”,大学资源来源于国家,那么大学教育应盛出国家栋梁之才,更重要的是, 爱国的崇高价值观。 未来当我叩开大学的大门,在教育高地里我希望,获“儒学”释己身,得“内道”,释己心。在包容开 放的学术领域认真研讨,掌握奉献国家、出己力的本事,尽中华之栋梁青年之强国复兴之责! 一位青年:XXX XX 年 X 月 X 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 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 材料内容。本题属于材料作文,这种命题形式的主要特点是:给材料不给话题。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 提示语,全面理解材料,意味着要对本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作一个全面的理解,把材料看透、看全。 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侧面”是指材料的内容层次,“角度”是指材料含意的出发点,“角 度”包含在“侧面”之中。 【审题】命题方式:任务驱动型作文 审题过程:本次作文材料从历史纵向角度,展现了大学和大学生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 精彩表现和 作用,关键词可以很容易就提取出来,那就是“大学”。因此,只要围绕“大学”来写都是合题的。但是, 如果只是从个人角度,泛泛而谈对大学生活的期待和展望是不够的,只能作为及格层次进行评分。当然, 如果从这个方向写作但能展现文采和思想深度,也可评优。材料中“大学总是站立在社会和历史的潮头” 这一说法,提示考生应该有历史观和社会视野,应该联系大学和大学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角色和责任 担当,思考大学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能站在这个层次进行立意的,可以评为优秀。从文体要求来看,“对 的大学生活有何期盼”适合用演讲稿、书信等形式写作,“对大学教育有何看法”适合用议论文形式写作。 当然,如果学生能用其他文体合题写作,我们也应大力鼓励。另外,要注意的是:考生在写作时,需要注 意 “结合现实”这一内容要求。所以,评分时对言之无物或在故纸堆里打转、缺乏现实针对性的作文,应 降低层次。 【立意】1、大学之大,在于大师; 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3、大学之大不在名,而在精神; 4、承大学之道,育一流人才; 5、大学只为学术而生吗? 6、摒弃华堂大厦,着力精神涵养; 7、明大学之道,扛青年之责; 8、不忘学业精,砥砺精气神; 9、乘时代长风,迎大学之新; 10、学之所长,国之所需 【素材】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么大学生活便是书中最美丽的彩页;如果说人生是一台戏,那么大学生 活便是戏中最精彩的一幕;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从降生到死亡的长途,那么大学生活就是风华正茂的少年,这 就是我的大学生活。军训期间,我自愿作为班级负责人,积极为班级同学的生活等事物服务,短暂的半个 月使我懂得,和不同的人相处你会学到不一样的精彩。大学就像一个小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犹如闪烁的 霓红灯,让人琢磨不定。只是,见到的和听到的,已经能证明些什么。竞争犹如一只铁鞭,驱赶着我们走 向功利之路,无论是朋友,还是恋人,都在这样微妙的关系中扭曲了。不过,让我高兴的是,即使有人费 尽心机争名逐利,我仍能找到许多游离在名利之外的朋友,我们都懂得,青春的色彩不应沾染铜臭。夜里, 我梦见,携着朋友们的手,奔跑在绿色的田野中,笑靥如阳光般灿烂。 正值年少,应对未来抱有很多希望。对于大学生活更应该充满激情,多运动,泡泡图书馆,多做公益活动 (特别是帮助患者的公益活动,更早培养医生与病人之间沟通能力,了解与理解医患关系)。 不念过去,不惧将来,活在当下,如此甚好。 【结构】例文以书信的形式,倾诉了对大学的看法和期望:大学教育应成为德育的活泉、大学教育应在学 术领城包容借鉴,打通国门、大学教育更应为国计,为国先。行文结构上采用递进式结构,层层深入。 【点睛】什么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作文经历了命题、话题、材料作文、新材 料作文的嬗变。自 2006 年开始,新材料作文在高考试卷中出现至 2012 年其相对成熟,并在全国推广。新 材料作文给定材料不给定话题或题目,也不限文体。相较于话题作文那样放得过宽,命题作文、材料作文 限制过多、文体单一等有很大优势,但其作文不确定的角度也为套作和宿构提供了空间。因此在新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这类作文在英美等国的作文考试中比较常见。试题 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 近年在继承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 试和探索,通过增加如 2015 课标卷作文中“写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来考查学生真正的作文能 力。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如 2015 年全 国新课标 1 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全国新课标 2 卷要 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展示自己的价值判断。面对任务驱动型作 文,考生要转变观念,再不是那种抓住一个词就立意,准备几个例子就作文的时候了,必须按照指定的任 务去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写法往往具有暗示性,比如 2015 年全国新课标 2 卷作文“你认为谁更有风采” 中的“更”写法必须是比较、对比,从而确立自己的观点。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