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物理二轮练习6选择题专项练(六)(Word版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高考物理二轮练习6选择题专项练(六)(Word版带解析)

ID:421083

大小:215.18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选择题专项练(六) (建议用时:25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放射性元素 23892 U 的衰变途径有多种可能,其中一种途径为 23892 U ― ― →α x90Th ― ― →β y91Pa,下列关于该种衰变途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衰变式中的 x=234,y=235 B.23892 U→ x90Th 衰变的实质是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 C. x90Th→ y91Pa 衰变的实质是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 D.衰变过程中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但能量不守恒 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质量和密度,可算出该气体分子的直径 B.为了保存玉米地的水分,可以锄松地面,破坏土壤里的毛细管 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斥力减小得快,但合力表现仍 可能为斥力 D.能量耗散从能量角度反映出自然界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 3.一列波沿 x 轴方向传播,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 A 与坐标原点 O 的水平距离 为 0.6 m,波长 λ=1.6 m,此时质点 A 沿 y 轴正方向振动,从此时起经过 0.1 s 第一次到达波 峰处,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这列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 B.这列波的周期 T=0.8 s C.波速 v=14 m/s D.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 A 经过Δt=1.6 s 运动的路程为 0.8 m 4.如图所示,实线为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一束蓝光从空气中的 A 点沿 AO1 方向(O1 点在 分界面上,图中 O1 点和入射光线都未画出)射向水中,折射后通过水中的 B 点.图中 O 点为 A、B 连线与分界面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1 点在 O 点的右侧 B.蓝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时,速度变大C.若沿 AO1 方向射向水中的是一束紫光,则折射光线有可能通过 B 点正下方的 C 点 D.若蓝光沿 AO 方向射向水中,则折射光线有可能通过 B 点正上方的 D 点 5.2019 年 3 月 10 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 6C” 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它是一颗用于广播和通信的地球静止小轨道通信卫星, 假设该卫星在距地面高度为 h 的同步轨道做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半径为 R,地球表面的重力 加速度为 g,万有引力常量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步卫星运动的周期为 2π R g B.同步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为 g(R+h) C.同步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R R+h)2g D.地球的平均密度为 3g 4πGR2 6.如图(a)所示,两个带正电的小球 A、B(均可视为点电荷)套在一根倾斜的光滑绝缘直杆 上,其中 A 球固定,电荷量 QA=2.0×10-4 C,B 球的质量 m=0.1 kg.以 A 为坐标原点,沿杆 向上建立直线坐标系,B 球的总势能(重力势能与电势能之和)随位置 x 的变化规律如图(b)中曲 线 Ⅰ 所示,直线 Ⅱ 为曲线 Ⅰ 的渐近线.图中 M 点离 A 点距离为 6 m.令 A 所在垂直 x 轴的平面为参考平面,无穷远处电势为零,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静电力恒量 k=9.0×109 N·m2/C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杆与水平面的夹角 θ=60° B.B 球的电荷量 QB=1.0×10-5 C C.若 B 球以 4 J 的初动能从 M 点沿杆向上运动,到最高点时电势能减小 2 J D.若 B 球从离 A 球 2 m 处静止释放,则向上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7.如图所示,平直长木板倾斜放置,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由 A 到 B 逐渐减 小.先让物块从 A 端由静止释放滑到 B 端;然后,将木板 A 端着地,使木板的倾角与前一次 相同,再让物块从 B 端由静止释放滑到 A 端.上述两个过程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一过程中,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能较少 B.前一过程中,物块滑到底端时的速度较小 C.后一过程中,物块从顶端滑到底端时,可能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D.后一过程中,物块从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较短 8.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 m 的小球通过两根轻弹簧 A、B 连接,在水平外力 F 作用下,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实际长度相等.弹簧 A、B 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kA、kB,且原长相 等.弹簧 A、B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 θ 与 45°.设 A、B 中的拉力分别为 FTA、FTB.小球直 径可以忽略.则(  ) A.tan θ= 1 2         B.kA=kB C.FTA= 3mg D.FTB=2mg 二、多项选择题 9.如图所示,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过纸面上的 M、N 两点,且与纸面垂直,导线中 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a、O、b 在 M、N 的连线上,O 为 MN 的中点,c、d 位于 MN 的中垂线上,且 a、b、c、d 到 O 点的距离均相等,关于以上几点处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O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B.a、b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c、d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a、c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方向不同 10.如图所示的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 a 照 射光电管阴极 K,电流计 G 的指针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 b 照射 光电管阴极 K 时,电流计 G 的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  ) A.a 光的波长一定大于 b 光的波长B.增加 b 光的强度能使电流计 G 的指针发生偏转 C.用 a 光照射光电管阴极 K 时通过电流计 G 的电流是由 c 到 d D.只增加 a 光的强度可使通过电流计 G 的电流增大 11.如图所示,跳台滑雪运动员从平台末端 a 点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滑出,在空中运动一 段时间后落在斜坡上 b 点,不计空气阻力,则运动员在空中飞行过程中(  ) A.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动量的改变量总是相同的 B.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动能的改变量总是相同的 C.在下落相等高度的过程中,动量的改变量总是相同的 D.在下落相等高度的过程中,动能的改变量总是相同的 12.如图甲所示,A、B、C 三点是在等量同种正点电荷连线中垂线上的点,一个电荷量 为 q,质量为 m 的点电荷从 C 点由静止释放,只在电场力作用下其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乙所 示,运动到 B 点处对应的图线的切线斜率最大(图中标出了该切线),其切线斜率为 k,则(  ) A.A、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m (vA-vB)2 2q B.由 C 点到 A 点电势逐渐降低 C.B 点为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大小为 mk q D.该点电荷由 C 到 A 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变大 选择题专项练(六) 1.解析:选 C.由质量数,电荷数守恒可得:x=238-4=234,y=x=234,故 A 错误;23892 U→ x90Th 衰变的实质是产生了α粒子,故 B 错误; x90Th→ y91Pa 衰变的实质是核内的一个中子 转化成了一个质子,故 C 正确;衰变过程中电荷数与质量数守恒,能量也守恒,故 D 错误. 2.解析:选 A.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质量和密度,可算出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 离,但由于气体分子中间有较大空隙,无法求出该气体分子的直径,故 A 错误;锄松地面, 可以破坏土壤里的毛细管,减少水分的流失,故 B 正确;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 引力和斥力都减小,斥力减小得快,但合力表现仍可能为斥力,如分子间距离小于 r0 时,故 C正确;自然界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能量耗散从能量角度反映出自然界的宏观过程的方 向性,故 D 正确. 3.解析:选 C.质点 A 由平衡位置向正的最大位移处运动,由平移法可知,波沿 x 轴正方 向传播,故 A 正确;由题可知,λ=1.6 m;由图,O 点到左侧的波峰的距离为半个波长,等 于 0.8 m,所以 A 点到波峰的时间:t=0.1 s= (0.8-0.6)m v ,所以:v=2 m/s;得:T= λ v = 1.6 2 s=0.8 s,故 B 正确,C 错误;由于 1.6 s=2T,则经过 1.6 s 质点 A 的路程为 8A,由图可知, 该波的振幅为 10 cm=0.10 m,所以 A 的路程:s=8A×0.10=0.8 m,故 D 正确. 4.解析:选 C.据折射定律,知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大于折 射角,则画出光路图如图所示,知 O1 点应在 O 点的左侧,故选项 A 错; 光从光疏介质(空气)进入光密介质(水)中时,速度变小,故选项 B 错; 紫光的折射率大于蓝光,所以折射角要小于蓝光的,则可能通过 B 点正 下方的 C 点,故选项 C 对;若蓝光沿 AO 方向射入,据折射定律,知折射光线不可能过 B 点 正上方的 D 点,故选项 D 错. 5.解析:选 C.地球同步卫星在距地面高度为 h 的同步轨道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 心力,有: GM m (R+h)2=m 4π2(R+h) T2 ,在地球表面,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有:mg= GM m R2 , 故同步卫星运动的周期为:T=2π (R+h)3 gR2 ,故 A 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GMm (R+h)2=m v2 R+h,在地球表面,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有:mg= GM m R2 ,解得同步卫星运行的 线速度为:v= gR2 R+h,故 B 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 M m r2 =mg′,在地球表面, 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有:mg= GM m R2 ,解得 g′=( R R+h )2 g,故 C 正确;由 mg= GM m R2 得:M= gR2 G ,故地球的密度为:ρ= M 4πR3 3 = 3g 4πGR,故 D 错误. 6.解析:选 A.渐进线Ⅱ表示 B 球的重力势能 Ep 随位置的变化关系,即:Ep=mgxsin θ= k′x,得:sin θ= k′ mg =0.5,即 θ=30°,A 项错误;由图(b)中的曲线Ⅰ可知,在 x=6 m 处总 势能最小,B 球动能最大,该位置 B 球受力平衡,则有 mgsin θ=k QAQB (6 m )2,解得:QB=1×10 -5 C,B 项正确;若 B 球以 4 J 的初动能从 M 点沿杆向上运动,在 M 点时,B 球的重力势能 Ep1 =mgxsin 30°=3 J,电势能 Ep 电 1=Ep 总-Ep1=3 J,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最高点时,Ek=0, Ep 总=4 J+6 J=10 J,对应的位置为 x′=10 m,此位置处 Ep2=mgx′sin 30°=9 J,则 Ep 电 2=10 J-9 J=1 J,故ΔEp=3 J-1 J=2 J,C 项正确;在 M 处加速度最小为 0,所以从 x=2 m 向上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 项正确. 7.解析:选 D.Q=∑μmgcos θ·s,可知两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 相同,故 A 错误;由能量守恒 1 2mv2=mgh-Q,可知两个过程中,物块 从顶端滑到底端时的速度相同,故 B 错误;因为 mgsin θ>μmgcos θ,后 一过程中,加速度 a=g(sin θ-μcos θ)>0,则物块一直做加速运动, 故 C 错误;前一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增大,后一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结合 v-t 图象,如图 所示.可知,后一过程中,物块从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较短,故 D 正确. 8.解析:选 A.对被 F 拉着的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F=mgtan 45°=mg,FTB= mg cos 45°= 2mg;对两个小球整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得:tan θ= F 2mg,又 F=mg,解得 tan θ= 1 2,FTA= (2mg)2+F2= 5 mg,由题可知两弹簧的形变量相等,则有:x= FTA kA = FTB kB ,解得: kA kB= FTA FTB= 5 2,故 A 正确. 9.解析:选 BC.由安培定则可知,两导线在 O 点产生的磁场均竖直向下,合磁感应强度 一定不为零,A 错误;由安培定则可知,两导线在 a、b 两处产生的磁场方向均竖直向下,由 于对称性,电流 M 在 a 处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等于电流 N 在 b 处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同时电流 M 在 b 处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等于电流 N 在 a 处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所以 a、 b 两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 正确;根据安培定则,两导线在 c、d 两处产生的 磁场分别垂直 c、d 两点与导线连线方向向下,且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相等,由平行四边 形定则可知,c、d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 正确;a、c 两点处的磁感应 强度方向均竖直向下,D 错误. 10.解析:选 CD.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 a 照射光电管时,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知 νa> νc,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 b 照射光电管阴极时,电流计指针不偏转,知 νb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