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含解析)

ID:415594

大小:579.89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湖北省十堰市 2019-2020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乐天知命”的态度对待生活,但并不是一味讲“乐”,不讲“忧” 的。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讲“忧”多于讲“乐”。拿中国最古老的哲学著作《周易》来说, 虽然《系辞上传》说“乐天知命故不忧”,但《系辞下传》又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只 要稍许深入地阅读《周易》六十四卦,则不难发现,这本占筮之作,自始至终谈得最多的是 如何避凶趋吉,居安思危。我们读《周易》感到耳旁有两种声音,一是号角,另是警钟。两 种声音相比较,警钟之声更是惊心动魄。 《周易》理念的核心是“变”。一切皆变,物极必反。事物坏到极点,有可能转向好的方 面,事物好到极点,也有可能转向坏的方面。否极可以泰来,泰极也可以否来。故处困当发 愤,居安必思危。六十四卦排在最后的一卦不是表示成功的“既济”卦,而是表示没有成功 的“未济”卦。这种排列,绝非出于形式上的考虑,而是有着极为深刻的哲理。也许正是因 为这个世界没有完善的“既济”,而只有不完善的“未济”,我们才更应该努力,永不懈怠地 努力。而且正是因为一切都在变动着,既没有永久的成功,也没有永久的失败。正是因为一 切都有可能,我们更应警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哲学维度强调人要存忧患之心诚然可贵,但中华文化的忧患观念 最为重要的不是忧患的态度,而是忧患的内涵。从儒家最古老的典籍《礼记》提出“大道之 行,天下为公”的思想开始,中国儒家一直弘扬的是这种忧国忧民的传统。战国时,孟子接 着《礼记》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响亮地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社 稷次之”的观点,将忧民摆在首要地位。张载发扬孟子的论说,将忧患的内容扩大到天地万 物,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明确表示,作为知识分子,其人生意义就在于“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正是这种忧患意识,使得中华美学的伦理特色获得一种较为浓重的悲剧情调与崇高气概。 中国社会长达几千年,动乱的时间多于太平年月,因而,悲凉兼悲愤的精神可以说渗透了中 华五千年的文化史。由于中国老百姓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到国家政权,而中国五千年来的历史 又多是改朝换代式的动乱,因而中华美学中的悲剧情调其具体内容更多体现为“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生”的慨叹。实际的悲剧反映在文学艺术之中,成为中国文学艺术史的主旋律之一。中国美学特有的“教化”说、“诗史”说的产生,都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传统有密切关 系。 中华民族“乐天知命”的传统在美学中并没有表现为喜剧的形式,它更多地作为一种精 神渗透在中国人的审美境界中,它不仅不与中华民族特有的忧患意识构成对立,还与之相融 合,从而形成一种博大的精神情怀。这种情怀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表现得最为典型, 那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天地精神。这种精神所体现的审美形态是复 合型的,崇高兼有优美,悲剧兼有喜剧。 (摘编自陈望衡《试论中华民族的审美传统》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 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以“乐天知命”的态度对待生活很危险,不能一味讲“乐”,不讲 “忧”。 B.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忧患的内涵,但并未从哲学的维度强调人要存忧患之心。 C. 从中华历史与文化传统中,可以探知中国美学的“教化”说、“诗史”说产生的一些原因。 D. 一个事物坏到极点,都会转向好的方面;同时,一个事物好到极点,也会转向坏的方面。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论证中国传统文化中讲“忧”多于讲“乐”的观点时,列举《周易》的内容予以佐证。 B. 文章开头指出中国审美的特点,接着进行辩证分析,最后归结审美的特质,层层深入。 C. 文章从历史和浓厚的悲剧情调两个角度阐述论证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形成的原因。 D. 文章以孟子发扬《礼记的论说、张载发扬孟子的论说来论证儒家弘扬忧国忧民的传统的观 点。 3.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易》始至终谈得最多的是如何避凶趋吉,居安思危,它的内容里警戒的声音高于鼓励 的声音。 B.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如果“乐天知命”表现为喜剧的形式,那么其就会与忧患意识形成矛 盾,无法融合。 C. 我们应该对成功保持警惕,世界上既没有永久的成功,也没有永久的失败,因为一切都在 变动着。 D.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天地精神,是中国审美境界中 的一种博大的精神情怀。 【答案】1. C 2. C 3. B 的【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A 项,“以‘乐天知命'的态度对待生活很危险” 文中无据;B 项,“未从哲学的维度强调人要存忧患之心”错,见原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从哲学维度强调人要存忧患之心诚然可贵”;D 项,“都会转向好的方面……也会转向坏的方 面”错,原文认为,两种转化都是有可能,没有绝对肯定。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 项,浓厚的悲剧情调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患 意识形成的原因,而是结果。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综合能力。B 项,“如果“乐天知命”表现为喜剧的形式,那么其就会与忧患意 识形成矛盾,无法融合。”错,假设推理原文缺乏充足的依据。故选 B。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主要年份西部地区三大产业结构 年份 三大产业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2000 22.3:41.5:36.2 2005 17.7:42.8:39.5 2010 13.1:50.0:36.9 2012 12.6:50.1:37.3 2016 11.9:42.9:45.2 [注]第一产业主要指生产食材以及其他一些生物材料的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等产业。 第二产业主要指加工制造产业,利用自然界和第一产业提供的基本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第三 产业是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金融业、教育产业、公共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 随着经济发展,第一产业比重会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会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也随之上升。 (摘编自《中国西部地区县域发展监测报告 2017》) 材料二: 西部地区在中国文化消费指数中的地位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 材料三: 题目 西部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者 康蓉 李楠 摘要 本文从对外开放、对外贸易及试点模式角度切入,对 2017 年西部各省份开 放发展现状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从对外开放角度来看,西部各省份对外开放 程度存在较大差别,高新技术产业等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随着“一带一路”建 设的推进,各省份对沿线国家初步形成了较好的开放效果。从对外贸易角度来 看,西部各省份对外贸易发展势头较好,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某些地区 仍存在较大空白市场;从各省份出口类别来看,较少省份涉及高新技术产品; 西部文化产品出口现状良好,出口项目数超过中部地区。从试点模式来看,均 对经济发展起到拉动作用。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西部各省份需要提高开放 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词 对外贸易 对外开放 西部 高质量 高水平 以市场为导向,在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同时,借鉴和发挥“贵州经验”,加快建设具有后 发优势的创新型省份和区域。特别是构建和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崇尚创新、支持创新的环境 以及加大顶层设计,在落后地区不断提升技术能力,实现创新驱动、技术革新的“弯道超 车”。 西部地区要转变长期以来过度依赖资源开发和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化模式,治理由于 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结构性张力导致的突出的环境问题。西部地区的绿色 发展主要通过地方政府引导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生态工业和新型产业建设,来推动环境治 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国家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要求的同时,也保障 了地方财政收入,制造了“绿色 GDP”。 西部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应借着“一带一路”的 东风,统筹推进铁路、公路、航空、油气管道、城市軌道交通等多元化运输手段。特别是实 施规划确定的“五横四纵四出境”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加快打通“断头路”,提升乡村公路 水平,着力破解道路瓶颈,增加西部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摘编自《中国西部发展报告》2018) 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西部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从对外贸易和对外开放等角度,对 2017 年西部 各省份开放发展现状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 B. 尽管西部各省份对外开放程度存在较大差别,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西部各省 份对沿线国家初步形成了较好的开放效果。 C. 西部各省份对外贸易发展势头较好,文化产品出口现状良好,出口项目数超过中部地区, 但不少省份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空白。 D. 对外开放、对外贸易试点都对经济发展起到拉动作用,因此康蓉、李楠共同撰文认为,西 部各省份需要提高开放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00~2016 十多年间,西部产业结构有所调整,第一产业比重不断降低,减少了十个左右 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化不大。 B. 随着经济的发展,加工制造产业的比重会加大,交通运输业、金融业、教育产业、公共服 的务等产业的比重也会加大,而生产食材等产业的比重会降低。 C. 从五个文化指数方面看,西部地区文化消费意愿、能力和水平三个指数与全国平均水平相 差相对较大,而文化消费环境和满意度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D. 从文化消费全国指数和西部地区指数对比看,我国西部地区不论是文化消费综合指数还是 各分指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6. 西部地区要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说明。 【答案】4. C 5. A 6. ①西部地区应发挥后发优势,在推进技术创新方面谋求发展新思路;②西部地区要践行绿 色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和谐发展;③西部地区要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西部 地区互联互通的程度。 【解析】 【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 能力。此类试题回答时需注意,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 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 项对照,辨明正误。C 项,“但不少省份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空白”错,原文的意思 是西部各省出口类别中,较少省份涉及高新技术产品,没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不等于没有高 新技术产业。故选 C。 【5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回答时需注意,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 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 项对照,辨明正误。A 项,“变化不大”不准确,第三产业增加了 9 个百分点,变化还是蛮大 的。故选 A。 【6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审清题 干,然后锁定区域,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题干要求分析“西 部地区要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说明”,采取措 施的题目要对文中相关专家的观点的概括和总结,同时要注意介绍的一些成功的案例会存在 的问题,成功的地方坚持,存在的问题要避免。本题的答题区间主要集中在材料三中,如“以 市场为导向,在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同时,借鉴和发挥‘贵州经验’,加快建设具有后发优势 的创新型省份和区域。特别是构建和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崇尚创新、支持创新的环境以及加 的大顶层设计,在落后地区不断提升技术能力,实现创新驱动、技术革新的‘弯道超车’”这 段文字谈论的重点是要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相应的措施就是要在推进技术创新方面谋求发展 新思路。“西部地区要转变长期以来过度依赖资源开发和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化模式,治 理由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结构性张力导致的突出的环境问题。……”这 段文字谈论的重点是西部地区的绿色发展的方法,相应的措施是西部地区要践行绿色发展理 念,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和谐发展。“应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统筹推进铁路、公路、航 空、油气管道、城市軌道交通等多元化运输手段”,针对这句话的措施就是西部地区要不断改 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西部地区互联互通的程度。 【点睛】新闻调查提建议、谈看法的题目一般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概括,不是针对此现象信马 由缰,海阔天空,甚至提出和文章内容不相关或相悖的观点,而是对文中相关的专家的观点 的概括和总结。同时注意介绍的一些成功的案例会存在的问题,成功的地方坚持,存在的问 题要避免。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手杖 京夫 要不是两个小孙子舞着它格斗,我倒忘了它。我不禁心一动,我仿佛看见他倔乎乎地扭 转身子,生气地头也不回,不屑一顾那些东西,一边走,一边喃喃地说着。他就是那种人! 一九七四年秋,我被不明不白地遣往一个山区小县,住进了一所干休所。一天早饭后, 我正为柴发愁,忽听院内传来卖劈柴的吆喝声。我急忙出门,见一老者,担着柴担,站在一条 线儿的秋雨中。破烂的黑夹衣,前后心全湿了,紧贴在身上。从破帽漏下来的雨水,顺脸上 深深的皱纹往下流,在下巴那儿成为小瀑布,跌落到胸前。他正扬着皱巴巴的脸,用一双被 雨水模糊了的深陷的眼睛,对我的门望着。 我走过去,想帮他把柴抹下来。 “你闪开,又是泥又是水!”他说,走向台阶,把担子一闪动,一头落了地,脚一蹬, 抹下一捆来,又一转身,一仰身子,放下另一捆。他把扁担靠好,摘下那沉重的草帽,用瘦 骨嶙峋的大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眯缝着眼睛,开始打量起我来。端详许久之后,咧开 没牙的嘴,笑了。 “你坐下抽支烟吧!”我把一个小凳放在他脚边,递了支烟过去。他没有接烟,从靠在墙上的扁担上,解下一个破布口袋,走到小凳前坐下,解那口袋系 儿。“有煎水吗?” 我倒了一碗开水给他。他大张着没牙的嘴,像喝粥那样,把一大碗泡馍,连汤带水灌下 肚,“下苦人,铁疙瘩进肚都能克动。”“灶上没柴了吧!你住这地方,路难问,拐了好多 弯儿。” 我明白了,他是专为我送柴的。这位耳朵不好的瘦老头,怎么会知道我呢? 我留他吃饭,他摇手谢绝。我把一张五块钱的钞票给他,他迟疑了,我摇手让他不用找 回,他考虑了下,接着了。他扛着扁担又没入秋雨中了。 谁知,过了半点钟,他气喘吁吁进了门。化却从贴身的胸前口袋里掏出三张一元的人民 币,压平放在桌上,匆匆出门走了。我久久地注视着他的背影,忘记了自己也站在雨中。 那担柴快烧完时,他又担柴来了。他的柴担上吊着一根白木拐杖,挺别致。他解下它来, 说:“我来迟了,叫你栽了跤,要紧不要紧?” 我奇怪,五天前,我在渠沿,跌了一跤,三十里路外的他,怎么会知道呢? 他大约看出我的疑虑,说:“你做啥我都知道,谁都知道哩!你栽了跤,压着了几棵菜 苗,你坐在地上扶苗儿,我知道,谁背你回家,我也知道。这年月,很多领导都说套话、空 话,你不说,你总是说百姓吃不饱,做活太重了,你当我不知道,知道哩!”他把那拐杖郑 重地递给我,“以后你出门把这拄上,羊奶木的,甭看不搭眼,它挺实着哩,夜晚我才削好 煨干,你看高低行不行?” 杖是用一根连根的羊奶木做的,柄上烙着许多小梅花,柄端有一点红,仔细一看,是一 颗小小的红五星,虽然刻得不甚对称,但精心刻雕的功夫是看得很分明的。手捧手杖,我仿 佛看见同龄老人,神态肃然地就着如豆的油灯,眯缝着双眼用一把小刀,一刀一刀刻着,用 没牙的嘴唇,鼓起来,吹去那刻下来的木屑…… 他每隔十天来一次,不管阴晴寒暑。大约过了几个月,我接到通知,要我限期回到北京。 我想送他一点钱,一些衣物,要他将养身体,又怕惹他生气。临行前,特意拜托我的邻居—— 一个新近由当地重新起用的干部,将东西转送给他。 到北京已经两个月了,渐渐把他淡忘了。偶尔见到这手杖,我想到他,想到他送我的东 西。我把那手杖从孙儿手里夺过来,像抚摸被人委屈了的孩子一样抚摸它。正当我遣散顽童, 手捧手杖,独立夕阳下的庭院出神时,小孙儿怀抱着一件包裹,小乌似的飞到我跟前。 “爷爷,老家寄来的!” 我赶紧把包裹接过来,打开了。这是我留给他的东西,由拜托人附上一封信。信里告诉我,我的同龄人,拒不收受我的钱物,而且还生了气。他只得将原物原款寄回。 他委婉地传达了同龄人的话:全国像我这样的老汉有千千万万,全国的庄稼人更多,他能给 每个人这些东西,这些钱吗?他现在在北京任上,担负那样的重任,只要把庄稼人搁存心上, 这比金子银子都贵重! 不知什么时候,我把这柄手杖紧紧地贴在我的胸前……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第一段,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由手杖引出一个人物,可以引发读者猜想“他”是怎 样的人,阅读者会有探究欲望。 B. 小说运用了大量篇幅写人物对话,非常注重语言的个性化,使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 同时也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C. 小说运用细节描写手法,详细描写了手杖顶端的小红五星,并描写“我”想象老汉精心雕 刻红五星的情景,意蕴丰富。 D. 小说写“我”从孙儿手里夺过手杖,“像抚摸被人委屈了的孩子一样抚摸它”,表现了“我” 对手杖被小孩玩弄的恼恨。 8. 小说中的卖柴老汉主要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9. 这篇小说以“手杖”为题,有多方面的考虑,请结合全文,从主旨、情节两个方面陈述你 的看法。 【答案】7. D 8. ①坚强执着。大雨滂沱的时候,拒绝我的帮助,坚持自己卸柴;几个月 来,始终坚持给我送柴。②憨厚朴实。在“我”回京之前送些财物给老汉,回京之后老汉托 人送回,严词拒绝我的财物。 9. ①突出小说的主旨。小说中的手杖是“我”与老汉真挚友谊的见证,也是人与人互相关爱 的象征,凝结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恩、回报。②使情节结构更严谨。手杖是本文的线索,本文 的故事围绕手杖展开,从现实生活到回忆往事再回到现实生活,情节集中而又紧凑。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艺术特色和分析鉴 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本题中,D 项,“表现了‘我’对手杖被小孩玩弄的恼恨”错,应是表现了“我”回到北京后对手杖的淡漠感到羞愧。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分四步走:一是总体把握小说人 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扬还是贬低,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小说中关于 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 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本题中, 从原文“我走过去,想帮他把柴抹下来。‘你闪开,又是泥又是水!’他说”、“那担柴快烧 完时,他又担柴来了”,可看出卖柴老汉的坚强执着。从文中“我赶紧把包裹接过来,打开了。 这是我留给他的东西,由拜托人附上一封信”可见老汉的憨厚朴实。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 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这篇小说以‘手杖’为题,有多方面的考虑,请结合全文,从 主旨、情节两个方面陈述你的着法”,然后明确标题的内容,再看这一内容与小说情节、人物 形象、小说主旨之间的关系。本题中,从小说的主旨方面考虑,原文有“全国像我这样的老 汉有千千万万,全国的庄稼人更多,他能给每个人这些东西,这些钱吗?他现在在北京任上, 担负那样的重任,只要把庄稼人搁存心上,这比金子银子都贵重!不知什么时候,我把这柄 手杖紧紧地贴在我的胸前……”这说明小说中的手杖,凝结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恩、回报,见 证了我们之间的友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从情节的角度考虑,手杖是本文的线索, 本文的故事围绕手杖展开,如“他的柴担上吊着一根白木拐杖,挺别致”、“他把那拐杖郑重 地递给我”、“偶尔见到这手杖,我想到他,想到他送我的东西”等内容,是文章情节紧凑在 一起,也是作者的思路从现实生活到回忆往事再回到现实生活。 【点睛】解答标题类题目,一般从如下角度思考。首先是标题本身,点明写作对象,分析标 题本身的语言特点,多体现为使用某种修辞手法的标题;分析标题本身的意境特点。然后分 析情节结构方面,统领全篇,概括主要故事情节,是文章的线索,或串起文章的哪些情节, 或见证记录了什么事件的发展变化,或写了什么与这个物象有关的经历。接着是内容主旨方 面,作者借标题表达某种态度,标题是文中主人公某种精神品质的载体,标题比喻或象征某 种形象,标题揭示了某种精神或哲理,突出了某种主旨,升华了主题。人物塑造方面,突出 人物的形象或性格。最后是表达效果方面,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渲染营造了某种氛围, 标题与文中某个内容相呼应,或与文中什么内容形成对比。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应铃宇旂叟,丰城人。稍长,厉志于学,丞相周必大见其文,嘉赏之。举进士,调永 新尉。寇甫平,喜乱者诈为惊扰,应铃廉得主名,捽而治之。县十三乡,寇扰者不时,安抚 使移司兼郡,初奏弛八乡民租二年,诏下如章。既而复催以检核之数,应铃力争,不从。即 诣郡自言,反覆数四,帅声色俱厉,应铃从容曰:“民贫迫之急,将以不肖之心应之,租不 可得而祸未易弭也。”帅色动,令免下户。知崇仁县,始至,明约束,正纪纲,晓谕吏民, 使知所趋避。然后罢乡吏之供需,校版籍之欺敝,不数月省簿成。冠裳听讼,发擿如神,故 事无不依期结正,虽负者亦无不心服。丁内艰,服除,通判蕲州。知吉州。应铃洞究财计本 末,每鄙榷酤兴利。永新禾山群盗啸聚,数日间应者以千数。应铃察过客赵希邵有才略,檄 之摄邑,调郡兵,分道捣其巢穴一乡以定。授湖南转运判官兼安抚司。峒獠、蒋、何三族聚 千余人,执县令,杀王官,帅宪招捕,逾年不至,应铃曰:“招之适以长寇,亟捕之可也” 即调飞虎等军会隅总讨之应铃亲临誓师号令明壮士卒鼓勇以前禽蒋时选父子及凶渠五人诛之 胁丛者使之安业未一月全师而归帅别之杰问疾,之杰退,悠然而逝。应铃开明磊落,守正不 阿,别白是非,见义必为,不以得失利害动其心。书馈不交上官,荐举不徇权门,当官而行, 无敢挠以非义。所至无滞狱,绳吏不少贷,亦未尝没其赀,曰:“彼之货以悖入,官又从而 悖入之,可乎?”家居时,人有不平,不走官府,而走应铃之门;为不善者,辄相戒曰:“无 使范公闻之。” (选自《宋史·范应铃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即调飞虎等军会隅总讨之/应铃亲临誓师号/令明壮士卒鼓勇以前/禽蒋时选父子及凶渠五 人诛之/胁从者使之安业/未一月全师而归/ B. 即调飞虎等军会隅总讨之/应铃亲临誓师/号令明壮/士卒鼓勇以前/禽蒋时选父子及凶渠五 人/诛之胁从者使之安业/未一月全师而归/ C. 即调飞虎等军会隅总讨之应铃/亲临誓师号令明壮/士卒鼓勇以前/禽蒋时选父子及凶渠五 人诛之/胁从者使之安业/未一月全师而归/ D. 即调飞虎等军会隅总讨之/应铃亲临誓师/号令明壮/士卒鼓勇以前/禽蒋时选父子及凶五人 诛之/胁从者使之安业/未一月全师而归/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丞相,最高国务长官。掌握辅佐国君管理本国军政要务。或分左、右,历代有兴废。 B. 服除,又称“服阕”,古丧礼规定,父母去世后,要服丧一年,一年期满除去丧服。 C. 榷酤,也称“榷酒”等。政府所实行的酒专卖制度,也泛指一切管制酒业的措施。 D. 檄,文中指发檄文。檄文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谕或声讨的文书。与“移文”类似。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范应铃打击强盗,体恤百姓。他在永新任职时,打击以身试法的强盗头目;朝廷同意缓征 永新部分百姓的租税,后又变卦,他为百姓据理力争。 B. 范应铃为官有为,政绩卓著。他在崇仁县任职,整顿纪律,开导官民,免去乡吏供给,革 除户籍的弊端,即使是受处分的官员也对他心服。 C. 范应铃富有文才,严惩坏人。他小时候就展现了过人的文才,他的文章曾得到周必大的称 赞。他在湖南时,对顽固不化的恶人不手软,着力打击。 D. 范应铃光明磊落,深得民心。他明辨是非,见义必为,不顾个人利害得失,不巴结上司, 不顺从权贵,任职行事雷厉风行;人们信任他,坏人害怕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贫迫之急,将以不肖之心应之,租不可得而祸未易弭也。 (2)所至无滞狱,绳吏不少贷,亦未尝没其赀。 【答案】10. D 11. B 12. B 13. (1)百姓贫穷而被压迫得紧,将用不正当的心来应付,租税不能获得而祸患不容易消除。 (2)所到之处没有积压的案件,纠正官吏没有一点宽容,也不曾没收他们的财物。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 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 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 对称 、反复、辨句式。①抓虚词看位置,②看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 “曰”“云”为标志。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 “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 “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 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本题划线句子,“应铃”是“亲临誓师”的主语, 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不能断开,故排除 C;“亲临誓师”和“号令明壮”是“应铃”的两个接连发出的动作,故中间应断开,排除 A;擒拿并诛杀的是“蒋时选父子及凶渠五人”,故中 间不能断开,排除 B;故选 D。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 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 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 显。B 项,“父母去世后,要服丧一年,一年期满除去丧服”错误,应该服丧三年,三年期满 除去丧服。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 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 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 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B 项,“即使是受处分的官员也对他心服”理解错误,“虽负者亦无不心服”应解释为“ 即 使败诉的人也没有不心服的”,其中“负者”解释为“败诉的人”,而不能解释为“受处分的 官员”。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 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 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 落实。本题重要词语句式:(1)民贫迫之急:被动句式,百姓贫穷而被压迫得紧;不肖:不 正当;易开:容易消除。(2)所至:所字结构,所到之处;狱:案件;绳:纠正;贷:宽容; 没:没收;赀:通“资”,财物。 【点睛】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解题小技巧 : (1)读文知义(人物、时间、地点、职位、事件、情理志、品质) (2)审题知文(借助试题,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题文比对(试题和原文比对看,注重细节,不可凭模糊的记忆和感觉去答题) 注:网上无译文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蝶恋花 苏轼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①。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②。 [注]①鴂:伯劳鸟,鸣声悲凄。②角声:古代军中吹角以为昏明之节,一般在黎明和黄昏之 时吹奏,发音哀厉高亢。梅花月,月色如梅花,也指乐曲《梅花落》。《梅花落》曲调悲凉, 常表达怀乡的主题。 14. 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春事阑珊芳草歇”,这是词人对暮春景的概括,同时也为全词的抒情奠定了感情基调。 B. “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说词人作客他乡,无从祭扫,但他乡的优美风光可以聊以自慰。 C. 落红处处,人耳之声,偏偏是鳩鸟啼鸣,这是词人对“春事阑珊”暮春景色的具体描述。 D. 词人所思之人处在“咫尺江山”而已,但地分“楚”“越”,界域森严,不能自由往来。 15. 词的末尾两句“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词人在五更从梦中惊醒,美梦不成,又听到哀厉刺耳的角声,惨白如 梅花的月亮,闻此号角,也唯恐躲避不及似的落到山后去了。表达了词人不能回家的愁苦, 以及对家乡和家人深深的思念。 【解析】 【1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 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 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 B 项,“但 他乡的优美风光可以聊以自慰”错,“客里风光”指词人作客他乡的时光,“又”字,表明 词人在外作客,已非一年。所以表现的是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故选 B。 【15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多角度 思考,可从时间角度梳理,要看作者在不同时段的情感;可从描述对象角度梳理,不仅要看描述主体(诗人或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也要看描述客体(人、事、物、景)蕴含的情感。“梦 破五更心欲折”,及至五更,不仅美梦不成,而且让人梦中惊醒的又是刺耳的角声。这怎么不 令作客之人为之心碎呢?“角声吹落梅花月”,惨白如梅花的月亮,闻此正待出发的征人所吹 奏的进军号角,也唯恐躲避不及似的落到山后去了。这里的“梅花”语意双关,既代指角声, 也指晓月残白如梅之色。通过美梦被惊,角声刺耳,月光惨白,来表达了词人不能回家的愁 苦,以及对家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 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 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 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 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 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点明列子虽能御风而行,但仍然达不到逍遥游境界的原因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开篇以夸张手法,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阿房宫占 地面之广和建筑之高。 (3)李煜《虞美人》中,词人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花开月圆的美好日子已经结 束,将现在和过去交织在一起,抒发了抚今追昔的感情。 【答案】 (1). 此虽免乎行 (2). 犹有所待者也 (3). 覆压三百余里 (4). 隔离 天日 (5). 问君能有几多愁 (6).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 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 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待”“覆”“恰”要 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随着炎黄学学科建设的逐步开展,其系统化、体系化和跨学科交叉性的特征日益彰显。 炎黄时代的历史主要是靠人们简单的 来传承的,直到文字出现以后,人们才将相传的 世代炎黄历史写入文献,但显得非常简略,不像与记载比较完整的帝王的历史文献不同。汉 代以后,有关炎黄文化的文献 ,在一定程度上使炎黄文化的文献又得到了补充和完善。 从古代社会的演进来看,炎黄时期是中华上古社会由部落联盟向统一国家过渡的时期, ( ),率先在部落联盟中系统地实施教化使人们改变了以往原始的生活方式,跨过了初级 文化的蒙昧阶段。 今天中华儿女宣扬炎黄精神,其价值意义在于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炎黄文化中蕴含的优秀 传统,借以表明中华民族的子孙与其始祖一样,不仅有崇尚道德的高贵品质,有 、积 极向上的坚强决心,而且还有振兴中华民族的坚定信心。这些炎黄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积淀, 成为炎黄学学科建立 的文化之基。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口耳相传 浩如烟海 孜孜以求 不可或缺 B. 口传心授 浩如烟海 悬梁刺股 不可企及 C. 口传心授 铺天盖地 孜孜以求 不可或缺 D. 口耳相传 铺天盖地 悬梁刺股 不可企及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们在精神上急需共同的代言人,部落联盟的首领是炎黄 B. 炎黄作为当时 部落联盟首领人们在精神上急需共同的代言人 C. 人们在精神上急需共同的代言人,炎黄作为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 D. 共同的代言人是人们精神上的急需,炎黄作为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们才将世代相传的炎黄历史写人文献,显得非常简略,不像记载比较完整的帝王的历史 文献。 B. 人们才将相传的世代炎黄历史写入文献,但文献显得非常简略,不像记载比较完整的帝王 的历史文献。 C. 人们才将世代相传的炎黄历史写人文献,但文献显得非常简略,不像与记载比较完整的帝 的王的历史文献不同。 D. 人们才将世代相传的炎黄历史写人文献,但文献显得非常简略,与记载比较完整的帝王的 历史文献不同。 【答案】17. A 18. C 19. D 【解析】 【17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 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口耳相传: 以口说耳听的方式传授或流传。口传心授:指老师亲口讲授,学生心领神会。根据语境“人 们简单的”,应该选“口耳相传”合适。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铺天盖地: 形容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文中修饰的是“文献”,选“浩如烟海”合适。孜孜以求: 形容勤奋不懈地追求。悬梁刺股:形容读书学习勤奋刻苦。根据后文的“积极向上的坚强决 心”,选“孜孜以求”合适。不可或缺:指非常重要。不可企及:不可能赶上。文中要强调的 是“炎黄精神”对“炎黄学学科建立”的重要性,选“不可或缺”合适。故选 A。 【18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首先从括 号前后的句子来看,整个句子缺少一个主语,括号里要填入的句子应该承担主语的成分,所 以: A 项,“部落联盟的首领是炎黄”这一句的主语与后文不一致; B 项,前一句种的“炎黄”与上文主语不一致,后一句的主语“人们”与后文不一致; C 项,正确。 D 项,“共同的代言人”与上文主语不一致。 故选 C。 【19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 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 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A 项,“人们……显得非常简略”搭配不当,可在后一句加上“文献”; B 项,语序不当,“世代”应移到“相传的”前面;C 项,结构混乱,“不像与记载比较完整的帝王的历史文献不同”句式杂糅,“不像……”与 “与……不同”两种句式保留一种。 D 项,正确。 故选 D。 【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 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 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 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 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 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 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下面是某省《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办法》的节选,其中有五处不 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我省对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 营养膳食补助,补助基本标准为营养改善覆盖范围内的学生每生每天 4 元,学生每年在校吃 饭平均天数照 195 天计算。所需资金由中央、省、县(区)分担。营养膳食补助资金要全额 用于改进学生营养膳食不得直接发放钞票给学生个人和家长。营养专项资金应专款专用,严 禁克扣和用到别的地方。 【答案】①“吃饭”改为“就餐”;②“照”改为“按”;③“改进”改为“改善”;④“钞票” 改为“现金”;⑤“用到别的地方”改为“挪用”。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这是 一道考查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 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辞敬辞的运用。这段文 字是某省《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办法》的节选,要用规范的书面语, 如“学生每年在校吃饭平均天数照 195 天计算”这句话中的“吃饭”和“照”都较口语,可 分别改为“就餐”和“按”;“改进学生营养膳食”搭配不当,可把“改进”改为“改善”;“不 得直接发放钞票给学生个人和家”中的“钞票”较口语,可改为“现金”;“用到别的地方” 较口语,不够规范,可改为“挪用”。【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 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 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 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 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 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 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 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 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2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理想是港口的那盏孤灯,照亮着正在返航的船夫;理想是古道的那个驿站,吸引着正在浪迹 的游子;理想是颈间那串钥匙,指引着正在徘徊的人们。 【答案】亲情是雨后的那滴甘露,滋润了原本贫瘠的土壤;亲情是破晓的那声鸡啼,唤醒了 原本沉睡的大地;亲情是海上的那叶小舟,拯救了原本沉没的生命。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 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然后分析例句的句式结构、修辞手法、句间词语间的关系。作 答时,首先要注意句式保持一致;其次要注意比喻的运用要恰切;最后要注意语意连贯。如“孤 灯”“照亮”“船夫”,“驿站”“吸引”“游子”是有内在联系的,仿写句子时要注意这种 联系,使语意连贯。可选择友情、亲情等作为主语,然后选择合适的喻体进行仿写即可。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敬:肃也。——《说文》 ②敬,通警,其金文和小篆字形,右边从攴(pū),像以手执杖或执鞭,正在自己敲打自 己,义为自我鞭策;左边从苟(jí),义为紧急、急迫,转义为不可丝毫怠慢。(摘编自《汉 语词典》) ③《论语》:“修己以敬。”“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意思是:君子要以敬心使内在的品格端直,用义德使外在的行为方正。“敬”是立身之道,“义” 是处世之方,君子有了“敬”与“义”,就会得到众人信赖支持,不会孤立无援。 读了以上与“敬”有关的解释,你有怎样的理解与思考?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 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与“敬”相携,只为等春来 盘古开天,仓颉造字,泱泱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源远流长。《汉语词典》中曾这样 解释“敬”字——“敬,通警,右边从攴,以手执杖或执鞭,义为自我鞭策;左边从苟,转 义为不可丝毫怠慢。”诚然,人生路漫漫,吾辈须努力。前进路上,唯有与“敬”相携,方 能待得春暖花开时。 敬,右边从攴,是自我鞭策的意思。“敬”是战国时苏秦受阻后的锥刺骨,“敬”是东 汉孙敬遇冷后的头悬梁,“敬”是盛唐柳公权的戒骄成名,“敬”是大宋司马光的“警枕” 励志,“敬”是蒋天枢长时间的默默站立,“敬”还是鲁迅书桌上那个小小的“早”字…… 君子欲善其行,须不断鞭策自己,修养德行,慎言之,慎行之,方可言行合一,行真善美之 事。 “敬”是修己之道,“敬”是治世之本。一旦离开了“敬”,人就容易走入歧途。 吕梁市原副市长张中生,为官霸道,任人唯亲,敛财无度。在位之时,他利用职务之便, 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上亿元,被判死刑。小贪巨腐的背后是“修己以敬”的缺失,失去了自我 鞭策、自我警醒,没有了纪律的约束。在个人利益面前,张中生内心没有了“为人民服务” 的初心,只有极度膨胀的私欲,结果与真善美的修为渐行渐远,最终受到法律的严惩。 与其相对的,是一个又一个时代英雄。革命战争年代,2000 万烈士为民族独立献出宝贵 生命,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为人所知,但他们以磐石般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 敢于胜利的顽强意志,写下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和平年代,我们也有顶着低温、大风、失 压等恶劣环境实现安全迫降的川航“英雄机长”刘传建;有 32 年坚守开山岛,把生命献给祖 国的王继才;还有为保护国家重点试验平台壮烈牺牲的黄群、宋月才、姜开斌。时代在变, 但他们心中始终保有对国家的敬,对人民的敬,和对自我的不断鞭策。 北宋大儒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 这一切的根基正是修己以敬。心存敬畏,警钟长鸣,方能立身济世。 生命的旅程一程有一程的风景,一程有一程的盛放,前行路上,与“敬”相携,给生命 一场花开,虽不能长久弥香,却也定能走一程美一程。与“敬”相携,鞭策前行,不为繁华 三千,只为守得春暖花开时。【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 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 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写一篇文章与同龄人共勉。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思考对“敬”的理解,这就要求考生要把 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本题所给的材料是关于“敬”的解释和说法,第①个是从“敬”字金文和小篆的字 形法的角度说明,右边从攴,含义是自我鞭策。左边从苟,义为紧急、急迫,转义为不可丝 毫怠慢。合起来为“不可丝毫怠慢进行自我鞭策”。第②个是百度百科解释,“敬”字以攴促 言行真善美,苟,慎言也。合起来是“要慎言,促言行真善美”,也就是要慎言,促言行真善 美,提高个人修养。第①、②是从“敬”字金文和小篆的字形法的角度说明,右边从支,含 义是自我鞭策。左边从苟,义为紧急、急迫,转义为不可丝毫怠慢。合起来为“不可丝毫怠 慢进行自我鞭策”。第③个,是论语中的话语,“修已以敬,”在子路问孔子什么是君子时, 孔子回答——“修已以敬”。意思是: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孔子认为,修养自己, 使周围的人们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做到这些就是君子。孔子认为,修养自 己是君子立身处世和管理政事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做,才可以使上层人物和老百姓都得到 安乐。所以孔子的修身,是提高自己的修养,目的是在于治国平天。 参考立意:(1)约束自己,鞭策自己,敬畏自己,提升修养,完善自我;(2)对生活常怀 敬畏之心;(3)修身齐家只为治国平天下;端正自己,鞭策自己;提高自我修养;尊敬他人; 互相尊重等。 行文结构:结合材料内容分析确定标题《心存敬畏》。开头可以用名句引入,如“所有在时间 年轮里刻下过痕迹的经历,都是值得纪念和敬畏的时光”“在时光里,有痛快过,有敬畏过” 等。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如对过去的时光心存敬畏,因为它承载了每个人的过去; 对现在的时光心存敬畏,因为存在于现在的时光,我们有了黑白分明的眼睛,才能观望四方, 博采众长,让我们学会正直、勇敢;对未来的时光心存敬畏,未来永远不会看重你从前所犯 下的错误,所以我们就能一次又一次地去拼搏向上,就像从未受伤过那样等。最后可以写自 己的做法或感悟,如“所有在时间年轮里刻下过痕迹的经历,都是值得纪念和敬畏的时光”。 【素材】心中有敬,有对自然的敬畏,小小的绿叶才能张开笑脸;心中有敬,有对生命的敬 畏,才能永往直前。因为唯独生命可以成就一切。 敬,而生虔诚心;畏,而生戒惕心。我们应对自然、历史、生命等就应心存敬畏,如此,我们方无愧人生。 心怀对自然的敬畏,才能享受青山绿水,聆听自然心声。近来,雾霾天气严重困扰国人, 人们怨声载道,可谁又想过,造成这一现象的不正是我们对自然缺乏敬畏之心吗?树林花园 被拔地而起的高楼取代,蓝天白云被工厂的乌黑浓烟遮掩,甚至生长百年的橡树林因逆领导 意志而被无情砍伐。我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去哪儿了?记得一位登山家在登上珠峰时感慨地 说:“不是我征服了珠峰,而是它向我展示了它温柔的一面。”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让人 动容,也足以让我们反思该如何敬畏自然。 心怀对历史的敬畏,才能不忘历史,警钟长鸣。在国外,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倒行逆施, 不顾国际谴责公然参拜靖国神社,这哪里是对历史的敬畏。同是二战战败国,战后德国历任 领导人都心怀对历史的敬畏,以史为鉴,为过去纳粹暴行真诚忏悔,赢得了世人理解与尊重。 相较战后德国的前总理勃兰特,安倍晋三是多么的渺小和丑陋。那些否认侵略历史,美化侵 略历史,对历史不心存敬畏的人或国家必将被历史所淘汰。在国内,有些国人也缺乏对历史 的敬畏与尊重。如“抗日神剧”铺天盖地地袭来,让人眼花缭乱,不禁让人发出疑问:“这 就是中国抗战史?”抗日神剧的出现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革命先烈的不尊重。今天, 我们更应该心存对那段痛苦历史的敬畏,以史为鉴,警钟长鸣。 心存敬畏,就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心存敬畏,就是要有战战兢兢的体察心情; 心存敬畏,就是要有小心翼翼的戒惧意念;心存敬畏,还应有如负泰山的神圣责任。因为心 存敬畏,我们三思而后行,不再莽撞;因为心存敬畏,我们审时度势,永远谦逊和平。 敬畏,是一种利益,保护人们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敬畏,是一种原则,维护自己的行为 不受外侮的制约;敬畏,是一种态度,令我们的生活充满欢笑。敬畏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天 大地大,不如敬畏之心大,敬畏是我们的一种责任。 敬畏生活,生活才让我们更舒心。生活,是一种态度。他给人类带来了不尽的欢声笑语, 但与此同时,如果人类普坏了生活的某新原则,那么原则被互殴的辛酸与备份便一涌而至, 救星如果我们人脑正确使用水龙头,则水的大小由我么容纳自己掌控,一旦我们将水龙头的 开关弄坏,则不仅打消我们无法控制,而且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烦恼。所以,生活中,我们 不能破坏某些原则,否则后果将惨不忍睹。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 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 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 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 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 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 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 入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 主选择空间。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