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市2019年中考化学三模试题(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江苏泰州市2019年中考化学三模试题(带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 C.钢铁生锈 D.水变成水蒸气 ‎2.下列物质在应用中,只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将活性炭放入冰箱中除去异味 ‎ B.用铅笔芯粉末使锁的开启变的更灵活 ‎ C.用二氧化碳灭火 ‎ D.用一氧化碳来冶炼生铁 ‎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给液体加热 B.倾倒液体 ‎ C.蒸发食盐水 D.稀释浓硫酸 ‎4.下列实验中可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 A.向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 B.向盐酸中滴加酚酞溶液 ‎ C.向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 ‎ D.将铜丝放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过滤的方法能使硬水变成软水 ‎ B.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C.用肥皂水检测水的硬软时,水越硬,产生泡沫越多 ‎ D.地球上的总水量虽然很多,但淡水资源却不丰富 22‎ ‎6.如图,甲是钠离子结构示意图,乙是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丙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钛属于非金属元素 ‎ B.钠离子符号是Na+ ‎ C.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 ‎ D.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7.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微观 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 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8.下列关于营养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摄入维生素不足,不会患营养缺乏症 ‎ B.人体内的脂肪储备着丰富的热量 ‎ C.如果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发育迟缓 ‎ D.低血糖的人会出现乏力、疲倦等症状,需尽快补充葡萄糖 ‎9.向一无色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这说明该溶液是(  )‎ A.碱性溶液 B.酸性溶液 ‎ C.pH小于7 溶液 D.pH=7的溶液 ‎10.下列物质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NO3、NaCl、KNO3、(NH4)2SO4 ‎ B.H2SO4、HCl、AgNO3、Na2SO4 ‎ 22‎ C.KMnO4、CuCl2、Fe2(SO4)3、NaNO3 ‎ D.K2SO4、NaCl、K2CO3、NaOH 二.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 ‎11.(2分)下列观点,我不赞同的是(  )‎ ‎①用自制净水器能把浑浊的河水变为纯净水 ②风力发电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③经常用钢丝球洗刷铝锅可延长使用寿命 ④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⑤刀片上涂油可防止生锈 ⑥用汽油可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A.①② B.④⑤ C.①③ D.全部 ‎12.(2分)下图表示相连线的酸、碱、盐之间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右下表提供的四组物质符合左下图要求的是(  ) ‎ 物质 组别 酸 碱 盐1‎ 盐2‎ A H2SO4‎ Ca(OH)2‎ BaCl2‎ Na2CO3‎ B H2SO4‎ Ca(OH)2‎ Na2CO3‎ BaCl2‎ C HCl NaOH Na2CO3‎ BaCl2‎ D H2SO4‎ Ba(OH)2‎ Na2CO3‎ CuSO4‎ A.A B.B C.C D.D ‎13.(2分)如表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铜粉和铁粉 用磁铁吸出 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C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一氧化碳 22‎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和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D 鉴别海水和蒸馏水 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硝酸钠溶液,观察试管中的溶液的变化 A.A B.B C.C D.D ‎14.(2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 A.HCl、NaOH、MgSO4、CuSO4 ‎ B.NaNO3、HCl、CaCl2、KOH ‎ C.Na2CO3、K2SO4、BaC12,HCl ‎ D.H2SO4、NaCl、Na2CO3、CaCl2‎ ‎15.(2分)将一根铁棒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铁离子 B.“”表示铜离子 ‎ C.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 D.反应后铁棒质量减小 三.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40分)‎ ‎16.(7分)(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氧原子:   ; ‎ ‎②钙离子:   ;‎ ‎③+2价的镁元素:   ; ‎ ‎④1个氮分子:   ;‎ ‎⑤五氧化二氮   .‎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 ‎17.(9分)如图是常见气体的制取、收集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22‎ ‎(1)装置B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除F装置外,还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装置编号),其中在常温条件下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如果用B、F装置制取并收集CO2气体,则B装置中的导管应与F装置中的   端相连(填“m”或“n”),检验F装置中CO2气体集满的方法是   。‎ ‎18.(4分)在下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图中,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单质;甲、乙是酒精燃烧时产生的两种物质;丁是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G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J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1)写出化学式:乙是   ,G是   ;‎ ‎(2)写出H与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J溶解于稀盐酸中,溶液呈黄色,反应完全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纯净的D的粉末,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写出有关变化的方程式:   .‎ ‎19.(13分)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探究。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中吹气,发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于是他们决定探究脱脂棉燃烧的原因。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 ‎【提出问题】脱脂棉为什么会燃烧?‎ ‎【查阅资料】‎ ‎(1)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能与CO2、H2O、HCl气体等物质发生反应,不能与N2发生反应。‎ ‎(2)人呼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及含量:N2:74%;O2:16%;水蒸气:6%;CO2:4%‎ ‎(3)CO2既不与NaHCO3反应,也不溶于饱和的NaHCO3溶液。‎ ‎【猜想与假设】‎ ‎(1)可能是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22‎ ‎(2)可能是H2O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3)可能是   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实验验证】‎ 实验I:验证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同学们用下图所示的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实验验证猜想1成立。打开止水夹K,鼓入纯净、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K.注入稀盐酸,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 ‎【解释与结论】‎ ‎(1)从脱脂棉可燃烧的现象可知它是一种   。‎ ‎(2)注入稀盐酸前鼓入纯净、干燥的氮气的目的是   。‎ ‎(3)装置C中盛放的药品是   。‎ ‎(4)已知该反应还生成一种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II:验证H2O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1)验证H2O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略)‎ ‎(2)验证H2O与Na2O2反应能释放出热量,请简述一个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 ‎【拓展与应用】保存过氧化钠时应注意   等事项。‎ ‎20.(7分)某补钙药剂的标签主要内容如图所示,现测定该钙片含量是否符合标注,做如下实验:取10片该钙片,放入干燥、洁净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50g某浓度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钙片中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和稀盐酸反应,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全部放出),反应后称量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64.5g。‎ ‎(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质量;‎ ‎(2)通过计算说明每片钙片实际钙含量。说明是否与标注相符?‎ ‎(3)试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2‎ 22‎ ‎2019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 C.钢铁生锈 D.水变成水蒸气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水变成水蒸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物质在应用中,只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将活性炭放入冰箱中除去异味 ‎ B.用铅笔芯粉末使锁的开启变的更灵活 ‎ C.用二氧化碳灭火 ‎ D.用一氧化碳来冶炼生铁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解:A、将活性炭放入冰箱中除去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物理性质﹣﹣具有吸附性。故选项错误;‎ B、用铅笔芯粉末使锁的开启变的更灵活是利用了石墨的物理性质﹣﹣滑腻。故选项错误;‎ C、用二氧化碳灭火是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故选项错误;‎ D、用一氧化碳来冶炼生铁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具有还原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 ‎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给液体加热 B.倾倒液体 ‎ C.蒸发食盐水 D.稀释浓硫酸 ‎【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下列实验中可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 A.向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 B.向盐酸中滴加酚酞溶液 ‎ C.向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 ‎ D.将铜丝放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22‎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向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错误;‎ B、酚酞在盐酸中是无色的,没有明显的现象,错误;‎ C、紫色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是红色的,有明显的现象,正确;‎ D、铜与硫酸铝不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错误;‎ 故选:C。‎ ‎【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过滤的方法能使硬水变成软水 ‎ B.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C.用肥皂水检测水的硬软时,水越硬,产生泡沫越多 ‎ D.地球上的总水量虽然很多,但淡水资源却不丰富 ‎【分析】A、过滤能够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 B、水资源相对来说是匮乏的;‎ C、利用肥皂水可以判断是硬水还是软水;‎ D、人类可以直接利用淡水资源是匮乏的.‎ ‎【解答】解:A、通过过滤的方法不能除去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即不能把硬水变成软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地球上的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用肥皂水检测水的硬软时,水越硬,产生泡沫越少,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地球上的总水量虽然很多,但淡水资源却不丰富,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水资源相对来说是匮乏的,因此要节约用水,树立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理念,大力倡导节约用水.‎ ‎6.如图,甲是钠离子结构示意图,乙是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丙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22‎ A.钛属于非金属元素 ‎ B.钠离子符号是Na+ ‎ C.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 ‎ D.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钛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钠离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其离子符号为Na+,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氯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微观 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 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22‎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A、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物中没有单质,因此该反应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A不正确;‎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故B不正确;‎ C、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甲烷和水;故C不正确;‎ 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分子由原子构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的分子.‎ ‎8.下列关于营养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摄入维生素不足,不会患营养缺乏症 ‎ B.人体内的脂肪储备着丰富的热量 ‎ C.如果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发育迟缓 ‎ D.低血糖的人会出现乏力、疲倦等症状,需尽快补充葡萄糖 ‎【分析】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是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其中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油脂是主要的储能物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维生素是调节体内化学反应的重要物质。‎ ‎【解答】解:A、摄入维生素不足,会患营养缺乏症,不正确。‎ B、人体内的脂肪储备着丰富的热能,正确。‎ C、如果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发育迟缓,因为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正确。‎ D、低血糖的人会出现乏力疲倦等症状,需尽快补充葡萄糖,因为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各种营养物质的性质和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9.向一无色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这说明该溶液是(  )‎ A.碱性溶液 B.酸性溶液 ‎ C.pH小于7 溶液 D.pH=7的溶液 22‎ ‎【分析】根据已有的指示剂的变色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向一无色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这说明该溶液呈碱性,碱性溶液的pH大于7,观察选项,故选A。‎ ‎【点评】掌握酸碱指示剂的变色的特点以及溶液的酸碱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下列物质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NO3、NaCl、KNO3、(NH4)2SO4 ‎ B.H2SO4、HCl、AgNO3、Na2SO4 ‎ C.KMnO4、CuCl2、Fe2(SO4)3、NaNO3 ‎ D.K2SO4、NaCl、K2CO3、NaOH ‎【分析】pH=1的溶液中有大量的H+,大量共存要求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或沉淀,形成无色溶液要求分析常见离子在水溶液中的颜色,若为无色,符合题意。‎ ‎【解答】解: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A、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或沉淀,且离子均为无色,故A正确;‎ B、硝酸银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或沉淀,但高锰酸钾、氯化铜、硫酸铁都是带色的物质,故C错误;‎ D、H+和CO32﹣能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H+和OH﹣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在酸性溶液中共存及特定离子的颜色。‎ 二.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 ‎11.(2分)下列观点,我不赞同的是(  )‎ ‎①用自制净水器能把浑浊的河水变为纯净水 ②风力发电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③经常用钢丝球洗刷铝锅可延长使用寿命 ④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⑤刀片上涂油可防止生锈 ⑥用汽油可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A.①② B.④⑤ C.①③ D.全部 ‎【分析】观点违背事实或不符合物质的性质或转化规律,即为不赞同的;可通过找出观点中的错误,判断不赞同的观点.‎ ‎【解答】解:①自制净水器主要通过过滤和吸附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和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得到纯净水,观点不正确;‎ 22‎ ‎②风力发电使风能转化为电能,不会产生污染,观点正确;‎ ‎③经常用钢丝球洗刷铝锅,破坏了铝锅表面的保护层,缩短了使用寿命,观点不正确;‎ ‎④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净水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观点正确;‎ ‎⑤刀片上涂油可隔绝与氧气、水等的接触,可防止生锈,观点正确;‎ ‎⑥油渍能溶解在汽油中,使用汽油可洗去衣服上的油渍,观点正确;‎ 故选:C。‎ ‎【点评】正确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是本题的考查目的,体现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2分)下图表示相连线的酸、碱、盐之间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右下表提供的四组物质符合左下图要求的是(  ) ‎ 物质 组别 酸 碱 盐1‎ 盐2‎ A H2SO4‎ Ca(OH)2‎ BaCl2‎ Na2CO3‎ B H2SO4‎ Ca(OH)2‎ Na2CO3‎ BaCl2‎ C HCl NaOH Na2CO3‎ BaCl2‎ D H2SO4‎ Ba(OH)2‎ Na2CO3‎ CuSO4‎ A.A B.B C.C D.D ‎【分析】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在复分解反应中必须有水、沉淀或气体生成.‎ ‎【解答】解:A、由于Ca(OH)2和BaCl2不反应,故A错误;‎ B、同上,故B错误;‎ C、NaOH和Na2CO3不反应,故C错误;‎ D、由于要求的物质都能发生反应生成水、气体或沉淀,故D正确;‎ 故选:D。‎ 22‎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3.(2分)如表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铜粉和铁粉 用磁铁吸出 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C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和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D 鉴别海水和蒸馏水 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硝酸钠溶液,观察试管中的溶液的变化 A.A B.B C.C D.D ‎【分析】A、利用磁铁可以吸取铁粉的性质;‎ B、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蒸发可以除去水蒸气分析;‎ C、根据实验设计中的目的是证明一氧化碳的存在,分析实验设计的科学性;‎ D、根据硝酸钠和氯化钠、水等都不反应分析.‎ ‎【解答】解:A、用磁铁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可以除去铁粉,故A方法正确;‎ B、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可以得到氯化钠固体,故B方法正确;‎ C、该方式是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二氧化碳的原理来验证一氧化碳的存在,所以实验开始时一定要先除掉混合物中的原有二氧化碳,以防止对实验的干扰,再检验一氧化碳的存在,故C方法错误;‎ D、硝酸钠和海水中的氯化钠、水都不反应,不能鉴别,故D方法错误;‎ 故选:C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综合性较强,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4.(2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 22‎ A.HCl、NaOH、MgSO4、CuSO4 ‎ B.NaNO3、HCl、CaCl2、KOH ‎ C.Na2CO3、K2SO4、BaC12,HCl ‎ D.H2SO4、NaCl、Na2CO3、CaCl2‎ ‎【分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解答】解:A、CuSO4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SO4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MgSO4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HCl,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B、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只有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 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钡;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硫酸钠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H2SO4,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aCl2;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NaCl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此类题的思路是:先用物理性质,一般先看颜色、闻气味;再用化学性质,用已鉴定出的药品依次去鉴别其他物质,有不同现象时方可鉴别。‎ ‎15.(2分)将一根铁棒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铁离子 B.“”表示铜离子 ‎ C.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 D.反应后铁棒质量减小 22‎ ‎【分析】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微粒的变化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析。‎ ‎【解答】解: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在反应前的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和铜离子,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含有离子是亚铁离子、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由离子的变化可知,表示亚铁离子,表示铜离子,表示硫酸根离子。‎ A、溶液中不含有铁离子,表示亚铁离子,故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表示铜离子,故B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能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故C正确;‎ D、由于生成的铜覆盖在铁棒上,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后铁棒质量增大,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微粒的变化及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即可顺利解答。‎ 三.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40分)‎ ‎16.(7分)(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氧原子: 2O ; ‎ ‎②钙离子: Ca2+, ;‎ ‎③+2价的镁元素:  ; ‎ ‎④1个氮分子: N2 ;‎ ‎⑤五氧化二氮 N2O5 .‎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 Fe3O4 ‎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2H2O22H2O+O2↑ .‎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①2个氧原子就是在氧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柱子2,故填:2O; ‎ ‎②钙离子的符号为Ca2+,故填:Ca2+;‎ ‎③+2价的镁元素就是在镁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加上+2,故填:; ‎ 22‎ ‎④1个氮分子就是氮气的化学式,故填:N2;‎ ‎⑤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为N2O5,故填:N2O5.‎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填:3Fe+2O2 Fe3O4; ‎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填:2H2O22H2O+O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7.(9分)如图是常见气体的制取、收集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装置B中仪器a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 ‎(2)实验室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或B ,除F装置外,还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D或E (填装置编号),其中在常温条件下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3)如果用B、F装置制取并收集CO2气体,则B装置中的导管应与F装置中的 m 端相连(填“m”或“n”),检验F装置中CO2气体集满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n口,木条熄灭 。‎ ‎【分析】据图即可知道有关仪器的名称,根据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据图可以看出,装置B中仪器a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或B,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故除F装置外,还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D或E;其中在常温条件下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填:A或B;D或E;2H2O22H2O+O2↑。‎ ‎(3)如果用B、F装置制取并收集CO2气体,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则B装置中的导管应与F装置中m端相连,检验F装置中CO2气体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n口,木条熄灭,故填:将燃着的木条放在n口,木条熄灭;m。‎ ‎【点评】‎ 22‎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性质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18.(4分)在下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图中,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单质;甲、乙是酒精燃烧时产生的两种物质;丁是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G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J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1)写出化学式:乙是 CO2 ,G是 NH3 ;‎ ‎(2)写出H与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3CO2Fe+3CO2 ;‎ ‎(3)J溶解于稀盐酸中,溶液呈黄色,反应完全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纯净的D的粉末,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写出有关变化的方程式: Fe2O3+6HCl=2FeCl3+3H2O,2FeCl3+Fe=3FeCl2 .‎ ‎【分析】根据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单质,甲、乙是酒精燃烧时产生的两种物质,所以甲、乙是水和二氧化碳,丁是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丁高温会生成甲和E,所以丁是碳酸钙,甲是二氧化碳,乙是水,E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F是氢氧化钙,G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F和氯化铵研磨会生成G,所以G是氨气,J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所以J是氧化铁,二氧化碳和A高温会生成H,所以A是碳,H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会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D是铁,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单质,甲、乙是酒精燃烧时产生的两种物质,所以甲、乙是水和二氧化碳,丁是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丁高温会生成甲和E,所以丁是碳酸钙,甲是二氧化碳,乙是水,E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F是氢氧化钙,G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F和氯化铵研磨会生成G,所以G是氨气,J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所以J是氧化铁,二氧化碳和A高温会生成H,所以A是碳,H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会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D是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乙是CO2,G是NH3;‎ ‎(2)H与J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 22‎ ‎(3)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2FeCl3+Fe=3FeCl2.‎ 故答案为:(1)CO2,NH3;‎ ‎(2)Fe2O3+3CO2Fe+3CO2;‎ ‎(3)Fe2O3+6HCl=2FeCl3+3H2O,2FeCl3+Fe=3FeCl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9.(13分)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探究。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中吹气,发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于是他们决定探究脱脂棉燃烧的原因。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 ‎【提出问题】脱脂棉为什么会燃烧?‎ ‎【查阅资料】‎ ‎(1)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能与CO2、H2O、HCl气体等物质发生反应,不能与N2发生反应。‎ ‎(2)人呼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及含量:N2:74%;O2:16%;水蒸气:6%;CO2:4%‎ ‎(3)CO2既不与NaHCO3反应,也不溶于饱和的NaHCO3溶液。‎ ‎【猜想与假设】‎ ‎(1)可能是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2)可能是H2O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3)可能是 CO2、H2O 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实验验证】‎ 实验I:验证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同学们用下图所示的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实验验证猜想1成立。打开止水夹K,鼓入纯净、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K.注入稀盐酸,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 ‎【解释与结论】‎ 22‎ ‎(1)从脱脂棉可燃烧的现象可知它是一种 可燃物 。‎ ‎(2)注入稀盐酸前鼓入纯净、干燥的氮气的目的是 排走装置中的空气 。‎ ‎(3)装置C中盛放的药品是 浓硫酸 。‎ ‎(4)已知该反应还生成一种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 。‎ 实验II:验证H2O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 ‎(1)验证H2O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略)‎ ‎(2)验证H2O与Na2O2反应能释放出热量,请简述一个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取适量过氧化钠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如观察到瓶壁上有水雾或触摸试管璧感觉到热则证明二者反应会放热 。‎ ‎【拓展与应用】保存过氧化钠时应注意 密封防潮 等事项。‎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结合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猜想与假设】‎ 脱脂棉燃烧起来,还可能是CO2、H2O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释放出热量。故填:CO2、H2O;‎ ‎【实验验证】‎ 实验I:【解释与结论】‎ ‎(1)脱脂棉可燃烧,说明它是一种可燃物,故填:可燃物。‎ ‎(2)注入稀盐酸前鼓入纯净、干燥的氮气是为了排走装置中的空气,故填:排走装置中的空气。‎ ‎(3)装置C中盛放的药品需要吸收水分,故是浓硫酸,故填:浓硫酸。‎ ‎(4)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 CO2=2 Na2CO3+O2↑,故填:2Na2O2+2 CO2=2 Na2CO3+O2↑。‎ 实验II:(2)要验证H2O与Na2O2反应能释放出热量,可以取适量过氧化钠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如观察到瓶壁上有水雾或触摸试管璧感觉到热则证明二者反应会放热。故填:取适量过氧化钠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如观察到瓶壁上有水雾或触摸试管璧感觉到热则证明二者反应会放热。‎ ‎【拓展与应用】由于过氧化钠能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故保存过氧化钠时应注意密封防潮,故填:密封防潮。‎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20.(7分)某补钙药剂的标签主要内容如图所示,现测定该钙片含量是否符合标注,做如下实验:取10片该钙片,放入干燥、洁净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50g 22‎ 某浓度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钙片中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和稀盐酸反应,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全部放出),反应后称量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64.5g。‎ ‎(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质量;‎ ‎(2)通过计算说明每片钙片实际钙含量。说明是否与标注相符?‎ ‎(3)试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分析】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质量可以计算碳酸钙和氯化氢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和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 ‎【解答】解:(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g×10+‎50g﹣‎64.5g=‎5.5g,‎ 答:生成了‎5.5g二氧化碳。‎ ‎(2)设10片片剂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消耗盐酸中的氯化氢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44‎ x y ‎‎5.5g ‎==,‎ x=‎12.5g,y=‎9.125g,‎ 每片中钙含量是:‎12.5g×÷10=‎0.5g<‎0.6g,‎ 由计算比较可知,实际钙含量与标注不相符。‎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8.25%,‎ 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 ‎【点评】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很广泛,解答的关键是要分析出物质的质量差与要求的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具体的数据求解。‎ 22‎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