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教学实录
加入VIP免费下载

“比热容”教学实录

ID:39346

大小:54.53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设计理念】   1.本节课首先用“漫画”创设问题情景,营造积极思维、气氛宽松的质疑环境,寻找提出问题的突破口。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认识过程。   2.让学生大胆猜想与假设。本节课我设置了环环相扣的多个问题,问题提出后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科学的猜想是许多发明创造的开始。   3.实验过程由学生设计,通过合作进行实验,并从记录分析讨论中学到规律性知识。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愉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2.  会查比热容表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2.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和乐于探索的精神 2.  养成实事求是、新生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探究比热容的概念 教学难点 用比热容解释自然现象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小循环多反馈教学法。提出问题──猜想──讨论──反驳──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教具和媒体 大屏幕投影,多媒体计算机,铁架台中,石棉台,酒精灯,热得快,蒸发皿,沙子,水,煤油,天平,温度计,秒表,烧杯等   【教学过程实录】   一、新课引入   师:大屏幕投影一幅漫画:炎热夏天的傍晚,有两个小胖子在海边游玩,为了纳凉问题两人发生激烈争执,甲主张划船到海中去,乙则认为在岸上散步更凉爽,你认为谁的意见对?   (说明:创设物理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思考、猜想、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生(甲):在岸上散步凉爽,因为沙石温度低。   生(乙):划船到海中更凉爽,因为水温较低。   生(丙):一样凉爽,因为气温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猜想,到底谁的想法正确呢?学习本节知识后你自然会明白。   (板书课题:三、比热容)   (说明:制造问题悬念,诱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二、进行新课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烧过水,一壶水容易烧开还是半壶水容易烧开?   生(齐):半壶水容易烧开。   师:将一壶水烧开与烧热,哪个需要时间长?   生(齐):一壶水烧开需要时间长。   师(继续提出问题):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猜想一下。   (说明: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并讨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生(甲):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   生(乙):与水温升高多少有关,水温升高越多吸收热量越多。   生(丙):与水的质量、水温升高多少都有关,质量越大、水温升高越多吸收热量越多。   (说明: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反驳,对回答不完善的地方可补充完善,共同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结论。   师(继续提出问题):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水、沙子、煤油,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的度数也一样,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说明: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并回答,以求思维的多样性。)   生(甲):吸收热量不相同,夏天到海边洗澡时,会感觉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比较凉;水吸收的热量多,说明水的吸热本领大。   生(乙):吸收热量相同,因为它们受同样的太阳光照射。   师(总结说明):吸收热量多少、或温度变化多少,都反映了物质吸热能力的大小。怎样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请同学们参看桌上的实验器材,边讨论边合作设计实验方案。   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并设计方案。   (说明:教师要加入学生的探究设计环节,倾听学生的思路,并适时加以点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师让学生进行实物投影展示设计方案,并让学生口头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   生(甲):用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多少。温度升高越小,说明吸热能力越强。   生(乙):用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温度升高相同时,比较它们加热时间的长短。加热时间越长,说明吸热能力越强。   (说明:高效率的交流,使学生从别人的方案中得到有益的启发,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师将实验设计中相同或相似方案的学生重新分组。   (说明:重新分组后,学生有了归属感、荣誉感。以小组为单位,通力合作,取长补短,形成合作、竞争的学习气氛。)   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之前,应把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先提出来讨论,有助于实验的顺利完成。   设置问题:1.怎样获得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或水和煤油)   2.怎样测出它们的温度?   3.怎样确定它们吸收了相同的热量?   学生思考、讨论,并逐一回答。   师:请做完实验的同学将数据填到黑板上的表格中。学生进行实验,填表:表1质量相同、加热时间相同时: 表1 质量相同、加热时间相同时   水 沙子(煤油) 升高的温度/℃     表2 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水 煤油(沙子) 升高的温度/℃       (说明:取得学生大量的数据,便于总结结论。)   师:请同学们从这些数据中,总结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学生自由讨论,并归纳结论。   (说明:此环节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能力在争辩中得到提高。)   师:怎样表示各种物质在这种性质的差异呢?物理学中引入了比热容这个物理量。   (板书:比热容概念)   师: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请同学们了解“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屏幕投影)。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水 4.2×103 铝 0.88×103 酒精 2.4×103 干泥土 0.84×103 煤油 2.1×103 铁、钢 0.46×103 冰 2.1×103 铜 0.39×103 蓖麻油 1.8×103 水银 0.14×103 沙石 0.92×103 铅 0.13×103   师生共同分析:从表中我们了解到,水的比热容最大,说明水的吸热能力最强。水的比热容是沙石的4.5倍,因此,白天在同样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变化比沙石小得多。这是沿海气温温差较小的原因。夜晚,水和沙石同样放热,水温比沙石温度高,因此,晚上在岸上散步更凉爽。   (说明:学生终于明白小胖子(乙)的想法是正确的,真正体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认知态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   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水的这一属性?   2.在自然现象中,有哪些现象可用水的这一属性解释?   (说明: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后回答,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生产相联系,体现物理是有用的。)   生(甲):冬天暖气用水做“热源”,因水储藏的热多。   生(乙):司机师傅用水做“冷却剂”冷却汽车发动机。   生(丙):夏天到海滨去避暑。因海滨比内陆凉爽。   (说明:同学们的讨论热情非常高涨,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教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精彩举例加以鼓励。   师: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巩固练习。(出示反馈练习)   1.为比较不同物质的_____能力,引入了比热。水的比热是_____。   2.判断:一桶水的比热比一杯水的大。()   3.铝的比热是0.88×l03J?(kg?℃)-1,这说明1kg的铝_____。   师:请同学们思考,2kg铝温度从30℃加热到100℃,怎样计算铝块吸收的热量?(屏幕显示)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做出解答。   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总结出热量计算公式:Q=cmΔt   出示反馈练习二:   1.质量为2kg的水,温度升高50℃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质量为5kg的热水,从100℃降到8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学生计算并作答。   (说明:强化练习,加深对热量公式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的“STS”,思考讨论:   1.为什么沿海气温不像内陆气温变化显著?   2.热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哪些?   3.同学们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提出你对热污染问题的解决设想。   (说明: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目的是唤起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开创意识)   三、小结   师:同学们在本节课中都有哪些收获?   生:讨论之后做知识小结。   师:本节课不仅仅要了解比热容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回去后,写一篇关于“热污染”的调查报告。   2.完成课本上“动手动脑学物理”的4个题。   【板书设计】 三、比热容 (一)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c。 2.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J·(kg·℃)-1 3.意义: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4.应用: (二)热量的计算 1.公式:Q=cmΔt\ 2.应用:   注:   本节课是2002年12月在平度市西关中学进行的平度市级公开课。本节课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更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