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测试题(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测试题(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评估 ‎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7年2月,舟山首次面向残疾人招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名残疾人大学生被录用。这(  )                                 ‎ ‎①保障了特定人群的权利 ②体现了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要求 ‎③增强了残疾人维护合法权利的意识 ④解决了日益严重的社会两极分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2017·嘉兴)嘉兴市举办“寒窗学子圆梦行动”助学仪式,资助对象为具有嘉兴市本市户籍、就读于普通高中、高校的生活困难家庭学生。这一助学行动(  )‎ A.保障了受资助学生的受教育权 B.体现了嘉兴市政府重视义务教育 C.表明了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D.说明了受帮助是学生成长的前提 ‎3.(2017·黑龙江齐齐哈尔)网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是部分商家为谋求个人利益,贩卖客户信息,该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 A.受教育权 B.隐私权 C.智力成果权 D.知情权 ‎4.(2017·湖北黄冈)调查显示,55%的人将证件复印件给相关机构时,从不注明用途;47%的人经常将写有个人信息的快递单直接扔掉而不加处理;超过27%的人在停用、注销手机号时,甚至不变更绑定的手机号。这(  )‎ A.说明我国个人信息安全根本没有任何保障 ‎ B.说明我国部分公民亟待增强隐私保护意识 C.是造成电信网络诈骗事件频发的唯一根源 ‎ D.是因为我国公民对建成网络强国充满信心 ‎5.(2017·福建)小闽向环保部门反映学校周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他行使的权利是(  )‎ A.自主选择权 B.知情权 C.监督权 D.受教育权 ‎6.(2017·绍兴)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网友可以通过论坛、微信等平台建言献策。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提高公民的参政意识 ②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③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 ④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 ‎7.(2016·山东烟台)李东在县城买了一栋临街楼,装修后自己做生意,他对自己的合法财产行使了(  )‎ ‎①占有权 ②使用权 ③收益权 ④处分权 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2017·重庆)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举出下列事例,你认为其中人物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张某在重庆江北机场禁飞区放飞无人机,造成多个航班迫降或返航 B.杜某用手机拍下违法占用应急车道的车辆照片并上传到交巡警网络平台 C.宫某在网络中传播重庆某区成为禽流感疫区的不实消息,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D.王某在居民小区饲养大型宠物狗,并在外出时不给狗佩戴狗链,经常吓到陌生人 ‎9.(2017·湖北黄冈)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更加便捷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成为某些造谣者肆意散播谣言的平台,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了社会和谐与稳定。作为网民,我们应该(  )‎ ‎①提高公民意识,增强辨别是非能力 ②树立权利意识,坚持言论绝对自由 ‎③强化义务意识,坚持不信谣、不传谣 ④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2016·湖州)下列属于侵犯公民合法权利的行为有(  )‎ ‎①警方发布通缉令,使用了犯罪嫌疑人的照片 ‎②小立长得矮胖,有人给他起了个“武大郎”的外号 ‎③未经小张同意,小军就将小张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信息公布在网络上 ‎④牛正收养8岁的张扬为养子,将其名字改为牛顺,并到派出所作了姓名的变更登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16·湖州)陈某在某饭店吃饭,结账后发现支付的餐费大大超过了实际应付的费用。如果你是陈某,可以(  )‎ ‎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②向有关行政部门起诉 ③向人民法院提请仲裁 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2016·绍兴)2016年4月,黄某在微信群里转发恐怖血腥视频,违反了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 8‎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B.黄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公民需要正确行使人身自由权 D.反恐怖主义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13.(2016·温州)右图漫画中,网上信息发布者的行为侵犯了“我”的(  )‎ A.姓名权 B.荣誉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14.“只想享受权利而不愿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而又少履行义务”,这种行为和观念错在(  )‎ A.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B.没有认识到权利对自己是有益处的 C.没有珍惜自己享受的法定权利 D.没有认识到享受权利才能履行义务 ‎15.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要求我们(  )‎ A.正确行使权利,适当履行义务 B.权利必须行使,义务必须履行 C.权利必须行使,义务可不履行 D.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16.(2016·福建泉州)下列行为中,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是(  )‎ A.动车站安检人员检查乘客背包 B.公安机关依法拘留酒驾人员 C.农民工将欠薪的包工头扣押 D.医疗部门按规定将传染病患者隔离 ‎17.(2016·江苏淮安)对右图漫画中商场保安和顾客的说法,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保安的说法是正确的,他在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B.保安的说法是错误的,这样做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C.顾客的说法是错误的,他没有依法维护自己的荣誉权 D.顾客的说法是正确的,这样可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8‎ ‎18.(2016·湖南邵阳)某影楼擅自将军军的照片挂在橱窗用来招揽生意,该影楼侵犯了军军的(  )‎ A.姓名权 B.肖像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19.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庄仕华,从医38年来跑遍天山南北,为各族群众巡诊38万人次;新疆维吾尔族人阿里木8年来以近乎“裸捐”的方式资助了上百名各族贫困生,资助金额达10万元之巨。他们的行为(  )‎ ‎①自觉履行了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②体现了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 ‎③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统一 ④诠释了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漫画《“秦火火”们要当心啊!》警示我们(  )‎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享受网络便利,就应遵守必要的网络义务 ②公民有言论的自由,但不得利用言论侮辱、诽谤他人,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③凡是不承担责任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都要受到刑法的制裁 ④网络是块“是非之地”,青少年最好远离它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2分)(2017·吉林)阅读对话,回答问题。‎ ‎(1)对话内容反映出强强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2分)‎ ‎(2)生活中侵权行为的出现往往是由人们随意行使权利导致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该注意什么。(6分)‎ ‎(3)生活中类似公民权利受到损害时,要懂得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请问具体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4分)‎ 8‎ ‎22.(10分)(2017·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从公民基本权利的角度,谈谈材料中“不让座青年”的哪些权利遭到了侵犯。(4分)‎ ‎(2)拍照者和网友的言行启示我们应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并谈谈这样做的原因。(6分)‎ ‎2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运用权利、义务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右边漫画中主人公的对话。(6分)‎ 材料:2013年9月,北京市公安机关对以秦志晖(“秦火火”)、杨秀宇(“立二拆四”)为首,专门通过互联网策划制造网络事件,蓄意制造和传播谣言、恶意侵害他人名誉、非法牟取暴利的网络推手公司进行了查处,把因涉嫌犯罪的秦志晖、杨秀宇等人刑事拘留。‎ ‎(2)有人认为:网络舆论监督是公民的政治权利,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网民什么话都可以说。请你运用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系评析这一观点。(6分)‎ ‎24.(16分)【生活与法】又是一个双休日,八年级学生小明开始了他一天的快乐生活。‎ 8‎ 早上,他认真完成双休日的作业,用行动不断完善自己;午饭后,他主动洗碗、拖地板、洗衣服,用行动减轻父母的劳累;下午,他拿到了文学创作稿费,并把扣除税费后的稿费捐给了老年公寓,用行动温暖社会。妈妈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权利就像手上捧着的一颗珍珠,它体现着当家作主的荣耀;义务就像手里握着的一把锄头(一种农具),它意味着要付出辛劳的汗水。我要一手捧着珍珠,一手握着锄头。”‎ ‎(1)分析情景:小明积极行使了什么权利?认真履行了哪些义务?(4分)‎ ‎(2)探究问题:作为一名公民,为什么要“一手捧着珍珠,一手握着锄头”?(4分)‎ ‎(3)承担责任: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肩上承载着沉甸甸的义务和责任。结合实际,说说你将如何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和责任。(4分)‎ ‎(4)启发感悟:小明的快乐生活给我们哪些启发?(4分)‎ ‎25.(10分)走进生活,简要回答。‎ 材料一:‎ ‎(1)材料一图1和图2中的行为人被罚共同说明了什么?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对图1或图2中的行为人提出劝诫。(6分)‎ 8‎ 材料二:一次,一名中学生上网浏览“世界杯”足球赛组委会的官方网站——美国“雅虎”网站时,意外地发现网页上所展示的中国地图上,用橘黄色标示的中国领土不完整。他当即向“雅虎”网站发出电子邮件,严正指出其错误,并要求该网站立即修正错误。‎ ‎(2)材料二中该中学生的行为自觉履行了什么义务?这一义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4分)‎ 参考答案 第二单元评估 一、1.A 2.A 3.B 4.B 5.C 6.A 7.B 8.B ‎9.B 10.C 11.D 12.A 13.C 14.A 15.D 16.C 17.B 18.B 19.C 20.A 二、21.(1)肖像权和名誉权。 (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3)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8‎ ‎22.(1)人身自由权(或:人格尊严权中的隐私权、名誉权、肖像权)。 (2)依法行使权利,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法定义务。(2分) 这样做不仅关乎我们个人的尊严与家庭的幸福,而且关乎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发展。(4分)‎ ‎23.(1)如实举报人依法行使了公民的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分) 匿名举报人诬告陷害他人,侵害了公民的名誉权,要受到法律制裁。(3分) (2)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和控告检举权,但不能滥用。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公民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自觉地履行义务。秦志晖、杨秀宇策划制造网络事件,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正当权益。公民行使权利时,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正确行使,实事求是,有序参与。‎ ‎24.(1)权利:①受教育权;②知识产权(或:著作权、智力成果权);③财产所有权。(任答一点1分,共2分) 义务:①孝敬父母(或: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②受教育的义务;‎ ‎③依法纳税的义务;④帮助孤身老人(或:帮助他人)的道德义务。(任答一点1分,共2分) (2)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或: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②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3)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②认真学习,履行受教育的义务。③在家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或:关心父母的具体行为),履行孝敬父母的义务。④乐于助人(或:捐款等具体行动),履行关爱他人的义务。⑤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等。 (4)①增强法治意识、法治观念和责任意识。②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③珍惜自己的合法权利,自觉履行义务。④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25.(1)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分)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或: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作为司机(或:行人),既享有驾驶机动车(或:行走)的权利,也有遵守交通法规的义务。(4分) (2)自觉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8‎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