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阳县2018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湖南邵阳县2018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2018届初中语文毕业学业模拟考试试题(二)‎ 温馨提示:‎ ‎(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量为120分钟,满分为120分。‎ ‎(2)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3)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  我仰望危楼,俯察巷陌,深感词人英魂不去,长在人间。李清照在金华避难期间,还写了一篇《打马赋》。“打马”本是当时的一种赌博游戏,李清照却借(tí)发挥,在文中大量引用历史上名臣良将的典故,状写金戈铁马、挥师疆场的气势,(qiǎn)责宋室的无能。文末直抒自己烈士暮年的壮志:“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节选自梁衡《乱世中的美神》)‎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借(tí)________发挥  (qiǎn)________责 ‎ ‎(2)给加点字注音。(2分)‎ 俯察巷________陌  金戈 铁马 ‎(3)“抒”第六笔笔画名称是________。(1分) ‎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治理雾霾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特效药,不可能一招制敌,一蹴而就。‎ B.校园艺术节画展上,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C.老一辈科学家苦心孤诣获得的科研成果,足以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D.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广大青少年要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培养热爱自然、珍爱生命。‎ B.在全运村建设中实现运动员村、技术官员村、媒体村“三村合一”,节约了建设费用和综合服务效率。‎ C.作家张抗抗在新书中回顾了自己在“北大荒”的经历,这不仅是一代人的记忆,还是她个 ‎ 人的记忆。‎ 12‎ D.《人民的名义》正在热播,全剧聚焦反腐幕后,弘扬了浩然正气。‎ ‎4.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 (  )(2分)‎ ‎ 每个人的成长其实都有压力和痛苦,________。 ‎ ‎①他们可以在动漫中找到某种平衡点,获得释然的感觉。‎ ‎②因此,青少年还能从动漫创设的虚拟世界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个性张扬”,得到自我意识的强化。‎ ‎③对青少年来说,观看动漫就是一种有效缓解压力的方法。‎ ‎④现在,大多数动漫作品将主人公设定在与普通人群相近的状态,并让主人公通过不懈的努力而获得成功。‎ A.③②④① B.④②①③ C.③①④② D.①②④③‎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 ‎ A.《韩非子》,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 B.《孟子》一书,相传是孟子的弟子所作,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C.令尊、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家严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令堂,是对别人母亲的尊称;家母,是对人称自己的母亲。‎ D.词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 ‎6.古诗文默写填空。(6分)‎ ‎(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至若春和景明,_______________,_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 ‎(4)_____________________,坐看云起时。‎ ‎(5)我们常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自己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我们常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来鼓舞自己克服困难的勇气。 ‎ ‎7.名著阅读。(2分)‎ ‎  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不跑呢,‎ 12‎ 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好歹的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拿起芭蕉扇扇扇,没用,风是热的。他已经不知喝了几气凉水,可是又跑到茶馆去。两壶热茶喝下去,他心里安静了些。茶由口中进去,汗马上由身上出来,好像身上已是空膛的,不会再藏储一点水分。他不敢再动了。‎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 (1)该选段出自老舍的小说《 》。 ‎ ‎ (2)请结合原著补写一个与“他”相关的情节。‎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6 分)‎ 蓝鲸,是一款俄罗斯死亡游戏,游戏的参与者在10至14岁之间。完全顺从游戏组织者的摆布与威胁,已有130名俄罗斯青少年因此自杀。这款游戏藉由网络,从俄罗斯传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引起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多地公安网警通过官方微博发布相关提示,呼吁公众抵制“蓝鲸”死亡游戏,并及时举报。‎ ‎(1)阅读材料后,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你认为这样一款反人类、反生命的死亡游戏为什么会让一部分中学生沉溺其中 ?请试从社会、家庭、个人三个角度中 ,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 ‎(3)如果你的朋友沉溺于“蓝鲸”游戏,你将怎样劝说他?‎ 二、阅读与赏析(共43分)‎ ‎(一)古诗文阅读(9~14小题,共16分)‎ ‎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12‎ 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  【乙】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②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③,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④给以书,遂成大学⑤。‎ ‎  【注】①逮:及。②穿壁:在墙上打洞。③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④资:借。⑤大学:大学问家。‎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 ‎(2)虽欲言,无可进者    (    )‎ ‎(3)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    )‎ ‎(4)主人怪问衡    (    )‎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1.用“/”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各限两处)(2分)‎ ‎(1)臣 诚 知 不 如 徐 公 美 ‎ ‎(2)邻 居 有 烛 而 不 逮 ‎1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匡衡勤学而无烛 B.邻居有烛而不逮 ‎ C.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D.学而时习之 ‎13.对文章写作手法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 A.【甲】文运用设喻说理方式行文走笔,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B.【甲】文情节完整,人物生动,叙事简洁,剪裁巧妙。‎ C.【乙】文运用了对比手法。‎ D.【乙】文运用记叙方式,讲述匡衡勤学的故事。‎ ‎14.乙文中匡衡“凿壁偷光”的勤学事例在我国古代还有很多,请试举两例。(2分)‎ 12‎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5~17小题,共6分)‎ 材料一:‎ 南京的灵谷寺里有成片的雪柳,春暖花开,远远望去一片雪白。然而你走近细看,就会发现每一朵小花都是精美工巧的艺术品,雪白的花瓣、浅绿色的花蕊,玲珑剔透,姿态万千……贺知章看到春天的万条柳丝,惊叹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我们同样可以追问:世间万紫千红的鲜花究竟是哪一双巧手剪裁出来的呢?‎ ‎(节选自《莫砺锋诗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材料二:‎ 我们说中国是诗的国度,不纯粹指诗歌的数量。这样说,主要指以下两层意思。一是中国的一切文化艺术,无不渗透了诗的特点,比如汉字,是从象形文字开始的;汉语有声调上的抑扬起伏,即平上去入的不同。二是从先秦到今天,我们的理论核心,即真、善、美的原则标准是统一的。我们的美学思想同真和善不可分割。孔子说诗可以“兴、观、群、怨”,汉人诗教讲究“温柔敦厚”,都是与真和善紧密结合的。从上述两层意思说,中国确是诗的国度。‎ ‎(节选自《莎斋闲览》,吴小如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材料三: ‎ 陶 渊 明 朱光潜 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陶渊明是这个原则的一个典型的例证。正和他的诗一样,他的人格最平淡也最深厚。‎ 和我们一般人一样,渊明的生活中有许多矛盾和冲突;和一切伟大诗人一样,他终于达到调和静穆。他饱经忧患,极端贫穷。他逼得要自己种田,他逼得要去乞食。穷还不算,他一生很少不在病中,他的诗集满纸都是忧生之嗟。他的大半生中,国家兵戈扰攘,几无宁日。他一个穷病书生,进不足以谋国,退不足以谋生,也很忧愤。渊明诗篇篇有酒,他要借酒压住心头极端的苦闷,忘去世间种种不称心的事。‎ 但渊明由冲突达到调和,并不由于饮酒,弥补这世间缺陷的有他的极丰富的精神生活,尤其是他的极深广的同情。渊明有任何力量不能剥夺的自由,能在“樊笼”以外,发现一个“天空任鸟飞”的宇宙。他先是打破了现在的界限而游心于千载,发现许多可“尚友”的古人。在诗中,他把他所景仰的古人排起队来,向他们馨香祷祝。渊明还打破了身处的小天地界限,他的世界中,人与物与我在一体同仁的状态中各徜徉自得,如庄子所说的“鱼相与忘于江湖”。他把自己的胸襟气韵贯注于外物,‎ 12‎ 使外物的生命更活跃,情趣更丰富;同时也吸收外物的生命与情趣来扩大自己的胸襟气韵。这种物我的回响交流,有如佛家所说的“千灯相照”,互相增辉。所以无论是微云孤岛,时雨景风,或是南阜斜川,新苗秋菊,都到手成文,触目成趣。他没有由苦闷而落到颓唐,也正因此。‎ 渊明尽管胸襟高超,却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他在诗中表现最多的是对子女的慈爱。他做了官,特别派遣一个工人给儿子,以减轻他的劳作之苦。还关照说:“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这既可以见出做父母的仔细,尤可见出人道主义者的深广的同情。渊明的伟大处就在他有至性深情,而且不怕坦白地把它表现出来。‎ 总之,渊明经过极端的苦闷,达到极端的和谐肃穆。他的智慧与他的情感融成一片,酿成他的极丰富的精神生活。他的为人和他的诗一样,都很淳朴,却都不很简单,是一个大交响曲,而不是一管一弦的清妙声响。‎ ‎(节选自《诗论》,北京出版社2011年版,有删改)‎ ‎15.自然景象常让中国人联想起相关的古诗句,“材料一”中作者的经历就是一例。请你也写一例与大家分享。(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材料三”中,陶渊明的人格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活与诗从未有片刻的分离。请联系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生活与诗的关系的理解。(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说明文阅读(18~22小题,共10分)‎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身上隐藏着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 12‎ 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又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适应严酷的环境。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一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能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三十多岁,后者却只有三四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800岁!‎ ‎(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改)‎ ‎18.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第②段,指出冬眠动物与睡觉的本质区别。(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第③段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 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④⑤两段简要概 括。(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记叙文阅读(23~27小题,共11分)‎ 嘱  托 格·鲍姆特 12‎ ‎  就在彼得动身前往华沙参加一九五五年世界青年联欢节的前一晚,有人来敲门。原来是一位邻居。他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红色的小包包,然后摆在桌面上,摊开来。里头是一张相片、一封信和一张字条。‎ ‎  他讲述了有关这个小红包的一段经历——‎ ‎  一九三九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法西斯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波兰。这样,大批的波兰人被弄到德国去。那时候,这位邻居正在一家锯木厂当工人,他曾答应帮助一个波兰囚犯实现他的托付。‎ ‎  一天,锯木厂的一个工棚失火了。人们都在交头接耳,心里明白是囚徒们干的好事,他们想用这样的方式把斗争进行下去。一群身穿黑制服的党卫队员朝工厂一拥而入,带走了许多做苦工的囚犯。‎ ‎  当党卫队员冲进邻居工作的那个车间时,他正与那位囚犯在干活,这位波兰人迅速地从裤兜里摸出一个红色的小包包,塞到德国工人的手里,“老婆和孩子……多替我问候——要是战争完蛋了。”他脸急得煞白,压低嗓门刚说出这几句话,党卫队就把他带走了,作为对这次纵火的报复。‎ ‎  一九四六年夏天,这位邻居发了一封信给囚犯的太太,她的地址就写在那张纸条上。可是,他并没有得到回音。一年半之后,他又试图再投一次——然而,一切依旧是徒劳的。现在好了,终于有了这一天,他可以托人将这个小包包直接带到波兰去。这位邻居把小红包郑重地递给彼得。‎ ‎  彼得注视着这张相片。相片上是一位妇女,手里抱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小姑娘。信呢,不言而喻是遇害者留给他家属的最后诀语。在那个小小的纸片上,用大大的字迹写着这样一个地址:“Z和M·尼波耶夫斯卡华沙斯巴索夫斯基大街十八号”。‎ ‎  “一定的,我会去找她的,并将事情的一切转告她,这件事您完全可以信赖我。”彼得说。‎ ‎  那时候,当这位邻居把这个小红包交给他的时候,彼得觉得一切都很简单:只要去到华沙,把事情一讲,东西一交,不就完了嘛!然而,当彼得后来抵达那条街的时候,十八号的门牌怎样找也找不到。在那块空地上,从前确实有过十二至二十六号门牌的房子,现在只见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踢着足球。在警察所,彼得也得不到一点答复。她们现在究竟住在哪儿呢?这样,彼得反而横下一条心,非找到她们不可了。‎ ‎  来到华沙,彼得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求知的渴念,他见得越多,什么活动都想参加一下的要求就更大。‎ ‎  大约在联欢节开始后一个星期,他的朋友们建议他去与一些波兰小伙子和姑娘相会一下。开头他想不太好吧,但朋友们干脆连拉带扯地把他推拥走了。跳舞的时候,每个人都得找个舞伴,这时在彼得面前就站着一位姑娘,她羞赧地望着他,并且邀请他跳舞。就这样,德国、波兰的小伙子和姑娘们相聚在一起。他们尽力地用手势比划着交谈,大伙笑着,欢快地跳着。‎ ‎  自这个晚上相遇后,彼得与玛留莎每天都要相会。‎ ‎  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最后一天终于到来了,整个华沙城都陷入一片欢腾之中。在大广场上,‎ 12‎ 阿拉伯青年与瑞典青年,中国青年与黑人青年,伊朗青年与德国青年都在纵情地载歌载舞地狂欢,然后他们慢慢地拥向火车站。‎ 彼得伴随玛留莎在火车站站台上来来回回地溜达,广播员用广播催促大家赶快上车,彼得才恋恋不舍地攀上了车厢,将身子从车窗里探出来。他们相互凝视着,一时无言以对。‎ ‎  “地址,”玛留莎突然想起来,她的喊声就像呼救那样。‎ ‎  彼得摸出笔记本,撕下一页,将他的地址记在上面。这时,他一下子才想起了那个小红包,于是赶忙把它掏出来。‎ ‎  “玛留莎,请帮助找一找,”他说,然后把这个小红包按在她的手心上。“打开看看!”他大声说,他见她一时还未领悟他的意思。‎ ‎  她打开这个小红包,念起来了。火车慢慢地挪动了。‎ ‎  玛留莎脚下像是生了根似的,粘住了。她几乎要被那些跟着火车而跑的人撞倒。“玛留莎,”彼得喊了她一声。玛留莎抬起头来一望,开始随火车跑起来,接着她停下脚来,摆着手,手里的那块红包纸就像一方告别的红头巾。彼得还在望着她,一时间留给他最深的印象是,她整个脸庞都叫泪水湿透了。‎ ‎  “为什么她哭得这样厉害?”彼得思忖着,这时他已缩在一个角落里。“我将给她写信,”他这样想着。彼得拿出她的地址来,他念着念着,脸色越变越白,一直白到额头。原来,上面留下这样的名字:“玛留莎·尼波耶夫斯卡”,也就是那个小红包里的纸条上写着的名字。‎ ‎23.谈谈本文以“嘱托”为题的含义。(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4.画线的段落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发挥想象,请将下面句子中省略号的内容补充出来。(2分)‎ ‎“老婆和孩子……多替我问候——要是战争完蛋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1)他脸急得煞白,压低嗓门刚说出这几句话……‎ ‎(2)他念着念着,脸色越变越白,一直白到额头。‎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小说的构思富有特色,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共50分)‎ 12‎ ‎28.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50分)‎ ‎  文题一:我不后悔 ‎  文题二:请以“我真想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 ‎  要求:①如果你选择文题二,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12‎ ‎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模拟考试语文(二)参考答案 一、1.(1)答案:题 谴 (2)答案:xiànɡ gē (3)答案:横钩 ‎ ‎2.C 3.D 4.C 5.B ‎6.答案:(1)长河落日圆 (2)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3)波澜不惊 (4)行到水穷处 (5)濯清涟而不妖 山重水复疑无路 ‎7.答案:(1)骆驼祥子 (2)补写情节:①祥子在暴雨下拉车 ②祥子的车被大兵抢走 ③祥子的车钱被孙侦探敲诈走 ④祥子卖车安葬虎妞(任选其二即可)‎ ‎8.答案:(1)①蓝鲸是一款俄罗斯死亡游戏,参与游戏的俄罗斯青少年已有130名自杀。②蓝鲸游戏还在向其他国家传播。③蓝鲸游戏也由网络传播到中国,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呼吁公众抵制、举报蓝鲸死亡游戏。(答出两点即可)‎ ‎(2)示例:个人角度:因为性格内向封闭,人生目标缺失,家庭沟通不够等因素的存在,使得个别中学生对生命采取了一种不负责任的漠视的态度,他们既漠视他人的生命,也漠视自己的生命。家庭角度:父母忙于生计,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和正确的引导。社会角度:对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投入的力度不够。‎ ‎(3)略。‎ 二、9.答案:(1)偏爱 (2)即使 (3)报酬 (4)觉得奇怪 ‎10.答案:(1)所有的大臣百姓能当面指责我的过失的,可以得到上等奖赏。‎ ‎(2)匡衡在墙上凿个洞引来了邻家的烛光,翻开书本就着烛光读书。‎ ‎11.答案:(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邻居/有烛/而不逮 ‎12.D。 13.C ‎14.答案:程门立雪、 孙敬悬梁、 苏秦刺股、韦编三绝、孙康映雪。(任选其二即可)‎ ‎15.答案(示例):秋日的栖霞山,一簇簇红枫摇曳在道旁山涧。那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便会轻叩心扉,让人不觉沉醉。‎ ‎16.答案:陶渊明的人格表现在:战胜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达到调和静穆,有极深广的同情,人与物与我一体同仁,保持一个平常人的风格等。‎ ‎17.答案(示例):生活中的自然风物常常能激发人的诗情;生活中的文化艺术都渗透着诗的特点;诗与生活的理论核心紧密相连;伟大诗人的人格能带给我们人生的启示。‎ ‎18.答案:从人们向往冬眠引出冬眠的动物有着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这个话题,新颖别致,发人深思,易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在结构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19.答案: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 ‎20.答案:不能。“几乎不呼吸”说明还是有呼吸的,去掉“几乎”二字后,意思变成了一点儿都不呼吸,这与常识不符合,也不符合科学真理,这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与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12‎ ‎21.答案:列数字、做比较。通过冬眠菊头蝠与同体型不冬眠老鼠的比较,以准确的数字说明了蝙蝠打破了“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这个规律,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增强了说明的效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22答案:①冬眠可以提高寿命。②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人类的体型相对比较大。③人类和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猴子能冬眠,人类当然也可以。‎ ‎23.答案:以“嘱托”为题,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表现了波兰人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通过完成“嘱托”表达了对反法西斯战士的尊重和敬意。‎ ‎24.答案: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交代事件的起因;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的嘱托做铺垫。‎ ‎25.答案(示例):如果战争结束了,拜托您按照字条上的地址把相片和信交给我的家人,告诉她们这里发生的一切。我爱她们,请她们多保重。‎ ‎26.答案:(1)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这位波兰人在当时危机情形下的小心和急切。‎ ‎(2)运用神态描写,写出了彼得的震惊之情。‎ ‎27.答案:本文以小红包为线索,两次设置悬念,把小说情节推向高潮;小说的结尾安排巧妙,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引人入胜。‎ ‎28.略 12‎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