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六安一中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6-2017六安一中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4題,共48分) ‎ ‎1.孔子劝阻以自己禄米供给平民的弟子说:“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职, 士爱其家,过其所爱曰侵。今鲁君有民而子擅爱之,是子侵也,不亦诬乎!”这说明孔子倡导( )‎ A.仁 B.礼 C.中央集权 D.无为而治 ‎ ‎2.有学者认为,汉代儒学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其试图努力去把儒家从讲起来很好听的比较迂阔的理论变为可以运作的东西。这说明汉代儒学( )  A.继承了先秦儒学的神学思想  B.吸收佛道思想而阐释儒学 C.充满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  D.契合时代要求而重新整合 ‎3.清初有人指出:夏商周以后,逐渐变成了一个功利世界,所有的礼乐刑政、制度、理财用人之道,都是用私心造就的,因此程、朱向君王提出责难,要他们首先正心诚意,并不是不切合实际。在此人看来,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 )‎ A.有利于约束统治者的行为                    B.压制了人正常的物质需求 C.否定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D.强调了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4.顾炎武在明亡后写《郡县论》 ,全面总结明代县制,并提出救治方法,他提到:“今之君人者, 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狁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科条文簿日多于一日……无肯为民 与一日之利者,民焉得而不弱……(应)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体现了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 B.顾炎武主张恢复先秦的分封制 C.郡县制是明清之际弊端丛生的根源 D.顾炎武建议减少县级行政权力 ‎5.下表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表。据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核心素养 内涵 时空观念 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史料实证 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理解 指将对史事的简单记忆和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 取向和理性认识 历史解释 指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如“客观论述历史事件”等 历史价值观 指从此种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是对历史的事实判 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 A.中国古代早期的印刷术主要是雕版印刷,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 B.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 C.《韩非子》提到“司南”,说明战国时期人们己知晓磁石指南的特性 D.火药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6.顾炎武说:“释道犹劝人以善,小说专导人从恶,奸邪淫盗之事,儒释道书所不忍斥言者彼必尽相穷形,津津乐道。以杀人为好汉,以渔色为风流,丧心病狂,无所忌惮……”这反映了当时(  )‎ A.小说改变了儒释道的伦理观念              B.小说对社会价值观有诱导作用 C.官方文化与大众文化对立冲突              D.佛教批评儒学败坏了社会风气 ‎7. 2014年10月31日,第二界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指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积极响应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号召,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足够文化担当传递了正能量。”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文字与书法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秦汉时期出现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B.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自觉的书法艺术 C.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 D.两宋时期出现追求书法个性的书法家 ‎ ‎8. 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或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第二,统治者阶层应过公社生活;第三,国王应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做国王,因为只有哲学家才具备治理国家应有的知识。这一主张( ) ‎ A.初显了理性主义的思想理念 B.构建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宏伟蓝图 C.否定了雅典的城邦民主政体 D.促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鼎盛时期 ‎9.早期文艺复兴仅局限于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意大利,而且主要在文学艺术领域内展开,更多的是对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这一时期重视“古典文化传统”的主要原因是( )‎ A.市民阶层比较保守 B.传统文艺内容丰富 C.封建教会势力强大 D ‎.古典文化保存完整 ‎10.路德指出,只有那些努力工作的人才更容易为上帝所接受。加尔文认为,一个人能否获得拯救,在他出生之前就已经由上帝注定了,他毕生所能获得的财富就是上帝慈悲的证明。两人主张( )‎ A.崇尚金钱与现世享乐 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C.反对天主教会的说教 D.肯定了个人奋斗的主导作用 ‎11.伏尔泰极其推崇中国的皇帝能够接受法律的约束,并称“人类绝不可能想象比它(中国政府) 更好的政府来。”他曾歌颂乾隆皇帝:“伟大的国王,你的诗句与思想如此美好,请相信我, 留在北京吧,永远别来吾邦……但要当心巴黎会使你的月桂枯黄。”这说明伏尔泰( )‎ A.赞成中国式的君主专制 B.希望中法两国加强交流 C.认识中国比较片面肤浅 D.推崇中国传统儒家文化 ‎12.孟德斯鸠曾指出,英国革命把封建贵族打垮以后处于最危险的状态,很可能会蜕变成最可怕的一种专制,个人最自由的情况实际上是专制产生最可怕的一个契机材料反映出孟德斯鸠( )‎ A.反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赞成英国的立宪政体 C.违背了三权分立精神 D.同情英国的封建贵族 ‎13.有人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可以缠绕宇宙”。 据此判断,该科学家的理论( )‎ A.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到来 B.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C.奠定了近代实验科学的基础 D.开启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14.右图源自生物学史上的一部“具有革命意义”的经典著作。对该图隐含的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 A.这种观点普遍流行于18世纪西欧 B.体现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进化观 C.肯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D.开创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 ‎15.《雾都孤儿》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于1838年出版的写实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该作品( )‎ A.再现了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的环境变迁 B.揭露了蒸汽时代英国众多的社会问题 C.反映了汽车泛滥造成伦敦严重的雾霾 D.揭露了电气时代英国尖锐的社会矛盾 ‎16.张太雷在其《中国革命运动和中国的学生》一文中写道:“在五四运动之后,这种对旧社会思想的攻击几乎完全停顿,一切新出版物都换了战斗方面,局限于政治斗争了。”“对旧社会思想的攻击”夭的原因是( )‎ A. 对传统文化绝对地否定 B.对西方文化绝对地肯定 C.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D.仅局限于知识分子中传播 ‎17.19世纪晚期《纽约时报》社论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中国政府认为这些学生,他们花的是政府的钱,就应该只学习工程、数学和其它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要无动于衷,这种想法是荒唐可笑的。”该社论反映了( )‎ A.《纽约时报》对中国留学生存在误解 B.清政府控制了中国留学生的学习方式 C.中体西用的理念导致留学教育的偏差 D.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留学教育的先河 ‎18.“您尾号xxx的信用卡于x月x日x分消费人民币x元[xx银行]。”当你接到这样一条看似再普通不过的银行短信提醒时,你一定不会想到,每秒就有1850余条这样的金融服务短信通过银信通系统发送到用户手机中,保证用户的账户资金安全,这是记者在2013年5月17日“世界电信日”期间获悉的数字。这种状况表明( )‎ A.信息化超过了人们预期 B.银行发挥信用主体作用 C.信息化方便了大众生活 D.银行加快了信息化步伐 ‎19. 1905年5月孙中山自称是“中国社会主义者”,表示“要釆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使中国由“‎ 中世纪的生产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这表明当时孙中山( )‎ A.己成为了社会主义者 B.彻底认清了中国国情 ‎ C.萌生了节制资本思想 D.完全了解西方的弊端 ‎20.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下列思想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包产到户”不等于资本主义 ‎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③“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时代的要求”‎ 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①②③④‎ ‎21.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理由是她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其研究工作在“文革”时期得到长足的进展。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文革”错误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③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 ④载人航天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A.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1952—1966年,北京钢铁学院共培养学生约14400人,其中担任副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至少有32人;一大批学生的考试分数都超过了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但他们的第一志愿都是钢铁学院冶金系。材料反映了( )‎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时代背景 B.北京钢铁学院生源素质较高 C.青年学子建设国家的高涨热情 D.干部选拔注重学校和专业素质 ‎2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位画家说:“我们正在寻求一种建立在根本法则之上的艺术,一种将治好时代的疯狂症的艺术。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秩序来恢复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平衡。” 这表明了当时( )‎ A.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B.西方社会面临精神危机 C.艺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D.两极世界格局濒临瓦解 ‎24.透纳创作了油画《战舰归航》,描绘的是一艘小火轮将退役战舰徐徐地拖进港口。落日的余辉照耀着天空,覆盖着海面。战舰昔日的雄姿不减,可是夕阳无限好,毕竟是黄昏,临近的将是一片黑暗。此画的风格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分,24题,共48分)‎ ‎25、(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体系的突出特点是它极强的实用性,在大一统专制社会中表现为直接满足专制王朝,各方面的需要。由于它的极端实用性,一旦现实不提出直接的要求,它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而实用性科学眼光不够远大,为自己设定的发展空间是极小的,除非大一统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实用型科技就只有停滞不前。从盛唐(公元7世纪)到明末(17世纪)1000多年的时间里,由于中国政治的相对稳定,其独特的科学技术体系得以逐步完善和发展。近代,中国科技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 材料二 近代科学的诞生得益于许多条件,其中也包括中国人的伟大发明所起的作用,但它的思想根源来自希腊。希腊人不讲实用,为理论而理论,这就为科学的发展开辟了无限的空间。希腊人的数学和自然哲学时隔一千多年后仍然能推动欧洲科学的发展,充分显示出理论的力量,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解放了生产力,开阔了欧洲人的视野。在16世纪和17世 纪,先进的欧洲学者们创造了改变整个人类历史进程和人类生活的近代科学。18世纪工业革命基本上是在与理论科学研究完全无关的情况下发生的,但却马上带动了相应学科的发展。科学自此越来越面向实用技术,并形成科学一一技术的相互加速的循环机制。‎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 ‎ ‎(1)根据材料一、二概概括中国古代科技与欧洲近代科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各自的影响。(1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科技落伍于西方的原因及欧洲近代科学发展给中国科技发展的启示。(10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武帝曰:“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突异之变,何缘而起?”‎ 董仲舒答曰:“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 皆积善累德之效也。……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摘编自《汉书•董仲舒传》‎ ‎ 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是大本。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途判矣。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疢(chen,亦作疹),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 ‎——朱熹 材料二 欧洲北部各国的世俗统治者多半并不关心宗教改革的理论,而只关心这些理论作为他们控制教会财产和权力的斗争武器的明显价值……当他们决定取消教廷的司法权时,他们就必须寻找能够表明整个教会无权行使这种司法权的证据,这就使他们与路德及路德的教徒们有了共同点。‎ ‎——摘编自(英)昆廷:斯金纳《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董仲舒与朱熹君权观的差异。(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与路德的思想能被当时统治者所接受的共同原因。(6分)‎ ‎27、(16分)文明的创新既要继承前代优秀文明,又要吸收外来先进文明。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 材料一 80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 材料二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传统”和“交流”,一纵一横,与“传统”相比,“交流”更应浓墨重彩。‎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人思想观念解放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思想文化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思想文化的传承或交流”话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写出具体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 ‎1-5 BDAAA 6-10 BAACB 11-15 CBBBB 16-20 CCCCA 21 -24 AABA ‎25.(1)中国古代:实用性强,不重视理论研究;发展空间狭小,动力不足。(4分)欧洲近代:重视理论探索,发展空间广;科学与技术相结合。(4分)‎ 中国:领先世界并影响西方,由于缺乏可持续发展动力逐步落后于西方。(3分)‎ 欧洲:推动工业革命的展开,加速了西方社会的转型,引领世界文明发展。(3分)‎ ‎(2)原因: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君主专制压制;传统思想束缚;中国古代科技自身发展缺陷; 西方列强的侵略。(任意3点6分)‎ 启示:重视理论研究;创造科学研究的自由氛围;加强科技文化交流。(2点即4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26.(1)差异:董仲舒通过神化皇权来加强君主权威,并通过灾异学说、天人感应学说来劝诫君主行德政。(3分)朱熹从“理”这一哲学高度来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并通过正君心学说,要求君主“存天理,去人欲”。(3分)‎ ‎(2) 原因: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思想内涵;继承、发展传统思想并予以创新;符合世俗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具有超前意识;等等。(6分,答出3点即可,或意思相近的答案亦可给分)‎ ‎27.(1)特点:借助外来文化为武器(或向西方学习);充满了激熟争论;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不断深入的过程。(4分,任2点即可)‎ ‎(2)示例1‎ 论题:儒家思想在继承中不断发展。(2分)‎ 论述: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说;(1分)战国时期孟子在“仁”的基础上,提出“仁政”,荀子则提出了“仁义”和“王道”,使儒家思想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3分)西汉董仲舒根据当时社会需要,吸收诸家理论,改造儒家思想,得到汉武帝的肯定,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2分)宋明时期儒学对佛、道思想加以吸收和扬弃,形成理学,成为南宋以后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2分)明清时期黄宗羲等人对儒学批判继承和发展,使儒家思想重新焕发了生机。(2分) ‎ 示例2‎ 论题:启蒙思想的传播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2分)‎ 论述:康梁维新派吸收了西方的启蒙思想的理论,提倡君主立宪,开展戊戌变法运动,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3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启蒙思想家的学说为指导,发动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厂(3分)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则大力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发动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4分)‎ ‎(注:学生若从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谈思想文化的继承,或从儒家思想对其他思想的吸收谈思想文化的交流,亦可。)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