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题练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中考物理专题练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带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一、单选题 ‎1.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且静止,将两物体浸没于水中静止时,两测力计示数的减小值相同,则两物体必定有相同的(  ) ‎ A. 密度                                     B. 质量                                     C. 体积                                     D. 深度 ‎2.体积相同的A、B两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情况如图所示,设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A、ρB , 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A、FB ,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 ρA>ρB , FA=FB         B. ρA<ρB , FA=FB         C. ρA>ρB , FA>FB        D. ρA<ρB , FA<FB ‎3.将一个小塑料泡沫块和一个大铁块同时放入水中,发现小塑枓泡沫块在水中上浮,而大铁块在水中下沉,则它们在水中(  ) ‎ A. 小塑料泡沫块受到的浮力大                                ‎ 31‎ B. 大铁块受到的浮力大 C. 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 不能确定推受到的浮力大 ‎4.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水和盐水中静止时,鸡蛋在图甲中漂浮、在图乙中沉底,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 A. 甲图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 向甲杯中加入盐,鸡蛋所受浮力会增大 C. 乙图中的液体是水                                              D. 向乙杯中加入水,鸡蛋所受浮力会减小 ‎5.在如图所示的“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可以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的是图中的(  ) ‎ A. 甲和丙                                B. 甲和乙                                C. 乙和丁                                D. 丙和丁 ‎6.在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圆柱形容器,内盛相等质量的盐水,将同一鸡蛋分别放入其中,鸡蛋静止时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 , 则(  ) ‎ A. F1>F2                              B. F1=F2                              C. F1<F2                                D. 无法确定 31‎ ‎7.体积相同的铁球、铝块和木块,浸在水中,情况如图所示,则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情况(   ) ‎ A. 木块大                                B. 铝块大                                C. 铁球大                                D. 一样大 ‎8.如图是我国第一艘航母首航图片。一艘航母的舰载机飞离航母后,航母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和航母受到的浮力将(  ) ‎ A. 压强减小,浮力增大                                           B. 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C. 压强减小,浮力减小                                           D. 压强增大,浮力减小 ‎9.小王同学做“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的实验.他将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带盖的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木块和玻璃瓶都漂浮在水面上.他再将木块和玻璃瓶都捞出,把木块装入玻璃瓶后盖好瓶盖,再投入水中,玻璃瓶将(   ) ‎ A. 一定漂浮在水面                  B. 一定悬浮在水中                  C. 一定沉入水底                  D. 都有可能 ‎10.研究发现,同一物体在地球的不同纬度所受的重力不同,物体越靠近赤道,所受重力越小;越靠近地球两极,所受重力越大。一艘军舰从我国青岛港出发,前往位于赤道附近的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若海水密度及舰艇质量不变,比较两地,则该舰艇(   ) ‎ A. 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小                                       B. 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大 C. 在两处所受浮力相等                                           D. 在亚丁湾所排开海水的重力较大 ‎11.实验课上,小华通过向水中加盐的方法,使原来沉在烧杯底部的鸡蛋慢慢由沉底变为悬浮最后漂浮起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1‎ A. 鸡蛋沉底时受到的浮力与悬浮时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B. 鸡蛋沉底时受到的浮力比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大 C. 鸡蛋悬浮时受到的浮力与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 鸡蛋悬浮时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 ‎12.下列由“做饭”联想到的物理知识,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 A. 煮熟的饺子浮在水面上,此时其所受浮力大于其重力         B. 在碗沿上把鸡蛋磕破,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C. 饺子皮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 高压锅做饭熟得快,是因为压强增大沸点升高的缘故 ‎13.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分别放到甲、乙两种液体中.物体静止时,A漂浮,B悬浮,且两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 ,物体A、B所受浮力分别为FA、FB.则(    ) ‎ A. <   =                                        B. <   > C. >   =                                        D. >   < ‎ 二、多选题 ‎14.“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某校兴趣小组模仿这一现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将以厚底的直筒形状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300g,底面积为‎30cm2 , 高度为‎20cm,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静止稳定时(水未进入杯内),则(   ) ‎ 31‎ A. 杯子受到的浮力为3N                                         B. 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为‎5cm C. 浮力秤的最大称量(即量程)为3N                    D. 浮力秤的最大称量(即量程)为6N ‎15.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不同的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放入两杯中,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两杯液面相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 A. 甲、乙两烧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B. 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杯中液体的密度 C. 甲杯对水平面的压强大于乙杯对水平面的压强 D. 甲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小于乙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 ‎16.如图a、b、c三个实心小球,其中a与b质量相等,b与c体积相同;将三个小球放入水中静止不动时,a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底.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 它们在水中的体积关系是:Va<Vb=Vc              B. 它们的重力关系是Ga=Gb>Gc C. 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a<ρb<ρc                        D. 它们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a=Fb=Fc ‎17.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了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下列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 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 B. 鱼通过改变鱼鳔的体积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 C. 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 D. 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卫星定位 31‎ ‎18.质量相等的实心铁球、木球和铜球,分别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水足够多),三个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情况不对的是(   ) ‎ A. 木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 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C. 铜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D. 三个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19.现有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m甲:m乙=2:1,体积之比V甲:V乙=4:1,ρ甲=0.6ρ水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把甲乙分别放入两个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浮力之比F甲:F乙=2ρ乙:ρ水 B. 若把甲乙分别放入两个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浮力之比F甲:F乙=2ρ甲:ρ水 C. 将乙物体叠放在甲物体上方,将它们一起放入足量水中,则它们共同露在水面上的体积是1.4V乙 D. 将乙物体叠放在甲物体上方,将它们一起放入足量水中,则它们共同露在水面上的体积是0.4V甲 ‎20.如图所示,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不同浓度的盐水中,鸡蛋在甲杯处于悬浮状态,在乙杯处于漂浮状态,可以肯定的是(   ) ‎ A. 甲杯盐水密度比乙杯盐水密度小                         B. 甲杯盐水密度比乙杯盐水密度大 C. 甲图鸡蛋受到的浮力比乙图鸡蛋受到的浮力小    D. 甲图鸡蛋受到的浮力等于乙图鸡蛋受到的浮力 三、填空题 ‎21.将一小物块A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81g的水溢出,再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72g的酒精溢出,则A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A的密度是________g/cm3(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 , g取10N/㎏). ‎ ‎22.把重6N、密度为0.8×‎103 kg/m3的实心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________ 状态(填“漂浮”、“悬浮”或“沉在水底”),物体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 N,物体排开的水重是________ N.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 ‎23.如图所示,将重为2N的木块放入烧杯中.静止时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 N,浮力的方向________ ;放入木块后,烧杯底部所受水的压强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1‎ ‎24.“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体积约为‎50m3‎ , 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m,当其下潜至‎7000m深水处时,所受浮力为________ N,‎1m2‎的外壳所受的海水压力为________ N,(海水密度近似取1.1×‎103kg/m3) ‎ 四、解答题 ‎25.一金属块在空气中受到重力为39N,把它全部浸没在水中称时(金属块未接触地面),弹簧测力计读数为34N, 求:(1)该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2)该金属块的体积 ‎ ‎26.一支长为‎16cm的蜡烛,底部镶嵌一个铁块,将它竖直放在水中,露出水面的长度为‎1cm,如图所示,求蜡烛熄灭时,所剩的长度.(ρ蜡=0.9×‎103kg/m3 , ρ水=1.0×‎103kg/m3) ‎ ‎27.体积为3×10﹣‎4米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 求:(1)该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 . (2)该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F浮 . ‎ 31‎ 五、实验探究题 ‎28.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一组同学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如下猜想: A.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深度有关; B.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C.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量程符合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一个大水槽里盛有足够深的水,体积相同的若干钩码。该组同学所做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 ‎(1)钩码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 ‎ ‎(2)比较________,可知猜想A是错误的; ‎ ‎(3)比较b、c、d,可知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 ‎ 六、计算题 ‎29.某同学想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已知木块的重力为1.2N,体积为‎200cm3  , 当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g=10N/kg,求: ‎ 31‎ ‎(1)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 ‎(2)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 ‎(3)剪断细绳,木块稳定时处于什么状态,所受浮力又是多大? ‎ ‎30.一边长为‎10cm,密度为‎0.6g/cm3的正方体木块,用细线置于容器的水中,如图所示,求:(g=10N/kg) ‎ ‎(1)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 ‎ ‎(2)细线的拉力大小? ‎ ‎(3)细线剪断后,木块静止时,木块下表面所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大? ‎ ‎31.如图甲所示,一个底面积为‎75cm2的柱形物体A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15N;底面积为‎120cm2且足够深的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物体A放入容器中且与容器底接触但对容器无压力,慢慢向容器注水,待液面稳定后物体A上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5cm,如图乙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2=7.5N(忽略绳重和附在物体表面上水的重力,g取10N/kg)。求: ‎ ‎(1)物体A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 ‎(2)物体A的密度; ‎ ‎(3)将物体A竖直向上提起,直至其上表面露出水面‎8cm。求物体A提起前后,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 ‎ 31‎ ‎32.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3 m3‎ 、重6N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g取10 N/kg。求: ‎ ‎(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 ‎(2)木块浸没在水中时细线对木块的拉力? ‎ ‎(3)剪断细线后,木块处于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减小的压强? ‎ 31‎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且静止,将两物体浸没于水中静止时,两测力计示数的减小值相同,则两物体必定有相同的(  ) ‎ A. 密度                                     B. 质量                                     C. 体积                                     D. 深度 ‎【答案】C ‎ ‎【解析】【解答】根据称重法可知:两弹簧测力计减小的数值相同,说明所受浮力相同, 根据公式,说明排开液体体积相同,因为它们是浸没在水中,则排开液体的体积与物体体积相同,所以这两个物体体积相同. 故答案为:C. 【分析】由示重法知测力计的变化量即为浮力的大小,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解答即可.‎ ‎2.体积相同的A、B两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情况如图所示,设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A、ρB , 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A、FB ,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 ρA>ρB , FA=FB         B. ρA<ρB , FA=FB         C. ρA>ρB , FA>FB        D. ρA<ρB , FA<FB ‎【答案】D ‎ ‎【解析】【解答】解:∵VA=VB , ∴由图可知:VA排<VB排 , ∵F浮=ρ液gV排 , ∴排开的液体密度相同时,FA<FB; ∵A、B两个木块漂浮在水中, ∴GA=FA , GB=FB , ∴GA<GB; ∵VA=VB ,‎ 31‎ ‎ ∴根据公式ρ==可知:ρA<ρB . 故选D. 【分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判断甲乙球受浮力的大小关系; (2)根据漂浮条件:F浮=G,判断重力关系; (3)根据公式ρ==判断密度关系.‎ ‎3.将一个小塑料泡沫块和一个大铁块同时放入水中,发现小塑枓泡沫块在水中上浮,而大铁块在水中下沉,则它们在水中(  ) ‎ A. 小塑料泡沫块受到的浮力大                                B. 大铁块受到的浮力大 C. 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 不能确定推受到的浮力大 ‎【答案】B ‎ ‎ ‎ ‎【解析】【解答】解:由题知,V塑料<V铁 , 塑枓泡沫块在水中上浮,而铁块在水中下沉, 所以V塑料排<V铁排 , 因为F浮=ρ液gV排 , 水的密度一定, 所以,铁块受到的浮力大于塑料泡沫块受到的浮力; 故选B. 【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 , 因为两物体都浸没,所以物体的体积越大(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4.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水和盐水中静止时,鸡蛋在图甲中漂浮、在图乙中沉底,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 A. 甲图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 向甲杯中加入盐,鸡蛋所受浮力会增大 C. 乙图中的液体是水                                              D. 向乙杯中加入水,鸡蛋所受浮力会减小 ‎【答案】C ‎ 31‎ ‎【解析】【解答】解:A、因为鸡蛋在甲图中漂浮,所以F浮甲=G,故A错误; B、鸡蛋在甲图中漂浮,则ρ甲>ρ鸡蛋 , 向甲杯中加入盐,水的密度变大,则ρ甲′>ρ鸡蛋 , 所以鸡蛋仍漂浮,则鸡蛋所受浮力不变;故B错误; C、鸡蛋在甲图中漂浮,ρ甲>ρ鸡蛋;在乙图中鸡蛋沉底,ρ乙<ρ鸡蛋 , 所以ρ甲>ρ乙 , 即甲图中的液体是盐水,乙图中的液体是水,故C正确. D、由于乙图中的液体是水,向乙杯中加入水,液体的密度不变,所以鸡蛋所受浮力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漂浮或悬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据此分析图甲、图乙中浮力与重力的关系;(2)当液体的密度大于物体的密度时物体漂浮,当液体的密度小于物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据此判断甲乙两图哪个是盐水.‎ ‎5.在如图所示的“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可以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的是图中的(  ) ‎ A. 甲和丙                                B. 甲和乙                                C. 乙和丁                                D. 丙和丁 ‎【答案】A ‎ ‎ ‎ ‎【解析】【解答】解:要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时,要控制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由以上四图可知甲丙两图符合. 故选A. 【分析】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研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时,采用控制变量法.‎ ‎6.在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圆柱形容器,内盛相等质量的盐水,将同一鸡蛋分别放入其中,鸡蛋静止时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 , 则(  ) ‎ A. F1>F2                              B. F1=F2                              C. F1<F2                                D. 无法确定 ‎【答案】B ‎ 31‎ ‎【解析】【解答】解:鸡蛋悬浮在甲杯中,受到盐水的浮力等于鸡蛋重力;鸡蛋漂浮在乙杯中,受到盐水的浮力也等于鸡蛋重力;所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大小相等,即:F1=F2。 故选B。 【分析】根据物体的悬浮条件和漂浮条件判断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大小关系。‎ ‎7.体积相同的铁球、铝块和木块,浸在水中,情况如图所示,则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情况(   ) ‎ A. 木块大                                B. 铝块大                                C. 铁球大                                D. 一样大 ‎【答案】D ‎ ‎ ‎ ‎【解析】【解答】解:因为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物体的体积相等,且V铁=V铝=V木 , 所以把它们都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相等, 因为F浮=ρgV排 , 所以三者受到水的浮力相等,即F铁=F铝=F木 . 故选D. 【分析】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本身的体积相等,已知三者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三者所受浮力的变化.‎ ‎8.如图是我国第一艘航母首航图片。一艘航母的舰载机飞离航母后,航母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和航母受到的浮力将(  ) ‎ A. 压强减小,浮力增大                                           B. 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C. 压强减小,浮力减小                                           D. 压强增大,浮力减小 ‎【答案】C ‎ 31‎ ‎【解析】【分析】(1)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物体的重力改变,浮力也会随之改变; (2)液体对物体的压强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航母上的舰载机群飞离后,航母自重减小,上浮一些,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液体压强的特点分析 【解答】(1)∵舰载机群飞离后,航母仍漂浮,但自重G减小 ∴F浮=G, ∴航母所受浮力减小. (2)∵F浮=ρ水V排g ∴排开水的体积要减小,航母将上浮一些 ∴航母底部所处的深度减小 又∵p=ρgh ∴航母底部所受的压强将减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浮沉条件(漂浮条件)和液体压强的特点,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小王同学做“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的实验.他将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带盖的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木块和玻璃瓶都漂浮在水面上.他再将木块和玻璃瓶都捞出,把木块装入玻璃瓶后盖好瓶盖,再投入水中,玻璃瓶将(   ) ‎ A. 一定漂浮在水面                  B. 一定悬浮在水中                  C. 一定沉入水底                  D. 都有可能 ‎【答案】D ‎ ‎【解析】【解答】解:将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带盖的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木块和玻璃瓶都漂浮在水面上.他再将木块和玻璃瓶都捞出,把木块装入玻璃瓶后盖好瓶盖,再投入水中时,若玻璃瓶和木块的总质量大于浮力时,玻璃瓶将下沉;若玻璃瓶和木块的总质量等于浮力时,玻璃瓶将悬浮或漂浮,故都有可能,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时,物体会上浮,最终漂浮在液面上;小于其重力时,会下沉;等于其重力时,物体悬浮.‎ ‎10.研究发现,同一物体在地球的不同纬度所受的重力不同,物体越靠近赤道,所受重力越小;越靠近地球两极,所受重力越大。一艘军舰从我国青岛港出发,前往位于赤道附近的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若海水密度及舰艇质量不变,比较两地,则该舰艇(   ) ‎ A. 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小                                       B. 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大 C. 在两处所受浮力相等                                           D. 在亚丁湾所排开海水的重力较大 ‎【答案】A ‎ ‎【解析】‎ 31‎ ‎【分析】舰艇在海水面上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自重,由题知舰艇从我国青岛港前往位于赤道附近的亚丁湾时受到的重力减小,所以受到的浮力减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判断排开海水的重力是否变化.‎ ‎【解答】∵舰艇漂浮, ∴舰艇受到的浮力F浮=G, ∵由题知,舰艇从我国青岛港前往位于赤道附近的亚丁湾,自重减小, ∴在此过程中,舰艇受到的浮力变小,故A正确、BC错; ∵F浮=G排 , ∴排开海水的重力不变,故D错.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将二者联合使用是解决漂浮问题的关键.‎ ‎11.实验课上,小华通过向水中加盐的方法,使原来沉在烧杯底部的鸡蛋慢慢由沉底变为悬浮最后漂浮起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鸡蛋沉底时受到的浮力与悬浮时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B. 鸡蛋沉底时受到的浮力比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大 C. 鸡蛋悬浮时受到的浮力与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 鸡蛋悬浮时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 ‎【答案】C ‎ ‎ ‎ ‎【解析】【分析】同一只鸡蛋的重力不变,根据图甲中沉底、图乙中悬浮、图丙中漂浮,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即可判断三种情况下鸡蛋所受浮力之间的关系.‎ ‎【解答】鸡蛋在甲中沉入水底,则F浮甲<G; 在图乙中悬浮,则F浮乙=G; 在图丙中漂浮,则F浮丙=G; 所以鸡蛋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小于悬浮时受到的浮力,故AB不正确; 鸡蛋悬浮时受到的浮力与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一样大,故C正确,D不正确. 故选C.‎ ‎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记住条件是关键,要注意同一只鸡蛋的重力不变.‎ ‎12.下列由“做饭”联想到的物理知识,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 A. 煮熟的饺子浮在水面上,此时其所受浮力大于其重力         ‎ 31‎ B. 在碗沿上把鸡蛋磕破,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C. 饺子皮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 高压锅做饭熟得快,是因为压强增大沸点升高的缘故 ‎【答案】A ‎ ‎【解析】【解答】A、因为饺子所受浮力等于其重力,所以饺子浮在水面上,A符合题意; B、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碰,鸡蛋给碗施加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碗也给鸡蛋施力,鸡蛋便破了,B不符合题意; C、包子皮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C不符合题意; D、高压锅密封性强,原因是气压增大沸点升高,食物更易成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漂浮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鸡蛋给碗施加力的同时,碗也给鸡蛋施力;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在饺子皮上捏出花边时,饺子皮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D、高压锅密封性强,可以增大锅内的气压,液面上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 .‎ ‎13.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分别放到甲、乙两种液体中.物体静止时,A漂浮,B悬浮,且两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 ,物体A、B所受浮力分别为FA、FB.则(    ) ‎ A. <   =                                        B. <   > C. >   =                                        D. >   < ‎ ‎【答案】C ‎ ‎【解析】【解答】因为A漂浮、B悬浮,A、B所受的力等于各自的重力,两个物体完全相同,所以两个物体所受的浮力相同;由F浮=ρ液V排g,V甲排<V乙排知ρ甲>ρ乙 , 由因为两液面相平,由p=ρgh知p甲>p乙。 故答案为:C。【分析】先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漂浮、悬浮时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判断物体所受浮力浮大小,再根据F浮=ρ液V排g和V排的大小判断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最后根据p=ρgh和液体的深度判断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的大小。‎ 二、多选题 ‎14.“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某校兴趣小组模仿这一现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将以厚底的直筒形状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300g,底面积为‎30cm2 ,‎ 31‎ ‎ 高度为‎20cm,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静止稳定时(水未进入杯内),则(   ) ‎ A. 杯子受到的浮力为3N                                         B. 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为‎5cm C. 浮力秤的最大称量(即量程)为3N                    D. 浮力秤的最大称量(即量程)为6N ‎【答案】AC ‎ ‎ ‎ ‎【解析】【解答】解:A、杯子的重力:G=mg=‎0.3kg×10N/kg=3N, 因为杯子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浮=G=3N,故A正确; B、由F浮=ρ水gV排可得此时杯子排开水的体积: V排= = =3×10﹣‎4m3‎ , 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 h= = =‎0.1m=‎10cm,故B错; CD、当杯子浸入的深度为‎20cm=‎0.2m时(即将浸没),此时杯子受到的浮力最大, 则最大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30×10﹣‎4m2‎×‎0.2m=6N, 最大物重:G最大=F浮′﹣G=6N﹣3N=3N, 所以,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为3N,故C正确、D错. 故选AC. 【分析】(1)由于该玻璃杯是一把“浮力秤”,它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2)可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算出该玻璃杯在水中的V排 , 然后再用V排除以底面积,就可以算出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3)当杯子下沉的深度为‎0.2米时,此时杯子受到的浮力最大,所以我们需要先算出杯子的体积,即为最大V排 , 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算出杯子受到的最大浮力,最后用最大浮力减去杯子重可得能称的最大物重,即该浮力秤的最大称量.‎ 31‎ ‎15.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不同的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放入两杯中,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两杯液面相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 A. 甲、乙两烧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B. 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杯中液体的密度 C. 甲杯对水平面的压强大于乙杯对水平面的压强 D. 甲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小于乙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 ‎【答案】B,C ‎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小球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 根据浮沉条件:物体漂浮时 ,物体悬浮时 .所以 , ,由此可得: ,故B正确; ,且两杯中液面相平, ,所以烧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 ,故A错误; 由 可知,甲杯内液体的重力较大,所以甲杯对桌面的压力较大;又根据 可知,甲杯对桌面的压强较大,故C正确. 因为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同一只小球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小球的重力,故D错误. 故选BC. 【分析】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判断两者所受浮力关系和液体密度关系,再根据 和 判断杯底和水平面的压强关系.‎ ‎16.如图a、b、c三个实心小球,其中a与b质量相等,b与c体积相同;将三个小球放入水中静止不动时,a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底.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 它们在水中的体积关系是:Va<Vb=Vc              B. 它们的重力关系是Ga=Gb>Gc C. 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a<ρb<‎ 31‎ ρc                        D. 它们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a=Fb=Fc ‎【答案】C,D ‎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a漂浮,b悬浮,则V排a<Va , V排b=Vb , 当物体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时物体悬浮或漂浮, Fa=Ga , Fb=Gb; a与b质量相等,则物体的重力相等, 所以浮力Fa=Fb , F浮=ρgV排 , 所以V排a=V排b , 可得Va>Vb , 由题干可知:Vb=Vc , Va>Vb=Vc , 故A错误; B、b悬浮,c沉入底部, 所以Fb=Gb , Fc<Gc; b与c体积相同, 根据F浮=ρgV排可知:Fb=Fc , Gb<Gc;则Ga=Gb<Gc , 故B错误; C、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悬浮,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上浮或漂浮,根据a漂浮、b悬浮、c沉入底部可知:ρa<ρb<ρc , 故C正确; D、由上分析可知:浮力Fa=Fb=Fc , 故D正确. 故选CD. 【分析】(1)当物体的重力大于受到的浮力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时物体悬浮或漂浮,当物体的重力小于受到的浮力时物体上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结合图判断三球的体积关系; (2)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悬浮,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上浮或漂浮.‎ ‎17.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了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下列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 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 B. 鱼通过改变鱼鳔的体积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 C. 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 D. 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卫星定位 ‎【答案】A,C ‎ 31‎ ‎【解析】【解答】解:A、当鸟在空中飞翔时,使得翅膀上下空气的流速不同,从而导致产生的流体压强大小不同,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使得鸟不会坠落,A中飞机和鸟的滑行原理相同,故A正确; B、鱼通过改变鱼鳔的空气量,从而改变自身所受浮力来控制沉浮;而潜水艇则是通过水舱内进水或排水改变自身重力而沉浮的,故B不正确; C、骆驼和坦克都是通过增大与地面的接触而积而减小压强,从而能站在松软的地面上,故C正确; D、人类利用蝙蝠的超声波探物原理制造出了声呐,通过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而卫星定位发射和接收的是电磁波,不是超声波,故D不正确. 故选AC. 【分析】(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进行解答,空气流速大的地方,流体压强小; (2)鱼和潜水艇都是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实现在水中自由沉浮的,但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而控制沉浮的; (3)骆驼和坦克都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而减小压强的; (4)蝙蝠是通过发生超声波再接收反射回的超声波来确定目标的方位的,卫星定位利用的是电磁波.‎ ‎18.质量相等的实心铁球、木球和铜球,分别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水足够多),三个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情况不对的是(   ) ‎ A. 木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 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C. 铜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D. 三个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答案】BCD ‎ ‎【解析】【解答】解:已知实心木球,铁球和铜球质量的相等,ρ木<ρ铁<ρ铜 , 由ρ= 得V= 可知: 它们的体积关系是:V木>V铁>V铜 . 投入到足够多的水中,由于ρ木<ρ水<ρ铁<ρ铜 , 则木球漂浮,铁球和铜球下沉, 因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物体沉入水底时浮力小于重力,且三球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 所以,木球受到的浮力F2最大. 由于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与物体的体积相等,则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F1>F3 . 所以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F2>F1>F3 , 即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BCD. 【分析】根据“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上浮、最终漂浮,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沉入底部”判断三球所处的状态,再根据“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相等,物体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和F浮=ρ液gV排判断三球受到的浮力关系.‎ ‎19.现有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m甲:m乙=2:1,体积之比V甲:V乙=4:1,ρ甲=0.6ρ水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31‎ A. 若把甲乙分别放入两个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浮力之比F甲:F乙=2ρ乙:ρ水 B. 若把甲乙分别放入两个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浮力之比F甲:F乙=2ρ甲:ρ水 C. 将乙物体叠放在甲物体上方,将它们一起放入足量水中,则它们共同露在水面上的体积是1.4V乙 D. 将乙物体叠放在甲物体上方,将它们一起放入足量水中,则它们共同露在水面上的体积是0.4V甲 ‎【答案】AC ‎ ‎ ‎ ‎【解析】【解答】解:AB、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m甲:m乙=2:1,体积之比V甲:V乙=4:1,则其密度之比为:ρ甲:ρ乙= : = × = × =1:2;ρ甲=0.6ρ水;则ρ乙=1.2ρ水;若把甲乙分别放入两个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甲漂浮,浮力等于重力:F甲=G甲=ρ甲gV甲;乙下沉,则F乙=ρ水gV乙 , 则:F甲:F乙=ρ甲gV甲:ρ水gV乙=2ρ乙:ρ水=4ρ甲:ρ水 , 故A正确,B错误; CD、将乙物体叠放在甲物体上方,将它们一起放入足量水中,它们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 则:F浮=ρ水gV排=G=ρ甲gV甲+ρ乙gV乙=0.6ρ水g4V乙+1.2ρ水gV乙=3.6ρ水gV乙;即V排=3.6V乙;则V露=V﹣V排=5V乙﹣3.6V乙=1.4V乙=0.35V甲 ,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分析】(1)根据质量之比和体积之比求出密度之比;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浮力的比值;(2)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露在外面的体积.‎ ‎20.如图所示,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不同浓度的盐水中,鸡蛋在甲杯处于悬浮状态,在乙杯处于漂浮状态,可以肯定的是(   ) ‎ A. 甲杯盐水密度比乙杯盐水密度小                         B. 甲杯盐水密度比乙杯盐水密度大 C. 甲图鸡蛋受到的浮力比乙图鸡蛋受到的浮力小    D. 甲图鸡蛋受到的浮力等于乙图鸡蛋受到的浮力 ‎【答案】AD ‎ ‎ ‎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鸡蛋在甲中悬浮,所以甲液体的密度等于鸡蛋的密度;鸡蛋在乙液体中漂浮,所以乙液体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由此可知乙液体的密度大于甲液体的密度,所以A正确,B错误. ‎ 31‎ ‎ 鸡蛋悬浮在甲液体中,所以鸡蛋在甲中所受的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鸡蛋漂浮在乙液体中,所以鸡蛋在乙中所受的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所以C错误,D正确. 故选AD.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 当物体全部浸没入水中,若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或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便下沉; 若物体的重力等于浮力(或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悬浮; 若物体的重力小于浮力(或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上浮,最后漂浮在液面上. 知道物体漂浮和悬浮时,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 此题首先根据鸡蛋的浮沉情况,判断出液体密度与鸡蛋密度的关系,从而判断出甲乙的密度关系. 根据两种情况下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判断两种情况下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 三、填空题 ‎21.将一小物块A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81g的水溢出,再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72g的酒精溢出,则A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A的密度是________g/cm3(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 , g取10N/㎏). ‎ ‎【答案】0.81;0.9 ‎ ‎ ‎ ‎【解析】【解答】解:(1)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物体A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m溢g,则物块A在水中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浮水=m溢水g=81×10﹣‎3kg×10N/kg=0.81N,F浮酒=m溢酒g=72×10﹣‎3kg×10N/kg=0.72N,则F浮水:F浮酒=0.81N:0.72N=9:8;(2)①物体A在水中和酒精中都漂浮时,因漂浮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物体A的质量不变、重力不变,所以,物体受到水和酒精的浮力相等,即F浮水:F浮酒=1:1,与题意不符;②物体A在水中和酒精中都浸没时,则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由F浮=ρgV排可知,它们受到的浮力之比:F浮甲:F浮乙=ρ水:ρ酒精=1.0×‎103kg/m3:0.8×‎103kg/m3=5:4≠9:8,与题意不符;③因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由①②可知,只能是A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浸没,A受到水的浮力F浮水=GA=mAg=ρAVg,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F浮酒=ρ酒gV,所以, = = ,解得:ρA= ρ酒= ×‎0.8g/cm3=‎0.9g/cm3 . 故答案为:0.81;0.9. 【分析】(1)知道物块A静止时烧杯溢出水和酒精的质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受到的浮力,然后求出两者浮力之比;(2)①假设物块A在水中和酒精中都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浮力之比应是1:1,所以假设不正确;②假设物块A都浸没,则V排=V物 , F浮水=ρ水gV,F浮酒=ρ 31‎ 酒gV,得浮力比为5:4,所以假设不正确;③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出物体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浸没,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漂浮条件得出两者受到的浮力之比,然后求出物块A的密度.‎ ‎22.把重6N、密度为0.8×‎103 kg/m3的实心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________ 状态(填“漂浮”、“悬浮”或“沉在水底”),物体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 N,物体排开的水重是________ N.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 ‎【答案】漂浮;6;6 ‎ ‎ ‎ ‎【解析】【解答】解: (1)∵ρ物<ρ水 , ∴物体静止时,物体漂浮; (2)∵物体漂浮, ∴F浮=G物=6N; (3)∵F浮=G排 , ∴G排=6N. 故答案为:漂浮;6;6. 【分析】(1)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判定:实心物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物体漂浮在水面上; (2)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物体重力; (3)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排开的水重.‎ ‎23.如图所示,将重为2N的木块放入烧杯中.静止时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 N,浮力的方向________ ;放入木块后,烧杯底部所受水的压强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答案】2;竖直向上;变大 ‎ ‎ ‎ ‎【解析】【解答】∵木块漂浮, 木块受到的浮力: , 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放入木块后,水的深度h变大, ∵‎ 31‎ ‎, ∴容器底所受压强变大. 【分析】本题考查了浮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液体压强的大小分析,利用好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最容易出错的是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不是垂直向上!‎ ‎24.“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体积约为‎50m3‎ , 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m,当其下潜至‎7000m深水处时,所受浮力为________ N,‎1m2‎的外壳所受的海水压力为________ N,(海水密度近似取1.1×‎103kg/m3) ‎ ‎【答案】5.5×105;7.7×107 ‎ ‎ ‎ ‎【解析】【解答】解: (1)潜水器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海水gV排=1.1×‎103kg/m3×10N/kg×‎50m3‎=5.5×105N; (2)潜水器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p=ρ海水gh=1.1×‎103kg/m3×10N/kg×‎7000m=7.7×107Pa; 根据p=可知, ‎1m2‎的外壳所受的海水压力为:F=pS=7.7×107Pa×‎1m2‎=7.7×107N. 故答案为;5.5×105;7.7×107 . 【分析】(1)已知潜水器的体积和水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算出潜水器受到的浮力; (2)已知海水的密度和浸没的深度,根据p=ρgh求出受到海水的压强; 利用F=pS求“蛟龙号”‎1m2‎的表面上将承受海水的压力.‎ 四、解答题 ‎25.一金属块在空气中受到重力为39N,把它全部浸没在水中称时(金属块未接触地面),弹簧测力计读数为34N, 求:(1)该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2)该金属块的体积 ‎ ‎【答案】解:(1)金属块所受的浮力: F浮=G-F拉=39N-34N=5N; (2)∵F浮=ρ水V排g, 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 金属块的体积: V=V排=5×10‎-4m3‎; ‎ ‎ ‎ ‎【解析】【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好二次称重法求浮力是本题的突破口,知道物体浸没时的体积和本身的体积相等。‎ ‎26.一支长为‎16cm的蜡烛,底部镶嵌一个铁块,将它竖直放在水中,露出水面的长度为‎1cm,如图所示,求蜡烛熄灭时,所剩的长度.(ρ蜡=0.9×‎103kg/m3 , ρ 31‎ 水=1.0×‎103kg/m3) ‎ ‎【答案】解:已知ρ蜡=0.9×‎103kg/m3=‎0.9g/cm3 , h蜡=‎16cm,h排=‎16cm﹣‎1cm=‎15cm; 设蜡的截面积为S,则蜡烛的重力为G蜡=m蜡g=ρ蜡V蜡g=ρ蜡h蜡Sg; 设小铁块的重量为G铁 , 又因漂浮,故G蜡+G铁=G排水=ρ水V排g=ρ水Sh排g, 则有ρ蜡h蜡Sg+G铁=ρ水Sh排g, 0.9×‎103kg/m3×‎0.16m×Sg+G铁=1.0×‎103kg/m3×g×‎0.15m×S 解得:G铁=6Sg, 蜡烛熄灭时设烛长为L,因烧到与水面平齐处即被水熄灭,故悬浮, 则有:G蜡剩+G铁=G排水′, 即:ρ蜡LSg+G铁=ρ水LSg 把G铁=6Sg代入得:L=‎0.06m=‎6cm 答:蜡烛熄灭时所剩的长度为‎6cm. ‎ ‎ ‎ ‎【解析】【分析】根据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在本题中为G蜡+G铁=F浮=G排水 , 据此可得到G铁的表达式; 蜡烛被水熄灭时剩下的长度设为L,到与水面平齐处即被水熄灭,即此时悬浮,可知G蜡剩+G铁=G排水′,分别代入后得到蜡烛剩余的长度.‎ ‎27.体积为3×10﹣‎4米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 求:(1)该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 . (2)该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F浮 . ‎ ‎【答案】解:(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 ∴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 v排=v物=3×10﹣‎4m3‎; (2)金属块受到水的浮力: F浮=ρ水gv排 =1.0×‎103kg/m3×9.8N/kg×3×10﹣‎4m3‎ =2.94N. 答:(1)该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为3×10﹣‎4m3‎; (2)该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为2.94N. ‎ ‎ ‎ 31‎ ‎【解析】【分析】(1)知道金属块的体积,并且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可求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 (2)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求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 五、实验探究题 ‎28.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一组同学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如下猜想: A.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深度有关; B.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C.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量程符合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一个大水槽里盛有足够深的水,体积相同的若干钩码。该组同学所做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 ‎(1)钩码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 ‎ ‎(2)比较________,可知猜想A是错误的; ‎ ‎(3)比较b、c、d,可知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 ‎ ‎【答案】(1)0.2 (2)d、e (3)B ‎ ‎ ‎ ‎【解析】【解答】(1)由图a知道钩码的重力是:G=0.5N,由图d或图e知道,当钩码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F′=0.3N,即钩码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F浮=G-F′=0.5N-0.3N=0.2N;(2)比较d和e知道,钩码浸没的深度不同,而钩码排开水的体积相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相同,即钩码受到的浮力相同,由此说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故猜想A不符合题意;(3)比较b、c、d知道,当钩码浸入水中的体积不同,即排开水的体积不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即钩码受到的浮力不同,由此说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B符合题意。【分析】利用物体的重力和浸入液体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之差,计算浮力的大小,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探究时要结合控制变量法.‎ 六、计算题 31‎ ‎29.某同学想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已知木块的重力为1.2N,体积为‎200cm3  , 当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g=10N/kg,求: ‎ ‎(1)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 ‎(2)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 ‎(3)剪断细绳,木块稳定时处于什么状态,所受浮力又是多大? ‎ ‎【答案】(1)解:由图可知,木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向下的重力、向下的拉力和向上的浮力, 根据力的平衡可知,浮力等于重力与拉力之和, 故受到的浮力:F浮=F拉+G=2N+1.2N=3.2N 答:木块受到的浮力是3.2N (2)解:由F浮=ρ液gV排可得液体的密度: ρ液= = =1.6×‎103kg/m3 答:液体的密度是1.6×‎103kg/m3 (3)解:根据G=mg可得木块的质量: m= = =‎0.12kg, 则木块的密度:ρ= = =0.6×‎103kg/m3 , 因为ρ<ρ液 , 所以木块最终静止在液面上, 木块稳定时受到的浮力:F浮′=G=1.2N 答:剪断细绳,木块稳定时处于静止状态,所受浮力是1.2N ‎ ‎ ‎ ‎【解析】【分析】(1)由受力分析可知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F+G; (2)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变形公式得到液体的密度; (3)先求得木块的密度;将木块密度与液体密度比较,确定木块浮沉,最后得到木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30.一边长为‎10cm,密度为‎0.6g/cm3的正方体木块,用细线置于容器的水中,如图所示,求:(g=10N/kg) ‎ ‎(1)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 ‎ ‎(2)细线的拉力大小? ‎ ‎(3)细线剪断后,木块静止时,木块下表面所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大? ‎ 31‎ ‎【答案】(1)∵木块完全浸没, ∴V排=V=(‎10cm)3=‎1000cm3=1×10‎-3m3‎ ,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10‎-3m3‎=10N, (2)G木=mg=ρVg=0.6×‎103kg/m3×1×10‎-3m3‎×10N/kg=6N. ∵F浮=F拉+G, ∴绳子对木块的拉力:F拉=F浮-G=10N-6N=4N; (3)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F浮=G木=6N; 浮力是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所以下表面的压力F=F浮=6N, 下表面的压强p==600Pa ‎ ‎ ‎ ‎【解析】【分析】(1)已知正方体木块的边长,可以计算出体积(排开水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所受浮力; (2)木块受浮力等于拉力加上重力,据此求绳子对木块的拉力; (3)木块漂浮,浮力等于木块重力,根据浮力的产生原因可知下表面水对木块的压力即浮力,根据p=计算水对木块下表面的压强.‎ ‎31.如图甲所示,一个底面积为‎75cm2的柱形物体A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15N;底面积为‎120cm2且足够深的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物体A放入容器中且与容器底接触但对容器无压力,慢慢向容器注水,待液面稳定后物体A上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5cm,如图乙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2=7.5N(忽略绳重和附在物体表面上水的重力,g取10N/kg)。求: ‎ ‎(1)物体A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 ‎(2)物体A的密度; ‎ ‎(3)将物体A竖直向上提起,直至其上表面露出水面‎8cm。求物体A提起前后,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 ‎ ‎【答案】(1)解:根据称重法测量浮力的原理,得浮力为: (2)解:根据 ,计算物体的体积为: ‎ 31‎ ‎ 根据 得物体的密度为: (3)解:物体的高度为: 所以其上表面露出水面‎8cm时,物体仍有部分浸在水中; 露出水面部分等于水面下降的体积:                                                          水面下降的高度为: 变化的压强为: ‎ ‎ ‎ ‎【解析】【分析】(1)利用称重法F浮=G-F示计算物体A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根据F浮=ρgV排可求物体的体积,然后利用G=mg求出物体的质量,再利用ρ=计算物体A的密度; (3)利用V=Sh求出物体的高度,进而可求物体A竖直向上移动‎8cm后露出水面的高度,求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减少量,进而可求水面下降的高度,再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 ‎32.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3 m3‎ 、重6N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g取10 N/kg。求: ‎ ‎(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 ‎(2)木块浸没在水中时细线对木块的拉力? ‎ ‎(3)剪断细线后,木块处于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减小的压强? ‎ ‎【答案】(1)解:木块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 (2)解: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细线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所以拉力 ; (3)解:剪断细线后,木块静止在水面时,将漂浮,则 ;由 ‎ 31‎ 得,木块漂浮时浸没在水中的体积 ;则 ;木块露出水面处于静止后,水面下降的高度: ,则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减小了: ‎ ‎ ‎ ‎【解析】【分析】液体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计算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利用浮力计算液体深度的大小,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压强的大小.‎ 31‎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