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鄱阳县2017-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江西鄱阳县2017-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江西省鄱阳县 2017-2018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哺(pǔ)育 忍俊不禁(jìn) 羸弱 悄然 B. 绯红(fēi) 告罄 烦躁 海市蜃楼(shèn) C. 殷(yān) 红 怏(yāng)怏不乐 黝黑 亘(gèng)古 D. 滞笨(zhì) 序幕 污秽 字帖(tiě) 2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各国的读者。 B.去年暑假,妈妈领我去了桂林,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C. 钱钟书、杨绛老人的善良和正直,对生、老、病、死的透彻豁达,使人获益匪浅。 D.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意。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思维对于作文审题来说无比重要,运用正确思维方法审清材料是能否打开作文视野之窗很关键的 一步。 B.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其设计者是被誉为“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贝聿铭先生之手。 C. 遭受挫折的人得到鼓励,眼里的天空会蔚蓝起来,干涸的心田会润泽起来. D.凭借着“山之峻,江之险”的先天优势,使古老的襄阳 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4 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2015 年 4 月,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 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宣告“一带一路”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 ②“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的是“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③2013 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倡议。 ④“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 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⑤“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 流的和平友谊之路。 A.②③①④⑤ B.②③④①⑤ C.③②①④⑤ D.③②⑤①④ 5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 分)。2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返璞归真的休闲去处。你要住在溪边, _________;你要住在崖下,__________;你要住在林间,_________;你要住在村头,__________ 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 ②可观石上生云 ③可看水中腾雾 ④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A.②③④①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 6-7 题(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海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①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妖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②粉黛临 窗懒,梁广③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注释】①携觞:带着美酒。②莫愁:战国末期楚国歌舞家。貌美如仙,爱好歌舞。③梁广: 唐代因善画海棠而出名的画家。 6. 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首联描写了赏花的兴奋,诗人目睹丽花,情不自禁饮酒赋诗。 B.颔联刻画了海棠的娇艳,海棠涌动春的气息,萌动生命活力。 C.颈联刻画了海棠的风韵,就像美人上妆,就像画家笔下美景。 D.尾联抒发了诗人的倾慕,流连忘返,竟对蝴蝶顿生艳羡之情。 7、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首联运用拟人手法:春风善解人意,特别眷顾海棠,为海棠花“匀”上了一层迷人的色彩,摄人 魂魄。 B.颔联正面描摹:海棠新沾水珠, 尘垢涤尽,花色十分光洁鲜艳,盛开的花朵,看上去犹如刚出 浴的美人,娇媚动人,含情脉脉。 C.这首诗托物抒情:全诗通过对海棠自然美姿的热情歌颂,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D.这首诗情与物相交流,人与花相默契,不愧是一首咏海棠的佳作。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11 题目。(12 分)3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 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 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 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 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 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得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 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吾与/禹锡执友 B.裴度/亦奏其事 C.宗元革其/乡法 D.请以柳州/授禹锡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 分) 偕( ) 易( ) 妻子( )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 分) (1)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2)江岭间为进 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 11.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3 分) (1)为友: (2)为官: (3)为师: (三)古诗文积累(8 分) 12、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 1 分)4 (1)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 (2)斯是陋室, _________________。 (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6)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 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3-17 题。(16 分)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①我从高中时代起,就读老舍先生的著作,什么《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我 都读过。到了大学以后,以及离开大学以后,只要他有新作出版,我一定先睹为快,什么《离婚》、 《驼骆样子》等等,我都认真读过。最初,由于水平的限制,他的著作我不敢说全都理解。可是我 总觉得,他同别的作家不一样。他的语言生动幽默,是地道 的北京话,间或也夹上一点儿山东俗语。 他没有许多作家那种忸怩作态让人读了感到浑身难受的非常别扭的文体,一种新鲜活泼的力量跳动 在字里行间。他的幽默也同林语堂之流的那种着意为之的幽默不同。总之,老舍先生是我毕生最喜 爱的作家之一,我对他怀有崇高的敬意。 ②但是,我认识老舍先生却完全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三十年代初,我离开了高中,到 清华大 学来念书。当时老舍先生正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济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 去。李长之是济南人,他是我的惟一的一个小学、中学、大学‚三连贯‛的同学。有一年暑 假, 他告诉我,他要在家里请老舍先生吃饭,要我作陪。在旧社会,大学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们 与大学生之间宛然是两个阶级。要我陪大学教授吃饭,我真有点儿受宠若惊。及至见到老舍先生, 他却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种大学教授。他谈吐自然,蔼然可亲,一点儿架子也没有,特别是他那 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听他说话,简直就像是听音乐,是一种享受。从那以后,我们就算是 认识了。 ③以后是激烈动荡的几十年。又见了老舍先生,上距第一次见面已经有 20 多年了。我现在已经 记不清楚我们重逢时的情景。但是我却清晰地记得起 50 年代初期召开的一次汉语规范化会议时的情 景。当时语言学界的知名人士,以及曲艺界的名人,都被邀请参加,其中有侯宝林、马增芬姊妹等5 等。老舍先生、叶圣陶先生、罗常培先生、吕叔湘先生、黎锦熙先生等等都参加了。这是解放后语 言学界的第一次盛会。当时还没有达到会议成灾的程度,因此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会上的气氛也十 分亲切融洽。 ④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议,要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 地道的北京人,他讲的地道的北京饭一定会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应。老舍先生对北京人民生活 之熟悉,是众所周知的。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爷”。他结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他能一个 人坐在大酒缸旁,同洋车夫、旧警察等旧社会的“下等人”,开怀畅饮,亲密无间,宛如亲朋旧友, 谁也感觉不到他是大作家、名教授、留洋的学士。能做到这一步的,并世作家中没有第二人。这样 一位老北京想请大家吃北京饭,大家的兴致哪能不高涨起来呢?商议的结果是到西四砂锅居去吃白煮 肉,当然是老舍先生做东。他同饭馆的经理一直到小伙计都是好朋友,因此饭菜极佳,服务周到。 大家尽兴地饱餐了一顿。虽然是一顿简单的饭,然而却令人毕生难忘。当时参加宴会今天还健在的 叶老、吕先生大概还都记得这一顿饭吧。 ⑤还有一件小事,也必须在这里提一提。忘记了是哪一年了,反正我还住在城里翠花胡同没有 搬出城外。有一天,我到东安市场北门对门的一家著名的理发馆里去理发,猛然瞥见老舍先生也在 那里,正躺在椅子上,下巴上白糊糊的一团肥皂泡沫,正让理发师刮脸。这不是谈话的好时机,只 寒暄了几句,就什么也不说了。等我坐在椅子上时,从镜子里看到他跟我打招呼,告别,看到他的 身影走出门去。我理完发要付钱时,理发师说:老舍先生已经替 我付过了。这样芝麻绿豆的小事殊 不足以见老舍先生的精神;但是,难道也不足以见他这种细心体贴人的心情吗? ⑥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用不着我来细加评论,我也没有那个能力。我 现在写的都是一些小事。然而小中见大,于琐细中见精神,于平凡中见伟大,豹窥一 斑,鼎尝一脔 (luán,切成块的肉),不也是老舍先生整个人格的一个缩影吗? (节选自《季羡林谈师友》,有改动) 13.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与老舍先生交往的三件事。(3 分) 14. 老舍先生的大事很多,季老为什么全写了些“芝麻绿豆的小事”?(3 分)6 15. 有人说:文章的题目是“记忆中的老舍先生”,单是第①段却写作者对老舍先作品的迷恋,跑 题了,应该删除。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看法和理由(4 分) 16.品读下面的句子,结合其中加点的字说说其表达效果。(3 分) 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 17.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文中的老舍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 18- 21 题 。(14 分) 幽幽七里香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 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 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 书籍。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 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⑤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 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 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 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 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 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 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 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 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7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 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 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 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 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 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他却 无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 许是他? 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 ⑾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 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 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 地里生长。 (丁立梅文,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有删改) 18.联系全文,体会标题中“七里香”的含义。(2 分) 19. 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3 分) 故事情节 阅读书籍 抄写《诗经》 A 珍藏礼物 内心感受 B 愉悦 猜疑 C 20.语言品味。(6 分) (1)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已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 ——抄写。(赏析加点词语)8 (2)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21.猜一猜谁最有可能送“我”礼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3 分) 四、综合性学习(6 分) (一)综合性学习(6 分) 22.文学部落,是文学爱好者共同的家园,请完成以“文学部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文友就是对文学有共同爱好的人经常在一起交流而结成朋友,这种形式也就是“以文会 友”。我们班的文学交流会将在 7 月 6 日组织所有会员召开一次文友会。请你为文友会设计几个共 同探 讨的话题或问题。(2 分) (2)根据你设计的问题,请你拟一则参会通知。(4 分) (二)作文(60 分) 23.爽”有以下意义:轻松,利落;痛快,率直;差,违背;舒服之意。请以“爽”为话题,结合自 己亲身经历写一篇文章。 要求:(1)有真情实感;(2)不少于 600 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9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1-3BCC 4. 选 C 【考点】排列句子顺序. 【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顺序排列,此类题看似简单,实则比较复杂,得分率一般不高,但只要我 们掌握好解题思路和方法,还是能很好地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明确体裁和中心; 其次,理清思路;再次,抓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连读,语感检验. 【解答】通读语段可知首先提出“一带一路”,而后进一步解释,即③②的顺序,排除 AB;再说 “一带一路”推进,先总说,后分说,即①时总说,而后是④⑤,排除 D;故选 C. 5. D 6. C(没有刻画海棠的风韵,而是通过莫愁的自惭形秽和梁广不肯动笔侧面烘托了海棠的风韵。) 7. B(应是欲开的花苞,而非盛开的花朵) 8.B 9.偕 :一同、一起;易:交换,改授;妻子:妻子儿女 10.(1)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像这样呢?(2)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 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 11.(1)为友:为朋友着想,无私帮助朋友。为官:为老百姓着想,替老百姓办实事。(3)为师: 水平高,指导有方。 12 略 13.①上大学时,同学请老舍先生吃饭,“我”作陪;②老舍先生请开会的同行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③ 老舍先生为“我”付理发钱。(每件事 1 分,基本意思写到即可) 14.小处更能表现人的品行,作者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小事,以小见大来表现老舍先生和蔼可亲、深 入百姓、细心体贴等优良品质。 15.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文章第 1 段写作者对老舍先生的迷恋正好表现了老舍先生虽然名气极大,却 没有架子极为平易近人的文章主旨。 16.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舍先 生的道德文章发出的亮光如同太阳和月 亮,高得像泰山北斗一样,表达了对他的尊重、欣赏、敬佩、赞叹之情。(能从某一角度来赏析, 言之成理即可) 17.(3 分)示例:是一个和蔼可亲、谈吐自然,说话京味十足,广交各界朋友的大学教授;是一个 品德高尚的文学家、语言大师;是一个不摆架子、和蔼可亲、热情大方、细心体贴人。(能结合文 章内容,写到任何一项就给满分) 18..表面意是指窗外种着的七里香,深层意是指他人的友善和关爱让“我”感受到的温暖和美好。 19.A 收到礼物;B 美妙(丰盈、痴迷);C 感动(感恩、温暖)10 20.(1)本意为贪得无厌,不知足,这里贬词褒用,写出了“我”对知识的渴求(对读书的痴迷热 爱)。(2)示例: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三句(个)“忘了”强调了读书(《诗 经》)对“我”的影响(改变)之大。 19.可以是图书管理员或坐在“我”身边的男生或女生 示例一:是图书管理员。根据文中“我”每次来读书他熟练地帮“我”取书,可见他知道“我”读 书喜好;“我”抄写《诗经》时,他在“我”身边站了许久;夜里“我”下楼时他善意提醒“我” 慢点走,可见他是一个表面冷漠内心和善的人;他根据借书证知道“我”姓“丁”;从文章的 详略安排看出,“我”在文中对图书管理员花的笔墨最多,所以他送书给“我”的可能性最大。 示例二:是身边的男生(女生)。在阅览室他(她)经常坐在“我”的身边,知道“我”读书的喜 好;见“我”衣服简朴,估计“我”囊中羞涩,为了让“我”毕业后还能继续读到古诗,所以 送书给“我”。 22. (1)你是如何爱上文学的?大家在写作过程中有什么困难?你觉得你写得最成功的文章是哪一 篇? (2) 通知 各位会员: 为了增进会员间的情谊,共同交流,共同提高,我们拟定于 7 月 6 日下午 5 点在本班教室 召开一次文友会。届时我们将一起探讨一些与文学有关的话题。现有“你是如何爱上文学的” “大家在写作过程中有什么困难” “你觉得你写得最成功的文章是哪一篇”等几个话题,请大 家做好准备,届时踊跃发言。 文学交流会 7 月 4 日 23. 略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