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八校2016届高三历史第三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安徽省八校2016届高三历史第三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文 综 ‎ 2016.4‎ 第I卷 ‎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 ‎ ‎24.《睡虎地秦墓竹简·金布律》第九条:百姓□(假)公器及有责(债)未赏(偿),其日□以收责 ‎ 之,而弗收责,其人死亡;及隶臣妾有亡公器、畜生者,以其日月□其衣食,毋过三分取一,其 ‎ 所亡众,计之,终岁衣食不□以稍赏(偿),令居之,其弗令居之,其人死亡,令其官啬夫及吏主 ‎ 者代赏(偿)之。这说明当时 ‎ A.极力推行严刑峻法 B.百姓经济负担沉重 ‎ C.官吏假公济私严重 D.注重强化官员责任 ‎25.据记载,唐代除对传统的盐、铁等大宗商品进行国家专营专卖外,中期后又进一步增加了对 ‎ 茶、丝等多种商品的专营专卖。这说明 ‎ A.国家放弃了抑商政策 B.政府的财政困难加剧 ‎ C.工商业经济得到发展 D.官营手T业日益扩大 ‎26.中国古代戏剧在明清时期形成了所谓的“洞房花烛”模式、“金榜题名”模式和“衣锦还乡”模 ‎ 式,体现了一种“大团圆”主义。此种戏剧模式 ‎ A.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反映了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 C.冲破了宋明理学对思想的束缚 D.说明科举制度得到了很大发展 ‎27.1875年英国驻九江领事商务报告称:本埠周围产茶地区的发展是很有趣味的,距本埠87英 ‎ 里的建德县是1861年才开始种茶的,今年提供的茶大大增加了。这说明 ‎ A.英国加紧了对华经济掠夺 B.九江地区农业走向衰落 ‎ C.近代农业商品化生产加速 D.民族工业开始出现繁荣 ‎28.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洋 ‎ 务运动结束了,维新运动早产了。”材料中的“加快”主要体现在 ‎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开始了制度变革的尝试 ‎ C.提出学习西式民主的主张 D.改变了落后的军事观念 ‎29.右面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反映某战役的漫画。此漫画所反映的战役 ‎ A.是国共初次合作抗战的结果 ‎ B.赢得了美国对中国抗战支持 ‎ C.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 D.是抗战进入反攻阶段的标志 ‎30.据1 985年北京青年经济学会对429家国有工业企业的调查,1 984年这些 ‎ 企业的平均白销率(即白销产量占全部销售产量的比率)为30.08%,而 ‎ 1985年1月~6月升到了43. 8%。此变化说明 ‎ A.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取得成效 B.工业企业的自主权日益扩大 ‎ C.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废止 D.对外开放程度逐步得到加强 ‎31.罗马法中规定:“如果道路因水灾或其他事变而毁坏时,邻近土地的所有人,在道路未修复前 ‎ 应任他人在自己道路上行走。”这说明在古代罗马 ‎ A.个人财产不受保护 B.注重维护公众利益 ‎ C.法律制度并不健全 D.保护奴隶主的权益 ‎32.早期的工业家经常将他们的“工厂”建在相对遥远的山区,在那里奔腾的河流可以使水轮持 ‎ 续地转动,而且可以很容易地建造廉价的工人住房。这说明 ‎ A.山区地区最适宜建设工厂 B.山区的劳动力资源廉价 ‎ C.生产动力制约着工业发展 D.城市管理排斥工厂建设 ‎33.下表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所规定部分内容的比较。‎ ‎ 下列对其说明正确的是 ‎ A.法国最早实践了分权政治 B.德国强化了君主专制体制 ‎ C.都是民主政治影响的产物 D.都体现了维护国家的统一 ‎34.据记载,1 993年至2002年墨西哥在对美国贸易中的比重,从出口占全部出口比重的9.0%‎ ‎ 上升到13. 5%,进口从6.8%上升到11.6%。这说明 ‎ A.墨西哥成为了美国的经济附庸 B.美国在两国贸易中占主导地位 ‎ C.自由贸易不利于墨西哥的发展 D.墨美区域合作实现了经济互补 ‎35.1984年法国拍摄的电影《爱因斯坦》中有这样一个镜头:1919年11月某一天在德国柏林,爱 ‎ 因斯坦举着一张黑乎乎的照相底片,对普朗克说:(大意)多么真实的光线弯曲啊,多么漂亮 ‎ 的验证啊!此电影镜头 ‎ A.艺术地再现了相对论的提出 B.反映了光电效应的实验成果 ‎ C.完全不符合相对论科学特性 D.阐明了现代科学的密切关系 第Ⅱ卷 ‎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计1 60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 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当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消解了贵族对血缘和宗法纽带的神秘感时,政治的危 ‎ 机就会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普遍进行变法活动,以图加强国家力量,同时中央集权 ‎ 也发展起来。……那种宗法血缘与政治关系互补型的国家形态——分封制已失去了存在 ‎ 的根据,必须对此进行改革,使之向纯粹的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社会过渡。而郡县制正 ‎ 是顺应这种大趋势创造并选择的一种新的国家治理方法。‎ ‎ ——摘引自王明德《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 材料二 旧的民族制度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形态,重新划分部落以及分区便成 ‎ 为克里斯提尼改革的首项措施,原来的四个伊奥尼亚民族部落按地域划分为十个部落,每一 ‎ 部落有三区,共十三个区,这种自治性的村社是雅典社会的基层单位,……划分的标准乃为 ‎ 地域而非此前的宗族,氏族制度变成地区制度,才能和国家相适应,民主的性质便自然而然 ‎ 的形成了。‎ ‎ ——摘引自朱惠宁《民主滥觞——论克里斯提尼改革》‎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转型的原因和表现。(10分)‎ ‎ (2)根据材料二,分析克里斯提尼改革的意义。(6分)‎ ‎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两个转变的共同点。(9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对比表(1890-1910)‎ ‎ 上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概括其中两个有关欧洲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的信息,并结 ‎ 合所学知识分析和论证。‎ ‎ ‎ ‎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 材料 到18世纪80年代,(法国)国家的债务已经占到国家税收的一半以上,政府陷入 ‎ 了严重的信贷危机。路易十六认识到,要想改变这种极度困难的局面,必须对下层民众积 怨 ‎ 已久,而特权阶层死守不放的赋税征收制度进行改革。他一即位就任命了一批有才能的大 ‎ 臣,尤其是财政总监杜尔阁。杜尔阁是重农学派经济学家,他主张实行经济自由。1774年 ‎ 杜尔阁颁布粮食自由贸易法令,以扩大粮食市场和减少粮食投机。1775年他又下令降低粮 ‎ 食入市税,同年又将修路劳役改为征收道路税,一切等级包括国王均须缴纳。1776年初宣 ‎ 布取消行会组织,废止沉醉酒类专卖制,实行自由买卖。路易十六也曾尽力支持杜尔阁,但 ‎ 终无力顶住顽固派的压力,于1776年杜尔阁免职,各项改革措施也随之取消。‎ ‎ 摘自徐瑞娥《法国大革命前的财政危机与财政改革》‎ ‎ (1)根据材料,指出杜尔阁财政改革的背景。(6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杜尔阁财政改革措施和特点。(9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材料 在梁启超看来,当时的中国处于国运最为衰落之际,为捍卫中国的国权必自兴民 ‎ 权始。……“民权自由之义,放诸四海而皆准,俟诸百世而不惑。然必集多数有权之人,然后 ‎ 国权乃始强。若一国人民皆无权,则虽集之,庸有力乎?……故医今日之中国,必先使人人 ‎ 知有权,人人知有自由,然后可。民约论正今日中国独一无二之良药也。”……梁启超还大力 ‎ 倡导“民主精神的自觉”,注意发挥全民政治和国民运动的积极性,强调“凡是中国人,都有权 ‎ 来管中国的事”。‎ ‎ ——摘自陈泽环《梁启超人权主体思想初探》‎ ‎ (1)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民权思想的主要内容。(6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民权思想的产生的背景。(9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材料二战结束以来,像近代世界史上出现的那种为寻求原材料和市场以及大国威望 ‎ 而发动的军事征服战争几近绝迹。今天随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发展,人们必须从根本上 ‎ 改变对战争与和平的选择意向。一方面,现代战争手段与全球化的发展,日益使得任何一国 ‎ 发动战争,都将面临“失大于得”的归宿,甚至导致自杀性的悲剧后果。另一方面,现代科学 ‎ 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地提供了社会发展的新条件,抑制了企图通过战争获利的动机。因 ‎ 此,理性的和平观念已经具有了现实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 ‎ ——摘自朱大伟《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的和平发展》‎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主要因素。(8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与战争的认识。(6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材料在《论贵粟疏》中,晁错开头就提出了发展农业、搞好粮食生产的“开其资财之道”‎ ‎ 问题。他向文帝建议,……劝农力本,使游食之民尽归于农,以保证农业生产有稳定的劳动 ‎ 力;“薄赋敛”,甚至“可时赦,勿收农民租”,使农民有一定的粮食储备,有能力供给战争物资 ‎ 和应付水旱之灾;“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纳粟于国者“得以拜爵,得以除罪”,从 ‎ 富人那里取得粮食,就可少收农民的赋税,这就是“损有余补不足”的办法。‎ ‎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 (1)根据材料,概括晁错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6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晁错的“重农”思想。(9分)‎ ‎“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 参考答案、解析及评分细则 ‎24.D材料反映了当时法律规定官吏必须及时收缴百姓所借公物或欠债,因不及时收缴而造成的损失,负责 ‎ 的官吏要承担赔偿责任,这实际上是为防止官吏“渎职”而强化官吏的责任意识,D项正确;A、B、C项不能说 ‎ 明材料主题信息,不符合题意。‎ ‎25.C T商业经济发展是政府推行专卖制度的经济基础,政府专卖商品的增加说明T商业经济发展下市场流 ‎ 通商品的增多,是工商业经济发展的结果,C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B、D项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不能 ‎ 说明题意。‎ ‎26.B材料中的“大团圆”体现戏剧世俗化发展,是市民阶层对理想社会追求的结果,B项正确;A、C、D项在材 ‎ 料信息中没有体现,也不能说明与戏剧模式形成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27.C材料信息显示,九江地区种植茶叶是在鸦片战争后,而且主要是为了对外贸易,这是农业生产商品化发 ‎ 展的体现,C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说明英国对中国经济掠夺加剧,A项错误;种植茶叶同样是农业生产的 ‎ 发展,不能说明农业走向衰落,B项错误;种植茶叶与民族工业无关,D项错误。‎ ‎28. B材料中的“洋务运动结束”“维新运动早产”说明这场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而此战争刺激清政府开始了 ‎ 维新变革,使中国由学习西方的器物转向了制度,B项正确。开始引进西方工业文明和改变落后军事观念 ‎ 的是洋务运动,A、D项错误;提出学习西式民主的是早期维新派,C项错误。‎ ‎29.C漫画中的“徐州”说明此漫画反映的是徐州会战,此次战役中的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 ‎ 最大胜利,C项正确。国共合作抗战的是平型关大捷,A项错误;在美国加入二战前,美国并没有明确支持 ‎ 中国的抗战,B项错误;抗战进入反攻阶段是在1945年,D项错误。‎ ‎30.B材料中国有企业白销率的提高,说明国家对企业的控制有所放宽,也就是企业的自主权得到扩大,B 项 ‎ 正确。国有企业改制是在1992年后,A项错误;计划经济体制是在1 992年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被废 ‎ 止的,C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对外开放,D项错误。‎ ‎31.B河流两岸的土地虽是个人所有,但由于涉及到公众利益,而规定允许在必要范围内让公众使用,这体现 ‎ 了公共利益为先的原则,B项正确。材料中所有权人提供“义务”的前提是“道路未修复前”,虽然在一定程 ‎ 度损害了个人利益,但不等于说个人财产不受保护,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罗马法规定的详细,不能说明法 ‎ 律制度不健全,C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对奴隶主利益的保护,D项错误。‎ ‎32.C材料说明早期工业家之所以建设工厂在山区主要是因为“那里奔腾的河流可以使水轮持续地转动”,说 ‎ 明生产动力对工厂选址制约的结果,C项正确。A、B、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不能说明材料主题。‎ ‎33.C材料中的两国宪法都有“议会”说明都不同程度地确立了代议制,凶而都是民主政治影响的产物,只不过 ‎ 德国的民主性较弱而法国的较强,C项正确。最早实践分权政治的是英国,A项错误;德国宪法虽体现了专 ‎ 制色彩,但德国宪法规定的是君主立宪制,而不是君主专制,B项错误;德国宪法是实现国家统一的产物,凶 ‎ 而体现了维护国家的统一,而法国宪法则是民主革命的产物,D项错误。‎ ‎34.D 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而后墨西哥对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大幅度增长,这说明两国经济在合作中 ‎ 实现了互补,D项正确。A、C项不符合史实,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35.C近代物理学是实验科学,而现代物理学中的相对论只是一种主观理论,至今大部分观点是无法通过实验 ‎ 来验证的,所以镜头中爱因斯坦通过照片来说明光线弯曲是不符合相对论科学特点的,C项正确。A、B、D ‎ 项与材料主题不符,故错误。‎ ‎40.(1)原因: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2分)各国变法运动的促进;(2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分)表现:由 ‎ 分封制向郡县制转变;(2分)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2分)‎ ‎ (2)意义: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2分)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2分)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2‎ ‎ 分)‎ ‎ (3)共同点:都体现了以地域来管理国家;(3分)都实现了国家管理体制的创新;(3分)都促进了社会政治和 ‎ 经济的发展。(3分)‎ ‎41.信息一:欧洲主要国家的工业化水平都得到了发展。(2分)说明:近代工业发展以煤为主要能源,能源消耗 ‎ 量的增长意味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2分)表格中所列欧洲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量都得到了增长,也就说 ‎ 明各国的工业化水平得到了提高。(2分)‎ ‎ 信息二:欧洲主要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发展极不平衡。(2‎ 分)说明:近代工业发展以煤为主要能源,能源消耗 ‎ 量的多少意味着工业化程度的不同;(2分)表格中所列欧洲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量极不平衡,也就说明工 ‎ 业化的发展程度不平衡。(2分)‎ ‎ (注:此材料信息丰富,若答德国工业化发展最迅速、意大利工业化程度最低等,或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 ‎ 理,即可得分)‎ ‎45.(1)背景:法国市场经济有所发展;(2分)政府信贷危机严重;(2分)法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2分)‎ ‎ (2)措施:实行粮食自由贸易;(2分)以道路税取代修路劳役;(2分)取消行会组织而实行自由买卖。(2分)‎ ‎ 特点:经济自由化;(1分)征税近代化;(1分)纳税平等化。(1分)‎ ‎46.(1)民权是国家强盛的基础;(2分)让人民知道自己有权有自由;(2分)提高人民参政的自觉性。(2分)‎ ‎ (2)西方列强侵略加重了民族危机;(3分)中国传统的专制统治压制了人民权利;(3分)西方民权思想的传 ‎ 人。(3分)‎ ‎47.(1)二战所带来的惨痛教训;(2分)全球化发展的影响;(2分)现代科技发展的制约;(2分)理性和平观念的 ‎ 推动。(2分)‎ ‎ (2)-方面,科技进步改变了国家间的军事力量平衡,(2分)成为一些国家发动战争的物质条件;(2分)同 ‎ 时,科技进步也加剧了战争的惨烈,(1分)改变了人们的战争观念,(1分)客观上又制约了战争的发生。(1‎ ‎ 分)‎ ‎48.(1)鼓励百姓进行农业生产;(2分)减轻百姓赋税负担;(2分)奖励给国家交纳粮食多的人。(2分)‎ ‎ (2)汉初经长期战乱社会经济凋落的情况下,重农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恢复;(3分)同时,减轻 ‎ 农民的赋税负担,也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西汉的统治;(3分)但因重农而禁“游食之民”,不利于T商 ‎ 业经济的发展。(3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