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复习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课时跟踪检测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高考生物复习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课时跟踪检测含解析》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 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 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 考点一 DNA分子的结构、特性及基因的本质(Ⅱ)‎ ‎1.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邻的碱基被相邻的两个核糖连在一起 B.每个磷酸基团上都连着两个五碳糖 C.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D.只有嘌呤与嘧啶配对,才能保证DNA两条长链之间的距离不变 解析: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相邻的碱基被“—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在一起,两条链上相邻的碱基被氢键连在一起;DNA链末端的磷酸基团上连着一个五碳糖;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答案:D ‎2.如图是果蝇染色体上的白眼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白眼基因片段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糖核苷酸 ‎ B.S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白眼基因与其他基因的区别是碱基的种类不同 D.白眼基因与红眼基因的区别是部分碱基对的不同 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在白眼基因片段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白眼基因与红眼基因的区别是基因突变导致部分碱基对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的不同,而白眼基因与其他基因的区别是碱基对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的不同。‎ 答案:C ‎3.(2018·河北邢台高三月考)下图是关于双链DNA分子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B.每个磷酸均连接着两个脱氧核糖 C.DNA复制时,解旋酶断裂的是③处的化学键 D.该片段中碱基C和G的比例越大,该DNA热稳定性越高 解析:①是由一个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胸腺嘧啶与另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团的构成,不能表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A错误;位于每条链首端的磷酸只连接着一个脱氧核糖,B错误;DNA复制时,解旋酶断裂的是②处的氢键,C错误;含有的氢键数量越多的双链DNA分子的热稳定性越高,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对G与C之间有三个氢键,A与T间有两个氢键,因此在图示的片段中,碱基C和G的比例越大,该DNA热稳定性越高,D正确。‎ 答案:D ‎4.(2018·山东四市联考)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D.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解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不一定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不一定位于染色体上,故A错误。‎ 答案:A 考点二 DNA分子的复制及实验探究(Ⅱ)‎ ‎5.(2018·江苏如东高级中学高考冲刺卷)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与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NA分子的差异造成了肺炎双球菌S型菌与R型菌致病性的差异 B.DNA分子中每个磷酸基团都连接2个脱氧核糖 C.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一般不会导致DNA分子结构的改变 D.边解旋边复制是保证亲代与子代DNA遗传信息传递准确性的关键 解析:‎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肺炎双球菌S型菌有多糖荚膜,具有毒性,R型菌无荚膜,不具有致病性,根本原因是二者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不同造成的,所以DNA分子的差异造成了肺炎双球菌S型菌与R型菌致病性的差异,A项正确;DNA分子中大多数磷酸基团都连接2个脱氧核糖,但位于两条链两端的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各连接一个脱氧核糖,B项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一般会导致其DNA分子结构的改变,C项错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准确无误地进行,D项错误。‎ 答案:A ‎6.(2018·河北定州中学高三期末卷)下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示可知,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B.DNA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且需要消耗ATP C.图中引物与相应DNA片段结合符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DNA在复制过程中,先全部解旋,后复制 解析:由图示可知,新合成的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因此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A正确;解旋酶能打开双链间的氢键,使双链DNA解开,需要消耗ATP,B正确;图中引物与相应DNA片段结合符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正确;DNA在复制过程中,边解旋边进行半保留复制,D项错误。‎ 答案:D ‎7.(2018·辽宁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三期末)某生物细胞内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如图所示(a与a′、b与b′为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后成为子染色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子染色体a可与b′组合进入一个子细胞,也可与b组合进入一个子细胞,两种可能性在概率上是相等的)。若选取1000个该生物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用15N标记这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再放入不含15N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细胞分裂同步),则完成1次分裂、2次分裂、3次分裂所得子细胞中含有15N标记的细胞个数分别约为(  )‎ A.2000、3000、5000   B.1000、2000、4000‎ C.2000、3000、3500 D.2000、3000、4500‎ 解析:因为DNA分子2条链均被15N标记,经过1次复制后,DNA分子为15N/14N,所以完成1次分裂所得2000个子细胞都含15N标记;第2次分裂时,细胞中DNA分子(15N/14N)复制后一半为14N/14N,一半为15N/14N,约有一半(1000个)细胞为一种分裂方式,含15N的子染色体进入1个子细胞,只含14N的子染色体进入另1个子细胞;约有一半(1000个)细胞为另一种分裂方式,含15N的子染色体分别进入2个子细胞,产生的2000个子细胞中都含有15‎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N,所以4000个子细胞中共有3000个含15N标记;第3次分裂时,只含14N的细胞(1000个)经有丝分裂产生的2000个细胞均不含15N标记;含两条15N标记的染色体的细胞(1000个)经有丝分裂产生15N标记的细胞个数(1500个)的情况分析同第2次分裂时;含一条15N标记的染色体的细胞(2000个)经有丝分裂产生2000个细胞含15N标记,2000个细胞不含15N标记,故第3次分裂所得子细胞中含15N标记的细胞个数共为3500个。‎ 答案:C 提能强化练——考点强化·重能力 ‎8.(原创卷)如图为真核细胞内细胞核中某基因的结构及变化示意图(基因突变仅涉及图中1对碱基改变)。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基因1链中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 B.基因突变导致新基因中(A+T)/(G+C)的值减小而(A+G)/(T+C)的值增大 C.RNA聚合酶进入细胞核参加转录过程,能催化核糖核苷酸形成mRNA D.基因复制过程中1链和2链均为模板,复制后形成的两个基因中遗传信息相同 解析: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A正确;图示基因突变时A—T碱基对被G—C碱基对替换,新基因中(A+T)/(G+C)的值减小而(A+G)/(T+C)的值不变,B错误;RNA聚合酶在细胞核中参加转录过程,C正确;DNA复制时两条母链均为模板,复制形成的两个基因相同,D正确。‎ 答案:B ‎9. (2018·益阳模拟)某基因(14N)含有3 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若该DNA分子以15N同位素标记过的四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将全部复制产物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如图甲结果;如果将全部复制产物加入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则得到如图乙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X层全部是仅含14N的基因 B.W层中含15N标记的胞嘧啶6 300个 C.X层中含有氢键数是Y层的1/3‎ D.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是1:4‎ 解析:复制得到的碱基数相等,那么氢键数也应该是相等的,X层有2个DNA,Y层有6个DNA,故X层与Y层的氢键数之比为1:3。‎ 答案:C ‎10.如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的某生物细胞DNA复制过程中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图反映出的DNA复制模式可作为DNA双向复制的证据 B.此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任一条链中A=T,G=C ‎ C.若将该DNA彻底水解,产物是脱氧核苷酸和四种碱基 D.若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G+C)=a,则互补链中该比值为1/a 解析:在一条链中A与T不一定相等;DNA彻底水解是指将脱氧核苷酸也水解,产物是脱氧核糖、磷酸和四种碱基;DNA分子的一条链中两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另一条互补链中该比值相等。‎ 答案:A ‎11.将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的蚕豆(2n=12)根尖移入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再让细胞连续进行有丝分裂。某普通培养液中的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根据图示,判断该细胞中染色体的标记情况最可能是(  )‎ A.12个b B.6个a,6个b C.6个b,6个c D.b+c=12个,但b和c数目不确定 解析:‎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在普通培养液中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DNA分子中仅有1条链被标记,故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时,每条染色体的2条染色单体中仅有1条染色单体具有放射性,在有丝分裂后期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即第二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具有放射性的染色体数目不能确定,所以在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仅有1条染色单体具有放射性,有的染色体无放射性,但二者之和肯定为12。‎ 答案:D 大题冲关练——综合创新·求突破 ‎12.下图1是用DNA测序仪测出的某生物的一个DNA分子片段上被标记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TGCGTATTGG),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推测,此DNA片段上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________个。‎ ‎(2)根据图1脱氧核苷酸链碱基排序,图2显示的脱氧核苷酸链碱基序列为________(从上往下序列)。‎ ‎(3)图1所测定的DNA片段与图2所显示的DNA片段中的(A+G)/(T+C)总是为________,由此证明DNA分子碱基数量关系是________。图1中的DNA片段与图2中的DNA片段中A/G比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由此说明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4)若用35S标记某噬菌体,让其在不含35S的细菌中繁殖5代,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解析:(1)图1所示的一条链上有4个G、1个C,故另一链上有1个G、4个C,所以此DNA片段上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5个。‎ ‎(2)由图1确定从左到右的四种碱基依次是A、C、G、T,故图2中从上往下的脱氧核苷酸链碱基序列为CCAGTGCGCC。‎ ‎(3)因是双链DNA,A=T、C=G,故其中(A+G)/(T+C)总是1。‎ ‎(4)因亲代噬菌体外壳留在细菌外面,DNA进入细菌内部,故子代噬菌体中都不含35S标记。‎ 答案:(1)5 (2)CCAGTGCGCC (3)1 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1 2/8 (4)0‎ ‎13.蚕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12,科学家用3H标记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可以在染色体水平上研究真核生物DNA的复制方法。‎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实验的基本过程如下:‎ Ⅰ.将蚕豆幼苗培养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放射性情况。‎ Ⅱ.当DNA分子双链都被3H标记后,再将根移到含有秋水仙素的非放射性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放射性情况。‎ 请回答相关问题:‎ ‎(1)蚕豆根尖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秋水仙素能使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_。‎ ‎(2)Ⅰ中,在根尖细胞进行第一次分裂时,每一条染色体上带有放射性的染色单体有________条,每个DNA分子中,有________条链带有放射性。Ⅱ中,若观察到一个细胞具有24条染色体,且二分之一的染色单体具有放射性,则表明该细胞的染色体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上复制________次,该细胞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3)上述实验表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 解析:(1)蚕豆根尖细胞为体细胞,其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被拉向两极,从而形成了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2)由于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第一次分裂完成时,每个DNA分子中都有一条链被3H标记,每一条染色体上有2条染色单体被3H标记。当DNA分子双链都被3H标记后,再将根移到含有秋水仙素的非放射性培养基中,观察到一个细胞具有24条染色体,且二分之一的染色单体具有放射性,则表明该细胞的染色体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上复制2次,该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3)该实验证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答案:(1)有丝分裂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2)2 1 2 4‎ ‎(3)半保留复制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