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口区2015-2016九年级物理上学期复习题2(含答案沪科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上海虹口区2015-2016九年级物理上学期复习题2(含答案沪科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虹口区201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分层练习2(A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物 理 部 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下列各物理量中,可鉴别物质的是 A.质量 B.密度 C.电阻 D.电压 ‎ ‎2.下列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锅炉液位计 B.脱排油烟机 C.温度计 D.订书机 ‎3.家用电饭煲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 A.0.03安 B.0.3安 C.3安 D.30安 ‎4.图1所示的实例中,增大压强的是 图1‎ A.刀刃磨得很薄 B.滑雪用的滑板 C.铁轨下铺枕木 D.书包背带加宽 ‎5.甲、乙是由同种材料制成且电阻相等的两导体,关于甲、乙的横截面积S及长度l的判断,可能成立的是 A.S甲>S乙,l甲<l乙 B.S甲<S乙,l甲>l乙 C.S甲>S乙,l甲=l乙 D.S甲>S乙,l甲>l乙 ‎6.测力计上挂一重为8牛的金属块,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且未碰到容器底部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牛。若将金属块三分之一浸入水中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 A.5牛 B.6牛 C.7牛 D.8牛 6‎ ‎7.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 A.电流表A1示数变大 B.电流表A2示数变大 C.电流表A示数不变 D.电流表A2示数变小 图2‎ S P R2‎ R1‎ A A1‎ A2‎ 图3‎ 甲 乙 ‎8.如图3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现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此时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 、p乙,则 ‎ A.p甲可能大于p乙 B.p甲一定小于p乙 ‎ C.p甲一定等于p乙 D.p甲可能等于p乙 二、填空题(共26分)‎ 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3)‎ ‎(1)‎ ‎(2)‎ ‎9.上海地区家庭电路的电压为________伏,电视机与空调是________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________伏。‎ ‎(6)‎ ‎(5)‎ ‎(4)‎ ‎10.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________的存在;物理学家托里拆利使用__________很大的水银做实验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值;在不同海拔高度处,大气压强的值通常__________(选填 “相同”或“不同”)。 ‎ ‎(9)‎ ‎(8)‎ ‎(7)‎ ‎11.一石块落入河中,从浸没到沉入河底的过程中它受到水的浮力_________。当河中水位上涨时,石块受到水的压强________,浮力____________。(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2)‎ ‎(10)‎ ‎(11)‎ ‎12.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其单位读作___________,表示每立方米冰的_________为0.9×103千克。一块质量为1.8千克的冰的体积为________米3。‎ ‎(15)‎ ‎(14)‎ ‎(13)‎ ‎(11)‎ 图4‎ ‎13.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6库,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___安。该导体电阻为10欧,它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伏。若将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10伏,它的电阻为_________欧。 ‎ ‎(16)‎ ‎(18)‎ ‎(17)‎ ‎14.如图4所示,某长方体砖块分别以竖放、侧放或平放三种方式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力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砖块__________放时对地面的压强最小,若沿竖直方向将砖块切去一半,剩余一半对地面的压强____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6‎ 图5‎ R2‎ S R1‎ A ‎15.在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1或R2中 的一个出现了断路故障。‎ ‎(19)‎ ‎① 若电键S从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不变,则故障是_________。‎ ‎(20)‎ ‎② 若电键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零,则故障可能是_________。‎ ‎16.电阻应变片是一种传感器元件,某小组为了研究应变片电阻大小与拉伸方向的关系,将一个电阻应变片接入电路,如图6(a)所示。然后他们将电阻应变片横向和纵向方向拉伸后接入同一电路,分别如图6(b)、(c)所示。‎ S ‎(a) (b) (c)‎ S 图6‎ S F F F F ‎(21)‎ ‎① 分析比较图6(a)和(b)及相关条件可知:同一电阻应变片当其被横向拉伸时,应变片长度变长,横截面积变小,_____________。‎ ‎(22)‎ ‎② 分析比较图6(a)和(c)及相关条件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共8分)‎ 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必须使用2B铅笔。‎ ‎17.在图7中,重为6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18.在图8中的○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图。‎ ‎19.在图9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 ‎① 电压表测小灯两端电压;② 闭合电键S,向左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小灯变亮。‎ 图8‎ L S R 图7‎ 图9‎ S ‎ 3 15‎ V P L 6‎ 四、计算题(共22分)‎ 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20.某导体两端电压为8伏,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8库,求导体的电阻R。‎ 甲 乙 图10‎ ‎21.如图10所示,水平地面上的轻质圆柱形容器甲、乙分别盛有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2S。(ρ酒精=0.8×103千克/米3)‎ ‎① 若乙容器中酒精的质量为1.6千克,求酒精的体积V酒精。‎ ‎② 求甲容器中0.1米深处水的压强p水。‎ ‎③ 将同一物体分别浸没在两液体中时,液体不溢出。若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Dp水、Dp酒,求Dp水与Dp酒的比值。‎ 图11‎ ‎(a) (b)‎ R1‎ R2‎ S P ‎22.在图11(a)所示的电路中,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 “100Ω 1A”。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3安。‎ ‎① 求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 ‎② 若电源电压为9伏,求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2。‎ ‎③ 若在电阻R2两端并联一个电压表,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1(b)所示。请通过计算判断R2两端的电压,并求出电源电压U。‎ 6‎ 五、实验题(共18分)‎ 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3)‎ ‎(2)‎ ‎(4)‎ ‎(1)‎ ‎23.在“测定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应将待测物体放在已调平衡的天平的_________盘进行测量(选填“左”或“右”),然后用量筒测出物体的_________;“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上述两个实验都要多次测量,二者的目的是___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 ‎(a) (b)‎ A3‎ R S 图12‎ A2‎ R1‎ A1‎ S R2‎ ‎(10)‎ ‎(5)‎ ‎(8)‎ ‎(7)‎ ‎(6)‎ ‎24.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必须使电流从电流表的_________接线柱流入( 选填“+”或“-”),所测电流不得超过它的_________。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时,小明同学分别按图12(a)、(b)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图12(b)中电阻R为他选择替代图12(a)中并联电阻R1和R2的电阻,则选择的电阻R应满足:电源_________保持不变时,电流表A3的示数与电流表_________的示数相等(选填“A1”或“A2”)。 ‎ ‎(9)‎ ‎25.小华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时,连接电路如图13所示,其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正确连接。_________‎ ‎(11)‎ 实验所用滑动变阻器标有“10Ω 1A”字样,电源电压不变,所有元件均完好。移动变阻器滑片P,电流表的示数为0.3安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4所示,则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伏,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欧。‎ ‎(12)‎ 为了减小误差,他继续实验,测出电阻值分别为10.2欧、10.3欧,综合整个实验,最后得出最准确的电阻阻值为____________欧。(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 图14‎ 图13‎ P V ‎–‎ ‎3‎ ‎15‎ A ‎–‎ ‎0.6‎ ‎3‎ 6‎ ‎(a) (b)‎ 图15‎ ‎26. 某小组同学研究金属球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时,提出不同的猜想。猜想Ⅰ:金属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浮 跟金属球的密度有关;猜想Ⅱ:金属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浮 跟金属球浸入水中的深度有关。于是他们将半径均为5厘米但密度不同的金属球甲、乙分别挂在测力计下,将其逐步浸入水中进行实验。他们通过测出球心到水面的距离h来表示金属球浸入水中的深度、并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F且计算得出F浮,实验数据如表一、二所示。‎ ‎(13)‎ 表一 金属球甲 ρ甲= 3.0×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球心到水面的距离h(厘米)‎ ‎5‎ ‎2‎ ‎0‎ ‎2‎ ‎5‎ ‎8‎ 测力计示数F(牛)‎ ‎15.7‎ ‎14.6‎ ‎13.1‎ ‎11.6‎ ‎10.5‎ ‎10.5‎ 金属球所受的浮力F浮(牛)‎ ‎0‎ ‎1.1‎ ‎2.6‎ ‎4.1‎ ‎5.2‎ ‎5.2‎ 表二 金属球乙 ρ乙= 6.0×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 ‎7‎ ‎8‎ ‎9‎ ‎10‎ ‎11‎ ‎12‎ 球心到水面的距离h(厘米)‎ ‎5‎ ‎2‎ ‎0‎ ‎2‎ ‎5‎ ‎6‎ 测力计示数F(牛)‎ ‎31.4‎ ‎30.3‎ ‎28.8‎ ‎27..3‎ ‎26.2‎ ‎26.2‎ 金属球所受的浮力F浮(牛)‎ ‎0‎ ‎1.1‎ ‎2.6‎ ‎4.1‎ ‎5.2‎ ‎5.2‎ ‎ ‎ ‎① 该小组所进行的序号为1、7实验的示意图是图15中的______。(选填“a”或“b”)‎ ‎(14)‎ ‎②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5或8~11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一金属球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时,所受水的浮力_________。 ‎ ‎(15)‎ ‎③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和8、3和9、4和10或5和11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由此可知,金属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浮 跟金属球的密度无关。‎ ‎(17)‎ ‎(16)‎ ‎④ 该小组同学分析实验序号6和12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后发现实验数据与第②小题的结论矛盾,通过仔细分析他们发现实验序号2~5或8~11中金属球浸入水中深度增加的同时_________也在增加,而实验序号6和12中金属球在水中深度增加但__________,所以他们猜想浮力F浮 跟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有关而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 ‎(18)‎ ‎⑤ 为验证第④小题的猜想,他们最需要添加的实验器材是:与甲(或乙)____________不同的金属球。(选填“半径”、“密度”或“质量”)‎ 6‎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