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方城县高一地理12月联考试卷(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5-2016方城县高一地理12月联考试卷(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年秋期五校第二次联考 高一地理 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①和②较小   B.②和③较小 C.③和④较小 D.③和⑤较小 ‎2.与青藏高原小麦产量高、质量好有关的是 (  )‎ A.①小②大 B.①大③小 C.③小⑦大 D.④大⑥小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3~4题。‎ ‎3.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 A.温室效应 B.热力环流 C.海陆热力差异 D.风的形成 ‎4.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 - 13 -‎ 读“某地7月份的平均气温图”,回答5~6题。‎ ‎5.A、B两地的地形可能是( )‎ A.同为盆地 B.A为山地、B为盆地 C.同为山地 D.A为盆地、B为山地 ‎6.等温线在E、F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 )‎ A.E、F两地的地势高于四周 B.E、F两地的地势低于四周 C.E地的地势高、F地的地势低 D.E地的地势高、F地受海洋的影响大 读“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 ‎7.A、B、C、D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与上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相符的是( )‎ - 13 -‎ ‎8.关于“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B.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①处气压比②处高 D.甲地可能形成台风 下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9~11题。‎ ‎9.若a、b、c、d为不同的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是( )‎ A.甲>乙>丁>丙 B.乙>甲>丁>丙 C.甲>乙>丙>丁 D.乙>甲>丙>丁 ‎10.若a、b、c、d为不同的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处的气流运动方向为( )‎ A.甲→乙→丁→丙→甲 B.丁→丙→甲→乙→丁 C.乙→甲,丙→丁 D.乙→甲→丙→丁→乙 ‎11.若a、b、c、d为不同的等压面气压值,则甲、乙、丙、丁的气温高低比较正确的是( )‎ A.T甲>T乙 B.T乙>T甲 C.T甲T乙 ‎12.下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图是(  )‎ - 13 -‎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13~14题。‎ ‎13.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14.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读图,回答15~16题。‎ ‎15. 若甲、乙风向相同,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风带的风向是东北风 B.甲、乙中必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 C.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 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 ‎16. 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风带为东北信风带 B.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 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D.甲丙交替控制区为热带草原气候 读图,回答17~18题。‎ - 13 -‎ ‎17.若图示为三圈环流的低纬环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图所示环流为北半球的低纬环流 B.b气压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 C.a气压带控制的区域干燥 D.Q地位于信风带 ‎18.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气压带影响下气候干旱 B.Q地盛行东北风 C.a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该环流属于高纬环流 读大陆西岸四地气压带和风带影响时长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四地中气候类型可能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20.仅考虑大气环流影响,四地中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四届奥运会举办城市的位置和气候资料图,回答21~22题。‎ - 13 -‎ ‎21.图中①②③④四城市的气候类型依次为(  )‎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C.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D.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22.下列对四城市气候的分析与比较,正确的是(  )‎ A.③城市年降水量最大 B.与④城市相比,①城市夏季降水较少 C.四城市气候的形成均受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D.四城市气候均呈现出较强的海洋性 下图是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40°N,110°E)、乙(45°N,120°E)是近地面的两地点。读图,完成23~24题。‎ ‎23.下图能正确表示控制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是 (  )‎ - 13 -‎ ‎24.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甲地炎热干燥;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小 B.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狂风暴雨 C.甲地此时多西南风;乙地此时多东北风 D.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阴雨连绵 下图a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图,图b示意沿甲乙线的气压变化,图c示意沿丙丁线的气压变化。据此回答25~26题。‎ ‎25.关于图示区域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沿甲乙线出现冷锋 B.沿甲乙线出现暖锋 C.沿丙丁线出现冷锋 D.沿丙丁线出现暖锋 ‎26.未来几天,乙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 )‎ A.天气转晴,气压升高 B.连续阴雨,气温升高 C.风和日丽,湿度降低 D.狂风暴雨,气温降低 天气是在一定的天气系统影响下形成的,并且是时刻变化的。读下图,回答27~28题。‎ ‎27.图中箭头所示为风向,该天气系统所在位置及名称为 (  )‎ A.南半球,气旋 B.南半球,反气旋 C.北半球,反气旋 D.北半球,气旋 ‎28.如果该天气系统东部影响南京,则南京最可能吹 (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 13 -‎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刻的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29~30题。‎ ‎29.甲、乙、丙、丁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30.据图判断下列天气描述正确的是 (  )‎ A.内蒙古高原东部为阴雨天气 B.东北地区天气晴朗 C.塔里木盆地吹西北风 D.华北平原盛行东北风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40分)‎ ‎31.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下列问题。(9分)‎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 实验步骤:(1)在室外安全、无风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 ‎(2)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 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再从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 ‎(1)在下面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 - 13 -‎ 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热量差异→大气____________→同一水平面上的__________→大气____________→热力环流。(画图1分,每空1分,共4分)‎ ‎(2)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则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的变化。‎ 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低压处等压面向________弯曲,高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画图1分,每空1分,共3分)‎ ‎(3)上图中纸屑点燃后一段时间,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能说出一个生活实例吗?(1分)‎ ‎32.下图中,图甲为地表三圈环流剖面局部图(N为北极点);图乙为某季节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3分)‎ - 13 -‎ ‎(1)图甲中字母所表示的纬度为30°、60°的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图甲中B处是________风带,与图乙中________处(a或b)的风向一致。(2分)‎ ‎(3)图甲中C处是________气压带,D处是________风带,两者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在图乙所示季节,该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_。(4分)‎ ‎(4)考虑海陆分布等实际情况,此季节b处的气候特征是(1分)(  )‎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 ‎(5)N气压带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E气压带的成因为________(填“动力”或“热力”)原因。(1分)‎ ‎33.下图a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图b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图a - 13 -‎ 图b ‎(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1分)‎ A.①——甲 B.④——乙 C.⑥——丁 D.⑦——丙 ‎(2)图1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 ;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 季。(2分)‎ ‎(3)图1中,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 ;气候类型④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3分)‎ ‎(4)若图14表示亚欧大陆,则⑧附近是著名的 渔场,形成原因是 。(2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央气象台2008年10月20日报道,入秋以来影响我国最强冷空气给我国西北地区带来较大影响,新疆地区气温普遍下降6—14℃,风力达6—8级,局部地区风力达12级,南疆出现沙尘暴天气。乌鲁木齐19日17∶00气温19℃,20日17∶00降至2℃,并出现初雪。‎ 材料二 2008年10月19日全国天气预报简图。‎ ‎(1)根据材料一,此次强冷空气活动给新疆地区带来较大危害,其危害方式主要有 ‎ - 13 -‎ 和 等。(2分)‎ ‎(2)未来几天内,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将经历 过境天气变化过程,具体表现为 。(2分)‎ ‎(3)10月19日天气预报,受 (天气系统)(1分)影响,海南岛将继续出现中到大雨天气,原因是 ;(2分)结合图示,此天气系统西部比东部风力 ,(1分)判断理由是 。(2分)‎ 十二月份五校联考高一地理答案 ‎01.D 02.B 03.C 04.C 05.C 06.D 07.B 08.B 09.A 10.D ‎11.A 12.A 13.A 14.C 15.C 16.C 17.A 18.C 19.C 20.B ‎21.B 22.B 23.B 24.D 25.C 26.A 27.D 28.C 29.B 30.A ‎31.(1)如图 垂直运动 气压差异 水平运动 ‎(2)面图如下所示 向下 向上 ‎(3)B>A>D>C ‎(4)房间内的暖气装在下部,空调冷风口装在上部。‎ ‎32.(1)C E ‎(2)东北信 a ‎ ‎(3)副热带高 西 地中海气候 炎热干燥 ‎(4)B ‎(5)地处高纬,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动力 ‎33.(1)C(1分)‎ - 13 -‎ ‎(2)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 (2分)‎ ‎(3)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或答副高与信风、或答副高或信风)‎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3分)‎ ‎(4)北海道(1分) 寒、暖流交汇(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鱼饵丰富(1分) ‎ ‎34.(1)大风、降温、冻害、雨雪(任答2点)‎ ‎ (2)冷锋 冷锋过境时产生阴天、降水、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3)气旋(低压)系统 中心气流上升,附近多阴雨天气 大 西部等压线比东部密,气压梯度力大 - 13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