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时政热点试题解析6(第四期)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5年中考时政热点试题解析6(第四期)》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年中考时政热点试题解析6(第四期)‎ ‎1.2014年4月中旬至11月,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决定,在全国统一开展“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作为个人,网络交往应该( )‎ ‎①遵守网络规则 ‎②注重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 ‎③学会抵制网络上的不良诱惑 ‎④网络具有虚拟性、间接性、隐蔽性,可以利用网络为所欲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了正确使用互联网的相关知识。‎ ‎2.据香港特区政府网站消息,为持续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质量,粤港澳三方共同签署的《粤港澳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合作协议书》于‎2014年9月3日正式生效,进一步推进三地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合作。这样做的原因在于( )‎ ‎①合作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②竞争有不利一面,要回避竞争 ‎③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 ④合作能解决任何难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三地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合作,能在合作的过程中更好的治理大气污染,充分发挥合作的作用,①③既正确又符合题意,②④观点错误,没有看到竞争的积极作用,夸大了合作的作用,所以答案选B。 ‎ 考点:本题考查了合作的重要性的相关知识。‎ ‎3.‎2014年5月1‎日,11名维吾尔族青年针对新疆频发的恐怖暴力事件,共同署名发出题为《我们,不会再沉默》的公开信,强烈谴责恐怖分子乱杀无辜的罪恶行径,并呼吁维吾尔同胞勇敢站出来,抵制邪恶极端,努力维护民族团结。这说明( )‎ ‎①维护民族团结是我国全体公民共同的责任 9‎ ‎②我国的民族矛盾尖锐、民族关系紧张 ‎③民族分裂必然激起全国人民包括维吾尔族群众的共同反对 ‎④只有在暴力恐怖事件中,我国各族人民才能紧密团结起来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宪法规定: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1名维吾尔族青年针对新疆频发的恐怖暴力事件,共同署名发出的公开信,就是他们在履行这一义务的表现。新疆频发的危及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恐怖暴力事件,势必会激起全国人民包括维吾尔族群众的共同反对。11名维吾尔族青年的行动,说明的问题,观点①③符合题意;观点②④说法错误,故排除;所以本题选择C。‎ 考点:本题考查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4.2014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非盟会议中心发表演讲时,引用了埃塞俄比亚的一句谚语:“蜘蛛合力,足以网住狮子”。该谚语揭示的道理是( )‎ A.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B.集体力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 C.在集体中有时要放弃个人的利益 D.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任何时候都是一致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谚语中的合力就是团结,足以网住狮子说明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所以选择A选项。集体力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成员间的团结,不是数量,B错误。C 和题干无关。D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集体的团结。‎ ‎5.2014年5月,某市举办了以中华礼仪文化、孝道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公益大讲坛”系列活动。该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 A.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B.提高人们科技创新的意识 C.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D.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中华礼仪文化、孝道文化属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很多的传统美德。公益大讲坛”系列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选择D选项。ABC选项和题干无关。‎ 9‎ 考点:本题考查民族精神。‎ ‎6.2014年10月2 0~23日,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是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更加凸显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性。下列有关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②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③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④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必须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德治国不放松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关系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其中②③虽然正确,但是没有体现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所以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B 考点: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7.2014年是中国一东盟文化交流年,中国和东盟成员国将举办l50余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其中,‎5月29日至‎6月1日在南宁举行的第ll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文化展吸引了800多家中外企业参展。这反映了( )‎ ‎ ①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经济往来 ‎②中华文化对人类的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共同趋势 ‎④我们主张各国文化相互尊重,平等交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化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中东文化交流”表明各国文化平等交流,文化交流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所以正确答案选B。其中②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③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所以是错误的。‎ 考点:中外文化交流 ‎8.我国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举措的意义在于( )‎ ‎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②凝聚强大民族力量 9‎ ‎③培育伟大民族精神 ④提高民族科学素养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举措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科学素养,②③与题意无关,所以答案为B。‎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 ‎9.【不定项选择题】‎2014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治理发生了一系列可喜变化:由“我说你听重管理”到“以人为本重服务的理念得到强化”;由“和稀泥”到“依法解决”的矛盾化解方式越来越受欢迎。这一系列变化充分说明( )‎ A.我国坚持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B.我国治理方式不断发生改变 C.人民享有越来越多的政治权利 D.我国人民民主权利完全实现 ‎【答案】A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政治生活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从题文中“依法解决”等可以看出我国不断完善管理方式,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其中C的观点在题文中没有体现,D的说法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选AB 考点:参与政治生活 ‎10.【不定项选择题】怀柔风光旖旎,雁栖湖畔草木青翠。‎2014年11月11日上午9时30分,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举行。这次会议成功召开( )‎ A.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B.昭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 C.充分表明中国国际作用越爱越大 D.大大增强中华儿女自豪感自信心 ‎【答案】BCD ‎【解析】‎ 9‎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国际地位和形象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中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会议,表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影响力的增强,在国际社会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增强了我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其中①的观点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选BCD 考点: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 ‎11.材料一: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城市社会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中山市是首批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的城市之一,2014年是三年创建工作总评大考之年。今年的测评成绩,将直接关系中山市能否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城市这份荣誉。‎ 材料二: 为进一步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2014年8月18日,中山市召开2014年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对下阶段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会议向全体市民发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号召市民携手同心,为中山市再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1)对中山市倡议全民参与“创文”工作,有同学不理解:文明礼貌只是个人私事、小事,何必大张旗鼓、劳民伤财。你认为呢?为什么?(4分)‎ ‎(2)作为中山学子,你打算怎样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创文”工作当中?(4分)‎ ‎【答案】‎ ‎(1)个别同学的想法是错误的。(1分)是否文明礼貌,决不只是个人私事,也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3分)‎ ‎(2)①讲文明、有礼貌;‎ ‎②举止文明、动作优雅、姿态潇洒、手势得当、表情自然、行为检点、仪表端庄、着装得体、讲究卫生等;‎ ‎③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真诚宽容、理解他人等。(1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到讲文明有礼貌不仅体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程度,也影响社会风气,反映一个国家的形象。‎ ‎(2)讲文明有礼貌要做到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要遵循交往礼仪三原则,交往要讲艺术,从这三个方面组织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了文明交往的相关知识。‎ ‎12.材料一:以“金秋小榄·美丽菊城”为主题的2014年中山小榄菊花会,从‎11月23日持续飘香至‎12月12日,为期20天。瑰丽壮阔的小榄菊花会,不仅仅是赏花这么简单,丰富多彩的民俗和文化节目让它充满了文化气息,成为中山全民的文化盛世,成为展示生活、艺术充分结合的舞台。‎ 材料二:‎2014年10月29日, 第九届中山(石岐)休闲旅游文化节在万众瞩目的兴中广场拉下帷幕。‎ 9‎ 本届文化节活动精彩纷呈,如:备受欢迎的摩托艇花式表演、中华武术观摩赛、千灯万彩灯谜长廊、民间艺术大巡演等,不仅展示了休闲石岐的魅力,擦亮了石岐名片,还让广大市民分享石岐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1)中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小榄菊花会”外,你还知道哪些?请至少列举3项。‎ ‎(2)小榄菊花会、石岐休闲旅游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有何重要意义?‎ ‎(3)作为中山市民,迎接海内外游客,我们如何做友好往来的使者?‎ ‎【答案】‎ ‎(1)中山咸水歌、沙溪凉茶传统工艺、醉龙舞、鹤舞、黄埔麒麟舞等。(3项即可)‎ ‎(2)①有利于弘扬中山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中山人对中山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②有利于加强对外文化的交流,提高小榄、中山的对外知名度;‎ ‎③有利于开发、推介当地旅游资源,促进小榄、中山经济的发展;‎ ‎④有利于树立中山“博爱、创新、包容、和谐”新形象;‎ ‎⑤有利于各地文化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答案具有开放性,其他言之有理均可赋分)‎ ‎(3)做一名友好往来的使者,我们不仅要以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还要宣传、弘扬中山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山,了解中山“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的精神。‎ ‎【解析】‎ 试题分析:‎ ‎(1)结合本地的优秀传统文化来组织答案即可,注意最少回答三个方面。‎ ‎(2)这些活动的举办带来的积极作用,可以从经济、文化等方面来回答。经济方面: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文化方面:增强文化认同感;加强文化交流等。‎ ‎(3)做文化交流的使者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弘扬本地的优秀传统文化,二是要汲取其他地区的优秀文化。注意要以平等、开放、尊重的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化。‎ 考点:本题考查了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 ‎13.我国历来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2014年,中央财政下达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878.97亿元,比2013年增长6.1%。此项资金主要用于: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校舍安全、教师乡村学校任教和教师生活补助。‎ ‎2014年8月,《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强调,义务教育学校要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不以各类竞赛、考级、奖励证书作为学生入学依据。‎ ‎(1)材料中列举的国家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为公民的哪一项权利的实现提供经济和政策保障?请从公民自身发展要求的角度,谈谈保障公民这一权利的重要性。‎ ‎(2)结合课本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相关知识,说明我们青少年学生要做成功的受教育者,在学习中应有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有哪些?(各举2例)‎ 9‎ ‎【答案】‎ ‎(1)受教育权。现代社会,公民不接受教育,不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就无法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2)学习态度:树立学习自信、克服自卑、永不自满等(或科学评价自己扬长避短、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任2点即可)‎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任2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受教育权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从题文中国家对义务教育的重视和采取的措施,说明维护公民的受教育权。公民享受教育的重要性可以从生存、就业、为社会做出贡献等方面回答。‎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考点:受教育权;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意义;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 ‎14.[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材料一:2014年5月4曰,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好比“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如果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自觉践行社会价值观,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这不禁让我想起刚进入初中时的两个生活镜头 ‎(1)从公民层面看,镜头一、二分别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 ‎(1)镜头一: 。镜头二: 。‎ 材料二:‎2014年4月11日,由中宣部、山东省委联合举办的推广善行义举榜现场会在曲阜召开。山东以善行义举“四德榜”(四德包括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为抓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由此向全国推广。‎ 走进当时现场会的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村口“四德榜”上张贴 “善行义举”:‎ 9‎ ‎(2)读了两人的“善行义举”,请分别指出他们上榜的理由。‎ ‎【答案】‎ ‎(1)镜头一:爱国。镜头二:友善。‎ ‎(2)周长梅:她依法履行了孝敬父母的义务,弘扬了孝老爱亲的美德;‎ 她关爱他人,热心助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她积极承担了自己的责任,是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武茂龙:他做到了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弘扬了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他有爱岗敬业的美德。‎ 考点:‎ ‎(1)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本题考查诚信、积极承担责任。‎ ‎15.‎ ‎【领略•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1)举2个你所了解的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例子。‎ ‎【品读•中华文化】‎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上的讲话强调:优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了解、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做到与时俱进;‎ ‎(2)请你谈谈中华文化的地位和影响。‎ ‎【传承•优秀文化】习近平强调:今天要我们继承和弘扬孔子文化,使之符合时代的要求。‎ 9‎ ‎(3)你认为继承和弘扬孔子文化时要注意些什么?‎ ‎【答案】‎ ‎(1)如春节吃团圆饭,拜年的习俗等,如故宫、长城等(符合题意即可)‎ ‎(2)地位:是世界文化大观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影响: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理具有深刻的影响;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了解、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做到与时俱进;(写出2点)‎ ‎【解析】‎ 试题分析:‎ ‎(1)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春节、方块字、京剧、旗袍、故宫、长城等。‎ ‎(2)地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影响:中华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理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孔子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了解、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做到与时俱进。‎ 考点:‎ ‎(1)本问考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表现。‎ ‎(2)本问考查中华文化的地位和影响。‎ ‎(3)本问考查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9‎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