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光的电磁说专项练习(有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高考物理光的电磁说专项练习(有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中物理考题精选(116)——光的电磁说 ‎1、以下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描述正确的是 A.车站安检口使用红外线对行李包进行检测 B.所有物体都发射红外线,热物体的红外辐射比冷物体的红外辐射强 C.电视机的遥控利用的是紫外线 D.紫外线可使人民币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答案 BD ‎2、光通过各种不同的障碍物后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衍射条纹,衍射条纹的图样与障碍物的形状相对应,这一现象说明 A.光是机械波,且可以携带信息 B.光具有波动性,且可以携带信息 C.光具有粒子性,但不可携带信息 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但不可携带信息 答案 B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论什么波,只要振幅足够大就可以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B. 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可以产生电磁波 C.波源与观察者互相靠近或者互相远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都会发生变化 D.火车以接近光速行驶时,我们在地面上测得车厢前后距离变小了,而车厢的高度没有变化 答案 CD ‎4、太赫兹辐射是指频率从0.3THz(1THz=1012Hz),波长介于无线电波中的毫米波与红外线之间的电磁辐射,辐射所产生的T射线在物体成像、医疗诊断、环境检测、通讯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最近,科学家终于研制出以红外线激光器为基础的首台可产生4.4THz的T射线激光器,从而使T射线的有效利用成为现实.关于4.4THz的T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它的波长比可见光长   ‎ ‎ B.它的频率比可见光大 C.与红外线相比,T射线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D.与X射线相比,T射线更容易表现出粒子性 ‎ 答案 A C ‎5、2011年4月,我国进行了第三次大熊猫普查,首次使用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卫星红外遥感技术,详细调查了珍稀大熊猫的种群、数量、栖息地周边情况等.红外遥感利用了红外线的(      )‎ A.热效应          B.相干性 C.反射性能好      D.波长长、易衍射 ‎ 答案 D ‎6、‎ - 9 -‎ 无线电广播的中波段长范围为187m-----560m,为避免邻近电台的干扰,两个电频率至少应相差104Hz,则在此波段中最多可容纳的电台数为_________ ‎ 答案 106 ‎ ‎7、红外遥感卫星通过接收地面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探测地面物体的状况.地球大气中的水汽(H2O)、二氧化碳(CO2)能强烈吸收某些波长范围的红外辐射,即地面物体发出的某些波长的电磁波,只有一部分能够通过大气层被遥感卫星接收.下图为水和二氧化碳对某一波段不同波长电磁波的吸收情况,由图可知,在该波段红外遥感大致能够接收到的波长范围为(     ) ‎ A.2.5~3.5μm    B.4~4.5μm C.5~7μm           D.8~13μm 答案 D ‎8、声波和电磁波均可传递信息,且都具有波的共同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的传播速度小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B.声波和电磁波都能引起鼓膜振动 C.电磁波都能被人看见,声波都能被人听见 D.二胡演奏发出的是声波,而电子琴演奏发出的是电磁波 ‎ 答案 A ‎9、下列各组电磁波,按波长由长到短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g射线、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 ‎   B.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g射线 ‎   C.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g射线 ‎   D.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g射线 ‎ 答案 B ‎10、关于光谱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 B. 光谱分析时,既可用明线光谱也可用吸收光谱 C. 分析月亮的光谱可得到月亮的化学成分 D. 光谱分析时,只能用线状谱 ‎ 答案 AB ‎11、在电磁波谱中,可见光、无线电波、X射线和γ射线的光子能量最大的是(      )‎ A.可见光       B. 无线电波      C. X射线      D. γ射线 ‎ 答案 D ‎12、热辐射是指所有物体在一定的温度下都要向外辐射电磁波的现象.辐射强度指垂直于电磁波方向的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接收到的辐射能量.在研究同一物体于不同温度下向外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与其辐射强度的关系时,得到如图所示的图线:图中横轴λ表示电磁波的波长,纵轴Mλ表示某种波长电磁波的辐射强度,则由Mλ—λ图线可知,同一物体在不同温度下 : ‎ A.向外辐射同一波长的电磁波的辐射强度相同 B.向外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是相同的 C.向外辐射的电磁波的总能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 9 -‎ D.辐射强度的极大值随温度升高而向短波方向偏移 答案 D ‎13、日光灯中有一个装置——启动器,其中充有氖气.日光灯启动时启动器会发出红光,这是由于氖原子的(   )‎ ‎ A.自由电子周期性的运动而发光的    B.外层电子受到激发而发光的 C.内层电子受到激发而发光的        D.原子核受到激发而发光的 ‎ 答案 B ‎14、电子从汞的表面逸出时需要做的功是7.27×10-19J,为使汞产生光电效应,其入射光的极限频率是多少?能不能用可见光照射汞的表面来产生光电子?‎ ‎ (可见光的频率范围3.9×1014Hz~7.5×1014Hz) ‎ 答案 1.2×1015Hz    不能 ‎15、红外遥感卫星通过接收地面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探测地面物体的状况。地球大气中的水汽(H2O)、二氧化碳(CO2)能强烈吸收某些波长范围的红外辐射,即地面物体发出的某些波长的电磁波,只有一部分能够通过大气层被遥感卫星接收。右图为水和二氧化碳对某一波段不同波长电磁波的吸收情况,由图可知,在该波段红外遥感大致能够接收到的波长范围是( )‎ ‎ ‎ ‎   A.2.5~3.5 μm     B.4~4.5 μm     ‎ C.5~7 μm     D.8~13 μm 答案 D ‎16、在下列现象中说明光具有波动性的是(     )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衍射    C.光的干涉    D.光电效应 答案 BC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波是一种概率波,也是一种电磁波 B.    单色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子的能量改变 C.    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D.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为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答案 ACD ‎18、下列四个示意图所表示的实验,能验证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 ‎ - 9 -‎ 答案 C ‎19、对于光学现象及其应用的解释,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光导纤维利用的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 B.雨后美丽的彩虹是光的衍射现象    ‎ C.X光透射应用的是光的衍射现象    ‎ D.电影院中观看立体电影的眼镜利用的是光的干涉现象 答案 A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光学镜片上喷涂“增透膜”,可以使透射光增强,这是利用了光的干涉现象 B.太阳光谱中的暗线说明太阳大气层中存在着其特征谱线与暗线相对应的元素 C.黄光、红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某介质射到介质与空气的交界面,若黄光恰好发生全反射,则红光一定不能发生全反射 D.研究光电效应得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 ABC ‎21、在下列各组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波动性的是( ) A  光的折射现象、色散现象    B  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 C  光的衍射现象、偏振现象    D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电效应现象 答案 C ‎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单色光做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时,在屏上呈现清晰的明暗相间的条纹,若将光屏稍微前移一点,则条纹变得模糊        B.甲、乙两列车相向行驶,两车均鸣笛,且所发出的笛声频率相同,则乙车中的某旅客听到的甲车笛声频率高于他所听到的乙车笛声频率        C.分别用绿光和X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相同        D.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则核外电子电势能的减小值小于动能的增加值 答案 B ‎23、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光从真空射入不同介质,当入射角一定时,折射角大的,该介质的折射率大 B.光子射到金属表面时不一定有电子发出 ‎ - 9 -‎ ‎ C.一单色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其频率不变,波长变短 D.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若装置不变,则红光条纹间距大于蓝光条纹间距 答案 A ‎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 ②雨后天空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③根据经典电磁理论可知,原子十分稳定,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 ④光电效应表明光具有粒子性,从而否定了光的波动性 A.①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电磁波 B.波长越长的电磁波传播的速度越快 C.当日光灯启动时,旁边的收音机会发出“咯咯”声,这是由于日光灯产生的电磁波干扰造成的 D.γ射线也是电磁波,且它的波长比可见光长 答案 C ‎26、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平静的湖面上出现岸边树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B.在阳光照射下,水面上的油膜上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干涉现象 C.激光和自然光一样,都是偏振光 D.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把入射光由绿光改为黄光,条纹间距将变宽 答案 ABD ‎27、下列事实中,表明光具有波动性的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衍射;       (D)光的色散。‎ 答案 BCD ‎28、光的电磁说不能解释的光的现象是(      )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干涉。‎ C.光的衍射。         D.光电效应。 ‎ 答案 D ‎29、光电效应现象证明了光具有(    ) A.粒子性       B.波动性  C.衍射的特性   D.干涉的特性 答案 A ‎30、下列各种现象中不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的是。(    ) A:光的偏振现象                      B:光电效应现象                      C: 光的双缝干涉现象                 D:光的衍射现 答案 B - 9 -‎ ‎31、人类对光的本性认识的过程中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如图所示的四个示意图所表示的实验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的是: [     ]‎ 答案 ABD ‎32、下列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光子与电子都有波粒二象性,都是概率波,因此是同样的一种粒子        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        D.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粒子性 答案 C ‎33、声波和光波比较,对声波来说,最明显的现象和不可能的现象分别是(    )        A.折射,干涉         B.衍射,偏振         ‎ C.干涉,衍射         D.偏振,折射 答案 B ‎34、由于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我们无法只用其中的一种说法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_____________。‎ 答案 波粒二象性 ‎35、以下现象或实验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的是( )  A.阳光下肥皂泡呈彩色条纹     B.小孔成像 C.泊松亮斑            D.日食和月食 答案 AC ‎36、光的干涉表明光是( ) A、直线的      B、具有波动性的    ‎ C、具有一定的速度     D、可折射的 答案 B ‎37、光的波动说无法解释的是( ) A、光的衍射    B、光电效应        C、光的干涉      D、色散 答案 B ‎38、下列实验中,能证实光具有波动性的是(    ) 1光电效应实验  2光的双缝干涉实验  3光的圆孔衍射实验   4α粒子散射实验 ‎ - 9 -‎ ‎ (A)1和2          (B)2和3          (C)1和4      (D)3和4‎ 答案 B ‎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分光镜观测光谱是利用光折射时的色散现象 B.用X光机透视人体是利用光电效应 C.光导纤维舆信号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D.门镜可以扩大视野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答案 A ‎40、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其他条件相等时,光的频率越高,衍射现象越容易看到 B.频率越高的光粒子性越显著,频率越低的光波动性越显著 C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表现出粒子性 D.若让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时它们将严格按照相同的轨道和方向做极有规则的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BC ‎41、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双缝干涉实验中,使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如果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将出现规则的干涉条纹 B.双缝干涉实验中,使个别光子通过狭缝后,底片上将出现规则的干涉条纹 C.波动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而是光子自身固有的性质 D.光子通过狭缝的运动路线像水面波一样 答案 AC ‎4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波是通过光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单个光子没有波动性 B.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概率体现光的波动性 C.波长越长的电磁波波动性越显著 D.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答案 BCD ‎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考虑相对论效应,长度、时间的测量结果都随物体与观察者相对运动状态而改变 B.一切物理规律在不同的惯性系中是平权的 C.圆屏阴影中心的亮斑(泊松亮斑)是光波叠加造成的 D.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条纹间距与缝的宽度成正比 答案 ABC ‎44、在下列各组光学实验现象或事实中,都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的一组是 ( ) A.泊松亮斑、雨后空中出现的彩虹 B. 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 C. 光的双缝干涉现象、偏振现象 ‎ - 9 -‎ ‎ D. 日食、光电效应现象 答案 C ‎ ‎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分光镜观测光谱是利用光折射时的色散现象 B.  用X光机透视人体是利用光电效应 C.  光导纤维信号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D.   门镜可以扩大视野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答案 A ‎46、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关于光的本性,牛顿提出了“微粒说”惠更斯提出了“波动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综合他们的说法圆满地说明了光的本性 ‎(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既可以把光看成宏观概念上的波,也可以看成微观概念上的粒子 ‎(C)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 ‎(D)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频率高、波长短的光,粒子性特征显著 答案 C、D,‎ ‎47、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的回波来探测目标方向和距离的一种装置,雷达的天线犹如喊话筒,能使电脉冲的能量集中向某一方向发射;接收机的作用则与人耳相仿,用以接收雷达发射机所发出电脉冲的回波。测速雷达主要是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可由回波的频率改变数值,计算出目标与雷达的相对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雷达发射的是不连续的电磁波       ‎ B.雷达用的是微波波段的无线电波 C.目标离雷达天线而去时,反射信号频率将高于发射信号频率 D.目标向雷达天线靠近时,反射信号频率将高于发射信号频率 答案 ABD ‎48、用功率P0=1W的光源,照射离光源3m处的某块金属的薄片,已知光源发出的是波长为589nm的单色光,求:1s内打到金属1m2面积上的光子数。‎ 答案 离光源3m处的金属板每1s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光能为Js/m2‎ 每个光子的能量为J 所以单位时间内打在金属板上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为个。‎ - 9 -‎ ‎49、部分电磁波的大致波长范围如图所示.若要利用缝宽与手指宽度相当的缝获得明显的衍射现象,可选用__        _波段的电磁波,其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微波;要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波长应与缝的尺寸相近.‎ ‎50、在防治“非典”期间,在机场、车站等交通出入口,使用了红外线热像仪。红外线热像仪通过红外遥感,可检测出通过它时的发热病人,从而可以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关于红外线和红外线热像仪,上述表明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但                ,红外线是由        受激发而产生的.‎ 答案 且物体在不同温度下发射的红外线的频率和强度不同,外层 - 9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