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杭州七校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联考试卷(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838.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5届杭州七校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联考试卷(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4-2015学年益阳市高二语文1月月考试题(有答案)‎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卷(14小题,每小题3分 共42分)‎ 一、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菲薄 缠绵悱恻 绯红 蜚短流长 B.缣帛 煎熬 缄默 渐染 C.脚踝 槐树 裸露 颗粒无收 D.奶酪 稀稀落落 贿赂 一丘之貉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琼筵 葱笼 平心而论 有志者事竞成 ‎ B. 羽觞 株连 浮想联翩 吉人自有天相 ‎ C. 秉烛 申辩 不径而走 坐收渔人之利 ‎ ‎ D. 惊愕 表率 揠苗助长 万变不离其中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以零容忍严惩腐败分子,显示了反腐惩恶的坚定决心。‎ B. 我们要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 C. ‎“迷惘的一代”这个称呼的来历,出自侨居巴黎的美国老一辈女作家格特鲁德·斯坦因之口。‎ D. ‎ ‎2014年12月31日夜发生在上海外滩的踩踏事故,因有目击者称“撒钱”导致混乱引发踩踏一说,引发网络热议。‎ ‎4.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眼看2014年就要从眼皮底下溜过,全世界媒体都在做着盘点,但一场新的灾难几乎是见缝插针地扑过来。北京时间‎12月28日7时24分,印度尼西亚泗水飞往新加坡的亚航QZ8501航班与雅加达塔台失联,机型为A320。‎ B.当马谡失街亭后,大多数将领都认为马谡固然失误重大,但罪不容诛,且在随诸葛亮南征时屡次进言献计,颇有建树。‎ C.三峡库区建设应有全局观念,既要考虑各区县产业的合理布局,更要考虑经济发展与库区环境的关系,只顾及本地利益和眼前利益的这种目无全牛的发展方式,最终会给库区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D.他因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傲慢狂妄的个性,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 ‎5.下列有关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韦庄词语言富丽精工,音调和谐,讲究格律,其人被称为“词中老杜”。‎ B. ‎《离骚》是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叙事诗,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风格的政治叙事诗。‎ C.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自号钟隐、莲峰居士,徐州人。 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尤以词著名,词为五代之冠,世称李后主。‎ D. 赋,是有别于诗歌和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始于春秋赵荀卿的《赋篇》,汉代成为一种特定的文学体裁。‎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阅读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9 -‎ A.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家,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1954年凭《桥边的老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品还有《永别了,武器》《太阳照样升起》《丧钟为谁而鸣》。‎ B.《桥边的老人》关注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战争毁了他们的家园,使他们流离失所。对战争的谴责、对生命价值的珍视、对善良的人性的揭示是这部小说的主旨。‎ C.《桥边的老人》由“我”来作为故事里的人物,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和亲切感,但“我”只是充当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一个观察者, 这样就避免了作者的介入,显得比较客观。‎ D.全知视角——全知视角的叙述者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是全知全能的,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甚至在叙述过程中加入评论,对人物的心理描写。‎ 7. 将下面的五句诗删去一句,再将余下的排序组成七绝,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 ( )‎ ‎①绿阴冉冉遍天涯  ②青草池塘独听蛙  ③秋庭暮雨类轻埃  ‎ ‎④林莺啼到无声处  ⑤门外无人问落花。‎ A.③②④⑤ B.⑤①④② C.①②⑤④ D.⑤③②①‎ ‎8.下列各句中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异乎三子者之撰 A.故不我若也 B.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C.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9.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为: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愿为君快战 C.而:善刀而藏之 不敢言而敢怒 D.于:多于机上之工女 虽然,每至于族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B.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C.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D.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世美堂后记 归有光 余妻之曾大父王翁致谦,宋丞相魏公之后。自大名徙宛丘,后又徙余姚。元至顺间,有官平江者,因家昆山之南戴,故县人谓之南戴王氏。翁为人倜傥奇伟,吏部左侍郎叶公盛、大理寺卿章公格一时名德,皆相友善,为与连姻。成化初,筑室百楹于安亭江上,堂宇闳敞,极幽雅之致,题其匾曰“世美”。四明杨太史守阯为之记。‎ 嘉靖中,曾孙某以逋官物粥于人。余适读书堂中,吾妻曰:“‎ - 9 -‎ 君在,不可使人顿有《黍离》之悲。” 余闻之,固已恻然。然亦自爱其居闲静,可以避俗嚣也,乃谋质金以偿粥者。不足,则岁质贷;五六年,始尽雠其直。安亭俗呰窳①而田恶。先是县人争以不利阻余。余称孙叔敖请寝之丘、韩献子迁新田之语以为言。众莫不笑之。余于家事,未尝訾省②。吾妻终亦不以有无告,但督僮奴垦荒菜,岁苦旱而独收。每稻熟,先以为吾父母酒醴,乃敢尝酒。获二麦,以为舅姑羞酱,乃烹饪,祭祀、宾客、婚姻、赠遗无所失。姊妹之无依者悉来归,四方学者馆饩莫不得所。有遘悯③不自得者,终默默未尝有所言也。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 庚戌岁,余落第出都门,从陆道旬日至家。时芍药花盛开,吾妻具酒相问劳。余谓:“得无有所恨耶?”曰:“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 长沙张文隐公薨,余哭之恸,吾妻亦泪下,曰:“世无知君者矣!然张公负君耳!”辛亥五月晦日,吾妻卒。实张文隐公薨之明年也。‎ 后三年,倭奴犯境,一日抄掠数过,而宅不毁;堂中书亦无恙。然余遂居县城,岁一再至而已。辛酉清明日,率子妇来省祭,留修圮坏,居久之不去。一日,家君燕坐堂中,惨然谓余曰:“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余退而伤之,述其事,以为《世美堂后记》。‎ ‎【注】 ①俗呰窳:俗习懒惰。②訾省:过问,指计算、核查财目。③遘悯:遭受患难。‎ ‎1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曾孙某以逋官物粥于人   粥:出售 B.岁苦旱而独收 苦:为……所苦 C.岁一再至而已 再:两次 ‎ D 得无有所恨耶 恨:痛恨 ‎12.下列各项中能够直接表明归有光的妻子王氏贤惠的一组是(  )‎ ‎①一时名德,皆相友善 ‎②终亦不以有无告,但督僮奴垦荒菜 ‎③世无知君者矣 ‎④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 ‎⑤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 ‎⑥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 A.②④⑤    B.①②⑥  ‎ C.③⑤⑥   D.①③④‎ ‎ 13.下列对文章内容概括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归有光妻子的曾祖父王致谦是名门之后,为人豪爽洒脱,奇异不凡,在当时很有名,同叶盛、章格交好,世美堂就是由他修建的。‎ - 9 -‎ B.本文是归有光悼念去世的妻子王氏的文章。她治家勤俭,孝敬老人,同亲属朋友关系和睦,对丈夫全力支持,十分贤惠。‎ C.因为归有光喜欢读书,所以家中藏书一旦散失,妻子就让人四处寻找,最后他家里的藏书竟然多达上千卷。‎ D.归有光的代表作《项脊轩志》采用散文形式,在对生活琐事的平实朴素叙述中渗透了深沉真挚的情感,本文的风格与其相近。‎ ‎14. 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 A. 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 B. 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 C. 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 D. 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 第二卷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每小题3分)‎ 1) 然亦自爱其居闲静,可以避俗嚣也,乃谋质金以偿粥者。(《世美堂后记》)‎ 2)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3)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4)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三、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题。(8分)‎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 高城传漏过三更。‎ - 9 -‎ 孤灯无焰穴鼠出, 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①, 残年但欲慕初平②。‎ 不然短楫弃家去, 万顷松江看月明。‎ ‎ 【注】:①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 ‎②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16.简析颔联第二句的表达效果。(3分)‎ ‎17.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尾联的看法。(5分)‎ 四、18.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6分)‎ ‎(1)潦水尽而寒潭清, 。‎ ‎(2) ,知来者之可追。‎ ‎(3)开琼筵以坐花, 。 ‎ ‎(4) ,栗深林兮惊层巅。 ‎ ‎(5)五更鼓角声悲壮, 。‎ ‎(6) ,大块假我以文章。‎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1题 太阳岛上 ‎ 包利民 父亲那时每喝完酒,都会感叹着说:“在哈尔滨,最好的地方就是太阳岛了,全国都出名啊!”‎ 那年我八岁,父亲一年中有大半年时间在工程队干活,走过很多地方。当时正流行郑绪岚演唱的《太阳岛上》,歌中唱道:“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美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带着垂钓的渔竿\带着露营的篷帐\我们来到了\我们来到了\小伙子背上六弦琴\姑娘们换好了游泳装……”不知勾起了多少人的向往之心。‎ 于是在一次父亲酒后,我问他:“你去过太阳岛吗?你咋知道那是哈尔滨最好的地方?”父亲便略低下头说:“没去过,不过肯定是能去的!”那年父亲所在的工程队要去哈尔滨修江桥,他兴奋得无以复加,用力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小子,这回你爹可真要去太阳岛喽!”‎ 夏天的时候父亲写信回来,说过几天他们要放两天假,正好可以去太阳岛瞅瞅,还说远远地看那里,全是绿色,里边肯定要比歌中唱得还好。于是那以后我日日盼着父亲的信,想听他讲讲太阳岛上的事。可是竟是一直没有信来,也不知他去太阳岛没有。‎ 秋天的时候,父亲回来了。我和姐姐就都问:“你去太阳岛了吗?那上面好吗?”父亲就说:“当然去了,嘿,真是太好了!”我们就不依不饶地问:“那到底好在哪儿呢?”父亲也说不清楚,问他上面可有歌中说的弹琴的小伙子和穿泳装的姑娘,他说:“反正人挺多,干啥的都有!”我们就说:“你是不是没去啊,回来骗我们!”父亲急了,说:“咋没去?那门票要五块钱一张呢!”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在我们眼前晃了晃:“这就是门票!”我们看了一眼,上面果然写着“5元”的字样,还有一个红红的印章,没等细看,他就收回去了,说:“别让你们弄坏了,这可要留做纪念呢!”‎ 自那以后,父亲每次喝酒之后,更是慨叹太阳岛的美,说得我们心中痒痒的,暗暗决定以后一定要亲自去看看。父亲也是常说:“等有机会我还要再去看看,这次要看得仔细些!”‎ - 9 -‎ 可是父亲最终没有再等到机会,工程队那几年转而向大小兴安岭施工,再也不去省城了。后来父亲的一条腿被砸伤,不能再出去干活了,而我们的小村子离哈尔滨又极远,他再去太阳岛的梦想就一直没有实现。‎ 后来,我去哈尔滨上学,到了那儿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了一趟太阳岛。也许是期望过高,并没有想象中的美丽迷人,心中便有了失望。可是在给父亲的信中,我还是把太阳岛的风景描绘得天花乱坠。姐姐来省城看我,我们又去了一次太阳岛,并照了许多相片,姐姐说:“回去我一定给爸好好讲讲,他现在喝完酒还总念叨呢!这么多年了,他一直都没忘!”我们相视一笑,心中却涌起一种异样的情绪。‎ 那年暑假,我回到家,父亲一见我就用力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小子,爸没骗你吧?那太阳岛是不是很好?”我使劲儿点头。那天我陪父亲喝酒,话题总是不离太阳岛。父亲喝醉了,躺在炕上口中还不住地说着:“太阳岛,就是最好的地方!”‎ 我和姐姐默默地看着酣睡的父亲,眼睛都有些发湿。当年我们就曾偷偷地翻出父亲那张太阳岛的门票,其实那是一张随地吐痰的罚款单收据,父亲从没有去过太阳岛。‎ ‎(《中外读点》)‎ ‎19. 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述。(4分)‎ ‎20. 小说以“太阳岛上”为题目,从全文看,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21. 小说最后说“父亲那张太阳岛的门票”“其实是一张随地吐痰的罚款单收据,父亲从没有去过太阳岛”。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动物园里的哑剧演员 米科尔森 一天,有一位失业的哑剧演员被一名动物园管理员突然抓住了。这位管理员解释说,动物园里那只最吸引人的大猩猩突然死了,为了吸引观众,他希望这位哑剧演员能够扮演那只大猩猩。‎ - 9 -‎ 第二天早晨,为了生存的哑剧演员便穿上大猩猩的套装走进笼子。他惊喜地发现,这还真是一桩难得的美差:他可以想睡就睡,想玩就玩。几个月过后,人们对他有点厌倦了。他发现人们已经将注意力转向隔壁笼子里的那头狮子。他可不想失去观众的眼球。于是,他越过隔离墙,悬吊在狮子笼的顶上。自然,这让狮子火冒三丈,可观众们看得很开心。于是,动物园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动物园乐在心中,给这位哑剧演员涨了薪水。就这样,哑剧演员不断变着花样挑逗狮子,观众越越多,而他的薪水也跟着不断上涨。‎ 有一天,当他在狂暴的狮子头上表演倒挂金钩时,不小心从笼顶上掉了下,哑剧演员吓得魂飞魄散。他开始围着笼子跑,而狮子则在后面紧追不舍。最后,哑剧演员吓得尖叫起,“救命啊,救命啊!”狮子说时迟那时快,一个跳跃便将他按住了。哑剧演员看着气势汹汹的狮子,知道自己已经命在旦夕了。这时狮子却开口说话道:“赶快闭嘴,你这个傻瓜!你想让我们两个都被炒鱿鱼吗?”‎ ‎22.阅读全文后,谈谈这篇小说给你的思考。不少于100个字。(6分)‎ 七、写作(60分)‎ ‎23.按要求作文(60分)‎ ‎“百善孝为先”。李密为侍祖母汤药,报养祖母以尽其天年,辞官废远,堪称至“孝”;王勃趋庭,叨陪鲤对,陪侍父亲,聆听教诲,“孝”又有了新的内容。《孝经》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 在社会新的转型时期,在全国上下大力宣讲道德模范的时候,你对“孝”又有怎样的思考?请就此自定立意,自拟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 9 -‎ 语文参考答案 ‎1、‎ ‎2、B。葱茏、不胫而走 万变不离其宗 ‎3、D。A成分残——“以零容忍的态度”B搭配不当,“推动”C主语与后文搭配不当,去掉“的来历”‎ ‎4、A见缝插针:比喻尽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或时间。罪不容诛:判处死刑也抵偿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恶极大。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侧目而视: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5、C。A词中老杜是周邦彦B《离骚》是政治抒情诗D赋,是有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6、A《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 ‎7. B 解析:此诗为南宋曹豳所写的《春暮》。既是绿阴遍天涯的暮春,应去掉③;既是绝句,一般一、二、四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判断出第三句为④,根据根据内容、意境确定第二句、首尾两句。 ‎ 8、 B.A宾语前置 B状语后置 C被动句 D判断句 9、 B.A只,副词;是,表判断。B给,介词。C表承接;表转折。D比,表比较;介词,引出对象 10、 D.ABC均为名词作状语,D名词作动词。‎ 11、 D项,恨:遗憾。‎ ‎12. A①指王致谦、叶盛和章格。⑥间接表现。‎ ‎13.C项,“所以家中藏书一旦散失”与原文不符。 14.C ‎15、(12分,每题3分)‎ 1) 然而(我)自己也很喜欢那里环境的幽静、美好,可以避开尘世的喧嚣打扰,于是,我想借钱来还给那个买主。‎ 2) 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会用到它。‎ 3) 把宝鼎视为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视同土块,把珍珠看成石子,随地丢弃,秦人看着这些宝物并不怎么爱惜。‎ 4) 驼以种树为业,凡是长安有钱有势的人(把种树)作为观赏游玩的以及卖果营利的人,都争着迎接和雇用(橐驼)。‎ ‎16.以邻犬走在枯叶上是声音,衬托出深夜的静谧,表现诗人的夜不成寐,侧面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悲愤。(3分,深夜静谧,诗人的情况各1人)‎ ‎17.全诗前四句写出了诗人孤夜无眠的情景,颈联流露了诗人早年希望未果效力然而报国无门,晚年希望学得长生之术而又自知不能的想法,尾联表面上写要泛舟江湖、与清风明月为伴,看似超脱,但联系全诗,这只不是诗人的激愤之语罢了,意在抒发暮年壮志难酬的感慨于激愤。(5分)‎ ‎18、(6分)1烟光凝而暮山紫 2悟已往之不谏3飞羽觞而醉月 ‎4熊咆龙吟殷岩泉5三峡星河影动摇6阳春召我以烟景 ‎19.(4分)(1)热爱并向往美好的生活,对生活有朴素的愿望和追求。(2分)(2)有非常强烈的自尊心,以至于自欺欺人地维持着自己的梦想和父亲的尊严。(2分)(3)由于现实生活的穷困和乡村生活中养成的不良习惯而在城市文明面前遭受折辱的农民形象。(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20.(6分)(1)文章从父亲感叹太阳岛是“最好的地方”写起,记叙了“父亲”游岛的渴望与遗憾,“我”‎ 两次游岛对“父亲”的同情和理解,“太阳岛”贯穿全文始终,成为行文线索。(3分)(2)“太阳岛”是 父亲的梦想,也带给了我们美好的期盼;“太阳岛上”留下了父亲的愿望,也留下了父亲的遗憾,更留 下了一个父亲的无奈和自尊。以此为题目,能引发读者对小说内涵的丰富联想,从而深化对主题的理解。‎ ‎(3分)‎ - 9 -‎ ‎21.(6分) 答案示例一:合理。(1分)(1)这个结尾似在意料之外,实在情理之中。一方面“父亲”‎ 的极为自尊在前文已经充分表现,另一方面,在情节上,前文“父亲”晃动票据而我们没看清的细节为 后文揭示“门票其实是一张随地吐痰的罚款单”埋下了伏笔。(2分)(2)结尾依然留下小说情节解读的 多种可能性,“父亲为什么未能游成太阳岛”,“父亲留下罚单要‘纪念’什么”,这些思考会使读者更全 面地理解“父亲”的形象——自尊而又深受折辱。(3分)‎ 答案示例二:不合理。(1分)(1)前文“父亲”晃动票据而我们没看清的细节已然暗示读者票据是假的,结尾揭示门票实为罚单没有必要,反使得小说缺少含蓄的意味。(2分)(2)以父亲醉了仍不忘念叨“太阳岛就是好地方”以及我和姐姐“眼睛都有些发湿”结尾,结合文中留有的悬念“父亲为什么未能游成太阳岛”,“父亲留下罚单要‘纪念’什么”等思考,会使读者对“父亲”的形象——自尊而又深受折辱——体会得更充分。(3分)(意思对即可)‎ ‎22.(6分)‎ 角度一:生活的艰辛。角度二:不作人家的看客。‎ 角度三:作假如此了得,谴责动物园管理者的行为。角度四:从游客的心理分析猎奇观念。‎ ‎(其他角度言之有理也可)‎ ‎23.略(60分)‎ 附【参考译文】‎ 我妻子的曾祖父王致谦是宋朝丞相魏公的后代。他们家从大名府搬迁到宛丘,后来又迁徙到了余姚。在元朝至顺年间,他们家出了一位在平江做官的,又因为他们家居住在昆山的南戴,因此,县里的人都称他们家为南戴王氏。王翁他老人家性情豪爽洒脱,奇异不凡,与吏部左侍郎叶盛、大理寺卿章格,都是当时德高望重的人,他们相互之间交情很好,并结成儿女亲家。到成化初年,(王致谦)在安亭江边建了上百间房子,厅堂十分宏伟宽敞,极尽优雅的情趣,又在匾上题了“世美”二字。四明的杨守阯太史为它写作了《世美堂记》。‎ 嘉靖中期,王翁的曾孙因为欠官府的税金要把世美堂卖给别人。我正在家中读书,我妻子说:“只要有你在,就不能让人有家园毁坏的悲哀。”我听了这话,本来觉得很伤感。然而(我)自己也很喜欢那里环境的幽静、美好,可以避开尘世的喧嚣打扰,于是,我想借钱来还给那个买主(买下世美堂)。钱不够,就每年典押借贷;过了五六年,才还完那些钱。安亭这个地方民风懒惰,土地贫瘠。开始时,县里的人争着用这样做的害处来阻止我。我就说了孙叔敖请求寝丘、韩献子迁都新田的典故给他们听。众人都笑我。我对于家中的账务,自己从来没有计算、核查过。我的妻子也从来不把情况告诉我,只是叫僮奴们去开垦荒地,在大旱的年头,只有我家的地获得丰收。当稻子成熟的时候,(我的妻子)先用它们酿酒给我的父母品尝,自己才敢尝。当大小麦丰收了的时候,(我的妻子)先用它们做成美味的酱给公婆,自己才敢用它做菜,祖宗的祭祀、宾客的接待、子女的婚嫁、亲友间的礼尚往来,(她)没有做得不周到的。姐妹中孤苦无依的大都来投奔我,四方往来的读书人没有不照顾住和吃的。有时候碰到不顺心的忧愁事,(她)最后都默默接受没有怨言。因为我喜爱读书,那些旧时的书香人家的零散的书籍,(她)就找邻里去寻找,于是购置的书籍不下几千卷。‎ 庚戌年的时候,我到京城参加会试落榜,走路过了十天才到家。那个时候正是芍药花盛开的时候,我的妻子准备了美酒来慰劳我。我说:“难道没有遗憾吗?”她说:“抛弃功名事,隐居不出仕,有什么好遗憾的呢?”长沙的张文隐去世的时候,我悲伤地痛哭,我的妻子也潸然泪下,说道:“这个世上再也没有了解你的人了!但是张公是有负于你的啊!”辛亥年五月末,我的妻子去世了,是在张文隐去世后的第二年。‎ 又过了三年,倭奴侵犯我国边境,在一天之中多次经过掠夺,然而我的房子却没有毁坏;堂里的书也没有损毁。后来我一直居住在县城,一年才去两次而已。辛酉年的清明节,我带着儿子和儿媳前来祭扫,留下来把损坏的地方加以修葺,长住在这里没有离开。一天,我的父亲闲坐在厅堂里,悲痛地对我说:“房子还在,人却已经不在了,我想起了你媳妇啊!”我退下后对此感到十分哀伤,于是将这些记录下来,写了这篇《世美堂后记》。‎ - 9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