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1-201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ID:325711

大小:29.86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1-201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卷满分:100分    考试形式:闭卷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展示你的学识与才华,记录你的智 慧与收获。相信自己吧!相信你独特的思考、个性化的体验、富有创意的表达一定是最棒的!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各组中加粗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 (2分)A.亵渎(xiè)    玄奘(zànɡ)   恹恹(yàn)     虬枝(qiú)B.翌日(yì)     楠木(lán)    宽宥(yòu)     芥蒂(dì)C.摒弃(bìnɡ)   嫉妒(jí)     啁啾(jiū)     毋宁(nìnɡ)D.迸溅(bènɡ)   胸襟(jīnɡ)   迥异(jiǒnɡ)   拈轻怕重(niān)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2分)①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骏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浩齿。②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想夸夸奇谈;相反,学识丰富倒使人在判断某些新事物时,变得非常忧柔寡断。错别字    改  正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 一项是 (      )(2分)A.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B.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C.青年歌手大赛选手综合素质之所以整体不高的原因是不少歌手忽视文化学习造成的。D.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 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4、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2分)A.李明的父母对他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这不,昨天他妈妈又给他送衣服和牛奶来了。B.六千多个学生整整齐齐地站在操场上,真是鳞次栉比,蔚为壮观。C.老师家的藏书真多啊,偌大一个书房放得满满的,真可谓汗牛充栋。D.犯罪分子常用一些不名一钱的废外币冒充美元骗取一些贪财的老奶奶的金首饰。5.按照所给文段的思路,仿照相应的句式,将文段补写完整。(2分)人生中难免有些事情不尽如人意: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却只是一颗不起眼的星星;也许你想成为大海,                           ;                       ,却只是一根细弱的小草。这个时候,请不要失去人生的方向。只要珍惜自己,坦然接受自己,你会惊喜地发现平凡的你也有自己美丽的风景。6.完成下列诗句默写。(8分)(1)临风一唳思何事?                       。(2)                       ,相伴过年华。(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苦嫌鹦鹉语声娇。(4)                       ,欲上青天揽明月。(5)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诗人用来表现自己内心忧愁苦闷无法排解的句子是                         ,                          。(6)温家宝总理曾说过:“我们所做的一切,是让每个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不再听到这样的感叹:“呜呼!                 ?                    。”(用韩愈《马说》中的语句填空)。7.名著阅读。下面是中国古典名著中的一首诗,请写出该名著的名称,说说这首诗赞美的是哪位好汉,请写出其姓名、绰号及性格特点,并写出一个与他有关的故事情节。(5分)“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名著                               绰号                                        人物姓名                           故事情节                                    性格特点                                                                       8.语文实践活动。(3分)认真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就“鸟类与人类的关系”说说自己的发现。材料一:宋代葛天民的《迎燕》诗:“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台湾郭枫在《空山鸟语》中写道:“真的是鹧鸪么?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咕咕——’,我回到了江南。”材料二:飞鸽传书捎佳音,黄雀晨鸣唤学子,燕子春归知时令。从古到今,人们的生活与鸟类息息相关。通过对鸟类飞行的观察研究,经过多次的试验和失败,人类制成了滑翔机,并最终于1903年12月制造成功现代的飞机,这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活动的空间距离。材料三:蜂鸟在茂密的树林中飞行时,那是前后左右,随心所欲,灵活自如。而目前,一架高性能的超音速歼击机,想要在12000米的高空转个弯,那至少也得绕一个半径10000米左右的大 圈子。                                                                                                                                                                                                                                                                                                                            二现代文阅读(20分)(一)阅读《吊在井桶里的苹果》完成9—14小题(12分)吊在井桶里的苹果⑴有一句 话讲,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说的是做女儿的,特别亲父亲,而做父亲的,特别疼女儿。那讲的应该是女儿家小时候的事。⑵我小时,也亲父亲。不但亲,还瞎崇拜。把父亲当举世无双的英雄一样崇拜着。那个时候的口头禅是“我爸怎样怎样”。因拥有了那个爸,一下子就很了不得似的。⑶母亲还曾嫉妒过我对父亲的那种亲。一日,下雨,一家人坐着,父亲在修整二胡,母亲在纳鞋底。就闲聊到我长大后的事。母亲问,长大了有钱了买好东西给谁吃?我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给爸吃。母亲又问,那妈妈呢?我指着在一旁玩的小弟弟对母亲说,让他给你买去。哪知小弟弟是跟着我走的,也嚷着说要买给爸吃。母亲的脸就挂不住了,继而竟抹起泪来,说白养了我这个女儿。父亲在一边讪笑,说孩子懂啥。语气里却透着说不出的得意。⑷待得我真的长大了,却与父亲疏远了。每次回家,跟母亲有唠不完的家长里短,一些私密的话,也只愿跟母亲说。而跟父亲,却是三言两语就冷了场。他不善于表达,我亦不耐烦去问他什么。什么事情,问问母亲就可以了。⑸也有礼物带回,都是买给母亲的,衣服或者吃的,却少有父亲的。感觉上,父亲是不要装扮的,永远的一身灰色的或白色的衬衫,蓝色的裤子。偶尔有那么一次,我的学校里开运动会,每个老师发一件白色T恤。因我极少穿T恤,就挑一件男式的,本想给爱人穿的,但爱人嫌大,也不喜欢那质地。回母亲家时,我就随手把它塞进包里面,带给父亲。⑹我永远忘不了父亲接衣时的惊喜,那是猝然间遭遇的意外啊。他脸上先是惊愕,而后拿着衣的手开始颤抖,不知怎样摆弄才好,傻笑半天才平静下来,问,怎么想到给爸买衣裳的?⑺A、原来父亲一直是落寞的啊,我们却忽略他太久太久。⑻这之后,父亲的话明显多起来,乐呵 呵的,穿着我带给他的那件T恤。三天两头打电话给我,闲闲地说些话,然后好像是不经意地说一句,有空多回家看看啊。⑼暑假到来时,又接到父亲的电话,父亲在电话里很兴奋地说,家里的苹果树结很多苹果了,你最喜欢吃苹果的,回家吃吧,保你吃个够。我当时正接了一批杂志约稿在手上写,心不在焉地回他,好啊,有空我会回去的。父亲“哦”一声,兴奋的语调立即低了下去,是失望了。父亲说,那,记得早点回来啊。我“嗯啊”地答应着,把电话挂了。⑽一晃近半个月过去了,我完全忘了答应父亲回家的事。一日深夜,姐姐突然来电话。聊两句,姐姐问,爸说你回家的,怎么一直没回来?我问,有什么事吗?姐姐说,也没什么事,就是爸一直在等你回家吃苹果呢。我在电话里就笑了,我说爸也真是的,街上不是有苹果卖吗?姐姐说,那不一样,爸特地挑了几十个大苹果,留给你;怕坏掉,就用井桶吊着,天天放井里面给凉着呢。⑾B、我的心被什么猛地撞击了一下,只重复说,爸也真是的,就再也说不出其他话来。井桶里吊着的何止是苹果?那是一个老父亲对女儿沉甸甸的爱啊。9.文中写“我”小时候“最亲父亲”的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10.文中写了父亲两次不同的笑(见方框中)。结合具体的情境,说说:父亲“讪笑”的是                      ,“傻笑”的是                                 。(2分)11.揣摩文中画浪线的A、B句和其中加点的词,回答下列问题。(2分)(1)A句中“忽略”的含义是                                (2)B句中,你认为“什么”指的是                              12.本文十分感人。当读到什么情节(或细节)时你最为感动?为什么?(2分)答:                                     13.当“我”听到“姐姐”说“父亲”将苹果放在井里凉着盼“我”回来吃时,请你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用第三人称“她”补写“我”当时的表情、动作、神态等文字。(2分)                                      14.你是否也感受过你父爱(或母爱),说说你当时的感受。(2分)                                                          (二)阅读《低头与昂首》完成15—18小题(8分) (二)  低头与昂首①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可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③要取得成功,首先就要学会低头。这恰如演奏一支高昂的曲子,起首往往是低调的。低头,既是正确认识自己,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己,看低别人。你瞧不起别人,人家干嘛要瞧得起你呢?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④当然,低头并不意味着把自己不当人。低头不应该是流水,越流越低。一支曲子,越唱越低,就会唱不下去。有人把低头理解为唯唯诺诺、忍让一切,理解为逆来顺受、低声下气,这是不正确的。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应聘者一个接一个进去接受考试。每进去一个,主考官不由分说,凌空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捂着脸出来的人都落选了,他们是低头的人。后来有个年轻人进去,主考官同样劈来一记耳光,说:“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定了定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量,给主考官同样一记耳光,说:“就是这个滋味。”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年轻人被录用了。 ⑥不,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把自己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在摆放自己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在摆放我们自己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15、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16、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                                                                         17、文中的年轻人回敬了主考官一记耳光反而被录用了,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2分)                                                                                                                                                           18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应该怎样把握“低头”的尺度和“昂首”的尺度。(2分)                                                                                                                                                       三、古诗文阅读(14分)(一)阅读《送东 阳马生序》,完成19——23题。(10分)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 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 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19.你知道下列加粗词的含义吗?请解释。(2分)⑴俟其欣悦        (                )   ⑵媵人持汤沃灌  (                )⑶同舍生皆被绮绣 (                )   ⑷腰白玉之环    (                )20.你理解下列文言语句的意思吗?请翻译。(2分)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我的译文:                                                                 21.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2分)我的概括:                                                                 22.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2分)我的感悟:                                                                 23.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2分) 我的看法:                                                                  (二)阅读《渔家傲》完成24—25小题(4分)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24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下阕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2分)2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三、写作(40分)(二选一)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生活中并不缺乏快乐,只要用心体味,你总能从中悟出快乐的真谛,找到获取快乐的办法,捡到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请以“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 文体: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3)600字左右;(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27.请以“缩短与          的距离”为题(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0分) 5.不设统一答案。上下句构成转折关系,并且与前文的太阳、星星照应。参考:却只是一股涓涓的山泉;也许你想成为大树。(2分。每句1分) 7(5分)名著:《水浒》(1分)姓名:吴用(1分)  绰号:智多星 (1分) 情节:吴用巧妙施计联合几位梁山好汉智取生辰纲 (1分)   性格特点:聪明机智(1分)8.不设统一答案。参考:①鸟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一份子,更是人类情感的寄托,“相伴过年华”。②人类向鸟类学习,改善了自己的生活。③人类向鸟类学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继续钻研和探究。(3分。答对1个要点给2分。意对即可。其他合理说法也应酌情给分)9.不能。因为这些内容为后文写“我”长大后与父亲疏远了和父亲一直牵挂着女儿等内容作铺垫。10.讥笑母亲竟为了小孩子天真的话而嫉妒 为女儿能给自己“买衣裳”而高兴。11.(1)没有注意到父亲的关爱,疏忽了父亲的情感需求 (2)父亲那种深深的爱女之情、自己对父亲感情的疏忽……12.例:读到父亲将几十个大苹果吊在 井桶里凉着盼“我”回来时最为感动。因为这几十个大苹果饱含着父亲对女儿快快回来的企盼,是父亲对女儿沉甸甸的爱。这种爱,有着质朴的感人的力量 19.⑴等待。⑵热水。⑶通“披”,穿。⑷腰佩(用作动词)(2分)20.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2分,如关键词漏译,酌情扣分)21.幼年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2分,意同即可)22.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2分,意同即可)23.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分,无论赞同与否,言之成理即可)24、边塞秋色   思乡之情25、此时此刻,驻守在边关重镇、满怀乡愁的将士们个个难以入睡,将军整日操劳,白发染白了双鬓;久征在外的士兵们艰苦异常,止不住悄悄地流泪。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言之成理即可) 作文评分标准(40分)(一)基础等级(35分)   1、一类卷(29-35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言流畅,条理清楚,书写规范整洁,标点正确。   2、二类卷(23-28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言较通顺,结构完整,书写整洁。   3、三类卷(16-22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句较通顺,层次较清楚,书写较整洁。   4、四类卷(15分以下):中心不够明确,内容贫乏,语句零乱,结构散乱,卷面混乱。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