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

ID:323899

大小:26.36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三单元检测题   (90分钟   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绵(mián) 密    宽敞(chǎng)   贮(chǔ)藏    雾霭(ǎi)B.贬(biǎn)值   倏(shū) 忽    水藻(zǎo)    救济(jì)C.匍匐(fú)       摇曳(yè)      澹(shàn)澹   凛冽(liè)D.应和(hé)       梦寐(mèi)     湖泊(pō)   蒌(lóu)蒿2.下列四字短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承前启后   轻飞曼舞   春花秋月   目不转睛B.呼朋引伴   星汉灿烂   花枝招展   舒活筋股C.责无旁贷   津津乐道   哗哗啦啦   枯藤老树D.秋风萧瑟   山岛竦峙   繁花嫩叶   草长莺飞3.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种感觉用“吹面不寒杨柳风”来 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引用)B.天色渐黑,我突然发现不远处好像闪过一个人影。(比喻)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D.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4.下面说 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偷偷”一词写出了小草不经意间悄然而出的情态,也表现出作者的惊喜之情;“钻”则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一个“卧”字,形象地表现出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济南冬天的暖和闲适相协调。C.“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中的“饱食”一词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丰收之景,也反映出收获者愉快的心情。D.“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鼓”了“陷”,“陷”了“鼓”,想象丰富,比喻贴切,实写风时强时弱。5.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   ①   ,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②   !  A.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B.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C.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D .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6.名句默写。(6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曹操《观沧海》)  (2)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4)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  秋思》中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              ,               。7.七年级⑴班举行了“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名学生,请你按要求完成任务。(5分)  (1)如果让你来参与策划,你准备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列举一项。(2分)   示例:搜集报刊中的病句、错别字。                                                                                           (2)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一定积累了不少的成语、名言、诗句等,请按要求填写。(3分)   ①写出一个含“春”字的成语:                            ②写出一则有关待人处事的名言警句:                               二、阅读理解(36分)(一)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10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8.这首诗是围绕着哪两个字来写的?(3分)                                                                                        9.从诗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早春之景?(3分)                                                                                            10.将“几处早莺”改为“处处早莺”,“谁家新燕” 改为“家家新燕”好不好?为什么?(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1.“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文眼”,是一篇文章的一两句关键的话,甚至是一两个字。试找出本段具有这样特点的句子或词语。(2分)                                                                                   12.写景必须注意一定的顺序,这段文字作者是按照怎样的空间顺序来描写的?请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①         ②         ③          ④         13.试着给本段拟个标题。(3分)                                                                                  14.找出语段中的一处拟人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15.情景交融是写景散文常用的方法,这段文字在描写济南冬天的景色时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11分)生机勃勃的太阳花①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乍开的花儿,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②三朵花是信号。号音一起,跟在后边的便一发而不可挡。大朵、小朵,单瓣、复瓣,红、紫、蓝、粉一齐开放。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的锦缎。连那些最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这美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围在花圃跟前欣赏起来。③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起初,我们认为,太阳花经久不衰,是因为太阳花喜爱阳光,特别能够经受住烈日的考验。不错,是这样的。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艳丽,愈加旺盛。④但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一朵太阳花,其生命却极为短促。朝开夕谢,只有一日。因为开花的时光太短,这机会就显得格外宝贵。每天,都有一批新的花蕾在等待开放。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紧紧,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开放。花瓣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似的,徐徐地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圆了……这样一个开花的全过程,可以在人注视之下,迅速完成。此后,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去。待到夕阳沉落时,花瓣儿重新收缩起来,这朵花便不再开放。第二天,迎 接朝阳的将完全是另一批新的花蕾。⑤这新陈交替多么活跃,多么生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太阳花在开放的时候,朵朵都是那样精神饱满,不遗余力。尽管一朵太阳花,生命那么短促,但整体上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⑥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意懒。在完成开花之后,它们就腾出空隙,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给新的花蕾,自己则闪在一旁,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待到秋霜肃杀时,它们已经把银粒一般的种子,悄悄地撒进泥土。第二年,冒出的将是不计其数的新芽。⑦太阳花的欣赏者们,似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世界,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他们像哲学家那样,发出呼喊和感叹:太阳花的事业,原来是这样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啊!16.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                                                                                               17.第②段写太阳花的美丽时,是如何进行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3分)                                                                                    18.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太阳花的世界是“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3分)                                                                                 19.文中的太阳花给了你哪些人生启迪?(写出两点即可)(3分)                                                                                                     三、写作(40分)20.根据要求作文。我们的家乡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有旖旎的民间风情,穿行在它温暖的怀抱里,我们内心油然而生的是热爱、依恋、憧憬……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家乡的美景,描写家乡的美丽景色,定格在关于家乡的美好记忆上吧!以“家乡风光”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语文(上)(人教实验版)  第三单元检测题 参考答案 1.B(A.“贮”读zhù,C.“澹”读dàn,D.“和”读hè。)2.B(舒活筋股—舒活筋骨。)3.B(B句“好像”表示不确定,而非比喻词。)4.C(修辞手法应为拟人。)5.A(①处“凉沁沁”与后面的“清新、神爽”在内容上相照应,② 处结尾用了“!”,显然“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一句在语气上与“!”更搭配,且句中用“挥洒”形容国画家更形象。)6.(1)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2)潮平两岸阔  (3)归雁洛阳边  (4)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注意不要多字、漏字,不要写错别字。)7.(1)示例:古今对联欣赏、经典广告词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成语接龙、成语故事朗诵比赛、新词荟萃等。(2)①示例:春风得意  春风满面  ②示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回答只要符合要求即可,无固定答案。)8.“春”“行”。(诗歌前三联通过湖水、云脚、早莺、新燕等展现了一幅景色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画,围绕“春”字而展开;最后一联写了“行不足”,围绕“行”字而展开。)9.水面初平、早莺、新燕、浅草等。(要抓住时令特征分析。)10.不好。“几处”“谁家”极言初春莺、燕不多,与“早”“新”照应。如改动,则表现不出初春的情状。(将“几处早莺”改为“处处早莺”,“谁家新燕”改为“家家新燕”,体现不出早春景色,与诗歌内容不相符。)11.妙(注意联系选段的第一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来回答。)12.①山上  ②山尖  ③山坡  ④山腰(注意从选段中寻找答案,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山尖全白了”,“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等句提示了答案。)13.雪后山色(本选段写了下雪之后山上的美景,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点拟写标题。)14.“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像穿着好看的衣服。(此处我们可以结合拟人手法的表达效 果分析。)15.通过写雪后山的颜色,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作者通过描写济南冬天雪后美丽的山景,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热爱。)16.“闪”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花一见阳光即刻开放、艳丽夺目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的惊叹。(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要联系上下文,从词语对所表达对象表现出的情状、实际情况去判断。第①段中的“闪”字写出了太阳花开放的速度,生动地描写了它的美好形象,并体现出作者惊叹的感情。)17.如何进行正面描写:从形态、色彩及变化等方面进行多角度描写;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形象生动描写。如何进行侧面描写:写最不爱花的人也被深深吸引,以衬托(或:突出)太阳花的美丽。(本题考查正面描写与侧 面描写。正面描写是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须形神俱备、细致形象。侧面描写是着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使所描绘的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本段对太阳花的正面描写是从形态、色彩及变化等方面进行的;侧面描写是通过写那些不爱花的人也来观赏,以此来突出太阳花的美。) 18.①太阳花遵循了朝开夕谢、新陈交替的生长规律;②每朵太阳花都有开花机会,都有一天的灿烂;③太阳花开完以后,让位新蕾,自己则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本题考查对内容要点的分项概括。审题时,要抓住“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这三个点在文中所对应的内容。答题时既要注意三者之间的整体联系,又必须抓住各自的特点。文章结尾说,太阳花的世界是“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这既是对太阳花生长规律的概括,也是从另一个方面给人以启迪,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特别注意三项内容在文中都有具体所指,可结合文中对太阳花开放情景的描写进行提炼。) 19.示例:①有了科学、公平、友爱的精神,事业才能兴旺发达。②每个人都应该珍爱生命,抓住机会,尽显人生价值。③社会、集体应该让每个人都有生存发展的空间。④人与 人之间应该友爱和谐,共同发展。(本题考查考生联系实际理解文本的能力。技巧是:抓住文段的中心,理解文段的含意,联系文章的主题作答;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谈出引发的感悟来。本文描写的太阳花身上有很多特点,通过对全文的阅读理解,能够提炼出很多观点。答案不限于此,意思对即可。)20.思路点拨:写景的目的是让人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并记住这独具风格的景色。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描写景物:(1)聚焦特征,把景物写准。自然景物神奇瑰丽,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展示这面貌各异的景物时,要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捕捉和发现景物的根本特点,从而使所写之景独具特色,并留给读者鲜明深刻的印象。(2)调动感官,把景物写活。为了写好景物,我们可以让丰富、灵敏的各种感官一起来帮忙。(3)手法灵动,把景物写深。自然之景美不胜收,用文字表现时,景物的层次要清晰,要有深度。以下几种方法就可供借鉴:动静相融能平添景物的趣味,点面结合能拓展景物的空间,虚实相生能深化景物的意境,侧面烘托能丰富景物的韵味。(4)善用修辞,把景物写美。灵活而恰当的修辞不仅可以使景色具体、生动,还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的想象,使其融入到作者营造的优美意境中。(5)融情入景,把景物写浓。景因有情才会有生气,情因有景才会有所托,所以写景要做到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例文:家乡的田野       每每漫步于田间,我都会变成一个眼睛怎么也不够用的孩童——看吧,家乡的每一寸土地都会给我带来巨大的惊喜与满足。我像孩子爱母亲一样,爱着我的家乡,爱着我家乡的田野。又是一年春来到,田野里到处是一派热闹的景象。机器轰鸣,人声喧闹,那是家乡的人们在刚刚醒来的沃野里播种着美丽的希冀。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扬着绿莹莹的小脸张望着忙碌的人们,也分享着人们的快乐。这时,我常常会一个人,躺在片片绿茵上,聆听小草绵绵的耳语,在草儿轻柔的怀抱中,享受属于我自己的春之梦——清新而有生气,真爽!夏天来了,田野小路两边的白杨树在风中哗哗地拍响绿色的手掌。树下有许多野花,蜜蜂在嗡嗡地闹着,蝴蝶扇动着花翅膀,炫耀着自己的美丽。田里的小麦们扬着一张张金灿灿的笑脸,笑甜了家乡人的面庞。人们正在忙着收割,络绎不绝地从田野小路走过。这时的我,也会加入到忙碌的人群中,捡起丢落的麦穗。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的夏之恋——充实热烈,真酷!秋天如约而至,田野里的果树上挂满了果实,沉甸甸的,树枝羞答答地垂下了头,将果实紧紧揽在自己的枝叶里。玉米此时成了整个田野的主角,每次走近它的身旁,我就仿佛嗅到了母亲的气息。的确,这一穗穗玉米,哪一个不是在勤劳的母亲手里生长、成熟,再到家中的粮仓?秋天的田野,让我收获的是秋之爱——丰盈浓郁,真甜!冬天来了,田野里白茫茫的。地面上的雪很厚,仿佛是一块硕大的白地毯,一直铺到目力所不及的天际。田野里一片寂静,偶尔有一只小麻雀落在洁净的雪地上,留下几声叽叽喳喳,留下几脚细碎的“竹叶”。这时人们都在家里守着炉子,我也悠闲地守着一炉温暖,而眼神,却依然凝望着窗外的那片土地。好在还有小伙伴们来,大呼小叫地,一起去田野里撒欢堆雪人,可冷不防将雪球塞进伙伴的脖领里……哦,我的冬之忆——温馨美丽,真开心!我家乡的田野,四季皆美。 我爱你——家乡的田野。点评:全文以季节为序,分别展示了家乡田野的生机、美丽、富饶与闲适等特点,抒发了小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尤其是描绘四季之景 时,从异彩纷呈的景色入手,角度多样,手法丰富,将景物写得声、形、色、趣兼具。全文分别以“春之梦”“夏之恋”“秋之爱”和“冬之忆”四个场景为依托直接抒情,表达了小作者对家乡田野的喜爱与眷恋,情感动人而次序井然。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