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汕头市金平区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0年汕头市金平区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ID:310893

大小:34.34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0年汕头市金平区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一览众山小。(《望岳》) 3.回看射雕处,            。(《观猎》) 4.孤村落日残霞,          。(《天净沙·秋》) 5.学而不思则罔,          。(《孔孟论学》) 6.              ,已尽吾齿。(《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 诉衷情宋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词中的“天山”指的是       。(2分)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再现了作者盛年壮志凌云、勇赴国难的情景。 B.“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的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C.下片主要通过两个生活场景来抒发作者的悲愤感情。 D.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感慨。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9.上文选自《陈涉世家》,作者是      。其所著纪传体史书《____》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11.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在渔阳。 B.陈胜、吴广起义的主要原因是“失期,法皆斩”。 C.陈胜、吴广认为有公子扶苏、楚将项燕的支持,起义是会得到天下人的响应。 D.选文表现了陈胜、吴广卓越的政治见解和才能。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鹦鹉噪虎 女几之山,鹊所巢,有虎出于朴簌①,鹊集而噪之。鹦鹉闻之,亦集而噪。寒鸦见而问之曰:“虎行地者也,其如子何哉,而噪之也?”鹊曰:“是啸而生风,吾畏其颠吾巢,故噪而去之。”问于鹦鹉,鹦鹉无以对。寒鸦笑曰:“鹊之巢木末②也,畏风故忌虎,尔穴居者也,何以噪为?” 注释:①朴簌:小树。②木末:树梢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虎行地者也(    )       (2)故噪而去之(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问于鹦鹉,鹦鹉无以对。                                              14.鹊“集而噪之”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这是一则寓言,其寓意是                                     。(3分)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2分) 怎样做大国 ①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头要想维持,就不能仅仅靠等着外国公司的订单,等着外国的投资。中国必须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世界金融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高度复杂的经济体系。 ②中国没有基督教的传统,但是,从“天下为公”的传统中,照样可以发展出“信托责任”的理念。什么时候中国的企业家能把自己的财富看成是社会的信托,中国的市场经济就算成熟了。 ③中国必须重新设计自己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城市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要日益集约化。政府和社会不仅要鼓励人们减少住房面积,而且要倡导公共交通出行。 ④一个被低油价娇惯坏了的社会是不可能有竞争力的。能源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谁能有效地回应这一挑战,谁就能在竞争中先声夺人。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发展的资源和能源成本,仍是大国应该追求的发展目标。 ⑤中国人口政策的既定目标还是要让人口适当地下降。但是,必须避免“急刹车”所带来的意外伤害。要“缓刹车”,就得提前行动20年,通过渐进的政策转型,在人口下降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口的急剧老龄化。 ⑥政府要站在老百姓一边,帮助他们创造出内需来。具体地说,政府刺激经济的计划,除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外,还要加强社会服务的质量,比如,医疗、教育、退休金等。必须使每个劳动力创造较高的附加值,才能有足够的人均剩余价值来抚养老龄化人口。 ⑦片面鼓励消费的政策,如果短期内刺激了经济,长期却破坏了经济的伦理,那么我们宁愿忍受一下短期的阵痛。 ⑧文明的习惯是公共秩序的一部分。要建立公共秩序,就必须先有公共生活。否则,文明的习惯并不能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自然形成。 ⑨中国首先需要的是教育平等权。这个平等权的基本精神是:每个孩子都应当享有同样数额的教育经费。富家子弟需要更优异的教育,可以自己花钱上私立学校。但是,上学的基本权利是平等的。 16.第⑤段加点词语“缓刹车”是指          。(3分) 17.上文发表议论的思路结构是       (A.总分  B.并列  C.层进  D.对照)(2分) 18.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②③④段讲述的内容。(9分) 第②段:            ,第③段:             ,第④段:              。 19.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要维持经济发展势头,就必须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世界金融中心。 B.“政府要站在老百姓一边”的意思是指政府要加强社会服务的质量。 C.文明习惯的形成需要是公共秩序的保障。 D.关注“教育平等权”是中国第一重要的内容。 20.第⑦⑧⑨三段主要阐述“鼓励消费”、“文明习惯”、“教育平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请从中任选一个方面的内容,补写一个生活中的事实。(请先选择,再回答。)(5分) 我选择                 ,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6题(26分) 复活的南天竹 ①供职于市机械研究所的工程师沈振甫,在城郊云巢山上发现一株被斩去主干的南天竹。他痴痴望了半天。主干没有了,但突出的根部边侧又萌出一枝细细的绿茎。从疙里疙瘩、伤痕累累的树桩可以判断,它的主干和主枝曾一次次地被斩劈。他把它掘了回来。 ②南天竹栽种在盆里,放在阳台的栏杆花架上。没多久,这南天竹就打起精神,挺伸枝干,舒展开蜷缩的羽状叶片;微紫带绿的枝条在风中有节奏地摇摆着,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沈振甫一向冷峻的脸上就有了暖暖的乐意。几乎成了习惯了,上班之前,下班之后,他要为南天竹松松土、浇浇水,然后凝视片刻。看他的神情,那嶙峋、突兀、残损的植株仿佛成了无言的画、无字的诗。他对它真是宠爱有加。 ③那年夏季,沈振甫去南方出了趟差。返家后,他的心一愣:只十来天功夫,这盆南天竹的叶子全枯了,新长成的枝干变成褐黑色的朽木,全没有了生气。以后的几天,尽管他倍加呵护,但它病恹恹地再没有苏醒过来。不久,为数不多的叶子全部脱落,树桩盆景成了光秃秃的木疙瘩。沈振甫在心疼之余,仍怀着希冀,将它搬进搬出,松土浇水,指望它什么时候会突然萌出绿意来。 ④这天,他下班回家,在底楼的垃圾箱里,一眼就发现了这株枯柴般的南天竹。他拎起它,噔噔噔走进家门,气呼呼地问妻子:“是你干的好事,你把它扔了?”温顺贤淑的妻子从没见夫君发这么大的火,小心翼翼地问:“老沈,你怎么啦!你又不是不知道,它已经……” “你是说,它已经死了?哼,它怎么会死呢?这么快……”沈振甫有失斯文地大声吼叫着。少顷,他用颤抖的手,重新把它种在盆里,又把盆移到阳台阴凉的角落。 ⑤他默默地坐在阳台上,许久,许久。 ⑥妻子默默地陪坐着,眼睛湿润地看着他。她和他是患难夫妻。她怎么会不理解他呢。沈振甫是老知青,受过的苦楚、凌辱和折磨委实不算少。这株备受刀砍兽侵的树桩疙瘩,不正是他坎坷人生的缩影吗?当年,他在农村病得死过去,已被医院拒收,是房东大娘——他以后的岳母,一口粥一勺药地喂他,他才奇迹般地活了过来。这株草木与他同病相怜呀!想到这一层,妻子竟呜咽起来。 ⑦如果说单位里工作的劳累没有拖垮他,那么这盆小小的树桩却叫他魂牵梦绕、qiáocuì不堪,使得他妻子不忍相望,又苦于无力相助。沈振甫的精神蔫了,他终于在秋季里的一天,晕倒在研究所的描图桌旁。他被送进医院急救。半个月后,他康复出院了,但身子仍很虚弱。当他踏进家门,走近阳台时,眼睛顿时发亮,惊喜得喊出声来:“哟?”南天竹复活了,枝干发青了,有了披针型小叶,枝丫断痕处闪烁着新鲜的暗红色。 ⑧他手舞之,足蹈之,眼眸里有种年轻的光点在跃动。“一个人怎么能没有信念呢?做事怎么能丧失信心呢?”他翻来覆去地对妻子这么说。 ⑨妻子看到他如此高兴,却忍不住掉头悄悄抹擦泪痕。沈振甫哪里知道呀,这株树桩,是她托人到花卉市场访到的,又请老花匠精心制作成相似的株形,像刚刚复苏的模样。为了夫君的健康,她愿永远保守这个秘密。 ⑩自此,沈振甫像换了个人似的,生气勃勃的样子仿佛年轻了好多岁。与此同时,他主攻的科研项目,在连连受挫后,终于显露曙光,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一天夜里,当沈振甫熟睡后,梦呓伴着鼾声而出:“生命只有一次,但复活的情形却是可以模拟的。”妻子听到了,而且是听懂了夫君的心语。 21.根据拼音写汉字:qiáocuì不堪 (     )(2分) 22.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                  (3分) 23.当从山上挖回的南天竹微紫带绿时,         ;当出差回来看到它叶子全部脱落,成为光秃秃的木疙瘩时,         ;当发现被妻子把它扔进垃圾箱里时,他十分恼火;当看到这株草木又“复活”时,         。(6分) 24.第⑥段画线部分采用了插叙的方法,在文中的作用是                                                     (4分) 25.对文章标题 “复活的南天竹”中“复活”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沈振甫挖来的“南天竹”,在妻子善意的欺骗下“复活”了。 B.沈振甫在“南天竹”的“复活”过程中一度萎靡的情绪复活了。 C.喻指沈振甫和他妻子之间的情感复活了。 D.借喻沈振甫的事业发展,他在科研项目出现了“柳暗花明”的转机。 26.根据文章内容,从人物的职业身份、生活经历两方面对沈振甫进行介绍。(80字左右)(8分) 三、作文(60分) 27. 起步,在古汉语里有“起身步行”、“动身”、“出发”等意思,在现代汉语中,起步往往比喻开始。 有人说,人生的终点只有一个,然而起步却有许多。有了起步,就有成功的希望;只有起步,我们才会向理想的目标靠近,从而有机会和成功握手;只有起步,我们才会创造崭新的自我。一个人是如此,一座城市如此,一个国家在其发展中也是如此。 请以“起步”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语文试题 说明: 1.问卷6页,答卷4页,共10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50分。 3.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的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一、基础(36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2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中国人重视家庭,重视天伦之乐,安居乐业是无数中国人的终生梦想。“□□□□□□□,□□□□□□□□□,□□□□□□□”,一千三百多年前的杜甫,就在破茅屋中为民众的住宅问题大声疾呼。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5)把陶潜《饮酒》默写完整。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是(    )(4分) A. 香远益清/精益求精                   B.安能辨我是雄雌/居安思危 C. 不足为外人道也/食不饱,力不足       D. 诚宜开张圣听/宜乎众矣 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5题。(10分) 春天了,当大地受到大自然chǒnɡ’ài(   )的时候,它的门前涌来了那么多宾客: 黄莺来了,为大地唱着yīn  qín(      )的歌儿,以求得大地的喜爱;蝴蝶来了,为大地舞着谄媚的翅膀,以求得到大地的欢心;花儿来了,为大地披红戴绿,以求得到大地的青睐;        ,                   ,                          。 秋天了,当大地被严霜笼罩时,昔日盈门的宾客却纷纷离散:黄莺哑了,不知飞到了何处;蝴蝶躲了,变成蛹藏到了地下;花儿谢了,向大地收回了那红裙绿衫;杨柳枯了,洒给大地一片片冷漠…… 不平的秋风拍着大地劝告说:来年,再也不要理睬这些薄情者啦。  大地淡然地一笑答道:如果那样,我不也变得一样薄情了吗?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4. 联系上下文,仿照划语句在横线处补充恰当语句。 5.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 谄媚    披红戴绿    青睐    离散   淡然 按要求完成第6~8题。(10分) 为传承民族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潮华中学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6.学校为这次活动征集对联,杨老师写了上联,请你对出下联:(3分) 上联:读圣贤书,行仁义事;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学校组织同学们学习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孟子》,了解孔子孟子的社会理想、政治主张,以及他们在修身、交友、学习方面的见解。请你选择书中的某一句名言,谈谈对你的启发。(4分) 8. 学校拟组织辩论赛,以“诵读经典诗文有必要还是没必要”为辩题,请你为正方或反方拟一份发言提纲,表明自己的观点并简要陈述理由。(3分) 二、阅读(54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9~20题。 (一)(12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⑵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0.邹忌为什么认为齐王跟自己一样容易受到蒙蔽?(4分) 11.邹忌的劝谏为什么能够得到齐王的接纳?(4分) (二)(15分)   我记得我们那晚在阳台上的谈话。 你说:“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 “你哪里‘平庸’了?”我说,“‘平庸’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也比不上爸爸———你们俩都有博士学位。” 我看着你……是的,安德烈,我有点惊讶。 “我几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最平庸的人。” 然后你说,“你会失望吗?” 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假定说,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因此,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符合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 (选自龙应台《给河马刷牙》,有删改) 12. 作者的儿子为什么认为自己会是“平庸”的人?对此作者是怎么看的?(4分) 13.作者认为“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 具体分析文中划线句子是怎样论证作者的观点的。(6分) 14. 作者说:“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读完本文,你认为应当怎样“对自己负责”?(5分) (三)(17分)  走向虫子  刘亮程 一只八条腿的小虫,在我的手指上往前爬,爬得极慢,走走停停,八只小爪踩上去痒痒的。停下的时候,就把针尖大的小头抬起往前望。然后再走。我看得可笑。它望见前面没路了吗?竟然还走。再走一小会儿,就是指甲盖,指甲盖很光滑,到了尽头,它若悬崖勒不住马,肯定一头栽下去。我正为这粒小虫的短视和盲目好笑,它已过了我的指甲盖,到了指尖,头一低,没掉下去,竟从指头底部慢慢悠悠向手心爬去了。   这下该我为自己的眼光羞愧了,我竟没看见指头底下还有路。走向手心的路。   人的自以为是使人只能走到人这一步。 一次我看见一只蜣螂滚着一颗比它大好几倍的粪蛋,滚到一个半坡上。蜣螂头抵着地,用两只后腿使劲儿往上滚,费了很大劲才滚动了一点点。而且,只要蜣螂稍一松劲儿,粪蛋有可能再滚下去。我看得着急,真想伸手帮它一把,却不知蜣螂把它弄到哪。我朝四周看了一圈也没弄清哪是蜣螂的家,是左边那棵草底下,还是右边那几块土坷垃中间。不清楚蜣螂在滚这个粪蛋前,是否先看好了路,我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朝这个方向滚去有啥去处。 或许我的想法天真,蜣螂根本不想把粪蛋滚到哪去。它只是做一个游戏,用后腿把粪蛋滚到坡顶上,然后它转过身,绕到另一边,用两只前爪猛一推,粪蛋骨碌碌滚了下去,它要看看能滚多远,以此来断定是后腿劲大还是前腿劲大。谁知道呢?反正我没搞清楚,还是少管闲事。我已经有过教训。   那次是一只蚂蚁,背着一条至少比它大二十倍的干虫,被一个土块挡住。蚂蚁先是自己爬上土块,用嘴咬住干虫往上拉,试了几下不行,又下来钻到干虫下面用头顶,竟然顶起来,摇摇晃晃,眼看顶上去了,却掉了下来,正好把蚂蚁碰了个仰面朝天。蚂蚁一骨碌爬起来,想都没想,又换了种姿势,像那只蜣螂那样头顶着地,用后腿往上举。结果还是一样。但它一刻不停,动作越来越快,也越来越没效果。   我猜想这只蚂蚁一定是急于把干虫搬回洞去。洞里有很多孤老寡小在等着这条虫呢。我要能帮帮它多好。正好附近有一只闲转的蚂蚁,我把它抓住,放在那个土块上,我想让它站在上面往上拉,下面的蚂蚁正拼命往上顶呢,一拉一顶,不就上去了吗?   我又想错了。那只忙碌的蚂蚁好像感到身后有动静,一回头看见这只,二话没说,扑上去就打。这只被打翻在地,爬起来仓皇而逃。也没看清咋打的,好像两只牵在一起,先是用口咬,接着那只腾出一只前爪,抡开向这只脸上扇去,这只便倒地了。   那只连口气都不喘,回过身又开始搬干虫。我真看急了,一伸手,连干虫带蚂蚁一起扔到土块那边。我想蚂蚁肯定会感激这个天降的帮忙。没想它生气了,一口咬住干虫,拼命使着劲,硬要把它再搬到土块那边去。 我又搞错了。也许蚂蚁只是想试试自己能不能把一条干虫搬过土块,我却认为它要搬回家去。  也许都不是。我这颗大脑袋,压根儿不知道蚂蚁那只小脑袋里的事情。 (选自《意林》2007年第8期,有删改)   15.阅读全文,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写的三件事。(3分) 16.任选一句品味语言,注意加点词语。(4分) A. 我正为这粒小虫的短视和盲目好笑,它已过了我的指甲盖,到了指尖,头一低,没掉下去,竟从指头底部慢慢悠悠向手心爬去了。 B. 也没看清咋打的,好像两只牵在一起,先是用口咬,接着那只腾出一只前爪,抡开向这只脸上扇去,这只便倒地了。 17.文末说:“我这颗大脑袋,压根儿不知道蚂蚁那只小脑袋里的事情”。 文章中有好几处与此呼应的句子,请细读原文,指出其中两处,并据此谈谈本文主题是什么。 (6分) 18.本文原标题是“三只虫”,后来才改为“走向虫子”。你觉得哪个题目更好,为什么?(4分) (四) 我举起拖舰队来的缆绳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立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我上岸,对我竭尽赞颂,当场就封了他们那里最高的荣誉称号“那达克”给我。皇帝的野心很大,他要再找机会把敌人的船舰都拉回他的港口,甚至想把不来夫斯库整个帝国灭掉,划作一个行省,派上一位总督去统治。他想彻底消灭大端派的流亡者,强迫那个国家的人民也都打破蛋的小端,那样他就可以做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君主。 但是,我尽力设法让他打消这种念头,从政策到正义,我向他列举了许多论据。我坦白地表示,我不愿做人家的工具,使一个自由、勇敢的民族沦为奴隶。这件事在国务会议上辩论的时候,大臣中最聪明的一部分人都赞同我的意见。由于我的这一公开而大胆的声明完全违背了皇帝的计划与政策,他因此永远也不会宽恕我。他在国务会议上以一种很策略的方式提到了这事。据说,最聪明的几位大臣至少是以沉默的方式表示了他们是赞成我的意见。可是另一些人是我的死敌,忍不住就要说话,旁敲侧击地中伤我。从此,皇帝与一小撮对我不怀好意的大臣之间就开始达成一项阴谋;不到两个月,阴谋暴露,却差点儿以我的彻底消灭而告终。 最大的功绩在君王眼里又能算什么,你一拂逆他,不使其野心得到满足,再大的功劳也等于零。 (节选自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19. 本文段写的是格列佛在小人国的经历,联系全书说说作者借这个国家讽刺了当时英国的哪些政治现象。(4分) 20. 文中的君王为什么先是封“我”为“那达克”,后来却又与“一小撮对我不怀好意的大臣”达成消灭“我”的阴谋?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君王是怎样的人?(6分)   三、作文(60分) 21.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著,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是非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 请以“有时,我也想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不少于500字。   四、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至4题。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赵威后问使者曰:“岁①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何以至今不业②也?叶阳子无恙耶?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③无恙耶?彻其环④,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⑤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注:①岁:今年收成   ②业:加以任用   ③婴儿子:人名   ④彻其环:摘去耳环玉饰   ⑤朝:被朝廷褒奖 1.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书未发(打开)                         B.使者不说(通“悦”,高兴) C.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故意)             D.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也(引领) 3.赵威后举出什么事例来证明齐国施政不当?(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4. 赵威后的见解相当精辟,概括说说本文体现了赵威后怎样的政治思想。(3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