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恢弘的大一统--秦汉
加入VIP免费下载

气势恢弘的大一统--秦汉

ID:298684

大小:53.1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气势恢弘的大一统--秦汉 一、知识梳理: 秦汉王朝,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它是当时世界东方的一大文明中心,并以其辉煌灿烂的文化开始影响世界。 1、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以中央集权制为主体的一系列制度 (1)皇帝制度:秦始皇创设皇帝制度,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树立了绝对皇权的统治秩序。 (2)中央集权制度:为了有效地控制前所未有的帝国版图,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使地方行政管理权集中于中央。西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国并行"之制,随着各封国的权力日益增大,越来越威胁到中央,直至汉武帝推行"推恩令"、"附议之法"等政策后,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3)户籍管理与赋税制度:秦始皇时,让百姓自己申报土地,载于户籍,国家依据户籍征发赋税和徭役。西汉时,实行编户制度,编户齐民具有独立身份,依据财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 (4)监察制度:秦始皇在中央设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至汉武帝时,实行了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即刺史制度。 (5)选官制度:秦朝时,中央的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诸卿以及地方的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至西汉,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统治的统治需要,发展了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 2、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根基 (1)政治版图: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战乱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大一统王朝。两汉时期,在与匈奴、西域各族、西南夷和百越等少数民族的征战和交往的过程中,对于开发边疆、推动民族融合,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2)统一制度:除了前面提到的制度外,秦朝统一了度量衡、货币、车轨、文字等,有利地推动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民族交往:秦汉时期,中原和汉族先进技术文化传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大大促进了其经济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物产传人内地,丰富了内地人民的生活。 (4)共同的心理特征: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学加以改造,倡导"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主张建立太学,用儒家经典作为教学内容。这些主张为汉武帝所接受,借助于统一的政治力量不断在各民族间传播,使不同民族逐渐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特征。 3、开始了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 (1)汉朝空前强大,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不断扩大。 (2)张骞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线的第一人,他的探险直接产生的"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东西两大文明中心的通道。 (3)汉武帝以后,近世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也开通,加强了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方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4、迅速发展的、世界领先的科技文化 秦汉时期,我国在造纸、医学、数学、天文、地理等科技领域都有许多独具中国特色的、世界领先的创造发明,在文学、艺术、史学、思想等方面成就突出,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中国后世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二、重点精析 1、秦汉文化的大一统与多样化 (1)秦汉长期的政治一统,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秦汉人奋发向上、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面貌,造就了秦汉统一王朝的恢弘气势。典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政治制度:秦统一中国后,逐步建立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大一统王朝,诸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法律制度等都是开创性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创举。"汉承秦制",继秦而兴的汉朝,在全面继承秦朝的各种制度的同时,在监察制度、地方行政管理、选官制度、户籍和赋税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变革和发展,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政体得到了完善和巩固。 ②经济制度: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度量衡、货币、车轨,修建了遍布全国的驰道、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便利了全国各族人民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③思想文化:在秦汉时期,"书同文","行同伦"。随着文字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和应用,随着独尊儒术和兴办太学,"大一统"的政治理论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学价值观念,冲破了地域、民族的藩篱,在全国传播开来,使不同民族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特征。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在秦汉时期逐步凝结为一,并与政治的统一相辅相成。 (2)秦汉是多民族的国家,也开始走向世界,使的秦汉文化形成了统一前提下的风格多样的特质。典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随着边疆民族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也蓬勃发展,中央王朝在影响着各少数民族发展的同时,也深受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如张骞通西域后,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桃等陆续移植内地,西域的良马、骆驼以及各种奇禽异兽、皮毛制品,源源东来;中原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向西输送,铸铁技术、井渠法等也传到西域。 ②丝绸之路的开通带来的中外交流,在促进秦汉文化的传播发展的同时,中亚、西亚、南亚诸国的经济文化也大量传入我国,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如两汉之际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佛教,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形成的根本原因及其积极作用 (1)含义:它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皇位的终身制与世袭制,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具有至高无上性和不可分割性;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2)形成的根本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其形成是由封建经济基础决定的。一方面,中国封建经济的主要形态是分散的小农经济,它经不起自然灾害和社会动乱的冲击,要维持生产和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就必须依赖于国家的统一、社会秩序的稳定。一方面,封建经济的分散性,使得封建地主有着极强的割据性,割据局面一旦出现,必然引起大的社会动乱,严重威胁到封建政权基础的稳固。 (3)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创造出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③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大范围内传播,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3、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 (1)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人(知识群体),可以在各诸侯国统治者之间从容择主,各诸侯统治者为了笼络贤能之士为己所用,也极力显示"求贤若渴"的诚意。但在秦汉大一统时期,在皇帝的心目中,士人已经由可以依靠的对象变为必须加以控制、打击的对象。这是我们理解"焚书坑儒"或"独尊儒术"这样的历史现象之所以出现的基本出发点。 (2)"焚书坑儒"与秦朝统治者追求思想统一的努力有着必然的联系,它采用强硬的管制措施,限制人们的思想自由。文化高压政策,不仅没有达到统治者预期的统一思想的目的,反而导致了知识群体和统治者离心离德,加深了社会矛盾,成为秦朝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 (3)"独尊儒术"表明汉武帝不是像秦朝的统治者依靠政治暴力手段,而是利用舆论诱导和利益驱动,来推动思想统一进程。一方面,兴办太学,以儒学垄断教育,并进而影响仕途;一方面,儒学独尊后其他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而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如此,汉武帝表面上没有以强制手段推行"尊儒",但这种诱导力所形成的约束作用,却更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成为西汉走向强盛的重要原因。 三、巩固演练 秦汉时期是我国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政体确立和巩固的时期。回答下列问题。 1、秦朝在中央设_____、御史大夫、_______,其中,御史大夫执掌________,下达______,兼理_______事务。至______(皇帝)时,分全国为13州,设_____一名进行监察,它在巡察时代表______,可以监察_______和地方高官。 2、秦律的发现,印证了下列哪一句史料的内容 A."(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B.《史记》:"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C.《诗经》:"七月烹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D."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3、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 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右图的出现反映了哪一历史 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有哪些 积极意义?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廷尉议是。"--《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偃说上曰:"…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適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於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①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结果如何? ②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主父偃的主张。 ③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1、丞相 太尉 群臣奏章 皇帝诏令 国家监察 汉武帝 刺史 中央 诸侯王 2、B 3、B 4、秦朝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便利了全国各族人民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5、①历史现象:秦统一全国后,如何治理广阔的疆土,君臣之间发生过激烈的争论。结果: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②历史现象:封国制严重威胁到了中央的统治。主张:实行"推恩令"。 ③地方权力日益减小,中央集权不断增强。 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基的时期,也是我国开始走向世界的时期。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皇帝)时,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在南越设____等九郡,进行有效管辖。公元前___年,西汉设_____,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_______。 2、秦汉时期,中国已开始走向世界,世界也开始注目中国。下列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赐印绶与倭奴国使者 B、汉代陆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 C、安敦王朝派出的使者来到汉朝 D、西汉的皇帝曾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 3、右图中"丝绸之路"的开通发生在 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之后?通过丝绸之路, 除了"无极锦"外,在两汉时期,中国 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还进行哪些经 济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上出土的西汉无极锦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据《礼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据《续汉书·祭祀志》记载,光武帝称其时已然"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 ①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时农牧分界线北移的政治原因。 ②据材料二,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③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1、汉武帝 南海 60 西域都护 中央政权 2、C 3、张骞通西域后 中国的铁器和铸铁术、养蚕技术、井渠法、造纸术等先后西传,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4、①汉武帝时国家统一,国力强盛,对匈奴展开军事反击,匈奴受重创被迫迁徙漠北。 ②从分散走向整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战争,促成各民族逐渐融合;秦汉长期的政治统一及其实行的统一措施,促成了文化的一致性。 ③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各民族间尽管时有征战,但经济文化交流是主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主流。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