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ID:163900

大小:4.9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写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2)基于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2.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很多小动物都觉得大象的耳朵耷拉着很奇怪,大象也开始怀疑自己的耳朵有问题,于是他用竹竿把自己的耳朵撑起来,结果这样让自己很不舒服。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情况不完全相同。盲目模仿和照搬别人的做法,有时会适得其反。3.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阅读过程中多数学生能较准确地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但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生字词,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2、读好人物语言,从朗读中感知人物的心理变化。3、通过朗读、讨论,体会“人家是人家,我是我”,明白每个人的情况不完全相同,盲目模仿和照搬别人的做法,有时会适得其反。评价任务   1.通过听教师范读、默读、个别读等形式,练习课文朗读,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带着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2.通过多种读的方式,感受人物心理的变化。3. 讨论交流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4.积极投入课堂5.发散思维,拓展能力教学活动过程 环节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2分钟 活动一 (5分钟)1.猜谜语,引出课题2.出示课题 环节二检查字词掌握情况12分钟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齐读2.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1)齐读(2)指名读一行,其他学生跟读3.出示一类字,指名认读4.齐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练读生字词 环节三师生共读感知课文12分钟1.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点?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第一段自读该段,分析大象的耳朵具体有哪些特点3.师引读:大象到森林里散步,遇到了小兔子,小兔说了什么?小兔子为什么这样说?练读小兔子的话大象是怎么反应的?练读大象的话,体会“不以为然”4.大象又遇到了小羊,小羊是怎么说的?练读小羊的话5.练习说话:大象又遇到了小鹿、小马、小老鼠,他们都评价了大象的耳朵。他们说了什么?6.此时大象有什么感受?找到具体段落朗读7.感受“不安”。为什么大象会不安?他们都有谁?都说了什么?9.大象怎么改变的?改变后有什么感受?最后大象决定怎么做? 读好人物语言感知心理变化 环节四共同探讨深入理解5分钟 1.大象的耳朵有什么作用?2.为什么它要说“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环节五拓展谈话体会生活1.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大象这样的情况?2.你从这篇课文中,明白了什么道理?3.你想对那些小动物说些什么? 联系生活 附:板书设计大象的耳朵不以为然→不安→坚定不盲从  反思: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的思考和感悟。为了避免教师牵着学生的,这一节课我的设计重在让学生说、议自己读懂了什么,再根据实际情况点拨即可。在学生自我感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阐述从本课中学到的道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