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

ID:161387

大小:8.56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下来。2.理解“逶迤”“磅礴”“暖”“寒”的意思。3.理解诗意,体会红军面对种种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3.理解诗意,体会红军面对种种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读题。同学们,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以失败而告终,为了摆脱敌人的包围追击,万般无奈的红军不得不实行战略转移,这就是中国革命史上气吞山河的大事——长征。漫漫长征即将胜利,红军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皆被踩在脚下、抛在身后,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写下了这首诗。(出示视频)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红军战士,踏上长征路。(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回顾课文默读诗句,想想诗中描写了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哪些困难?面对这么多困难,可是红军,读——(“红军不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三)文本赏析(1)“五岭逶迤腾细浪”1934年12月,红军沿着五岭山道进军,五岭指的是几座山?它们跨越湖南、江西、广西、广东之间,可见山脉非常(多)(出示图片)看图,感觉五岭怎么样?(连绵起伏)诗中用一个词来形容(逶迤)什么是“逶迤”?(出示“逶迤”的解释)翻过五岭有什么难的?(山多 行军路途遥远 靠双脚 没有后勤保障 没有一张完整的地图 破碎的山地没有统一的走向)是啊,真难啊,可是在红军战士眼里难吗?明明很难你怎么知道不难呢?路途遥远、山脉连绵,可是诗人将这么大的困难、这么多的艰险比作(缕缕细浪),多么大无畏的气概,多么乐观的精神啊!你就是翻越五岭的战士,读颔联的第一句诗。(2)“乌蒙磅礴走泥丸”1936年2月,红军挺进乌蒙山,和敌人打起了回旋战。乌蒙山什么样的?(群山起伏 山高谷深 道路崎岖 人烟稀少)(资料:乌蒙山的图片,横跨云贵之间,总面积将近400平方公里,是由很多支脉组成的山峰,贵州最高峰韭菜坪海拔2900多米,云南段最高峰牯牛寨海拔4000多米)诗中用一个词形容(磅礴)你爬过什么山?感觉容易吗?你的着装呢?穿的什么鞋?(运动鞋)红军呢?(穿草鞋,甚至有些人光着脚爬山,困难可想而知)我们现在就站在乌蒙山山顶,看远处的山脉(图片)感觉怎么样?(举头白云红日低,四海五湖皆一望)多高大,多雄伟啊!有两首诗也能形象地表现出乌蒙山磅礴的气势。巍然城北耸乌峰,秀插云霄翠霭浓。--(清)熊焯勋《乌峰耸翠》高不高?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险不险?这么大、这么高、这么险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是什么样的?(泥丸)读颔联的第二句。高山不高,险峰不险,越是面对困难,越是要有(大无畏的气概、乐观的精神)读颔联。怪不得毛主席在诗中乐观地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3)理解“金沙水拍云崖暖”征服了山,我们要去征服水了。1935年5月,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完成了一次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的战斗!谁来讲讲这个故事?(讲出巧渡金沙江“巧”在哪里。简述历史背景:金沙江宽阔而湍急,敌人利用这一天险围困红军。在巧渡金沙江的战役中,我军与敌人一直绕圈子,忽南忽北,牵制了敌人兵力。等到敌人反应过来,红军早已毁船封江,无影无踪地走了。)了解了这场战役,诗中的“暖”字指的还是温度吗?(不是)是什么?(大队人马顺利过江的喜悦与激动的心情)怀着战胜困难的欣喜,读颈联第一句。(4)理解“大渡桥横铁索寒”巧渡金沙江后,红军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来到泸定桥桥头。读——(出示“大渡桥横铁索寒”)一个“寒”字,放在情境中,就会产生丰富的内涵。看一段关于这场战斗的短片,哪些镜头让我们看了不寒而栗呢?(出示视频)(疯狂的敌人为了阻止红军过河,把木板全部拆掉,只剩下 13 根铁链。)(想象一下,桥下是(湍急的大渡河)如果不慎掉落,就(失去宝贵的生命)桥上是(13根铁链),闪着寒光。桥头(敌人黑洞洞的枪口)让人不寒而栗)怎一个“寒”字了得!同学们,你们说得都很好,可我想让你们好上加好。拿起笔,描写出桥上、桥下、桥头一个又一个的惊险画面。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行款整齐。如果能再续写几句就更好了。了解“飞夺泸定桥”的战役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_______________,让我感到不寒而栗;_______________,让我感到不寒而栗;_______________,让我感到不寒而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红军战士那大无畏的气概和乐观的精神深深地扣动我的心弦!(当毛泽东率领大部队走过泸定桥的时候,弥漫的硝烟还没有散去,铁索上残留着战士的鲜血。这是真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读颈联的第二句。(22 位勇士在饱受一夜风雨,腹中无食的情况下,仍旧吹响了战斗的号角!)一暖一寒传递出胜利的喜悦与九死一生的回味。带着感受自己读读这一联。指名读。要想战胜困难,就必须要有(大无畏、乐观的精神)(出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3)理解“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我们跟随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在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多么令人欣喜与振奋!为什么过了岷山红军更喜了呢?眼看就要完成最艰苦的行程,离胜利已经不远啦!怎能不让红军喜上眉梢、笑逐颜开?!读第尾联。无论面临怎样的磨难,始终保持不怕困难的大无畏气概与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胜利终将属于我们!这就是红军战士,也是毛主席诗词给予我们的精神力量。4.再读全诗,相信你会有更深的体会。齐读。(四)指导背诵1.看着课件学生试背。2.指名背。3.去掉文字,全班齐背。五、作业长征途中可歌可泣的故事还有很多,课下查阅资料有关的资料,了解这些故事,开一个长征故事会。六、板书设计七律 长征  大无畏不怕难         乐观       只等闲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