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习题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归去来兮辞习题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备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归去来兮辞习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重点字词 过程与方法 以课堂为阵地,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探究拓展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陶潜的归隐情结 重难点 ‎1、把握重点字词,梳理情节,解读形象2、“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教 学 内 容 教学环节与活动设计 教 学 设 计 一、课前检测(3’)‎ 二、基础知识(共1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轻飏(yáng) 壶觞(shāng) 出岫(yòu) 景翳翳(yì) ‎ B.曷不(hé) 耘耔(zǐ) 登东皋(gāo) 棹孤舟(zhào)‎ C.熹微(xī) 流憩(qì) 遐观(xiá) 眄庭柯(gài)‎ D.西畴(chóu) 盘桓(huán) 遑遑(huáng) 载欣载奔(zǎi) ‎ ‎2.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①归去来兮!(来,助词,无义) ②复驾言兮焉求(言,助词,无义)‎ B.①载欣载奔(载,义同载歌载舞的“载”) ②引壶觞以自酌(觞,酒杯)‎ C.①或植杖而耘耔(耔,培苗) ②景翳翳以将入(景,风景,景物)‎ D.①策扶老以流憩(扶老,手杖;流憩,游息) ②审容膝之易安(审,觉察,自知)‎ ‎3.下列对各组句子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胡不归 ②奚惆怅而独悲——“胡”“奚”的意思都是什么。‎ B.①悟已往之不谏 ②恨晨光之熹微——两个“之”字都结构助词,取独。‎ C.①云无心以出岫 ②登东皋以舒啸——两个“以”都是连词,表承接关系。‎ D.①既窈窕以寻壑 ②亦崎岖而经丘——“窈窕”“崎岖”都是形容词用如名词,分别指“幽深的河岸”“崎岖的山路”;前面省略了“循”“沿”等动词。‎ ‎4.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五柳先生”称之。‎ B.陶渊明的作品《桃花源记(并序)》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的社会图景,反应了古代农民的愿望与要求,是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精神结合的典范之作。‎ C.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色彩,很像诗,但是压韵和句式比较自由。‎ D.毛泽东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里的“陶令”就是陶渊明,因为他做过八十余天的彭泽县令,故以陶令相称。‎ 三.阅读欣赏(共22分,选择题每题3分)‎ ‎1、B.‎ A出岫(xiù);‎ C眄庭柯(miǎn);‎ D载欣载奔(zài)‎ ‎2、C.景,日光。‎ ‎3、C.前一“以”表修饰关系。‎ ‎4、 A.世称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 教 学 设 ‎ 计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顷之,征著作郎,不就。既绝州郡觐谒,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刺史王弘以元熙中临州,甚钦迟之,至于酒米乏绝,亦时相赡。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9、①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什么地方的人),不知道姓名,房子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就用它作为自己的号(或所以就以此为号)(何许、以为,各1分,大意1分) ② 因为他亲人年迈家里贫穷,任用他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不久)就自己辞职回家了。(亲、堪、解归,各1分)‎ ‎5、A(B赡:供给,C和现代汉语相同。D畜:存,储存)‎ ‎6、D造诣:去(的地方)‎ ‎7、B ‎8、C(“为了有隐居之资”错误)‎ 教学小结 课后 反思 参考译文: ‎ 陶潜(陶渊明),字元亮,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他少年时心怀高尚,知识渊博善于做文章,洒脱大方不拘谨,自得于真性情,被乡里邻居所看重。曾经作《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不知道姓名,房子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就用它作为自己的号(或所以就以此为号)。清闲安静少说话,不爱慕虚荣实利。喜欢读书,却不去穷根究底的解释,一旦对书的内容有所感悟,就高兴得忘了吃饭。本性爱喝酒,可是家里穷不能一直得到。亲朋故旧知道这样,有时就置办酒招他过来,他去饮酒一定会喝完,目的是一定要醉。醉以后回去,一点也不收敛情绪。家里四壁空空,不能遮阳挡雨,旧衣衫十分破烂,盛饭的容器经常空着,也不在意。经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能显示自己的志向,不计较得失,用这来结束自己一生。”他的自序是这样,当世人说是实录。‎ 因为他亲人年迈家里贫穷,任用他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辞职回家了。州里聘用他为主簿,不去,自己种田来养活自己,于是得了瘦弱的病。又做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在县里,公田全部命令种秫谷,说:“让我一直醉酒就够了。”向来简朴自爱,不谄媚长官。郡里派遣督邮到他的县,他的下属说应该束上带子(穿正装)见督邮,陶潜叹息说:“我不能为五斗米弯腰,小心谨慎的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义熙二年,将印绶交还离开了彭泽县,于是作了《归去来》。 不久,被征召做著作郎,他没有去任职。既拒绝了州里和郡里的人前来拜见,也就从未去拜访过这些人,所去过的地方只是田里和家里,以及到庐山游览观光而已。 刺史王弘很钦佩仰慕他,至于(陶潜的)酒啊米啊,用光的时候,(王弘)也会经常供给他他的亲朋好友,有时带着酒菜前往陶潜住处,他也从不推辞,每喝醉一次,就感觉很舒适。他不经营生意,家务事都委托给儿子仆人。从没有生气的时候。只是每次逢酒必喝,即使有时不喝酒,也不停止写诗咏叹。他曾经说,在夏天的月夜,得空闲时,高卧在北窗之下,清风突然扑面而来,感觉自己象羲皇。陶潜不懂音乐,但却存有一张琴,琴没有五音,每逢朋友在一起喝酒,就抚琴和着琴音说:"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要劳烦音乐。"陶潜宋元嘉年中去世,享年63岁,文集流传于世上。‎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