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同步练习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同步练习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ID:1261128

大小:58.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12-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四单元 第12课【学考过关练】一、选择题1.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走向集权,成为欧洲最早一批“新君主国”。“新君主国”的本质内涵是(  )A.君主专制下的军政合一国家B.教皇控制下的神权专制国家C.议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D.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答案】D 【解析】“新君主国”是指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故D项正确。2.法国政治思想家博丹(1530—1596年)主张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巩固统一的民族国家,国家权力至高无上,任何君主无权侵占别人的财产。该主张(  )A.体现了资产阶级的理想愿望B.加强了法国的君主专制集权C.反映了重商主义的发展需要D.体现了民族国家至上的要求【答案】D 【解析】法国政治思想家博丹主张“巩固统一的民族国家,国家权力至高无上”,体现了民族国家至上的要求,故D项正确。资产阶级主张民主,而博丹主张维护君主专制制度,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该主张的实施效果,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重商主义思想,排除C项。3.1516年,法兰西斯一世同罗马教皇利奥十世签订了《波伦亚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国王有权任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圣职界征税。1539年,法兰西斯一世下令要求国家法令使用法语,不得使用教会惯用的拉丁文。上述举措(  )A.引发了基督教改革运动B.导致封君封臣制度进一步强化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D.基本解决了王权与教权之争【答案】C 【解析】“国王有权任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圣职界征税”有利于国家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形成民族国家,故C项正确。4.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纷纷建立其辖区的官方教会。这说明宗教改革(  )A.实现了民众宗教信仰的自由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答案】B 【解析】材料“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纷纷建立其辖区的官方教会”说明宗教改革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故B项正确。5.16世纪英国的宗教改革之所以被称为一场强化王权的改革,主要依据是(  )A.自上而下保留天主教会的势力B.规定国王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C.规定《圣经》不是信仰的唯一标准D.没收修道院的土地、房屋等财产【答案】B 【解析】《至尊法案》规定国王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摆脱教皇的控制,体现出王权的强化,故B项正确。6.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基础的是(  )A.《国际联盟盟约》B.《联合国宪章》C.《战争与和平法》D.《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答案】C 【解析】荷兰人格劳秀斯在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故C项正确。7.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文明”“半文明”和“野蛮”等不同类别,将国际法界定为“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这反映了(  )A.西方主导了国际体系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C.不同文明间冲突加深D.国际规则的逐步完善【答案】A 【解析】“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体现出西方国家对自身的认识,西方国家对国际事务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主导了国际体系,故A项正确。8.二战后成立的联合国吸取了国联的教训,在国联的基础上对联合国的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使联合国具有一定的行动能力。与国联相比,联合国“具有一定的行动能力”主要是由于其确定(  )A.“全体一致”原则B.“民族自决”原则C.“大国一致”原则D.“集体防御”原则【答案】C 【解析】1945年签订的《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劳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摘编自杨和平著《20世纪:战争、和平与国际法》材料二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为此“各缔约国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摘编自于琳琦著《国际联盟的历程:现代国际组织问题研究》(1)根据材料一,说明格劳秀斯提出的各项原则有何积极意义。(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国际联盟盟约》所反映的对战争的态度有何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答案】(1)积极意义:使战争受到法律的约束,尽量减少战争所造成的危害。(2)变化:对国家的战争权加以限制,通过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持和平。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空前灾难,加深了人们对战争危害的认识。【选考过关练】一、选择题1.在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同样,马丁·路德也于1534年译出德文版的《圣经》。这些做法在当时(  )A.削弱了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B.彻底摧毁了罗马教皇的政治权威C.推动了欧洲民主制度的建立D.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答案】D 【解析】材料“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马丁·路德也于1534年译出德文版的《圣经》”体现出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这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国家的形成,故D项正确。2.宗教改革运动中形成了“不同信仰的臣民迁到具有同样信仰的国王那里居住”的原则。据此,尼德兰分化成信仰天主教的比利时和信仰新教的荷兰;在处理神圣罗马帝国的遗产时,形成了信仰天主教的奥地利和信仰新教的普鲁士。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国王的宗教信仰决定臣民的信仰B.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C.民族国家的形成导致了宗教分化D.新教比天主教更有益于国家发展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不同信仰的臣民迁到具有同样信仰的国王那里居住”可知,这一历史发展趋势形成了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民族国家,因此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故B项正确。3.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启蒙思想家指出“专制之下无祖国”,法国大革命被认为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由此可知(  )A.近代民族主义思潮源自启蒙运动B.推翻君主的革命都属于民族革命C.专制政治与近代民族国家不相容D.暴力是形成民族国家的必经之路【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专制之下无祖国’,法国大革命被认为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可知,专制政治与近代民族国家并不相容,故C项正确。4.《欧洲与法国政府》中写道:“路易十六的法国还只能算作一个朝代国家,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才是一个民族国家。很多法国人跟随着拿破仑,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自认为是组织中的一部分,生命荣辱与共。”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路易十六是法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君主B.《民法典》维护了公民私有财产权C.《人权宣言》颁布激发了民众革命热情D.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民族主义发展【答案】D 【解析】材料“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才是一个民族国家”说明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民族主义获得发展,故D项正确。5.在中世纪的西欧,最高权威是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该规定(  )A.导致了欧洲政局四分五裂B.瓦解了西欧民众的传统信仰C.否定了西欧封建专制制度D.推动了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答案】D 【解析】《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从而规范了国家之间的行为准则,推动了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故D项正确。6.1648年,欧洲国家达成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承认新教合法地位,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地位平等;各诸侯邦国可自行订立官方宗教;各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这些规定(  )A.促进了欧洲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表明了罗马教会立新教为合法宗教C.造成了各诸侯邦国割据的状态D.推动了宗教改革和主权国家的形成【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承认新教合法地位”“各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推动了宗教改革,也使得王权独立于教权,有利于主权国家的形成,故D项正确。7.在签订《非战公约》时,帝国主义各国纷纷提出各自的保留条件。法国说可以进行防御战争,日本认为可以在中国东北自由行动。这些保留条件从本质上说明《非战公约》(  )A.充分尊重各国的主权B.具有明显的虚伪性C.没有得到列强的认可D.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答案】B 【解析】帝国主义列强宣称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又提出各种“保留条件”,就是准备随时找借口不履行《非战公约》,体现出《非战公约》的虚伪性,故B项正确。8.在美国主导下的所谓“南海仲裁”出台之后,中国政府再次阐明了非常明确的态度:不接受、不承认。但中国政府同时强调将继续根据《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规定,依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有关争议。该材料反映了(  )A.国际法成为美国对外扩张的工具B.国际法并不具有强制性C.中国政府主张通过对话代替对抗解决国际争端D.“南海仲裁”体现了国际法的公正性【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将继续根据《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规定,依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有关争议”表明中国政府主张通过对话代替对抗解决国际争端,故C项正确。国际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美国的影响,但不能说其“成为美国对外扩张的工具”,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南海仲裁案有损国际法的公平公正,破坏地区安全秩序和对话机制,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国联盟约》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规定是人类历史上“真正第一次将集体安全概念具体运用于整个国际社会”。可是,这个集体安全机制存在着与生俱来的致命弱点,即从一开始它就缺乏一个国际权力机构所必需的普遍性与广泛性。在这最后一次大会上,对于即将解散的国联,赛西尔爵士断言:“创立它和参加它工作的那些人的努力没有白费,没有这些努力,这个新的世界组织(联合国)就不能建立起来。”——摘编自陈旭东《对国际联盟的再认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国际联盟在国际组织发展史上的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际联盟“与生俱来的致命弱点”。【答案】(1)意义:顺应并推动了世界民主化的发展和一体化趋势;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2)说明:国联正式成立时,会员国较少;成员国主要为各战胜国和一些中立国,苏联和战败国最初都被排斥在国联之外,美国没有加入国联;国联被英国、法国控制。

资料: 3260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