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ID:1256061

大小:12.05 MB

页数:49页

时间:2022-11-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第1节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新课引入 观看蝉鸣视频 2.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对于声音,同学们想知道哪些问题呢? 新课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重点)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重点)3.知道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重点)4.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传播的速度不同.(重点)5.知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大致速度.6.知道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7.知道回声定义.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新课讲解(1)敲击音叉,将叉股插入水中(如图甲所示),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2)把手指放到正在播放音乐的收音机的扬声器上(如图乙所示),有什么样的感受?观察发声物体的振动扬声器和机身都在振动.叉股在在水中不停地振动.甲乙 ①你听到声音了吗?_________②橡皮筋在做什么运动?_______③这声音是由什么引起的?_________________④当橡皮筋停止振动,你还能听到声音吗?______橡皮筋振动引起的振动不能听到了实验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根橡皮筋,将它拉长拉紧,用手拨动橡皮筋,会听到橡皮筋发出了声音,观察此时橡皮筋的特征. 实验2用一把尺,想办法使其发声,然后观察尺在发声时的现象,并用语言描述现象.当尺停止振动时,观察还能否听到声音? 观看视频思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说话时在振动风吹树叶哗哗响,在振动敲鼓时在振动声带鼓面树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吹笛子时发出优美的音乐声,其声音来自于(  )A.笛子在振动B.手指在振动C.笛子内空气柱在振动D.嘴唇在振动C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所有生物都靠声带振动发声C.振动停止,发音停止D.敲击课桌发声,是由于课桌振动发声B 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3.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说说下列声音的声源各是什么?演奏二胡的声音.答案:胡弦敲击锣鼓的声音.答案:锣面、鼓面蚊子、蜜蜂发出的“嗡嗡”的声音.答案:翅膀 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空气振动,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波)向远处传播.敲鼓声是怎样在空气中传播的?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二 1.声波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波的形成(举例):音叉的叉股向左运动时,压缩空气使左侧空气变密,而右侧的空气却稀疏了;叉股向右侧运动时,右侧空气变密,左侧空气变疏,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向外传播.另外,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把声音显示出来声音以声波(声波象水波一样,从声源处象四周传播.)的形式传播,这些声音信号可以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示波器显示出来.示波器音叉振动示波器显示波形唱歌时示波器显示波形2.示波器 提出问题声音怎样传播出去?猜想声音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某些东西来作媒介?问题老师说话的声音是怎样传到同学们的耳朵里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三 视频:真空罩实验 1.在没有抽出玻璃罩的空气前,你能看到电铃锤的振动吗?你能听到铃声吗?2.在用抽气机抽气的过程中,你能看到电铃锤的振动吗?说明什么问题?但是随着抽气的不断进行,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稀少,你听到的铃声有什么变化?能看到电铃锤的振动,能听到铃声.能看到振动,说明电铃发声,随着抽气的不断进行,铃声越来越小. 3.如果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尽,罩内变成真空,你还能听到铃声吗?4.再让空气进入玻璃罩,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变化?5.通过真空罩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罩内变成真空,就不能听到铃声了.声音由无变弱再变强.空气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月球表面 思考1: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说说看.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捕鱼 钓鱼时,如果岸上人说话声音太大,或者脚步声太大的话,那鱼儿就会跑掉. 能否听到声音?结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思考2:声音又能在固体中传播吗?听远处驶来的列车声“土电话”传声 结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隔墙听音 观看声音传播的视频 1.玻璃鱼缸中养有金鱼,用细棍轻轻敲击鱼缸上沿,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A.鱼缸→空气→水→鱼B.空气→水→鱼C.鱼缸→水→鱼D.水→鱼C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垂钓不敢应人的原因是能够传声,把鱼吓跑.水2. 2.声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传播.1.声是靠介质传播的.3.真空不能传声.声的传播需要物质,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1.声速声速=米(m)秒(s)米/秒(m/s)路程时间v=st声音传播有多快四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里,传播快慢一样吗?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空气(15℃)340海水(25℃)1531空气(25℃)346铜(棒)3750软木(25℃)500大理石3810煤油(25℃)1324铝(棒)5000水(常温)1500铁(棒)5200声音在一些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感受声速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2.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3.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熟记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在一雷雨夜,小明在看见闪电后,6s听到雷声.求闪电位置与小明相隔的距离.提示:打雷与闪电是同时在同一地点发生的,但光速与声速不同,传到人耳时间不同.解:s=vt=340m/s×6s=2040m. 1.声波到达人耳后,又怎样让大脑感知?声波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人怎样听见声音五 耳的各部分功能: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收集声波声波通道振动放大、传递声波外耳中耳 结合以上的学习,利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及听到回声的条件,请你算一算,障碍物至少和声源相距多少m,能把回声和原声才可以区分开?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距发声体至少17m,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产生条件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传播介质声速:空气中15℃的声速为340m/s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课堂小结回声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测距 1.在相同的条件下,声音在下列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铝、海水、空气B.铝、空气、海水C.空气、海水、铝D.以上说法都不对C课堂训练 2.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铜铃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A.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B.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C.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D.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介质C 3.地震发生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指出切实可行的是()A.大声呼救B.静等救援人员来救C.用硬物敲击墙壁或楼板,向营救人员求救D.见缝救钻,从废墟中爬出来C 4.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A.吹着的哨子B.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C.关闭的收音机D.敲击的水瓶琴C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手敲击课桌,课桌发出声音,但桌面并没有振动,所以物体没有振动也可以产生声音B.我们看见蝴蝶翅膀振动,但并没有听到声音,所以并不是所有振动都能产生声音C.寺庙里的大钟停止后仍有声音传出,说明振动停止后仍会产生部分声音D.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D 6.《解放军报》刊发题为《亚丁湾,记者体验护航“十八般兵器”》的报道称,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的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若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可以用薄薄的一层()A.半导体网B.磁性物质网C.真空网D.金属物质网C 7.下列各组中,依次表示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的是()①声波②听神经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鼓膜⑤听小骨⑥大脑皮层听觉中枢.A.①→④→⑤→③→②→⑥B.①→②→④→⑤→③→⑥C.①→④→⑤→②→③→⑥D.①→③→④→⑤→②→⑥A 8.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在铁管的另一端敲击铁管,出现的现象是()A.只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B.只听到从铁管传来的声音C.先听到从铁管传来的声音,后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D.先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后听到从铁管传来的声音C

资料: 8813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