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ID:1255740

大小:1.67 MB

页数:8页

时间:2022-11-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第1节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3.了解声波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初步研究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蕴含的道理.【重点】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3.我们怎样听到声音.【难点】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教学过程】知识点一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4,完成以下问题:1.声音是由物体的__振动__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__停止__.2.物体发声时,振动的物体叫__声源__.【合作探究】演示一 观察发声物体的振动1.敲击音叉,将叉股插入水中(如图甲所示),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答:叉股在水中不停地振动.甲 乙2.把手指放到正在播放音乐的收音机的扬声器上(如图乙所示),有什么样的感受?答:扬声器和机身都在振动.演示二 声音的产生如图所示,使刻度尺三分之二伸出桌面,一手将其另三分之一紧压在桌边上,另一手拨动伸出端,观察尺子在发声时的现象,并用语言描述现象.1.此时尺子处于什么状态?能听到声音吗?答:刻度尺振动.能听到声音.2.当刻度尺停止振动的时候,还能听到声音吗?答:当刻度尺停止振动时,不能听到声音.演示三 声音的产生将悬吊着的泡沫塑料或乒乓球接触不发声的音叉,球并不跳动,如图甲所示;将音叉敲响,再使球接触音叉,球跳动,如图乙所示.甲乙1.图甲中的球是否跳动?答:图甲中的球不跳动.2.图乙中的球是否跳动?答:图乙中的球跳动.演示四 声音的产生如图所示,在发声物体(鼓面)上撒一些纸屑,并用棒不停地敲击鼓面.1.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答:纸屑不断地上下跳动. 2.此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答: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演示五 声音的产生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张紧的橡皮筋.1.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答:橡皮筋上下振动.2.听到了什么?答:听到了橡皮筋振动发出的声音.3.此现象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振动.4.通过实验对比,思考问题:橡皮筋、尺子、音叉、鼓面在什么情况下跳动,在什么情况下停止跳动?答:实验的物体发声时现象无声时现象结论橡皮筋振动不振动橡皮筋振动时产生声音尺子振动不振动尺子的振动产生声音音叉振动不振动音叉的振动产生声音鼓面振动不振动鼓面的振动产生声音5.由以上实验能够得到什么结论?答: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物体就停止发声.拓展延伸:1.不同动物发声的方式有的动物依靠翅膀振动发声,有的动物依靠鸣膜发声.2.不同动物的发声部位麻雀发声的部位是声带;青蛙、蝉发声的部位是鼓膜;蜜蜂发声的部位是翅膀下的小黑点.【教师点拨】1.在归纳物体发声时的规律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发声时物体所具有的共同特征——__振动__.2.某些物体发声时振动不易观察,要帮助学生运用__转换法__设计实验观察到微小的振动. 【跟进训练】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C )2.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C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知识点二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5,完成以下问题:1.音叉振动时,邻近的空气随音叉振动,形成了一系列疏密相间的波动向四周传播,这就是__声波__.声音在介质中以__声波__的形式向远处传播.例如:音叉振动时,当叉股向左运动时,压缩了左侧的空气,这部分空气变密,而右侧的空气稀疏了;当叉股向右运动时,右侧的空气变密,而左侧的空气稀疏了……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2.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就会被__反射__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__回声__.3.当障碍物离人较远时,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的时间( 大于0.1s )可以听到回声.【合作探究】演示六 把声音显示出来将声音信号通过话筒,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计算机或一种叫示波器的仪器,就能在显示屏上显示出声音的波形.如下图甲所示是音叉振动时,示波器显示的声波波形,图乙是同学唱歌时,示波器显示的声波波形,请比较. 甲音叉振动时,示波器显示的声波波形乙唱歌时,示波器显示的声波波形1.这两种波形是否相同?答:这两种波形不相同.2.此现象能够说明什么?答:说明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波形不同.知识点三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6-27,完成以下问题:1.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__介质__.2.__真空__不能传声.【合作探究】演示七 真空能否传声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电铃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1.你听到的电铃声音会有什么变化?答:抽出部分空气后,听到电铃的声音明显变小.2.当全部抽出空气后,听到的电铃声音有什么变化?答:当空气全部抽出后,听不到电铃的声音.3.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电铃声音又怎样变化?答:当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电铃声逐渐变大.4.由以上现象能够得到什么结论?答: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演示八 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如图所示,将发声的物体(如音乐卡、手机、闹铃等)放在密封的塑料袋中,将塑料袋浸没在水里后,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将塑料袋浸没在水里后,能否听到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答:仍能听到发声体发出的声音.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答:说明液体能够传声.演示九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两个学生合作,同学甲在长条桌的一端用铅笔在白纸上用力均匀地写“一”,同时同学乙在桌子的另一端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1.同学乙能够听到什么?答:能够听到同学甲写字的声音.2.由以上活动能够得到什么结论?答:固体可以传声.演示十 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我们可以听到身边同学的讲话,可以听到美妙动听的音乐,打雷时我们和雷电没有接触,但我们却能听到隆隆的雷声.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了空气可以传声.演示十一 声音在固、液、气中的传播既然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游击队员为了听远处的火车声,将耳朵贴在铁轨上,如图所示,观察并回答、分析以下问题.1.将耳朵贴在铁轨上听火车声音,利用了什么原理?答:利用了固体、气体可以传声.2.总共可以听到几次声音?最先听到哪种物质传来的声音?答:可以听到两次声音;最先听到铁轨(固体)传来的声音.3.由以上现象推理,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是否一样快?答:不是一样快.【教师点拨】1.在进行真空铃实验进行探究声音传播条件的时候,要帮助学生理解__理想化推理实验方法__的运用.2.声音可以__在固体、气体、液体中__ 传播,且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跟进训练】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1次敲击声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知识点四 声音传播有多快【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7-28,完成以下问题:1.声传播的快慢用__声速__描述.2.我们把声音传播的距离和传播所用时间之比叫做__声速.__3.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m/s .【合作探究】演示十二 声速分析下列小资料,回答以下问题.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空气(0℃)331海水(25℃)1531空气(15℃)340冰3230空气(25℃)346铜(棒)3750软木500大理石3810煤油(25℃)1324铝(棒)5000水(常温)1500铁(棒)52001.声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答: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有关.2.声音在固、液、气中的传播速度大小是怎样的?答: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液体中的速度大于气体中的速度.【教师点拨】1.在同一介质中,声速还跟温度有关,温度__越高__,声速__越大__.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正常情况下,__固体中传声速度快于液体,液体中的传声速度快于气体__.知识点五 人怎样听见声音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8,完成以下问题: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鼓膜__的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__耳蜗__,再通过听觉神经把信息传给__大脑__,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合作探究】演示十三 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如图所示是人耳听声音的示意图.1.在以上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会怎样?答:人都会失去听觉.2.如果传导阻碍,而又能想办法通过其他途径将振动产生的信号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感知声音.例如: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是什么方式?答:是骨传导方式.【课堂小结】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物理学中把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声音传播需要物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传播声音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3.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4.声音传播的距离和传播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声速,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5.人耳听声音的过程:(1)空气传导: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2)骨传导发声体振动→头骨、颌骨振动→听神经→大脑【练习设计】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资料: 8813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