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件)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件)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ID:1250596

大小:3.67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2-11-0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学习目标1、研读史料,通过文献资料和图片资料会总结出东汉兴亡的历史史实;2、学会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和光武帝的统治措施等问题,得出规律性的结论。3、通过学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和黄巾起义的内容,以史为鉴,得出本节课的历史启示。 陶院落(模型)这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历史信息?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生活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汉的民间生活和地方风貌东汉说唱俑 历史信息?城堡庭院深邃楼台重叠错落外有高墙边有角楼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陶院落(模型) 一、兴光武中兴背景措施影响 西汉王朝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王莽篡政东汉王朝公元25年西汉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问题愈加严重,社会动荡不安,刘姓皇统在社会上开始逐步丧失威望。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引起了各地农民起义。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1、光武中兴的历史背景: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因遵行“推恩令”,到他父亲这一辈,只是济阳县令这样的小官员了。刘秀参与了王莽的新朝末年大规模农民起义,最终光复了汉政权。东汉的建立时间开国之君都城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洛阳光武帝亲自参加过推翻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亲身体验到农民的巨大力量,他会怎样治理国家呢?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2、汉光武帝刘秀的统治措施:(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时间全国户籍人口东汉初年1000多万光武帝时2100多万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3、汉光武帝措施的影响 《后汉书·刑法志》载,在光武和明帝时期,人民免去了“兵革之祸”,而有“乐生之念”。光武以后的若干年内,“五谷登衍”,“蚕麦善收”,“吏称其官,民安其业”,出现了“天下安平”的景象。中兴刘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唯一的“一姓之再兴”的家族。为表日后刘家江山在刘邦、刘秀之后能够一次又一次的兴起,所以东汉统治者把刘秀建立东汉的过程叫做“中兴”,即这不是刘氏江山的最后一次兴起。 第13课东汉的兴亡小组探究:西汉出现“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请概括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1、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2、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3、统治者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启示统治者要以史为鉴、爱惜民力,顺应历史潮流。…… 二、衰课本P60: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歌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反映当时的政治统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遭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下表列出了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算一算:这些东汉的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平均是多少?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即位时平均年龄是9.5岁平均寿命是24岁。②未成年人有能力管理国家吗?③皇帝长大后,可能会有什么想法?有6位皇帝在继位后已经成年,他们想要什么?要点:不能,太后干政,外戚掌权。要点:不甘心君权旁落,要亲政。 皇帝早逝幼主继位外戚专权皇帝长大诛杀外戚宦官得宠母后临朝君权旁落依靠宦官夺回君权把持朝政东汉中期以后出现的现象: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外戚和宦官都是利用君权作乱,并非自身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究其根本原因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皇位世袭制。想一想:“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根源在哪?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带来了什么后果?统治的黑暗加剧了阶级矛盾,地主阶级争权夺利,遭殃是老百姓。外戚、宦官――地主阶级中最腐朽的势力交替专权100余年,人民被逼向死亡的边缘。正值这时,东汉后期灾荒连年,真是雪上加霜,广大老百姓再也无法活下去,184年爆发了黄巾起义。 背景(原因):时间:领导人:特点:结果:历时9月被镇压影响: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东汉政权土崩瓦解。184年张角创立太平道,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1、东汉后期朝政腐败2、大批贫民流离失所3、自然灾害频繁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被镇压,是不是意味着东汉朝廷转危为安呢?请大家阅读课本P61知识拓展:州牧割据黄巾起义爆发后,地方州郡乱做一团。东汉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改刺史为州牧,派重臣出任州牧,统领地方上的军政事务,地位在郡守之上。此后,州牧的势力逐渐膨胀,甚至不听从朝廷的命令,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州牧割据的局面,加速了东汉王朝走向瓦解。 西汉王朝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王莽篡政东汉王朝公元25年……第16课三国鼎立 东汉的兴亡兴亡东汉建立:光武中兴措施:结果:公元25年,刘秀,以洛阳为都城结束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荣,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1.中央外戚、宦官交替专权2.黄巾起义:184年、张角、太平道(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课堂小结

资料: 2159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