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初中地理八上《2第3节 河流和湖泊》word教案 (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商务星球初中地理八上《2第3节 河流和湖泊》word教案 (16)

ID:1249139

大小:7.15 MB

页数:9页

时间:2022-10-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黄河【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教学目标】1.运用黄河流域示意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海洋、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划分等河流概况。2.说出黄河的上游主要水文特征。3.说出黄河的中游主要水文特征,并探究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4.说出黄河的下游主要水文特征,并举例说明黄河治理的综合措施。【教学模式】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教学方法】读图法、小组讨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图【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开展七嘴八舌说黄河活动(词语、地名、谚语、诗句等)学生根据自己对黄河的了解,畅谈黄河。谚语: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利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母亲河的认同感,感受中华民族情。展示目标展示学习目标并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发源地、注入海洋、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划分。上、中、下游水文特,征究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和治理措施)齐读、明标启思明确学习任务第一幕黄河知识知多少? 自学探究点拨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课本45页内容及图2-3-5和地理地图册23-24页的图和学习长江的方法完成表格:长江黄河发源地唐古拉山脉干流长度年径流量6300千米,为“第一大河”注入海洋东海干流流经省区简称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三游分界宜昌、湖口干流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支流雅岷嘉汉、乌沅湘赣【注重利用地图引导知识点】依次展示下面几幅地图,学生讨论后分别请学生代表指图板演关于黄河概况的学习成果:(1)(2)(3)通过学习总结形成口诀:源于巴颜喀拉山流经三高一平原青川甘宁内晋陕豫鲁几入渤海湾河口镇、桃花峪上中下游要记全根据长江概况的学习方法,先阅读课本第一框题,然后同位间讨论完成表格中黄河概况的相关内容。【学法指导】重在读图(地名、地形区、山脉、海洋等地理事物)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认真自学,把答案标注在课本上。有疑问的问题小组内讨论,明确答案。长江黄河发源地唐古拉山脉巴颜克拉山干流长度年径流量6300千米,180.9万“第一大河”5464千米661万“第二长河”注入海洋东海渤海干流流经省区简称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11)青、川、甘、宁内、晋、陕、豫、鲁(9)三游分界宜昌、湖口河口、桃花峪干流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主要支流雅岷嘉汉、乌沅湘赣湟水、汾河渭河、洮河明确答案之后,通过多媒体地图结合课本地图,明确地理分布。(检测学习成果)(1)发源地、注入海洋、长度、干流形状等。思考:可否称黄河为我国第二“大”通过阅读有关黄河各种地图,能够说出黄河的基本概况。初步培养对地图信息的认知、获取、分析及评价的能力。 河?(强调年径流量)(2)黄河流经的主要省区及三游分界点。总结:青川甘宁和内蒙,晋陕豫鲁共9省。(3)黄河流经的地形区和主要支流。回答完毕后,请用红笔在课本45页“黄河流域”图中沿干流自源头至入海口描一遍。我们了解了黄河的基本概况,她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第二幕滔滔黄河水悠悠中华情自学探究点拨展示有关图片:母亲河—黄河思考黄河是如何促进我们的经济发展的?学生根据课本和出示的图片总结黄河给我们人们带来的恩惠:旅游、农业—塞上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水电站、养殖等带来沿岸经济的发展。通过图片展现,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黄河的水电站主要建在什么地方?学生依据图总结:黄河的水电站主要建在上游和阶梯分界处;进而得出上游和阶梯分界处水能资源丰富。(梯能开发)例如:刘家峡、李家峡、龙羊峡、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有没有产生什么灾难呢?第三幕黄河灾难多沉重?自学探究点拨展示有关图片:思考黄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教师适当引导并继续提问:凌汛多发生在河流的那段?为什么?进一步探究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课本47页的活动: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结合课本内容思考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黄河面临的主要问题。1.含沙量大(中游)2.凌汛3.地上悬河(下游)4.断流学生据课本内容回答并明确问题,并在图2-3-6上标注。通过图片展现,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图表的分析,发现中游地区的异常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师巡视,深入学生进行指导。利用层层追问的的形式,让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并选派代表汇报自学成果。黄河干流的含沙量变化小结:上游——含量小中游——大增下游——略减师生共同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自然原因:疏松多孔隙夏季多暴雨人为原因:植被遭破坏展示黄河流域地形图,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可以结合长江中下游河段的学习经验。)展示“地上河”示意图。1、根据黄河干流四个水文站测得的含沙量数值信息,试判断上、中、下游含沙量的变化。上游兰州站(1.19千克/米3)到河口站(6.67/千克/米3)数值变化小,说明含沙量比较小,河水很清;中游从河口站到陕县(37.7/千克/米3)数值明显增大,说明含沙量大增;而到了下游利津(24.7/千克/米3)数值减小,说明含沙量减小。2、依据信息判断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上、中、下游哪一河段?该河段流经什么地形区?(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该河段主要流经黄土高原;)3、中游含沙量大的原因是?(1)黄河在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汾河、渭河携带大量泥沙流入黄河。(2)①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②由于滥垦乱伐等原因,自然植被遭到破坏。③70%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4、如此多的泥沙为什么到了下游会逐渐变少呢?它们去了哪里?做了什么?(黄河下游主要流经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广阔,河道变宽,水流缓慢,导致泥沙大量沉积在河床内,使河床不断淤高,为了防止洪水外溢,人们将两岸大堤不断加高,形成“地上河”。)引导学生关注人为原因,帮助学生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分析,再加上黄河流域地形图的展示,有利于“地上河”知识点的突破。培养了学生因果推理的能力。 组织学生进一步讨论,全面认识问题。再次展示河口三角洲图。(课本47图片)5、随着“地上河”问题的日益突出,这会对下游地区产生什么影响?不利:(1)下游几乎无支流注入。(2)容易遭受暴雨侵袭,形成洪涝灾害,一旦溃堤,河水从高处倾泻而下,淹没周围的城镇、乡村。那可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啊。有利:使得黄河三角洲的面积逐年增大,形成新的国土。既然黄河有那么的不足,我们如何去保护她呢?第四幕关注母亲河自学探究点拨黄河给我们带来恩惠的同时,也存在有那么多的不足,我们更应该学会保护她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她呢?要求学生思考:1.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理什么?2.采取什么措施治理黄河呢? 资料:据新华社郑州八月二十三日电(记者刘雅鸣、实习生胡毅)  世界银行贷款一亿五千万美元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二期项目于最近开始实施,这标志着二十世纪中国治黄目标已基本达到,中国掀开了治黄史上新的一页。    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说,“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中国开始治理这条大河,力求解决它频繁决口的问题。这一工作在改革开放以来加快了步伐,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就,今后的首要任务仍是保证黄河下游堤防不决口。”    中国治黄已取得如下成果:黄河大坝已五十余年未决堤;入黄泥沙量年均减少三千万吨;百分之三十七的水土流失面积(十八万五千平方公里)得到了初步治理;黄河水统一调度开始发挥巨大效用,黄河已连续两年未断流;下游三角洲积沙量减少百分之八十四,这反映了上游生态环境的改善。    今年八月,中国政府提出了新世纪治黄目标: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探究思考,归纳总结:治理黄河的根本在治沙,治沙主要是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河段治理措施中游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控制水土流失下游加固大堤建分洪蓄洪工程引导学生关注人为原因,帮助学生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小结教师要求学生识记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完成助学的知识结构。识记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完成助学的知识结构。查缺补漏板书设计概况黄河过功保护当堂达标一、选择题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句中的“天上”和“海”分别是指()A.唐古拉山、东海B.祁连山、黄海C.巴颜喀拉山、渤海D.横断山、南海2.下列有关黄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B.黄河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二、三级阶梯C.黄河冬季无结冰期D.黄河流经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3.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 )A.在上游峡谷建设水电站B.在中游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C.在下游植树种草D.培修、加固“水上长城”—黄河大堤4.下列省区之间以黄河干流为天然界线的是( )A.青海和甘肃B.宁夏和内蒙古C.陕西和山西D.山东和河北5.“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反映了下列哪个地方的情景?()A.黄河上游B.黄河下游C.黄河中游D.长江下游6、黄河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的主要原因是()A.下游是地上河B.下游地区都丘陵、山地C.下游地区降水量较少D.下游地区用水量大 读右图“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7~9题7.①②③④四点附近河段中,水能丰富的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③和④8.其水能丰富的原因是()A.支流较多,含沙量大 B.降水丰富,且多暴雨C.河道宽阔,河水流速大D.多峡谷,地势落差大9.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的名称,错误的是()A.太行山  B.阴山  C.华北平原  D.黄土高原二、读图综合题10.读下图回答:(1)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2)综合治理黄河需要采取哪些措施?(3)现在黄河下游断流现象日趋严重,想一想,造成黄河断流的人为原因有哪些?11.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问题。(1)黄河中游两条主要支流的名称:①,②。(2)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平原:③平原,④平原。(3)从降水季节分配、黄土高原地表植被、土质等状况,分析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教后记】本节课没有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分为四幕内容,设计新颖,过程完整;比较突出的就是把本节课的内容分为四个板块进行学习,还有就是利用地图对黄河的有关内容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既锻炼了能力有增强了情感教育。本节课还需要在学生读图的及时给予指导,并把知识点落实到底。

资料: 3260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