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在山的那边雀跃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诗在山的那边雀跃

ID:1177070

大小:24.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7-0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诗在山的那边雀跃——《在山的那边》教学实录与点评时间:2009年9月4日(新班开学第一节语文课)地点:中山市纪中三鑫双语学校班级:初一17班执教:叶才生听课:三鑫初一全体教师拍摄:袁波音整理:曾月姗(根据录象课对应整理)点评:冯铁山  一、看奥运开幕式,披境入课。师:2008年对一个中国全体人来说最开心的盛事是什么?生:奥运。师:现在让我们回顾开幕式。要求找出最喜欢的镜头,用一两句话描述出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同时揣摩张艺谋导演开幕式的总意图。生1:点燃圣火的镜头。师:你知道这是取自于中国哪一个神话吗?生:夸父追日。师:张艺谋的圣火就相当于夸父的什么?生:太阳。师:张艺谋把圣火比喻成太阳至高无上。这个创意大家认为好的话,请给掌声!(生拍掌)生2:画面中的“和”字。我它能认为体现中国的文明。师:请去过故宫的说说故宫里面中间最多的一个字是哪一个?生:和。生3:历史长画卷,因为它代表中国五千年历史,贯穿起来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生4:身穿白色衣服的人排出“北京奥运”的标志,因为太美了,像天上的星星都跑到地面来参加奥运开幕式。师:还有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唱《歌唱祖国》的红衣小女孩,因为她让我们看到新中国的未来。请大家想想张艺谋想通过这些镜头表达什么?生5:中国取得的成就通过镜头中的烟花表达出来。生6:张艺谋用镜头表达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和中国每一段历史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生7:用中国人五千年的“和”文化,告诉世界人民要和平共处。师:是的,体现我们中国奥运给世界的承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在奥运开幕式中,我们看到中国、看到世界、看到未来。如果我们做导演,大家要知道每一物体都有情意。今天我们就来用“物象+情意”为依托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评析】:诗歌教学是一个透过语言符号触摸物象、感悟意象,进入意境的活动,这是一个“明象”、“尽象”的过程。“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叶老师深谙其道,上课伊始,就为学生抛出一个耳熟能详的物象——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学生注意力聚焦到开幕式华丽的舞台以及炫目节目的时候,叶老师适时地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让学生锁定感动自己的精彩镜头,并用一两句话表明喜欢的理由,这其实就是让学生透过物象去揣摩张艺谋导演的开幕式的情意。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出“景物+情意”的学习思路并以此为依托来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为后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初读有声,整体感知师:仔细读两遍,读第一遍,注意课文中的生字,多音字,要念得字正腔圆;读第二遍,注意念通顺,注意内部的停顿。师:表扬全班同学,大家都很认真。现在请同学示范朗读。(生1朗读)师:另外请同学说出红色字的近义词?(师生配合,略)学习生字的时候,可以用近义词解释近义词,也可以用反义词解释,这样就可以很快理解生字,积累更多的词汇。师:哪一位同学为全班同学朗读喜欢的一节课文。(生8朗读第一和第二节)师:听刚才同学范读后,大家朗读进步了许多,把情感“读”出来了。到底读懂了什么?生8:长大后的感悟。生9:不断努力和追求,终将收获成果。生10:面对困难和挫折要勇敢面对。生11:信念会照耀我们通向光明的未来。生12:小时候山的那边是海,长大后山的那边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师:这是作者对什么的看法?两个。生:山和海。师:好了,请同学们思考山和海代表什么情意,仅仅是物质的那个山和海吗?带着问题,我们再次朗读课文。思考:你喜欢小时候的作者还是长大了的作者,请朗读其中小节;小时候的作者与长大的作者对山、对海的认识有什么区别?第二遍体验读:将文中“我”换为自己姓名,大声地投入朗读。【评析】:整体感知环节是让学生主动感知全诗的物象而并机械地接受老师预设的时代背景知识介绍或思想情感熏陶。只有让学生先爱上文本,学生才会读出文本的内涵。叶老师深谙其道,直接鼓励学生自由大声的朗读,在读通的基础上读通顺,读流利,读自己喜欢的片段,然后提出探究的问题,让学生自然“沉浸”文本之中,初步把握本首诗有关“山”与“海”的物象。另外,本环节叶老师通过近义词或反义词来解释词义的教学方式也是颇有创意的,让学生在同中求异或正反词义比较中明晰词语内涵,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逻辑性。 三、二读有情,走进文本师:在朗读中,我看到了同学们把自己的理解写在了脸上。请大家一起分享。生13:我喜欢小时候的作者,因为他充满着童真和幻想。师:换成你的名字时,是不是感觉到自己的天真、烂漫和单纯。那这种单纯与烂漫表现在什么地方?生14:爬上一座山顶看到是山,哭着跑回家。生15:我喜欢长大的作者,因为他有一股冲劲。师:作者从小时候以为爬上一座山就能看到海,到长大知道翻过许许多多的山才能见到海。现在请同学找出诗歌中渲染“山”多的诗句。(生默读课文)生16:第一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第二处“但我又一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师:大家认为“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怎么样? 生17:第三处“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师:作者反复渲染了长大后翻过很多山,老师被六处渲染所感动。我们一起朗读课文,着重把“一次次”、“一座座”等渲染的句子读出来。领会长大后人生将面临很多的山,小时候的山是单数,长大后的山将是复数。大家认为文中的山和海分别代表什么呢?同学们可以把想到的,都写在黑板上。生18:山代表挫折和困难。生19:海代表作者心中的希望和梦想。生20:海可以代表胜利。师:胜利!一种克服种种挫折获得的胜利!生21:我认为海是作者认为的成功!师:一种成功!经历风雨的成功,非常好!生22:海是作者努力的目标!生23:我认为海是作者的一种信念!师:一种信念!记得曾经一本书《狼图腾》写过,信念升华就成为“图腾”,一种巨大的信念。生24:海是一种动力!生25:我认为海是作者想到达的“彼岸”。师:就是作者度过苦难之后到达的一个快乐的、全新的生命境界,是吧?生26:我认为海是努力后的回报!生27:我认为山代表风雨!生28:山是作者生命的“磨刀石”!生29:我认为海像是“彩虹”,经历风雨之后出现的一道美丽风景!师:非常好,这位同学善于用比喻,把海比喻成“彩虹”。生30:我认为海是作者渴望和追求的新世界。生31:海是作者奋斗的目标,并且作者为实现目标而不断翻越一座座山,克服一个个困难。师:目标!那你认为是作者的中途目标还是终极目标呢?生32:我认为是中途目标。师:很多同学会认为达到终极目标才算胜利,其实我们战胜一个小小目标时,就应该给自己肯定的掌声。就像这位同学,记得他第一次回答问题声音很小,第二次回答问题声音响亮且自信,就是战胜了小小目标的一次成功。现在一起看黑板。(生各自写出山和海的寓意,师总结山代表现实,海代表梦想世界)其实大家感悟都对。如果大家知道作者的经历和背景,再理解作者所写的山和海,就会更加深刻、准确。【评析】:意象是作者的情志物质对象化,把握意象的关键在于把握作者写诗的情感与意旨。在初步把握物象的基础上,如何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呢?叶老师首先让学生变换角色,换成自己的名字再读文本,不仅使文中的“我”变得鲜活起来,更促使学生以“我”的眼光去审视文本的物象,乃至周围的世界,对文本获得真切而自然的感受。然后,遵循语文学科实践性本质特点,设计“我喜欢小时候或长大后的作者,是因为……?”、“海代表……?山代表……?”等言语实践活动,学生在自主品味、反思、表达的言语实践中对文本的山与海的意象获得立体圆融式的理解与切己性的顿悟,处处闪耀智慧的火花。值得称道的是叶老师的评价语对推进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均起到很好的导引作用。他善于捕捉学生的信息,遇到言辞不当的回答,会给予适当的补充;遇到不完成的答案,会适时的延伸;遇到自信心不足的学生,会适机的鼓励。 四、四读感悟,对话作者师:大家结合老师提供“小时候的王家新”的资料,想象一下,像作者这样的“追梦人”,在充满山世界里怀着一个梦想,长大后会有怎样的成就呢?生33:作家!生34:我认为作者长大后将会是一个出色的律师,因为他拥有追梦的心和坚毅的信念。生35:我想他会当一名老师。因为他历经很多挫折和磨练,他希望用自己的信念去感染更多的人。师:也许,我们发现作者的父母都是中小学教师,所以他也希望像他父母那样,甚至会超越父母,当一名出色的教师。生36:我想作者会当一名马拉松运动员!师:作者小时候就开始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山,这种拥有坚定毅力精神的人,将会越来越接近梦想,所以他将会是一个成功的运动员。到底成为什么家?我们看屏幕——正如两个同学所说的,成为了著作作家和教师。著有诗集9部,获得国内许多权威诗歌比赛的奖项。【评析】: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在第一个环节就介绍作者,致使学生因人论世,不能很好地走近作者,更不能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营造的意境。叶老师给学生展示作者小时候的有关资料,以及生活的环境,让学生想象一下像小时候就怀揣着梦想的作者,长大后会有什么成就?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作者的距离,同学们自然形成各种各样的“合理”的想象和猜测。由于在前面的环节学生对文本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此环节的对话显得自然而贴切:一方面能让学生把作者的意旨融入物象当中,为下一个环节深入感悟“山”和“海”的意象作有效的铺垫;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对话作者的同时也学会“怀揣梦想”、“坚持理想”。五、拓展延伸,了解原始意象师:诗歌作常常有象征意义,这部作品也不例外。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下面句子的象征意义。一起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生37:这些山也包含了困难重重。师:为什么看到意象就能说出含义呢?因为我们的文化基因里面,包含了精神密码,大家不知道吧!齐读三遍——所谓的“原型意象”是指在一个民族的传统中,反复地经常出现,深深植根于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之中的意象。师:我们再感受一下物象与情意,齐读:愤怒时,花朵握紧了拳头;开心时,花朵抿着小嘴笑了。纯粹的一朵花,当我们加上“愤怒”,我们看到的是花朵握紧了拳头;当我们“开心”时,看到花朵抿着小嘴笑了。这就是“意象”,把感情融入物象中。师:下面做一个小练习,大家说说这些物象所代表的意象。生:鸽子——和平。生:乌鸦——不祥。生:喜鹊——报喜。生:梅花——高洁。生:竹子——坚贞;夸父追日——坚毅;愚公移山——坚持不懈的信念。师:最后,老师要强调一点是,“原型意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有时候我们表达“困难”时候,用石头,文中作者用的是“山”。正因为这种变化,才产生了我们延绵不断的文化宝库。师:今天的作业是用两个星期时间完成“寻找我心中的图腾” 。大家认真思考,每次遇到困难:跌倒时、想放弃时,看到什么物体、物象乃至意象让你再次鼓起勇气坚持下去?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都用自己汲取精神能量的方式。期待着,大家要一起分享属于自己的图腾!感谢各位同学!下课!【评析】:诗歌教学的特殊性就在于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语言符号,把握作者选择的物象,揣摩作者的志,进而理解作者化物象为意象的方法。叶老师善于调动学生的旧知去类推新知,以《七律·长征》里的物象作为引子,引出系列有关“山”物象的诗句,让学生在多重复现的诗句里,揣摩“山”物象所涵盖的“意象”——困难重重。这就为解码原型意象做好的示范。在叶老师课堂有声有色的现场言说引领下,学生自然掌握了化物象为意象的方法,并对原型意象有了透彻的理解。——原载于2012年第7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