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走一步、再走一步
加入VIP免费下载

15.走一步、再走一步

ID:1173320

大小:42.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7-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7《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学习目标】1、借助工具书,能够读准字音,理解词义,正确书写生字词。(重点)2、能够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难点、重点)3、学习课文的细节、动作和心理描写,掌握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重点)4、掌握文章如何借事论理,能够总结出文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重点)【学习流程】第一课时【自学整理】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1、莫顿•亨特:美国作家。《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莫顿•享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小时候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体弱多病,和五个小男孩一起爬悬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一处岩石架,爬了1/3高度,再也上不去,要下也下不去,陷入可怕的两难境地。后来照父亲说的,一小步,一小步下来,终于脱险了。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富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2、记叙文知识:①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②描写方法:按描写对象分类:语言、动作、心理、外貌(肖像、神态)、环境二、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耸(sǒnɡ)立凸(tū)出啜(chuò)泣纳罕(nàhǎn)垂(chuí)直灌(ɡuàn)木蓬(pénɡ)乱屡(lǚ)次迂(yū)回  训诫(jiè) 悬崖峭壁(xuányáqiàobì) 瘦骨嶙峋(línxún)灰心丧(sànɡ)气形近字:拾掇(duō)——点缀(zhuì)——啜泣(chuò)——辍学(chuò)2、请给下列多音字注音闷热(mēn)弹(dàn)子颤抖(chàn)晕倒(yūn)折断(zhé)烦闷(mèn)动弹(tán)颤栗(zhàn)日晕(yùn)折本(shé)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耸立:高起,直立。迂回:曲折,环绕。凝视:聚精会神地看。嶙峋:形容人瘦削。纳罕:惊奇,诧异。训诫:告诫,教导。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头晕目眩:头发昏,眼发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灰心丧气:灰心:心如熄灭了的死灰;丧:失去。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互助探究】三、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圈出课文中一些表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发展﹑结果的关键词句。理清文章脉络,复述故事情节,说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1)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七月的一天    地点:空地边的悬崖上    人物:我,小伙伴们起因:玩其它游戏玩厌了,很久没爬悬崖了经过:我爬上后不敢下来,经父亲的启发,终于战胜困难。结果:顺利爬下悬崖。(2)复述要求(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参考答案: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我”和五个小朋友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就想去爬悬崖。当“我”爬到悬崖的石架上时,由于害怕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小朋友们却弃我而去。最后在父亲的指点下,“我”摆脱困境,爬下悬崖。这次冒险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文章脉络:(一)、起因(1――3)游戏玩厌,去爬悬崖(二)、经过(4——15)中途被弃,进退两难(三)、结果(16——22)父亲指点,摆脱困境(四)、启示(23)走一步,再走一步(3)悟出的生活哲理:参考答案: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环境描写1.文章开头为什么突出“闷热”?点拨:开头一段主要写孩子们为什么想到去爬悬崖。写天气的闷热,就写出了孩子们想去爬悬崖的原因,即想爬到悬崖上去凉爽凉爽。两个“闷热”,既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气候状况,说明这一天给人印象深刻,又是下文爬悬崖纳凉的情节起因。后一个“闷热”起强调作用。2.文本链接:(1)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暮色开始四合。(2)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提示:这两句话是什么描写?请简要分析起其作用。解析指导:本题意在引导同学们认识环境描写的作用,并学会鉴赏分析。这是典型的环境描写,很好地烘托了“我”的恐惧心理。探究点二:文本理解1.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提示:如何理解“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的含义?点拨: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而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2.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提示:“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是指什么经验?是指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经验,使作者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对付一切。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天大的困难也可以闯过来。 探究点三:综合探究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有何深刻含义?点拨:走完一步,再走一步,而且要认真地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一个小困难克服之后再克服另一个小困难,最终克服大困难。四、课堂小结:读罢故事,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提示:从这篇课文中,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座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的哲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此外,最重要的是,生活中药走好每一步,要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第二课时一、导入:作者故事二、探究人物。【品析探究】(1)“我”的角度。1.为什么“我”明明知道自己体弱、胆怯,也记得母亲的训诫,还要去冒险爬悬崖呢?2.当“我”被弃于悬崖时,“我”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请从文中找出描写作者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的词句。点拨:“我”的心理状态是颤抖、恐惧词语: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句子:我的心在瘦骨磷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吓得几乎要晕倒。软弱地哀求。3.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我”爬下悬崖这一部分内容,并概括出“我”爬下悬崖的心理变化过程。请注意示范内容,按照这样的格式概括。最初毫无信心(我不下去!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继而毫无信心(我不下去!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随后信心萌发(这似乎能办得到。)最后信心大增(我顿时有了信心。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最后:巨大的成就感(爬下悬崖。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④文章两次写到“我”哭,原因一样吗?(提示:找到写“我”哭的句子,分析原因) (2)“父亲”的角度。①父亲怎样教“我”脱险?(提示:找到父亲教“我”脱险的段落,总结)②怎样评价父亲?(3)“四个小伙伴”、“杰利”的角度。①你赞成四个小伙伴的做法吗?②怎样评价杰利?③小伙伴们不同的作法,你得到什么启示?2.谈谈你对文中父亲这一形象的理解和认识。点拨:父亲是一个善于引导、懂得教育、帮助孩子成长的好父亲。父亲懂得怎样训练孩子,自己只给以指导、鼓励,这样可以使一个孱弱的孩子获得信心,变得勇敢。父亲要让孩子认识到,路要自己走,不能总是让大人抱着走,在自己走的过程中,要从大人那里接受经验。课文中的父亲看到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明知一不小心就会摔死,可他并没有跑上去救孩子。因为这位父亲深知,如果自己救孩子,孩子的能力就毫无长进。父亲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事实证明,作者确实获得了永生难忘的经验。3.你如何看待杰利的行为?点拨:从整个故事来看,杰利是一个真诚、善良、懂事的好孩子。因为当暮色苍茫“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石架上时,是杰利不放心“我”,把父亲叫来帮我脱险。杰利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嘲笑“我,而是帮助“我”,这说明杰利是一个好孩子。但是杰利看到“我”害怕的样子,虽然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没有安慰和帮助“我”,这是杰利做得不好的地方。4.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解析指导:本题目的设计意图是要培养同学们患难与共的爱心,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点拨:作为同学和朋友,不会置自己的朋友于危难之中不给予帮助,会和朋友一起面对困难、克服困难。5.本文作者莫顿·亨特从一件往事中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成为一笔精神财富。这种以小见大、由事推理的写法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请结合本文具体分析。解析指导: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感悟,从普通而平凡的故事中悟到生活哲理,你就会收获一笔笔精神财富。点拨:小悬崖:不着眼岩石,不想着距离有多远——走完一小步再走一步——巨大的成就感。大人生:不要害怕困难——一个个小困难克服——取得成功。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