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美版美术五上《唱起来跳起来》表格式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年人美版美术五上《唱起来跳起来》表格式教案

ID:1158711

大小:79.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6-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年人美版美术五上《唱起来跳起来》表格式教案教学目标:1、欣赏并了解各种舞蹈人物的动态特点,学习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设计剪贴出美丽的舞蹈人物图案,表达自己的愉悦心情并以此装饰美化自己的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2、了解版画知识,体会喷雾画的美感。通过作品欣赏,学生感受到喷雾画能使画面产生特别的艺术效果。3、在学习过程和探索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感受版画的美感,从而培养他们观察和感受生活美的意识,提高他们对版画的兴趣,同时提高动手能力。教学重点:了解版画艺术,掌握撕、剪等方法以及喷壶,丝网等工具的使用,并利用它们完成设计与创作。教学难点:对歌舞人物动态的表现和画面的构图。学习材料:图画纸、水粉、喷壶、彩卡纸、铅笔、橡皮、双面胶带、小笑脸、画板、透明胶带、卫生纸。注意:1、整堂课要时刻纠正学生回答问题要完整。2、按小组顺序回答问题,并及时给予相应评价。3、小组学习时可放音乐-----水晶音乐4、下课小组排队走。5、老师走下课堂。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1.MUSIC《兔子舞》2.尝试组织学生调整情绪,整理用具。(播放节奏活泼的音乐)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通过听他演奏的曲子,你能猜出他现在的心情吗?MUSIC水晶音乐-宫崎骏听完。“谁能猜猜他(演奏曲子的人)现在的心情吗?”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表达幸福快乐的心情?生答:跳舞让我们一起到唱歌跳舞的人群中看看,你能不能找到快乐?--板书课题《唱起来跳起来》小组派代表跳舞。师生跳兔子舞。“底下的同学可以留意班里哪位同学的舞姿最优美最可爱,谁的表情最投入。”1、欣赏跳舞的人群MUSIC《兔子舞》师生跳舞完毕。师:“台上的同学跳得都特别好,同学们为她们的勇气鼓鼓掌吧。”提问:(1)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们很幸福、快乐?(四肢的动作、服装、头发等部分的变化。)(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师:给大家2分钟时间。同学们一喊时间到马上就坐好了。)(3)小组派代表总结观察结果。2、尝试“同学们轻轻的回忆一下,刚开始同学们跳舞的样子,或者想想一下自己跳舞时的样子,试着在纸上画出来。给大家2分钟时间,看谁画的又快又美。”整理上课用具。听音乐,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发言。高兴、开心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小组派代表跳兔子舞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欣赏、分析舞蹈中人的动作和服装变化。人在舞蹈中会借助自己的四肢做出许多优美的动作,来表达他们的愉悦感受。服装也会随着他们的动作而舞动。 3.质疑回顾4.技法探究创作表现PPT生画完老师也画了个会跳舞的小人。我们把这个舞蹈人完整的撕下来,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做好不好?(师示范:走到小组间边撕边强调注意的地方,动态的把握,大体的比例,手脚的地方需要概括。)3、质疑除了动作和服装的变化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现人高兴的样子呢?(欣赏图片中歌舞人物的表情PPT-2)请为你的舞蹈人加上五官吧!为了画面丰富也可做些点缀。观看PPT,以上呢是用撕纸的方法来创作舞蹈人,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呢?PPT—4、技法探究1.欣赏我们的作品。①这两幅作品在着色方法上有什么不同?②不同方法给你什么不同感受?③在摆放人物的时候应注意什么?③在制作过程中他们用了哪些工具?2.总结制作方法。PPT3.教师示范。看书师:“带着问题欣赏书上学生作品。唱歌或跳舞时人的动态主要发生哪些变化?我们在进行艺术创造师哪些动作要更夸张?如果用撕纸的方法来表现,哪里需要概括?”创作表现:学生观察撕纸的方法。(没有掌握方法的学生用观看其他同学的制作进行再次学习。)人在高兴的时候,不只是嘴巴会笑,连眉毛、眼睛都有很大的变化。学生可以选择手撕或刀刻的方式完成。学生以小组研究:制作过程:①剪或撕人物,摆,拼调色喷色。②构图要完整可以设计为一个故事。③工具的使用。学生活动 展评质疑请组内同学根据自己喜欢的歌舞,用撕或剪的方法创作人物造型和装饰。运用喷色法或拍色法制作一幅表现载歌载舞画面的版画。要求:1、形象生动、构图完整。2、将自己的作品摆在一张大纸上,根据创作内容小组合作完成一幅作品。教师辅导:1.对唱歌跳舞动态的表现。2.画面构图是否完整、合理。3.指导学生喷色。各个小组上讲台前展示自己组的作品,组件互相欣赏、交流,谈谈自己愉悦的感受。并予以笑脸。(1)你最喜欢哪件作品?(2)它们采用了哪些制作方法?师:同学们在制作的过程中都出现了哪些问题?(注:各个小组质疑,同学做回答。)“好今天我们的美术课就到此结束了,看下黑板哪个小组表现得最棒。同学们注意到没有我们来的时候教室是不是干干净净的?那我们走的时候要怎么样?”出门时按小组走,要静。:学生尝试撕跳舞的人。小组同学可互相学习,看看有什么好方法,哪些地方需要概括,哪些地方需要添加?(还需要五官服装。)学生讨论操作并回答:可以撕、剪、刻。附送:2019-2020年人美版美术五上《小花铲》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一)编辑指导思想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题目很小、很具象,主要是废旧材料的发现与运用。废旧材料都有一定的潜在利用价值等你去挖掘与创造,这个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增强环保意识是很有意义的。 铲子应有把(拿握的部分)、有斗(盛东西的部分),如何利用废旧物的自然形状与质地制作一个既实用又漂亮的小花铲,是需要一定的构思的。废旧物品材料一般为塑料包装瓶,一是因为这种材料好找;二是有一定的硬度,结实、防水;三是形状好利用,一般的瓶子有提手或瓶嘴;四是颜色鲜艳。当然还有许多其他材料可以利用,这需要去发现。此课难度不大,但需要很好地构思,而且制作上有一定的困难:由于塑料瓶较硬又多是圆形的,剪开时容易伤手,所以此课放在小学高年级。此课可结合游戏进行,体现小花铲内容的趣味性。(二)教材版面分析本课版面共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材料——各种塑料瓶及工具。第二部分是展示学生制作的小花铲。有的利用瓶的提手做小花铲的把,有的利用瓶嘴做小花铲的把,有的利用瓶上的槽做小花铲的把。小花铲的斗根据瓶子的形状决定,有的前面还剪了几个齿,具有挖的功能,就像铲车上的铲子。(三)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废旧物的巧利用。根据塑料瓶的形状,巧妙地制作成有趣味的、能用的小花铲。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制作能力。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勇于创造的精神,增强环保意识。(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材料的发现与利用,变腐朽为神奇。引导学生利用材料的形状、质地、色彩进行设计与制作。难点: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塑料瓶较硬又呈圆形,易伤手。二、教学设计参考(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前准备的废旧塑料瓶、剪子及彩色贴画等材料和工具。整理本课教学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做好准备工作。2.引导阶段展示一把用塑料瓶制作的小花铲,并提出问题:说说这把小花铲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它在生活中有什么用途?这把小花铲是用装洗涤液的塑料瓶制作的。它可以在种花时铲土,做米饭时从口袋中取米,小朋友在沙滩上盛沙土,清洁卫生时装垃圾……了解小花铲的用途,便于更好地设计。3.出示课题,进入探究阶段板书课题:小花铲,布置学生分析小花铲的构造。小花铲由斗和把手两部分组成。为用塑料瓶做小花铲作进一步分析、引导。4.研究教材教材中的小花铲作品,在斗与把手设计上有什么变化?是如何充分利用原有材料的?根据塑料瓶原有的造型,在斗部分剪切出对称、圆滑、流畅的弧线,同时在把手处充分考虑到盛满物体时的重量,尽量保存原有形状,使斗和把手连接得更牢固。进一步了解小花铲的用途,便于更好地设计。5.取一个塑料瓶,请一位同学用彩笔在瓶子上画出剪切线。为讲台上的学生提出修改建议。进一步解决重点和难点。 教师与学生共同操作6.安全教育,教师示范剪切小花铲用剪子在划线去掉部分上钻一孔洞,注意防止打滑、伤手。在距离划线1厘米左右处将多余部分剪下。接下来,做进一步调整,直到满意为止。仔细观察,掌握加工要领。观察、感受制作与设计、制作与安全操作的统一。7.布置作业,创作实践提出设计要求:(1)造型简练,充分利用瓶子的形状。(2)注意安全,防止伤手,剪下的碎屑要妥善处理。小组内互相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动手能力。8.展示评价及时表扬有新颖创意的作品。各组代表向同学介绍本组的构思、立意、表现方法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分析、研究最佳解决办法。互相欣赏、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的鉴赏力,体验成功的喜悦。(二)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1.解决重点的要点:废旧材料的发现与利用。塑料瓶的形状很多,让学生反复观察,结合铲子的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什么地方可做铲把,铲斗需要做成什么形状,可在瓶子上画上剪切线。在启发学生时可拓展些思路,如别人是怎样利用废弃物制作工艺品或生活用品的,可用实物、录像等形式进行展示。2.解决难点的要点: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塑料瓶较硬又呈圆形,易伤手。在制作前要反复强调,在技法上也可深入指导。如先在要剪开的地方扎一个洞,这样一来剪刀就不会滑动。把瓶子使劲按在桌上固定,剪刀就比较稳,不易伤手。(三)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瓶子质地太硬,不易剪开,建议学生更换材料。瓶子较软,铲东西困难,指导学生要留出转折的棱线,可增加力度。将剪掉的材料及时收集,避免课下扎手扎脚,也保持教室的卫生。三、教学评价(一)是否对本课的内容充满学习兴趣,在乐趣中学到知识。(二)能否发现、利用废旧材料的特点制作出有创意的小花铲。      (三)没有发生伤手、卫生差等问题。刘依蕾向荣巷小学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7页共7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