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我喜欢的鸟》教学反思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我喜欢的鸟》教学反思

ID:1154605

大小:2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6-1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我喜欢的鸟》教学反思             学习《我喜欢的鸟》一课,学生的表现欲望是极其强烈的,在他们的眼里,大自然是那么美好,他们带着各种在成人眼里会被认为是稀奇古怪的问题来到课堂,作为教师我们怎样客观的保留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的创造热情呢?通过本课教学,我体验到课堂上加大学生的自由度是关键。几点体会如下:1、         要把课堂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1)还学生以想象的时间“想象是艺术的生命。离开了想象,艺术就难以生存。”因此,我打破传统按步教学,注重结论的认识而大胆创新。首先创设悬念,在黑板上画出几个基本形,添加一笔,让学生随意想象“你能想到象么鸟”。这里,教师不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通过简单的线、形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比较、想象,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2)还学生以独立思考的时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 《课标》也指出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但实际的课堂上许多教师在欣赏观察提问后就马上叫学生回答,之间的停顿很短,不给学生时间去深思。如答不出来,教师或是不断重复问题,或是启发暗示,恨不得“取而代之”。试想,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思考能有多深?于是,聪明的学生为了迎合老师的需求匆忙找片言只语作答,表面气氛活跃,实际上是进入了繁琐肤浅的一问一答的圈子中了。在《我喜欢的鸟》一课中,每一个难度适宜的有效提问,我都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如:通过多媒体电脑,我引导学生自主赏析、比较鸟的各自不同特点,并设问:自己想画什么样的鸟?夸张那些突出的特点?怎样装饰添加?我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让学生们潜心欣赏,深入思考,为创作鸟做充分的构思准备。(3)还学生相互交流的时间根据“互助互补”的原则,教学中要改变单一的师生交往形式,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在教学的关键之处、重点之处设计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参观等教学环节,这样既可以打破教师“一言堂”,让学生取长补短、互相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又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培养他们团结合作、互相竞争的精神。如在本课创作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大胆“串门”,下地参观其他小朋友的作品,互相启发,激发自身创作灵感,活跃思维,从而拓宽自己的思路。(4)还学生以当堂练画的时间 美术课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艺术实践活动。当堂练画正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本课,我的每个教学环节都非常精炼而具有时效,特别是示范引导,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环节,更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短短的6分钟内,就将重难点顺利解决。因此,学生练画的时间相当充裕,有的学生超额、超质量的完成了本课的作业。2、要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1)还学生教学目标的知情权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教学评价的准则。它在教学中起着导向和定向的作用。美术课中,如果目标不明确不具体,学生就不知道本课要学些什么,学会的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主体的学习活动不可避免的带有“无的放矢”的盲目性,而如果教师为了达成预期的目标,不可避免地会想方设法的使教学过程按自己心目中的方向运行,这也是造成学生围着教师团团转的原因之一。我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有权利也有必要对自己学习活动方向、标准加以全面、清楚的了解。学生明确了目标,学习才有方向,自主时效学习才有可能。因此一开课,我便开门见山借助师生搜集鸟的图片,进行互相交流赏析,进而导入学习用最简单的方法画出自己喜欢的鸟,由此打开了本课的大门。而后面环节(观察鸟、分析鸟、欣赏鸟、表现鸟、热爱鸟)步步紧扣目标。(2)还学生课堂提问的主动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从解决问题告终的。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总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提问老牵着学生走的情况,过多机械性、重复性的问题封住了学生的,单纯的机械应答必将随着学生心智的生长而被厌倦。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共性的问题融合在启发学生思维这一环节里,在学生创作中遇到各自不懂的问题,我鼓励他们大胆提出质疑,并通过辅导中的讲解顺利解决。重视学生课堂提问的主动权,就很容易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作品之间的有效对话与交流。提高的将是包括思维、创造、感觉、人文精神在内的学生的整体素质。以上,是我在上课后的一点思考与总结。回味课堂上令人好奇的悬念设计、简单独特的教学方法、美的意境的创造、学生“串门”主体性的显现等等,都是我在平日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我认为教学要讲求实效,教师必须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认真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让课堂上的每个教学环节都有趣的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还学生以“自由”,充分发挥主体学习行为的效能。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