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加入VIP免费下载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ID:1148760

大小:1.13 MB

页数:37页

时间:2022-06-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王禹偁(chēng)(954—1001),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遇事敢言,因此屡遭贬谪。晚年贬黄州知州,人称“王黄州”。他是北宋初期首先起来反对唐末以来浮靡文风的优秀作家之一,诗文风格平易朴实,反对艰深晦涩,雕章琢句,为后来的欧阳修、梅尧臣等人的诗文革新运动开辟了道路。著有《小畜集》、《小畜外集》。 王禹偁的文学主张一、主张诗歌创作要继承杜甫、白居易的现实主义传统,散文取法韩愈、柳宗元的古文风格。二、主张“传道而明心”。 王禹偁的作品诗文集《小畜集》,佚文集《小畜外集》。代表作:诗歌:《畲田词》五首。散文:《待漏院记》、《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唐河店妪传》。 王禹偁诗歌表现出三种倾向(特色):⑴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⑵散文化、议论化的表现手法。⑶平易畅达的风格。清吴之振评曰:“独开有宋风气。”是宋代第一个将诗歌创作转向现实人生的诗人;是宋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 晚唐五代至北宋初期,流行浮华骈文。四六骈文号为“时文”。真宗下诏,斥其“侈靡滋甚,浮艳相高;忘祖述之大猷,竞雕刻之小巧。”有人出来抵制时俗文风,以复兴古道古文为己任。 先有柳开、王禹偁,后有姚铉、穆修等人,他们尖锐批评了流行时文。 柳开:“华而不实,取其刻削为工,声律为能。”(《上王学士第三书》)穆修:“今世士子习尚浅近,非章句声偶之辞不置耳目,浮轨滥辙,相迹而奔。”(《答乔适书》)他们主张:崇道、尊韩。但由于理论上重道轻文,创作上又很薄弱,故未能产生大的影响。 复古者中,王禹偁有所不同:⒈理论上,不把文章只看作是传道的工具。《答张扶书》:“夫文,传道而明心也。”明心,即表达内心情感、个人性情。既如此,就应“使句之易道,义之易晓。” ⒉写作上,不一概反对、摒弃骈语。而是骈散结合,避免生涩词句,注意音节和谐文,运笔清雅流畅,有“简雅古淡”之风。《待漏院记》《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等是其名篇。从创作实际看,北宋文主要就是沿着王禹偁的方向发展而形成自身风格的。 他为人刚直,怀有正直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来自儒家传统的政治伦理观,敢于说话。他自称要“兼磨断佞剑,拟树直言旗“(《谪居感事》),在第三次遭贬斥去黄州时,还是很不服气的寄诗给当权者说:“未甘便葬江鱼腹,敢向台阶请罪名”(《出守黄州上史馆相公》)。 本文写在王禹偁第二次贬官期间。公元997年,刚即位的宋真宗把王禹偁召回京师,从而结束了他的第一次贬谪生活。但是,王禹偁依旧直言敢谏,不畏权贵,跟宰相张齐贤、李沆产生了深刻矛盾。所以时隔一年,正当千家万户送旧迎新、京城内外爆竹声声的大年三十,王禹偁再一次“拜受”了贬官诏令。第二年暮春三月,他怀着无限怅恨离开开封。公元999年的中秋佳节,身在湖北黄州的王禹偁,眼望着溶溶月色,禁不住千思万虑涌上心头,奋笔写下了此文。 官舍竹(王禹偁)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同样是在黄州,同样是遭贬谪的命运,同样是豁达自适的胸怀,苏轼寄情于雄伟壮丽的赤壁,而王禹偁则对黄州遍地生长的竹子情有独衷,这是为什么呢?竹子是人格力量、人格理想的象征。探讨 竹子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重要的是,还有其象征意义。把竹子种在庭园之中,蔽阴清凉,微风习习,令人俗虑尽忘。竹子挺拔,意味君子刚直不屈的个性;中空,代表君子虛心高洁的修养;有节,象征君子刚毅坚贞的节操。所以宋朝人将竹和梅、兰、菊相配合,美称为「四君子」,不无道理。王禹偁贬官黃州,以当地盛产的竹子为材,建造竹楼二间,当有安身立命的作用,和以竹喻己的用意──王禹偁有許多有关竹子的诗作。 竹 颂苏轼说:“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清代名人郑板桥说:“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其《题画竹》中赞竹“未成出土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其著名的《竹石》诗曰: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比风。 竹子的象征意义:虚心有节凌寒不凋 竹子------竹楼栖身之所心灵宅宇(高雅坚韧有节)身处困境方正高洁淡泊宁静托物言志 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梅花--不畏严寒冰清玉洁作者--坚强高洁的人格托物言志的诗歌 画菊南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花--傲然不屈作者--誓死不向元朝统治者屈服投降的坚贞节操.托物言志的诗歌 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竹楼新建之因。(注意文面所示的原因和隐含的原因的分析,捕捉“竹”的影子,了解衬托作用)文章首段,敘述黃冈地区盛产竹子,居民建屋,多半就地取材,因為「价廉而工省」──而这也为第二段的「因作小楼二间」预设了伏笔。从本段我们可知王禹偁质朴淡雅、勤俭自奉的个性,因为他可以入境随俗,取用价廉工省的竹材來建屋。 竹楼视听之美。第二段描写竹楼居处的环境和视野,渲染竹楼的「六宜」。这二间小楼,原是位于「雉堞圮毀,蓁莽荒穢」的荒郊野外,但却不同于一般的豪华楼阁:在此竹楼之中,可以遠眺山光,近观江瀨,真是视野辽阔,风景优美。另外,在竹楼內还可以听急雨聲、听密雪声;宜鼓琴、宜咏诗、宜围棋、宜投壺;所有的风雅乐音,都可以在此聆赏。這些清响是因为竹楼特有的共鸣作用而产生的,但也因为作者对于贬谪生活能夠随遇而安、恬淡自适所致。本段以声写景、以声摹情的方法,可看出作者写景的功力非常深厚。 竹楼闲居之乐。(读书之乐强调“销遣世虑”,揽胜之乐强调回归自然)第三段可说是谪居生活的缩影,也是「消遣世虑」的具体內容:被鶴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焚香默坐、送夕陽、迎素月,甚至眺望江山美景,將小竹楼內外的美景逸趣,描写到淋漓尽致的境界。而這些林林总总的闲情逸致,并非一般凡夫俗子所能体会得來的,唯有像王禹偁这样拥有超然物外的旷达胸怀者,才能有此逍遙自得的乐趣,才能真正的「消遣世虑」。本段最后一句,作者才正式点明他自己正在贬官之中,让我们知道,王禹偁心中对于被贬怀有不平之情,其实他是苦中作乐。 竹楼的诗人风韵。(引天下名楼的目的——鄙夷权贵,反衬竹楼风韵、作者志向)第四段,以历史上诸多王侯所建築的豪华楼阁,來对比映衬小竹楼的清幽雅静,并以其鄙俗的目的和自己的风雅相对比。作者人格的伟岸超凡,和不慕荣利的情操,便自然而然显露无遗了。 为竹楼祝福。(四年奔波,人不如竹的慨叹,祝福竹楼不朽的隐含之义。“岂惧竹楼之易朽”与“庶斯楼之不朽”是否矛盾?)第五段,作者运用了春秋「据事直书,是非自现」的笔法,据实胪列了从「至道乙未」至「戊戌岁除日」,连续四年之间,屡遭贬谪迁调的情形,则其政治生涯的艰困险恶,即可知晓。「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作者內心的郁闷之情,虽然含蓄不露,但细心体会,仍可发现其不平之气,隐隐流泄出來。「岂惧竹楼之易朽乎」一句反映了作者不惧世事纷扰的旷达胸怀,然而作者也清楚:人世间的纷华扰攘,终究不是人们所能控制的,自己尚且无法明哲自保,更遑论小竹楼呢?所以希望后世有志同道合之人來维护修补竹楼,「庶斯楼之不朽也」,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感人至深。 本文融敘述、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字自然平实,流畅易晓,间用骈散并行的笔法,风格清新流丽,实为佳作。林云铭、吴楚材皆一致赞扬可以上追柳宗元得意诸记,可谓其来有自。 思考 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竹楼视听之美时,为什么略写所见之景,而侧重于从听觉角度来写声音?(从声音角度更能体现竹楼的独特之处,由于竹的共鸣效应,竹楼里的音响效果不同寻常,作者认为这些和谐宜人的美妙声音“皆竹楼之所助也”,体现作者对竹楼的喜爱,及作者恬淡高雅的志趣;以声写静,更加突出了竹楼环境的清幽宁静,这正是作者选择在“雉堞圮毁,蓁莽荒秽”的偏僻角落里修建竹楼的原因所在,那就是——寻求宁静,可见作者虽身处困境,心灵却依然平静,表现了作者在困境中持守高洁的气节和处变不惊、淡泊宁静的心态。) 从第三段中,我们从作者的闲居生活中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作者形象?(闲居所著之装——身披鹤氅,头戴华阳巾,俨然隐居之示。闲居之乐——读书,赏景,饮酒,品茶,送夕阳,迎素月,这样的生活在作者看来是一种美好的境界。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超然尘世之外,与自然为伍,与日月相伴的作者形象,表现出作者身处逆境而豁达自适的乐观情怀和对名利纷扰、富贵宦达的厌弃。身落尘网里,心在从容中。) 在第四段中,作者将自己的竹楼与四大名楼作对比的意图何在?(以楼明志。四大名楼高大华丽,却是藏污纳垢之处,我之竹楼虽然简陋,却尽显高雅;声色歌舞乃昏庸权贵和俗夫之事,非骚人之事;骚人自当持守高洁。于对照之中,再显淡泊的志趣。) 在第五段中,“岂惧竹楼之易朽乎?”与“庶斯楼之不朽也”是否矛盾?其中蕴涵了作者增样的感情?(“岂惧竹楼之易朽乎?”是埋怨之语,四年之间,奔走不暇,可谓命运多舛,透出作者淡淡的无奈与哀怨;也是旷达之语,虽命运多舛然居竹楼一日,就当持守淡泊清雅一日,不必忧虑竹楼之朽。“庶斯楼之不朽也”则是对后人的深沉嘱托,也是旷达语。天下际遇坎坷却不肯流于世俗,不肯丧失品格的贤士很多,竹楼为我所建,也是为天下同命运的贤士所建。若后人知我修建竹楼的良苦用心,修葺使它不朽,则意味着不以屋喜,不以己悲的贤士品格不朽。这样,无论“我”今后命运如何,都可告慰于心了。作者力图以自己在艰难中对淡泊清高的执着去感动天下贤士,使得这种品格得到升华。——竹楼不朽,贤士的精神不朽!) 竹楼寄情竹楼之美美在宁静(环境幽静心灵宁静)竹楼之乐乐在雅趣(心归自然远离尘俗)竹楼之雅雅在高洁(环境幽雅为人儒雅情趣高雅)身处逆境持守淡泊庄重高洁 本文的思想内容守正不阿的精神气节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托物言志的手法.清丽自然的语言.(与竹之素淡高雅相契合)骈散结合的句式.(整齐和谐之中见参差,使语言更加自由流畅.)艺术特色 文中的三组对比一、竹楼与名楼的对比二、楼主人的对比三、物质的易朽与精神的不朽的对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