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第4课《蜀道难》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必修3第4课《蜀道难》

ID:1127073

大小:0 B

页数:24页

时间:2022-06-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唐朝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蜀道难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出生地为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1.蜀中读书与任侠时期(5岁—24岁)“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与韩荆州书》)开元五年(717)隐居大匡山读书,从赵蕤学纵横术。这一时期在蜀中漫游,饱览了四川的壮丽景色,接触了社会生活,开阔了视野,培养了热爱祖国的思想和豪放爽朗、酷爱自由的性格,也种下了游仙出世的消极思想的根苗。 2.追求功业时期(24岁—42岁)以湖北安陆为中心的第一次漫游时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在湖北安陆娶故相许圉师孙女为妻,“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开元十八年(730)一入长安,隐居终南山。这一时期的诗歌多描写自然山水和漫游生活,作品有《渡荆门送别、《望庐山瀑布》、《丁都护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越中览古》《春夜洛城闻笛》等,风格已经成熟。 3.供奉翰林时期(42岁—44岁)天宝元年(742)秋,因玉真公主推荐,被诏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玄宗“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李阳冰《草堂集序》)待诏翰林。天宝三载(744)春,上书求还山,玄宗赐金遣之。这一时期虽不长,但诗人接触到宫廷生活的内幕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写下了不少抨击现实的诗歌,如《古风》的一部分,《行路难》《梁甫吟》等,这些诗,鞭挞了权贵,表现诗人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品德和反抗精神。 4.二次漫游时期(44岁—55岁)以梁园为中心的十载重新漫游时期天宝三载(744)春,李白忧愤出京。五月,至洛阳,与杜甫相会,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次年春,再与杜甫、高适会鲁郡和济南,和杜甫结下深厚友谊。十一月,李白从高天师受道箓于济南郡紫极宫。天宝十载秋,有幽州之行,知禄山有作乱之心,便三入长安,欲向朝廷反映真象。然无计可施,乃离开长安。这一时期,是诗人创作最丰富的时期,代表作品有:《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北风行》《梁园吟》等等。深刻地揭露现实和强烈的反抗精神是这个时期作品的显著特色。 5.报国蒙冤时期(55岁—62岁)天宝十四载(755)11月,安史之乱爆发。因从永王璘系浔阳狱,后长流夜郎(今贵州铜梓)。上元二年(761),准备参加李光弼平叛,途中因病折回。宝应元年(762),病死于当涂(今属安徽)族叔李阳冰家。 寻李白余光中 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 古栈道1 古栈道2天梯石栈相钩连 剑门关,是蜀道上最重要的关隘。这里山脉东西横亘百余公里,72峰绵延起伏,形若利剑,直插霄汉。连山绝险,独路如门,素有“剑门天下雄”之说。 诵读本词有怎样的风格?雄浑、豪放主旋律是那几句话?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赏析“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落笔生云烟。”——欧阳修评价《蜀道难》 赏析第一小节第一处的难是从什么角度写蜀道难的?“难”主要是说山势之高哪些句子可以体现这一特点?选择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一句来鉴赏一下 。①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神话②“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押韵③“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烘托④“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神情、动作侧面 勾画出两处描写的文字 ,这两处描写展示了蜀道的什么特点?描写了蜀道的险这两处文字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险峻的?“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赏析第二小节 第三段是从什么角度写蜀道的呢?“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地势的险要“所守或匪亲”——杀人如麻,蜀地凶险如果让你们进蜀山,走蜀道,你们会有什么感受?雄奇可怖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孤云两角,去天一握山水险阻,黄金子午蛇盘鸟栊,势与天通。《三秦民谣》同样是写蜀道,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首民谣和李白的事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相同:夸张  不同:想象 神话传说 侧面描写 虚写映称奔放的激情 瑰丽的想象 大胆的夸张 神奇的传说赏析第三小节 李白为什么要极写蜀道难呢?为送别友人而作此诗没有送别的哀婉之情,却极写蜀道难,目的是什么?为了劝友人不要去哪些句子体现了他的意图?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李白二十六岁时只身出蜀,四十二岁才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但并无实职唐玄宗沉迷于声色,任用奸臣,李白气质傲岸,桀骜不驯,蔑视权贵,不久,得罪权贵,而被谗言毁谤,排挤出京。天宝初年,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藩镇割据,怀觊觎之心者,非徒安史。请同学们结合背景以及诗歌的第三小节讨论一下,诗人有没有言外之意?第一种:融入身世之感,感叹人生之难,仕途之难,不如放浪形骸,回归精神家园第二种:警告当时的统治者,谨防军阀割据,表现对时局的隐忧。 《蜀道难》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初入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它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本诗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