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苏教版选修《李方舟传》word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苏教版选修《李方舟传》word教案

ID:1115620

大小:84.59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5-0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苏教版选修《李方舟传》word教案授课内容李方舟传1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体会在特殊年代里人们的精神风貌,感受人性的复杂性。2、注意体会富有意蕴的语言对塑造人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教学重点注意体会富有意蕴的语言对塑造人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教学难点体会在特殊年代里人们的精神风貌,感受人性的复杂性一、导入有句俗话叫“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如何理解其中的道理?“人心”即人的品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寻常的日子、琐碎的生活最易磨损人的热情和精神,让人陷入平庸狭隘;“日久”则无法伪装,一辈子坚持并实践美德就非得出于真诚的善良;“日久”对人信念的坚定、品德的坚韧是艰难的磨砺,更何况生活不会永远风平浪静,难免坎坷、不幸、不公平,这对人的美德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总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寻常生活最能见出一个人的本质,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德精神,这个道理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平凡中有伟大,伟大出于平凡。今天,我们来学习《李方舟传》,认识一位平凡的女性,感受她不平凡的品格。二、作者朱东润(1896-1988),江苏泰兴人,中国古代文学及各体文学专家。朱东润不仅是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奠基者之一,也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拓荒者。当代著名传记文学家、文艺批评家、文学史家、教育家、书法家。1920年在南通执教的朱东润与邹莲舫成婚,婚后二人相濡以沫,携手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人生沧桑。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朱东润被调到了四川的大学里任教,抗战八年,朱东润便和邹莲舫分离了八年。八年里,邹莲舫一人操持全家事务,照顾全家人的安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朱东润调入复旦大学执教,一家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文革期间,朱东润首当其冲地被定为反动学术权威,批判、斗争马上成为他日常生活的全部 。妻子邹莲舫虽然只是一个家庭妇女,但是因为受到他的牵连,也成了审查对象,遭到迫害。在朱东润受诬陷时,她为朱东润声辩抗争,甚至写大字报里细数朱东润是怎样努力忘我地工作,根本不想自己的事情,他是好人,人们不应该这样对待他……她立即成了被批斗的重点对象。1968年11月30日,这位善良的女性因不堪迫害含冤而死。在夫人去世一年后,周围仍被沉重的黑暗笼罩着,朱先生仍然顶了“反动”的罪名遭受着无穷的磨难。这时,孤独而倔强的朱东润不顾随时被抄家检查的危险,开始为亡妻立传,这就是《李方舟传》。迫于形势,书中采用了托名的方式。全书写到1965年朱与邹莲舫最后一次一起出游南翔为止。一、通读全文,解决以下问题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或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攥在手里(zuàn)萧飒(sè)觌面(见)B、戛然(gá)狂飙(biāo)刳心腹(剖开)C、漪园(yī)怅惘(wǎng)相得益彰(明显)D、郁塞(sāi)纨扇(wǎn)妍媸毕现(美丽)2、指出下列句子对表现人物性格或表达作者思想倾向上的作用。A、可是孩子们究竟是讲道理的。B、方舟看了以后,只能淡淡地一笑。C、小锅小灶是为的自己,是为自己服务;大锅大灶,是为的大家,是为人民服务。这里有一个根本的区别。D、他们和方舟都忘了互问姓名地址,事实上也没有这个必要,方舟只是做了她在这个环境中必要的照应。[预习导练]1、C(A、sà B、jiá D、sè媸:相貌丑)2、A、这话可能含有对不讲道理的成人的讥讽和批判,含有对后来将李方舟迫害致死的人的怨愤。B、“只能”二字,流露出对世道不公的不快和无奈; “淡淡地一笑”也表现了她的大度和不计名利。C、以对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说明方舟认识清楚,并非无知无识的家庭妇女。这句话揭示了方舟勤奋奉公的动机,也表现了她的虔诚和执着。D、“事实上也没有这个必要”一语极妙,与“只是”相配合,点出了方舟全心全意帮助别人而不图感谢报答的品质,表现了作者对李方舟为人深刻的认识。一、文本解读1、选文叙述了李方舟哪些经历(事迹)?[明确]参加食堂义务工作;照料乡村产妇;捐献书籍和房产;重视丈夫生日。2、你从中感受到人物怎样的个性品质?[明确]讨论交流,知时引导总结。1>参加食堂义务工作——对待工作方面吃苦耐劳、一丝不苟、公而忘私的品格。具体表现:工作时间长——从“天还没大明的时候”直到“晚饭后”,而且是“前后三年”“中间没有间断过”;而其中有三位则“过了一阵子退却了”。工作任务繁琐辛苦——验收物品一一过称,结算账目并报销,清点存货安排妥当;有时还参加切菜和烹调工作,开饭时维持秩序;帮助会计搞清账目。工作态度热情——为做好工作,坚持学珠算;三年“没有错算一分钱,错领一分钱”;主动帮助做出纳以外的其他工作;三年如一日地坚持。工作性质是义务劳动——不图报酬,反倒为了工作而出钱请保姆代管家务;坚决不“沾食堂的光”,却热情地把自家的食物送给吃食堂的老师。工作时年龄已至花甲——为家庭操劳一生,为工作不图晚年安逸。2>照料乡村产妇,表现她在对待他人方面善良热情、乐于助人的品格。具体体现:事件过程——邀请产妇进船舱避风,说服账房召集医护人员,产后照料母子,提出护送母子,临别嘱咐产妇,自始至终真诚关心他人,周到体贴,不顾劳累,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事件背景——自己也是出门在外,又与乡村产妇素昧平生,面临的问题又比较棘手(船员和账房拒绝,又非自己一人力所能及),她却毫不犹豫,全然不顾问题和困难,主动干脆,尽心竭力。行为动机——不留姓名和地址,无私助人,不图回报;担心产妇“在外边要招风”,“上岸没有照顾,而而要遭危险”,关照她“要多休息,要避风”,都是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而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体现出朴素的善良和真诚的关心。 1>捐献书籍和房产,表现她在对待社会方面甘于奉献、乐于尽责的品格。具体体现:行为——主动捐献,毫无保留。动机——不要任何名义,只求尽心服务人民。行为干脆,动机纯洁,体现出“和公家已经是一家人”的朴素真诚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2>重视丈夫生日,表现在她对待亲人方面关心体贴、情意深挚。具体表现:几十年间一向重视,带着子女与丈夫团聚,欢度生日;七十岁生日出游南翔,享受清净偷窃的乐趣。寻常的生活琐事,体现出对丈夫的深情牵挂、真心体贴。1、文中最后描述了李方舟在南翔为丈夫过生日的情景,作者大段引述女艺人人唱词,有什么暗示含义?[明确]一段词介绍夫妻二人婚后的恩爱和女方的早逝,中间两段描写女方的辞世的怨愤,末二段写死生契阔、阴阳难通的悲苦。作者听曲生悲,联系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看,是为了暗示李方舟日后的情形,暗示作者夫妇日后的结局。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妻子的深切哀思、深情忆念。一、总结读《李方舟传》,我们感悟到平凡人生中闪光的美德,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品读身边的人和事,也会感受到这样的美德之光,希望同学们都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作业布置教学反思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