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秦国金
加入VIP免费下载

《水龙吟》秦国金

ID:1114310

大小:62.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4-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吕叔湘中学秦国金一、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梁衡《把栏杆拍遍》)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散文-梁衡)“辛词比其它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梁衡《把栏杆拍遍》)(二)作者介绍1、(齐读这首意蕴丰富情感浓郁的词)大家声音很洪亮,但语速过快,希望我们深入解读之后能够通过朗诵准确传达出词的情感。谁能说说辛弃疾写这首词时多大年纪?生(茫然,猜测):15岁、30岁……师(提醒):大家可以参考课下注释算一算。生(结合课下注释)辛弃疾写作本词时34岁。2、此前辛弃疾都有过哪些重要的人生经历?(参看注解①②)生:22岁率义军回南宋。但12年来未得到北伐抗敌的机会。(投影:知人论世)(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22岁率义军回南宋。南归之后,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多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3、(投影:写作背景)孔子讲“三十而立”,已经34岁的辛弃疾胸怀报国之志,却无从实现。面对苟安的朝廷,残破的山河,辛弃疾会怎么办呢?(课前预习布置大家通读理解全词,有没有需要质疑的?)(三)理解质疑(楚地的天空辽阔千里,处处弥漫着清爽的秋气,浩荡的江水流向天边,秋色无边无际。眺望远处的山岭,有的像美人头上插的玉簪,有的像海螺形状的发髻,却只能引起人的愁苦和怨恨。流落江南的游子,在落日斜照的赏心亭里,在失群孤雁的哀鸣声中,(站在楼上向远处眺望。)把宝刀看了又看,把亭上栏杆拍遍,但没有人领会,我登临远眺的用意。3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没?像许汜那种一心购买田地和房舍而不关心国家大事的人,见到雄才大略的刘备,恐怕会感到羞耻吧。可惜我年华如流水一般逝去,真为这风雨飘荡中的国家而忧愁,树木尚且长这么高大了,(人又怎么能不老呢!)请谁去唤来美女,擦拭英雄流下的眼泪?)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指代美女。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劝酒。搵:擦拭。(四)研习文本(课前预习很充分,下面研习文本,听朗诵,思考:1、词中哪些地方明确表达了作者登建康赏心亭的感受?(听朗读)生:献愁供恨、英雄泪。这是直接抒情的句子。词通常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写景也是为了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下阕除了“搵英雄泪”没有直接抒情。(过渡)2、分组讨论(1)上片景物由哪些意象构成?一切景语皆情语,上片的景物描写与作者的情感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请做简要的分析。(2)下片词人又是如何抒发感情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明确:楚天、江水、远山、落日、断鸿“楚天、江水”清秋时节,楚天辽阔,江水悠长,从而渲染出清秋雄浑而苍凉的背景;“远山”如玉簪螺髻般秀美,然而在词人看来都在献愁供恨;“落日”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断鸿”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落日、断鸿这些意象更给画面增添了凄凉之感。小结:这些极具特色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苍凉而凄苦的意境。这一幅秋天日暮之景,有力地烘托出一个游子的孤寂悲苦之情。(2)下片词人又是如何抒发感情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词的下阕并没有直接抒情,反而写了几个小故事,大家看看,分别写了谁的什么故事?生:张翰的思念家乡,弃官归隐。(注解9张翰在洛阳做官,秋风起时,想到家乡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生:许汜的(注解10许汜身处乱世,却只知道求田问舍)“求田问舍”,;生:刘备的“刘郎才气”(注解11刘备雄才大略);生:桓温的“树犹如此”(注解12桓温感叹“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为什么写这几个人的故事?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怎样的心情?生:应该是不想归隐,不愿意谋取私利。生:应该是追慕英雄。生:还有感叹流年似水,时光飞逝。师:很好。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法我们称之为用典。在大家的集体智慧下,我们通过分析典故揭示出了词人复杂的内心。(3)难点突破:上片中,作者还用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是哪几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4人小组讨论)3 明确:“看”、“拍”。看吴钩,“吴钩”是宝刀,是杀敌的利器,但现在手握宝剑无用武之地。词人正值壮年,空有力气却没有地方使用。词人多想手持这锐利的宝刀,驰骋疆场,杀敌报国啊!(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拍栏杆(周恩来涵养极好,平时对人很温和,然而在南昌起义前夕,有件事竟然让他拍桌子,说明这件事让他大怒。拍这个动作,很能反映内心的情绪。)他只好借敲打栏杆来发泄自己的怒气。词人满怀雄心壮志却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而一个“了”一个“遍”使得这悲愤更浓更重。梁衡《把栏杆拍遍》——“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忧国孤客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兴之所,但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辛弃疾走过了一个爱国志士、爱国诗人的成熟过程。------“一将成名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还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那么,有思想光芒而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工于词,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五)练习延伸:苏辛词比较回顾前学:《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齐读《水龙吟》)苏轼的词:具有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襟,形成了豪放而旷达的风格。辛弃疾的词:既表现出慷慨激昂的感情,跃跃欲试的雄心,又表现出深沉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悲愤,形成了豪放而沉郁的风格。词到苏轼手里进一步扩大了题材和意境,建立起豪放的词风。但豪放词到辛弃疾手里才臻于完善而达到高潮。四、教学反思本课主要设想让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去鉴赏词中的情感及所用手法,结合注解及知识储备,知人论世基本过关,直抒胸臆好判断,但在借景抒情、用典故、用动作来抒发情感方面,学生讲不清,讲不透,而诗歌的情感及采用技巧永远是诗歌鉴赏的重点与难点,所以今后还得多引导,多积累。3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