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教学设计

ID:1113036

大小:19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4-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要学习的是北宋豪放词风开创者苏轼写的一首婉约词佳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谈起苏轼,同学们并不陌生,我们曾经学过他的很多文章。那么苏轼在你心中是一个什么形象?结合学过的诗句回答。(形象:豪放、豁达、浪漫、幽默、乐观)今天我们来体会苏轼性格中的另一面——多情。这是一首悼亡词,词中苏轼悼亡谁(妻子王弗)。王弗死后,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中写道: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则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请同学们将这段文字读一遍)通过这段文字可见王弗生前她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所以一朝永别,十年萦心,积思成梦,就写下了这首千秋传诵的悼亡词。(二)初读、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诵读全词,初味此情。(学生自由诵读,请一位同学来试读。)、你觉得刚才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教师纠正字音,稍微缺了点感情)、那么,这首词我们该以怎样的情感基调去读呢?下面老师请大家欣赏一段范读,仔细体会诵读的韵味。(听读)、这位同学,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从刚才这段范读中你听到了怎样的一种情感?(凄凉、悲痛)从什么地方听出了凄凉悲痛的情味?(他的语速很慢,语调很低沉)他之所以读的精彩,是因为他读出了感情,老师相信如果我们全情投入,也会读出我们的理解和体会。(三)再读教师配乐,学生美读。学生评价。(她读的很有感情,节奏把握得很好。他能完全投入,声音抑扬顿挫。他重读很准,几个关键词都读准了)读得最美是入情入境,忘了自我。在你们的倾情诵读中,我都听到了你们对词情感的理解,既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别人。接下来我们通过解读词的内容,来进一步体会这种情感。(四)感知诗歌内容、理解全词的内容,是读懂诗词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才能够以声传情。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然流畅准确恰当的语言来表述一下上下两片的具体内容。(学生互助合作,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两位同学回答,教师纠正)这两位同学应该说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还是比较到位的,而且语言也比较流畅,但老师想如果能在语言的表述上再动情些会更好。、词的题目为记梦,看一下开篇有没有写到梦?(没有) 那么哪几句开始写到梦,一起读一下(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开篇与梦境相对,写的是什么呢(现实)最后“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词人又从梦境回到了什么(现实)可见整首词在内容上是按照由现实到梦境再到现实,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构思脉络来行文的,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五)、赏析语言,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好了,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此词的基本内容,但老师想如果我们要把一首词的情感读准读透,仅仅了解诗词的字面意思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应静下心来,沉入词中,去体味字面背后的意境,去感受深情。这里老师向大家介绍一种常用的赏析诗歌的方法——炼字法。(古人写诗,注意炼字炼句,常有许多精妙之处。鉴赏评价时,要注意结合诗歌内容发挥想象,领会这些字、句的精妙处。)我们一起来看,开篇第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我们就可以从“茫茫”二字入手来解读诗歌,我想问问同学们“茫茫”如何理解?(模糊不清,音讯渺茫),那么这种模糊感,渺远感,主要原因是什么,(十年的生死相隔)表达出什么样的情感?(对妻子深沉的思念)我们来试想一下,十年长不长(长),但果是生离,即使山长水阔,世事茫茫,总有重新会晤的希望,但对于苏轼来说,却是相见无望,这是多么绝望的悲叹啊,值得注意的是“茫茫”前着一“两”字,说明这种情思和哀绪不只是词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也包括九泉下的妻子。由此想见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我们再试着将这句话连起来读一读,读的时候注意读出这种凄婉沉痛之感(学生读,语速要慢一些,语调要悲伤低沉一些,重读“生死”和“茫茫”)这简简单单的七个字却包含了苏轼无限复杂深沉的情感,也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悲伤),可见词是需要我们用心去细细品味的,只有品才会有味,那么就请同学们任选词中一句话或者运用炼字法着重对词中某个意味深长的词语进行品析,来体会词人的深情。(学生小组合作,研读诗歌)、不思量,自难忘。不用去想,实难忘怀。说明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他的妻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出现某种缠绕心间,摆脱不掉的思绪,剪不断,理还乱。正如李清照在词中所写“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尘满面,鬓如霜。这里的“尘”,不仅是大地上的灰尘,也是岁月的风尘,情感的风尘。这段描写属于细节描写中的肖像描写,寥寥数笔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满面风尘、两鬓斑白的老者形象,但是作者写这首词时不过四十,到底什么原因让他早生华发了呢?联系当时的背景想一想(熙宁四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自请外调,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移知密州。仕途坎坷,遭际不行,转徙外地,艰辛备尝。)可以说和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由此可见其生活的蹭蹬和心境的凄凉。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亡妻的坟在眉州,与词人所在的密州远隔千里。词人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满怀的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对于妻子呢,联系之前的“两茫茫”,不也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词人诉说独眠地下的孤寂凄清吗。由此可见相爱之深、想思之切。、小轩窗,正梳妆。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常生活的场景,这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生动的什么描写(细节),妻子在梳妆,苏轼含情默默的注视着妻子,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浓浓的爱意在小屋里蔓延。这里老师要问,苏轼可梦到的场景有很多,他没有梦到王弗陪伴读书不辞辛劳的身影,也没有梦到他博取功名之后王弗帮助他识人论事的这些大事,偏偏梦到他对镜梳妆这样一件非常寻常的小事,我想问问同学们这是为什么?(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真情)这让我想起了纳兰性德的一句诗“当时只道是寻常”。就是在这些小事上更见爱的深度、厚度和浓度。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十年不得相见,好不容易在梦中相逢,应该有千言万语,却为什么相顾无言呢?是不是无话可说?(夫妻相见,自有万般感慨,万语千言,只是不知从何说起,真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还是让又惊又喜又痛的泪水痛痛快快的流淌吧,一切都尽在泪水里了)柳永的《雨霖铃》中有一句跟这句意境相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比较一下,哪一句更伤情()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赏析深入了诗歌的语言,触摸了诗人的情感,对语言有了较为生动个性化的解读,但是我们呈现出来的意境情味毕竟是片面的,不连贯的。我们还可以使用联想想象的方法使画面再现,使其更形象、更细致。(六)、联想想象,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学生精读“记梦”一节,把梦境还原。写出短文。抓住梦中人物的动作、情态,做细致的刻画。(师巡视,指导)例如:生读文师:你觉得他的这个画面再现处理的怎么样?(优点和缺点)梦中情境描写得太少,人物的情态一笔带过,印象不深。情境渲染这一处做的很用心,景物着笔不多,但境界全出。生读文师:让我们来看他的文章,他注意了什么?生读文师:找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同学回答得真的很精彩,我更欣赏的是你们都紧紧抓住文本语言和作者的情感对我们的习作进行评价和赏析,使我们队诗歌的画面有一个更为深刻的体会。(七)、背诵积累 这首词,写实情深,记梦亦深,催人泪下,千百年来无数读者都被它打动,今天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但是我想问同学们,这首词能够引起我们,引起无数读者强烈共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情)以情动人,请同学们以声传情,用动情的语言背诵全词。(八)、方法总结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使用了两种诗歌赏析的方法(炼字法和画面再现法)其实赏析诗歌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使用,譬如说阅读诗歌的标题、联系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抓住诗歌的文眼等等,这些方法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再行积累(九)、作业拓展:课后,首先推荐同学们看一本书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希望同学们能够多层次的多角度的走近这位人格魅力大师——苏东坡,其次推荐同学们看两篇散文巴金先生的《怀念箫珊》和《再忆箫珊》(十)、课文总结。千百年来,无数读者都毫不吝啬的将绝唱一词赠与了《江城子记梦》,然而时光流转前年,巴金的这两篇散文同样也诉说着人世间值得感念的深情,也会让我们更深切的领会到苏子心中的那一份创痛。老师节选了这两篇散文中的些许文字作为我们这节课的结语,我想这也会是对《江城子》最深沉的诠释。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