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商隐无题诗的朦胧美
加入VIP免费下载

论李商隐无题诗的朦胧美

ID:1110873

大小:30.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4-2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论李商隐无题诗的朦胧美摘要李商隐的无题诗在诗坛上独树一帜,其意境深远,诗意朦胧多重。他凭借其独到的艺术表现手法将诗歌意境的朦胧美,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其无题诗中,李商隐将朦胧的心境描摹与精细的环境刻画水乳相交。无论是诗的意象、结构等,都使全诗境界更上一层。李商隐不愧为朦胧诗派鼻祖关键词:李商隐诗歌朦胧美中图分类号:IXX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锦瑟》是李商隐诗集开篇的第一首。历来有云:“一篇锦瑟解人难”,就是因为这首诗景象迷离,含义深邈,每一联都是朦胧的。首联两句,聆锦瑟之繁弦,思年华之往事;音繁绪乱,惆怅难言,千重往事,九曲情肠,形成了诗的多层次朦胧的内蕴 颔联由庄周梦蝶,写到杜宇化为鸟。庄周在虚渺的梦境中,不知周之梦为蝴蝶,还是蝴蝶之梦周,是一种朦胧的梦境。杜宇号望帝,死后化为杜鹃,每年暮春三月啼鸣求偶,口中流血,声哀情苦,写的是一种空灵虚幻。诗人所要表达的,是朦胧的内心世界的悲戚与怨愤颈联以“泪”、“暖”为诗眼,写了明珠和良玉。月为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中,由此形成了一个月、珠、泪三者难解的朦胧妙境。下一句写的则是“蓝田日暖,良玉生烟”的朦胧景象。在这里,我们似乎可以读到,这朦胧的自然景象所体现出的,是诗人朦胧的感情世界尾联两句更是多层次的、曲折的感情世界的剖析:如此情怀,今朝已化为不堪回首的往事,然而,当初是何等地使人怅惘迷恋呵!全诗共用了四个典故:第三句用《庄子・齐物论》中庄生梦蝶的故事,呈现了一种人生的恍惚迷惘;第四句用《华阳国志》中蜀王望帝化为杜鹃,每到春天便悲啼不止、直至出血的故事,包含了一种苦苦追寻而又毫无结果的悲哀;第五句用《博物志》里海中鲛人泣泪成珠的故事,在这里具有浓厚的伤感意味;第六句虽不知出自何典,但中唐人戴叔伦曾以“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形容可望而不可即的诗景(见司空图《与极浦书》),这里大致也是指一种朦胧虚幻的感觉这样,诗歌四句四个典故便传达了迷惘、悲哀、伤感、虚幻的情绪体验,并与开头两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中的“无端”,末尾两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中的“惘然” 交相映衬,构筑起全诗朦胧、伤感地追忆华年的情绪氛围《锦瑟》的华丽、深沉、缥缈、神秘,在我们读来有如庄生化蝶之翩翩,有如美玉生烟之缥缈。虽不解其意,但仍被其朦胧之美所陶醉李商隐使用包括典故在内的各种意象时,都经过精心的选择。一方面,这些意象大都是色彩丽或神秘谲诡、本身就带有一定美感的,诸如“云母屏风”、“金翡翠”、“绣芙蓉”、“舞鸾镜匣”、“睡鸭香炉”、“红烛残花”、“凤尾香罗”等等,使诗歌呈现出一种令人目眩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这些意象又大都蕴含有一定的哀愁、彷徨、伤感等感情色彩。此外,感觉凄冷而逗引愁思的月、露、细雨、夕阳等景物也是他所喜欢写的。以《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为例:“芦叶梢梢夏景深,邮亭暂欲洒尘襟。昔年曾是江南客,此日初为关外心。思子台边风自急,玉娘湖上月应沉。清声不远行人去,一任荒城伴夜砧。”诗人独居关外荒城,所见所闻,是芦叶瑟瑟,风急月沉,一夜砧响,不绝如缕,全诗选择的都是令人感觉凄凉的意象,表现他的“有感”,即流落天涯,内心寂寞、荒疏、冷清的感受。让读者能读其文即能感同身受二结构美 首先,李商隐的诗在结构上比起盛、中唐诗人来要收敛细密。盛、中唐诗的结构常是平行或递进式的,一层一个视境,一层一个意蕴,境界开阔舒展,如高山远眺,而李商隐的诗却迂回曲折,全诗往往吟咏的是一种情绪,而在不同角度上的叠加复重,犹如人在深谷徘徊,缠绵无休。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一、二句点出别离之苦,以东风无力百花凋零烘托愁绪,三、四句写相思不断,又以春蚕丝尽、蜡炬成灰写心情的灰暗失望和纠缠固结,五、六句再写相思之苦,以镜中白发、夜月寒光来映衬两地别愁的萧瑟,七、八句再借青鸟传书的典故,寄托自己的希望,却又以蓬山暗喻人神阻隔,终于只能通音信而不能见面,增添了一层愁苦。全诗回环起伏,紧紧围绕着别愁离恨来制造浓郁的伤感气氛。再如,《促漏》一诗:“促漏遥钟动静闻,报章重叠字难分。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薰。归去定知还向月,梦来何处更为云。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鸯护水纹。” 全诗从静夜钟漏声写起,在朦胧中,将读者牵入一个幽渺隐密而宁静的世界,这里闪烁着艳而凄凉的色泽和气息,给人以虚幻和神秘的感觉。而后点出一场幽会已经过去,归去之人却仍在月下徘徊难眠,来日悠悠,更不知这样的云雨幻梦在何处重现。最后画面转为明亮,写南塘中蒲草结、鸳鸯游,水波荡漾,更令人触目伤心。一层又一层地渲染,首尾回应,烘托出寂寞和孤单之情其次,李商隐的诗变化无穷,意象重迭,今昔界限在某点上融为一体,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这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界限的朦胧之美,形成了一种跳跃性,是由含蓄之深与浮想之广融合而成的绝妙境界。如《夜雨寄北》中的“巴山夜雨涨秋池”,这不是眼前历历可见的景物吗?然而轻轻一转,同一巴山夜雨,却又经过时间推移,成为陈迹,成为来日缅想闲话中的内容。当然,这还只是一种假象,一种盼望,通过“何当”的摇曳生姿而体现了空灵的境界三意境美诗贵在意境含蓄,李商隐的无题诗风格独具,意境朦胧、深邃、含蓄。诗中的形象,初读使人产生恍惚迷离之感,因此有人评之为“隐词诡寄”,但如果我们细细吟读这些诗篇,就会给你不同的感受,那种种意象会把你的情感自觉不自觉地引向一个特定的方向,尽兴陶醉,启人遐想,令人回味无穷。兹看他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首联渲染了一种离别时的伤感气氛,诗人用暮春东风衰弱、百花凋残的景物渲染情人见面与分别时的环境气氛,见面前的焦灼盼望,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尽在不言之中了,时光流逝青春不长之感,亦溢于语言外了。在三、四两句诗中,诗人没有直白地顺势叙写男女主人公伤别的细节,而是笔锋一转,描绘了“春蚕吐丝”和“蜡炬成灰”两个与上联貌似无关的意象,但实为象征两个被隔离的情人绵绵不尽的相思和无穷无尽的别恨。五、六句诗人的笔又回到了男女主人公的身上,但这已经是天各一方的时候了,女主人公殊觉云鬓已改、月光也已感到寒冷了,这一“寒”字,就给客观的物景涂抹上了感情的色彩。结尾两句用“蓬莱”、“青鸟” 这两个意象把读者引向了神话世界。如果我们凭直觉初读这首诗,不免有意象间的连接生硬不谐,跳跃过疾且大的感觉,百花凋零,春蚕吐丝和蜡炬成灰怎么也不会联缀一起,构成一幅完美的恋人痛别图;但若仔细吟读,这三个景象和意象便会发出一连串痛苦压抑的情感信息,使读者产生这方面的心理反应和体验,从而利用相似情感的融和力量达到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开头两句的痛苦难耐,三、四两句的苦思和绝望,五、六句的关怀和体贴,结尾两句的自我安慰,种种情感融合起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诗的感情形象),以此来引起欣赏者的某种感情冲动,或痛苦绝望,或苦涩的追求。当一个经历过爱情挫折经历的人欣赏这首诗时,意象和景象中各种感情信息立即会与他的痛苦经历扭结在一起,引起共鸣。而当一个政治上或事业上追求受阻的人读这首诗时,意象和景象透露出的感情信息与他的经历结成的画面必然是另一幅面貌。可见,此诗的诗意在一种浑然一体、衰飒凄凉、深远含蓄的境界中渗出,实在耐人玩味诗歌意境的特色与表现手法密切相关。在李商隐的《无题诗》中,他通过比兴、象征、暗示、用典等多种表现手法创造出朦胧幽邃、含蓄隽永的意境美李商隐的无题诗还善于多角度多层次地对环境渲染烘托,用暗示的方法处理主观意象和客观事物,塑造情感形象,创造出朦胧的意境美。在李商隐的无题诗中,他往往通过对环境的渲染描绘,时间的、空间的、色彩的、温差的、嗅觉的、味觉的等多层次多角度地透发出各式各样的信息,由欣赏者在自己的头脑中拼合成诗人暗示的形象。如《无题二首》之一:“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此诗写的是诗人回忆不久前参加一次盛会的情形。在这里,喜和哀、欢快和怅惘等种种复杂感情都在特定气氛的烘托中暗示出来,并与欣赏者的感受和想象、经历交织在一起。诗中并没有直接描绘出女主人公的形貌和性格气质,但读者却从环境的描画,气氛的渲染中接受了诗人暗示的复杂信息,从而拼合成自己的那个女子的优美形象四结语在李商隐的朦胧诗中,抒情情调优美,较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而特别致力于婉曲见意,采取幽微隐约、迂回曲折的方式,常常一重情思套着一重情思,表现得幽深朦胧。李商隐爱好绣织丽字,镶嵌典故,细针密线,造成光怪陆离而又朦胧隐约的诗歌意象。此外,诗人还喜欢采用重神而轻形的写意笔法,将比兴、象征和寄托融合在一起,或借古讽今,或托物喻人,或言情寄慨。就眼前的物、景,驱遣想象,将切身的生活感受转化为朦胧的情境画面。从而使其诗歌优美动人、脍炙人口,尽管也许不能完全理解其含义,但也并不影响历代人们对他的诗歌的热爱。尤其是那朦胧的美感,含蓄幽雅的表达,令古往今来的人们都为之倾倒 李商隐的无题诗综合运用了比兴、象征、比喻、拟人、双关、谐音等多种手法,这在唐诗中是少有的。与唐代其他诗人相比,李商隐更注意在诗中表现心理体验和情感信息的传递。他的无题诗有意打乱了画面的序列和完整性,把不相关联的形象剪辑在一起,通过形象间的跳跃性,造成一种迷离恍惚的情感境界,使读者在这境界中接受到这情感的信息,而产生艺术的联想,得到固有的美感享受。对李商隐的无题诗的理解,虽然历来分岐很大,但其诗的意境幽邃深远、意蕴深藏,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仍把诗歌艺术的欣赏引向了一个较高的境界参考文献:[1]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高教出版社,1999年版[2]吴在庆:《唐五代文史丛考》,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董乃斌:《李商隐的心灵世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4]杨海明:《唐宋词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作者简介:刘海微,女,1977―,吉林德惠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诗歌,工作单位:长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