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8.1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设计——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新教材】8.1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设计——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

ID:1104743

大小:16.9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4-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置身诗境,感受李白豪放飘逸的语言风格。2、赏析语言,品味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3、联系背景,把握李白诗歌丰富深刻的内涵。【教学重点】品味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教学步骤】一、激活记忆,导入新课我们以前学过李白的哪些诗歌?有何印象?试着背一背。有什么感觉?《行路难》,《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书云》,《蜀道难》。韩愈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诗歌是继承屈原之后我国积极浪漫主义的新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品味李白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浪漫主义风格。 二、梦游天姥1.入境读前八句,思考:想象站在天姥山上,你会看到什么景象?2.感知大声诵读梦境部分,要求:(1)读准确、读流畅,把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2)这段梦境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用一、两个词概括。3.品味小组交流:(1)合作解决疑难问题;(2)找出几组自己最欣赏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然后说说美在何处。(提示:联系诗人所见、所为、所感去品味、想象)4.再现 把喜欢的几组句子,用优美的文字描述出来,师生同台展示。(提示:抓住意象,进行合理的想象,适当运用修辞)→师生合作朗诵。5、与其它送别诗有什么不同?(构思和表现手法上的不同:一般的送别、留别诗表达的是惜别伤离之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而本诗是围绕着一场游仙的梦幻来构思,并借留别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 三、走近李白,品味浪漫1、如何品味一种创作风格?什么是浪漫主义风格?一种创作风格的形成跟作者的思想、性格有关,所以要知人论世;一种创作风格的表现跟创作手法有关,所以要赏析技巧。(介绍浪漫主义风格特点:夸张与想象)2、知人论世——走近李白介绍本诗写作背景(见预习材料)及李白性格:不羁的个性与不屈的灵魂3、走进文本——品味浪漫(1)、解题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浪漫的游历方式)天姥:所梦内容。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浪漫的体式)留别:点明本诗写作目的。 (2)、再读课文,理清思路。思考:梦游是从哪里开始,又至何处结束?全诗的线索是什么?请找出诗歌中过渡性的语句。由现实转入梦境:“我欲因之梦吴越”。由梦境转入现实:“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全诗脉络:入梦缘由(梦前)   心驰神往 游梦历程(梦中)   迷离恍忽惊梦长叹(梦后)   惆怅感怀线索:梦(浪漫的线索)(3)、品读赏析,从表达中品味浪漫主义技巧。教师引领同学走进文本。(注意把握:浪漫主义风格在本诗主要体现在大胆地夸张和雄奇的想象。)教师预设:梦中的景象如何?你觉得诗歌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浪漫的特色和风格? 谈点1:为何从“瀛洲”谈起?又为何谈到五岳、赤城和天台?瀛洲是传说中的三座仙山(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之一,虚无缥缈。这是以瀛洲陪衬天姥山,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山的念头。采用了衬托、夸张、对比的写作手法——谈到五岳、赤城和天台,是以这些山来衬托天姥山的高大、雄峻、巍峨,进一步地勾起了诗人神游天姥山的强烈愿望。先用天相比,又用高峻闻名的五岳及附近名山赤城、天台相比,极力表现了时隐时现的天姥山高大神秘的特点,为梦游做好准备。(神秘的色彩和浪漫的手法)类似的句子还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夸张、比喻)谈点2:诗人是怎样到达天姥山的呢?“飞”表现了什么追求? “照”和“送”写出什么?采用了什么手法?“一夜飞度镜湖月”。“飞”字表现了诗人追求自由自在,也夸张地表现出了诗人游天姥山的急切心情,体现了他豪放飘逸的风格。明月与人如影随形,人与自然和谐一体,体现对自然的热爱和眷恋。这里采用了拟人手法。(浪漫的情怀)谈点3:在梦境中见到了哪些景物?(引导学生分析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浪漫的人 浪漫的景  浪漫的仙仙人出现带来了梦境的最高潮。诗人的幻想如神仙遨游,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任意奔驰。很好地体现了浪漫主义风格。(4)、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本诗浪漫主义特色:v           浪漫的方式(梦游)v           浪漫的体式(文体的洒脱)v           浪漫的线索 v           浪漫的色彩(神秘)v           浪漫的情怀v           浪漫的手法(大胆的夸张、雄奇的想象)v           浪漫的游客v           浪漫的意境v           浪漫的仙人v           浪漫的语言(豪放飘逸) 四、把握内涵,思考浪漫1、再读课文,思考诗人为何要借助梦境,采用夸张和想象这样的浪漫主义的方式表达他的内心情感?梦与现实是怎样的关系?(学生自由谈,教师参与讨论,注意把握:浪漫主义是表现现实世界的一种创作方法,梦境、夸张和想象都有现实的依托。)教师预设:谈点4:诗人为什么要着力塑造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境?作者的梦境象征什么?梦境实际上是对诗人现实生活境况的一种投影,用神仙世界的美好衬托现实世界的丑恶,用诗人在神仙世界的自由翱翔衬托他在现实世界的失意和碰壁。通过鲜明的对比,曲折地表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憎恶,以及对自由、光明和个性解放的渴望与追求。诗人的梦实际上是他的政治梦即他的政治理想——做宰相(希望“济苍生,安社稷”),但残酷的现实不能给他这一段平台,所以他只好寄托梦幻。(理想的浪漫)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谈点5、诗人的梦境有没有现实的依据?从诗人梦境中的哪些地方还可以看出现实世界的影子?因为瀛洲是传说中的仙山(“信难求”),而天姥山确实存在(“或可睹”)。有现实的依据,有现实的依据还有“谢公宿处”“谢公屐”,还有用“熊咆龙吟”“迷花倚石”暗指现实中追求理想道路的艰难。谈点6:从诗歌的浪漫主义中可看出诗人怎样的性格?他最终的人生选择是什么?性格:热爱自由,向往自然,豪放豁达,自然率真,傲岸不羁(浪漫的性格) 人生选择:访名山,游四方。2、结合本诗归纳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学生通过本诗谈对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认识,教师点评小结)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强烈的浪漫主义是李白诗歌最突出风格,“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是李白对其诗歌雄奇豪放的自我描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则是杜甫对李白诗歌风格及艺术魅力的高度评价。其特征如下:  (1)追求理想世界。常常借助梦境、仙界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2)丰富奇特的想象。诗人抛开现实时空的牵制,任意驰骋想象。侧重于描写大自然的奇景和以想象出现的人物,带有浓厚的虚构和想象色彩。广泛采用拟人、象征等手法,又借助想象或神话传说,运用夸张和神话,构成浪漫主义雄奇的艺术境界。特别是想象奇谲而变幻莫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下来”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等。(3)浓厚的主观色彩。李白诗歌个性鲜明,感情强烈,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和非凡的艺术形象。“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跃然纸上。(4)语言豪放飘逸。诗的语言格调奔放,以七言为主,间用四、五、六、九言,句法错落有致,用韵变化多端,这正是李白狂放的个性和豪放飘逸诗风的完美结合,不愧是千古名篇。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1、教师小结:李白的一生是浪漫的一生。他不但活得浪漫,他的死也充满了浪漫色彩。据传说,他是从采石矶的捉月台为捉到月亮跳入长江而死的。我们宁愿相信这美丽的传说。他乘着酒兴,要把发光的生命交于浩荡辽阔的长江,站在这捉月台上,以诗人的天真和狂放,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一次追求。于是他化成了皎皎的明月,滚滚的波涛,永远在中华大地上照耀着,奔流着。2、布置作业:李白的理想为什么不能实现?(教师灵活处理)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