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优秀教(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滕王阁序》》优秀教(学)案

ID:1101807

大小:44.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4-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优秀教案教学目标:⒈学习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⒉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教学时数:2第一教时明确目标:整体感知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二、解题1.介绍“序”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2.介绍“骈文”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3.介绍王勃和写作背景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三、诵读课文1.放课文录音。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3.指定7名学生朗读课文(每人一段),注意把握句子的节奏。明确:①四字句的读法有 “二二式”。②六字句的读法大致有五种: “三三式”; “一四式”; “二二二式”; “二四式”; “一二三式”。③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三四式”; “二一四式”; “二三二式”;“二二三式”。四、初步感知课文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一遍。2.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字句。3.思考:从内容上看,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明确: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阁”,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扣“饯”,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第四部分(6~7):扣“别”,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五、布置作业1.反复诵读,并试背课文。2.完成课后练习三、四两题。第二教时明确目标:⒈学习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⒉理解作者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教学过程:一、赏析第一部分(一)集体朗读(二)具体赏析⒈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明确:“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历史久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界域辽阔。“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地势宏伟2.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明确:作者在写参加宴席人物时,用了“雅望”“懿范”“胜友”“高朋”“腾蛟起凤”“紫电清霜”等词语,极尽人物的文韬武略,照应了前文的“俊采”一词。3.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明确: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同时也紧扣照应了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4.试背课文二、赏析第二部分(一)齐读课文(二)具体赏析1.本部分是著名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述出来。明确:①色彩变化之美;②远近错落之美;③上下浑成之美; ④虚实相映之美。2.鉴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并展开想象,将该句扩写成百字左右的短文。明确: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图画。3.这两段秋景的描述与传统中描写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明确:一反传统中“悲秋”的习惯写法,为秋景注入了超逸豪迈的情致。4. 思考:本部分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 ①“潦水尽…”,清澈的潭水给人清爽的感觉。②高耸入云,溢彩流丹的滕王阁令人叹为观止。③“落霞…”的朦胧秋景,“闾阎扑地…青雀黄龙之舳”的富庶祥和都洋溢着作者无比愉悦的心情。作者写自己的喜悦心情毫不张扬,而是寓情于事于景,含蓄婉转地表达出来的,给人天衣无缝、妙合无垠之感。三、赏析第三、四部分(一)齐读课文(二)具体赏析1.这两部分是由眼前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而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通读课文,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并思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明确:①“长安”“帝阍”“宣室”→报国无门,济世无路②“冯唐”“李广”∕“贾谊”“梁鸿”→慨年时易往,功业难成,流露出嗟卑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明用)③“马援”(穷…老…)→不因年华易逝、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④“贪泉”“涸辙”→身处逆境,犹乐观开怀(暗用)⑤“北海”“东隅”→不甘沉沦⑥“孟尝”∕“阮籍”→反衬自己坚定意志(正用∕反用)⑦“终军”→表示请缨无路⑧“班超”“宗悫”→表投笔从戎、乘风破浪的志向⑨“杨意”“凌云”∕“钟期”“流水”→感怀才难用、知己难遇2. 请思考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的作用。明确:使课文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含蓄、典雅而又精练,加强了文章表达效果。四、课文总结本文是一篇序,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骈文,作者用富丽华美的词藻,称道洪州,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以及寥廓壮美的山川秋景,借以抒发自己愤懑悲凉而又不甘沉沦的思想感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篇》评:“对众挥毫,珠玑络绎。”第三教时一、课外拓展 1、《滕王阁序》与《兰亭集序》的异同  形式上,两文都是记叙游宴盛会、即席赋诗的诗序,语言都讲究辞采与对仗。但两者相比,《兰亭集序》整散结合,《滕王陶序》则更讲究形式上的华美,逢句必对,辞藻华丽,因过分追求形式、堆砌典故而带来了意思晦涩的毛病。内容上,两文都从眼前的欢宴之事写起,然后触景生情,因事伤怀,抒发感慨,而后又由低沉逐渐转向高昂,表现得积极向上。最后又都收笔于眼前之事。两文相比,《滕王阁序》所写之景更壮美,更绚丽,更丰富,所抒之情也更直露更酣畅。另外两文抒情的内容也不一样,《兰亭集序》抒发的是人生短暂的感慨,《滕王阁序》抒发的则是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2、文化拓展①滕王阁有关书画,②滕王阁有关视频,③滕王阁有关诗文一、课内巩固疑难词语 (一)词语解释 1.台隍枕夷夏之交(倚、据,动词) 2.时维九月(时序,名词) 3.序属三秋(时序,名词) 4.俨骖騑于上路(高,形容词) 5.披绣闼(披:开;闼:小门) 6.山原旷其盈视(远,形容词) 7.声断衡阳之浦(水滨,名词) 8.遥襟甫畅(刚、顿时,副词) 9.逸兴遄飞(迅速,形容词) 10.气凌彭泽之樽(超过,动词) 11.天高地迥(远,形容词) 12.识盈虚之有数(定数,名词) 13.命途多舛(乖违、不顺,形容词) 14.今晨捧袂(衣袖,名词) 15.恭疏短引(疏:书,撰写。引:序) 16.一言均赋(铺陈,动词)(二)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襟:以……为衣襟。(襟三江而带五湖)带:以……为衣带。(襟三江而带五湖) 2.使动用法 下:使……放下来(徐孺下陈蕃之榻)腾:使……腾空(腾蛟起凤) 起:使……起舞。(腾蛟起凤)屈:使:受委屈。(屈贾谊于长沙) 窜:使……出去。(窜梁鸿于海曲) 3.名词用作状语 星:像流星一样。(雄州备列,俊采星驰。) 4.名词用作状语 目:看,望。(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5.副词活用动词 尽:都包括。(尽东南之美) 6.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美:才俊。(尽东南之美)(三)文言句式 1.省略句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聚集)。 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 2.被动句 纤歌凝而白云遏。(遏,止,这里是被动含义,即被歌声所阻止。) 怀帝阍而不见。(见,朝见,这里是被动含义,即被朝见。) 3.宾语前置 童子何知(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前置到动词谓语“知”的前面) 4.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四)《滕王阁序》中的21个成语    1、【物华天宝】华:精华。宝:宝贝。原指万物的光华,天上的宝气。形容各种珍贵的物品。    2、【人杰地灵】人杰:杰出的人。灵:特别好。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即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便成为名胜之地,或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3、【胜友如云】胜:指才智出众。才智出众的朋友们云集一处。    4、【高朋满座】高:高贵,高尚。座:座位。满座尽是高贵的宾朋。    5、【腾蛟起凤】腾:腾越。起:起舞。象蛟龙腾越,凤凰起舞。比喻文辞奇巧优美,才华横溢。    6、【钟鸣鼎食】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具。鼎食:吃饭时,排列好几个鼎盛食物。吃饭时,奏乐列鼎。形容贵族和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最早见于《史记》。    7、【云销雨霁】云消雨散。指满天的云雨顿时消散,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再回来了。    8、【响遏行云】遏:阻止。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最早见于《列子•汤问》。    9、【天高地迥】迥:遥远。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    10、【兴尽悲来】高兴的劲儿过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来了。    11、【萍水相逢】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浮萍在水里偶然相遇。比喻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12、【冯唐易老】比喻仕宦不得志。出处是《史记•冯唐列传》。    13、【老当益壮】当:应当。益:更加。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出处是《后汉书•马援传》。    14、【穷且益坚】也作“穷当益坚”。穷:不得志。益:更加。处境困难而意志应当更加坚定。    15、【涸辙之鲋】涸:水干,枯竭。辙:车辙。鲋:鲫鱼。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出处是《庄子•外物》。    1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上。桑榆:西方;日落时,余光落在桑树和榆树之间;指晚上。早上有所失,晚上则有所得。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出处是《后汉书•冯异传》。    17、【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自称。或对一般读书人的雅称。     18、【投笔从戎】投:扔掉,放弃。笔:笔杆子,指文墨生涯。从戎:参军。指弃文就武,放弃文墨生涯去参加军队。出处是《后汉书•班超传》。    19、【高山流水】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形容乐曲的高雅精妙。出处是《列子•汤问》。    20、【盛筵难再】盛:盛大。筵:筵席。盛大的筵席难以再得。    21、【陆海潘江】陆、潘:晋朝的文学家陆机、潘岳。本是称颂陆机和潘岳文才很高。后用以称颂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三、课后练习1.新课标链接 王勃《滕王阁序》以生花妙笔描绘了三秋景色。“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彻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历来赞不绝口。请你运用描写把这段文字改写成200字的短文。2.高考模拟 高考考场联对考生无疑是一剂良药,或镇定情结,或激励斗志,或坚定信心……请您贡献你的智慧,仿照例联格式为仙城中学考点作幅考场联!(4分) 例:上联: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下联: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格式4、7字分开,上下联相对(2分),内容上扣住与考试情境相关。(2分)3.课外阅读《流泪的滕王阁》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