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地坛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想念地坛学案

ID:1095528

大小:25.9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4-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想念地坛》学案【课前预习】一、作者作品:史铁生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重要作家。他于1969年到延安插队,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北京,但他没有消沉,而是坦然地面对命运。他选择了文学,并且取得了杰出的成就。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五万元)。小说记述他在初残后工作于街道小厂时的经历。有人称誉它:“怀旧但不感伤,冲淡悠远,充满寓意。”在他的作品里,有许多是以残疾为主题来表达他对生命、命运等许多问题的深刻思考,如《我们的角落》、《命若琴弦》、《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这篇《想念地坛》可以看做是《我与地坛》的姊妹篇,主题也比较接近。在教学时可以将其与已经学过的《我与地坛》联系起来,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将史铁生主题相近的其他作品包括一些创作谈结合起来进行阅读。二、相关背景《想念地坛》发表于2002年,这是在他有关地坛的另一篇著名散文《我与地坛》发表10年之后。读《想念地坛》,给人的最大感受就是,其所表达出的那种生命之宁静与安详,是自然界的雨雪风暴过去之后的宁静与安详,也是人的生命雨雪风暴过去之后的宁静与安详。不仅是宁静与安详,还是宁静与安详之下的一种和谐。是一种在自然的声动下的宁静和谐。这种生命境界,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三、音形义掌握(一)字音辨读1.颓檐()  2.盘桓()3.滂沱()4.愤懑()5.磕磕绊绊()6.亘古不变()7.葳蕤()8.畸形()(二)字形辨识1.  2.3.4.5.6.(三)成语释义1.磕磕绊绊:2.生机盎然:3.空谷回音:4.亘古不变:【整体把握】1、回忆《我与地坛》,回顾史铁生的生命历程。(看视频《精神上的钢铁汉子》)2、把握本文的段落层次3、用三个词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文本研习】一、安静文章的标题是“想念地坛”,那么作者想念地坛也就是想念地坛的——安静。1、地坛有着怎样的一种安静让作者如此着迷呢?快速阅读文章的第1-9小节,找出文中揭示“安静”具体内涵的句子。1、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2、一股清纯之气,悠远、浑厚;3、不是与世隔离;“不是脱离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4、由于四周和心中的荒旷;         5、恒久而辽阔。 2、解读“安静并非无声”的作用。(1)一起朗读课文第二节。(2)问:地坛里的景物有什么特点?明确:充满生机,富有生命力。(3)问: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它富有生命力的?明确:栖居了鸟儿、长满了野草、吵闹、吟唱、飞舞、动鸣等。——安静并非无声是指远离喧嚣和嘈杂。(4)指名学生再读这节,体会这生生不息的景象。(5)总结:这并非无声的地坛里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就是这旺盛的生命力,让当初的史铁生放弃了寻死。(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生命渺小但并不卑微,他们无言诉说生命的美丽,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3、解读“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离”的作用。(1)问:为什么说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离的?明确:进了园门,心便安稳。有一条界线似的,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人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看清楚,每一丝风飞叶动,每一缕愤懑和妄想,盼念与惶茫,总之把你所有心绪都看看明白。(2)点拨:现在的史铁生有名了,荣誉、地位随之也来了。面对这些,他也有些惶茫了。而地坛可以让他放下心来把所有的心绪都看看明白。(3)问:作者看明白了他所有的心绪了吗?明确:看明白了。第九节“我记得忽然我有了一种放弃的心情,仿佛我已经消失,已经不在,惟一缕轻魂在园中游荡,刹那间清风朗月,如沐慈悲。”(4)问:作者放弃了什么?明确:当初的地坛,让史铁生放弃了寻死,现在的地坛,让他放弃的是外界的喧嚣,外界的诱惑,让他的心变得安稳,心灵得到净化。作者重新接受并正视生命的现实,重新感悟到了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那么作者决定用怎样的方式去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呢?——写作。就这样,写作成了史铁生新的人生选择,用文中的话说“写,真是个办法,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3、现在我们可以回答上面的问题,作者为什么想念地坛的安静呢?地坛的静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明确:地坛的安静让作者的心安稳了下来,“仿佛走回到生命的起点”,重新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找到了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写作。一、零度写作,对于史铁生来说,就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去叩问生命的意义。而叩问生命的意义也正是写作的意义之所在。对于写作的这个意义,作者用了一个词来概括——写作的零度。1、那么什么是写作的零度呢?请用原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写作由之出发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难,写作之终于的寻求,即灵魂最初的眺望。(让我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遍)2、是不是每个文人都能达到“写作的零度”的境界呢?作者列举了写作上的哪些“异化”现象呢?对其持什么样的态度?——不是 只是炫耀祖宗的光荣——   变成潇洒       爱上了比赛、擂台、排行榜——批判态度。“写作如果只是炫耀祖宗的光荣,或者变成了潇洒,或者爱上了比赛、擂台、排行榜,那它就不再是对生命意义的追问,而是去迎合世俗的趣味,写作也不再是写作者自身追问生命意义的需求,而成为其博取荣誉、地位与资本的手段了。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回望零度,回归生命的起点。” 1、而史铁生能够不断地回望零度,回归生命的起点,得益于什么呢?——地坛的安静“对他来说,回望地坛,也就是回望安静,也就会不断认识到写作的意义,不断地放弃许多妄念,回到零度。”一、柔弱“但是,我想,作为一个普通人,要想不断的回到零度,不断的审视自我,那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人世间充斥着强力与阿谀,充斥着为了名声与浮华的争权夺利,比如第16小节所提到的:面要面霸……人物。而地坛呢?它早已放弃昔日荣华,一天天在风雨中放弃,五百年了,安静了;也正因为安静,地坛才草木葳蕤,生气盎然。这一切是强力和阿谀所能达到的吗?不是,是安静。”1、在文章的第16小节中,作者对地坛的安静的认识有了怎样的升华?——柔弱。(作者不仅发现了地坛外在的安静,而且发现了地坛内在的美德。柔弱,它不同于强力,不同于阿谀,也不同于软弱,是一种对待生命应有的态度。很多人的生活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失去了生命的意义,那是因为他们缺乏柔弱的美德。只有柔弱,才能感受安静,才能让我们不断的回到零度,不断的审视自我,重新定位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柔弱是一种镇定,是一种放弃,看似弱其实柔。柔弱,是信者仰慕神恩的心情,静聆神命的姿态”,信者就是信徒吧?就应该是信徒对待神灵那样,要对自己灵魂最初的眺望的一种虔诚和执着,或者说坚持自己生命最初的意义。好到这里,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这三个词之间的关系:地坛的安静让史铁生静下心来思考,仿佛走回到生命的起点,回归了零度,而当史铁生一次次的回归零度的时候他发现了地坛在外在的安静后内在的美德是柔弱,而我们似乎可以这样理解,柔弱也是安静的一种升华,是不是?嗯好这三者的关系暂时把它理清了。二、文章总结刚才我们分析了“安静、零度、柔弱”三个关键词,明确了其对人生、对生命的重要性。其实这三个词之间完全可以划上等号,因为安静、零度、柔弱都是让我们——回归生命的起点,探寻生命的意义。而这三个关键词中起统领作用的是哪一个词呢?——安静。史铁生能够一次次的走进地坛去感悟生命,为什么他现在仅仅是想念地坛?地坛的安静柔弱已经深深地烙在作者心中,所以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而作者只要靠想念去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在现实中是否真要一次次走进地坛就不再重要了,到了这种境界,物我早已合二为一,没有了分别, 地坛安静而有生命力的精神已经融入了作者的骨髓中,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我们也需要时时回望零度,回望安静,让我们的心灵之泉静静地流淌。我想起了陶渊明的一首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只要你心中有一片静土,无论何时何地,何情何景,你都能像史铁生一样,超越自己。因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文章主旨】作者以自己对地坛的印象、感受和写作生活为起点,论述了安静、零度、柔弱对人生、对生命的重要性,批评了当今社会许多急功近利的浮躁,主张人要不断地回到生命的原点,排除干扰去追寻生命的意义与有价值的生活。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