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灯下漫笔知识精讲 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二语文灯下漫笔知识精讲 人教版

ID:1084182

大小:70.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4-1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二语文灯下漫笔知识精讲一.本周教学内容:《灯下漫笔》二.文章简析:1.文章是由什么日常小事引发出大话题的?答案:作者首先叙述了自己所亲历的一件日常小事,如何相信国家银行而将银元换成钞票(第一段),又如何因政局不稳要将钞票转换成银元而不得(第二段),暗中听说有了行情又如何赶去兑现,即使打了折扣也在所不惜(第三段)。正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成为鲁迅思考的起点,成为他的思想探索的起点;最平凡的、最普通的,也是最深刻的。2.文中的谈论对象主要涉及哪几个方面?作者对它们分别下了什么结论?答案: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中国人(百姓),统治者(一种暴力),中国社会(时代)。对于中国人,作者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和“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对于统治者,作者没有明确地说出,但我们根据文章可推断出。统治者对百姓只是进行压迫、剥削、杀戮,从来没给过他们做人的资格。对于中国社会,作者认为,中国社会可以直截了当地概括为两个时代,即“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3.如何理解“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这句话的含意?答案:“极容易”说明中国“乱”是长期的,“治”是短暂的,因此老百姓常常“想做奴隶而不得”;他们把做奴隶当做一种奢望,甚至说是一种享受,一旦有哪一位统治者满足了这一令人感到悲哀的要求,他们竟然就“万分喜欢”了。这句话表达了对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统治、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的鞭挞和批判。4.鲁迅先生为什么又提出“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提示:鲁迅认为当时的社会现实,正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而且人们丝毫没有走出做奴隶时代的要求。现实生活中,尽管人们都不满于现状,但无论是知识分子(国学家、文学家、道学家),还是普通百姓,或是复古,或是避世,其实质都是“神往”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面对这样的现实,面对这样的国民,他无法掩饰内心的悲凉与绝望,不得不发出震天一吼:“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5.怎样理解本文披情入理、情理交融的特点?提示:鲁迅随笔的显著特点,就是在议论的过程中饱含着巨大的激情,议论情感化。这篇随笔,情感与理性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是将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结合为一体,例如,作者将中国人的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时,表面上似乎是客观冷静的科学论断,实际上,作者已将内心悲愤的情感(憎恨封建暴政,怨恨国民麻木,期盼走出怪圈)熔铸在里面了。(答题时间:45分钟)一.阅读下文,完成1~3题。想来,除了多少对于银子有特别嗜好和爱情的人物之外,所有的怕大都是钞票了罢,而且多是本国的。但可惜后来忽然受了一个不小的打击。1.“嗜好”指。“爱情”指。2.对“所有的怕大都是钞票了罢,而且多是本国的”这一句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对银子有特别嗜好和爱情,怕钞票代替了银子。 B.本国的钞票伪钞太多,不敢使用。C.钞票贬值严重,但还是喜欢本国的。D.大家不明事理,对本国钞票怀有偏见。3.文中“不小的打击”指的是()A.袁世凯想做皇帝,恢复银元。B.蔡锷讨袁,中国银行停止兑现。C.物价飞涨,剥削严重。D.蔡锷起义,引起战乱,民不聊生。二.阅读下文,完成1~5题。……后来又涨到七折了,我更非常高兴,全去换了现银,沉垫垫地坠在怀中,似乎这就是我性命的斤两。倘在平时,钱铺子如果少给我一个铜元,我是决不答应的。但我当一包现银塞在怀中,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的时候,却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1.“似乎这就是我性命的斤两”中的“这”指代的是。2.“似乎这就是我性命的斤两”表达的情感体验是_______。3.“倘在平时,钱铺子如果少给我一个铜元,我是决不答应的。”这一句从情与理的角度包含的意思是_________。这句话在由情入理的过程中起了_________作用。4.对“万分喜欢”理解正确的是()A.这里用的是反语。B.不理解“奴隶”的含义,上当受骗。C.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进步。D.是久已形成的奴性心理的反映,是人性的扭曲。三.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哪一面,但又属于无论哪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1.文中破折号表达的意思是()A.是对前文意思的转换。B.对前文意思的解释说明。C.是并列关系的联结。D.是对前文意思的补充完善。2.文中“‘人’的价格”是指。3.对“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的百姓不偏不倚,有公正之心。B.中国的百姓不曾把自己定位于“人”的价格。C.中国的百姓在战争时期是极其善良的。D.在官与匪之间,中国的百姓无法做出选择,只能当牛做马。4.“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态?试做分析。答:四.阅读下文,完成1、2题。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弯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1.对“爱排场的学者们”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指上文编纂“历史教科书”一流东西的人B.说“咱们向来就很好的”的人C.历代反动统治者的走狗文人D.对中国纷繁复杂历史缺乏真知灼见的人2.文中“先儒”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一治一乱”,“治”与“乱”分别指五.阅读下文,完成1~3题。现在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了。然而我们究竟正向着哪一条路走呢?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总而言之,复古的,避难的,无智愚贤不肖,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但我们也就都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么?都像复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自然,也不满于现在的,但是,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1.作者说:“现在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根据该段的整体意思,你能理解这一时代吗?请用一句话表述其实质。2.对作者提出的“第三样时代”你怎样理解?结合作者概括的前两个时代,谈谈自己的体会。六.阅读下文,完成题目。有人说,鲁迅正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这或许是事实,但我却并不以为然,我是31年前读的鲁迅,1年前读的周作人,中间隔了30年。但鲁迅仍然离我很近,周作人仍然离我很远。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时代,是提倡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对于今后整整一代人也会产生很不同的影响。对今日的中国青年,今日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更需要的还是鲁迅,而不是周作人。当然,鲁迅和周作人是亲兄弟,鲁迅也并不知道周作人的“后事”。但即使从周作人的“前事”而言,他与鲁迅的地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不仅是从是文学史角度的评价,而且是就他们对于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而言的。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所批判的不仅是那一种制度那一个阶级那一派文化现象,而且是在几千年封建文化“酱缸”浸泡中、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 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鲁迅积其一生之力铸造国人的灵魂。他自己也成为我们民族的不朽灵魂。周作人也曾是新文化的代言人,也曾是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者。但很快,新文化只沦为他人的工具;他仍然以传统士大夫心态用冲淡的白话语言去娴熟地把玩起中国的器物文化来。悠悠五千年,中国的器物文化博大精深,世所罕匹;吃喝玩乐衣食居行,随手拈来就是文化,就是文明。用林语堂的话说就是,西方文明除去抽水马桶先进,其他别无所长。这自然使周作人大有用武之地——今日提倡“玩文学”的青年哪能玩过周作人呢?玩物丧志,周作人最终几乎是自愿地出卖自己的灵魂成为民族的罪人并不偶然。如此一个周作人如何能和鲁迅相比呢?但正因如此,今天的周作人可以摆在地摊上大畅其销,因为它好读——茶余饭后,躺在沙发上,借周作人之笔触,摩挲一些小摆设品味一些小感触体验一下昨日的民族风情,未必不是一件乐事。何况今日玩风甚盛,有亲者甚众呢?而鲁迅却不是能躺着读的。重读鲁迅,我仍然时时如针芒在背,为自己的灵魂所承受着的拷问。中国知识分子都应经受鲁迅的拷问——因为鲁迅本人已经千百遍地拷问自己。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些劣根性,是难以自省自察自知的。但它却是妨害我们民族进取现代文明的痼疾。一个民族具有庸人气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自卑自负又自慰的阿Q精神。鲁迅作为伟大思想家文学家的当代意义正在于此,因为虽然60年过去了,但由于种种政治历史主题的变奏,我们的国民性改造任务还远没有完成,毒化民族的灵魂的阿Q精神却仍在蔓延滋生。物质贫乏时的阿Q尚是可怜的,物质丰富时期的阿Q却变得有些可憎。如果我们不能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培育出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最终,精神的贫乏将使中华民族难以真正崛起。当然,我并不排拒周作人。但不能以此而排拒甚至贬低鲁迅。尤其作为民族精神体现和创造者的知识分子不能媚俗从众丧失操守地靠作翻案文章靠出卖民族的良知哗众取宠谋利发财。在鲁迅的伟岸形象面前,周作人永远是一抔黄土。鲁迅,不应也不会离我们远去。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说:“有人说,鲁迅正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1)“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答:(不超过12个字)(2)“周作人正向我们走来”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答:(不超过12个字)2.第三自然段中说到“妨害我们民族进取现代文明的痼疾”,这个“痼疾”是指什么?(不超过25个字)答:3.作者认为“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的理由是什么?请分条陈述。答:4.本文就中国文化对民族的意义提出了精辟的见解,下列分析符合作者意思的两项是()A.周作人与鲁迅不可同日而语,就是因为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没有鲁迅高。B.本文说的是鲁迅与周作人,论的却是文化的批判与陶铸灵魂的功能。C.茶余饭后,躺在沙发上读地摊上的畅销作品,既是人生的一件乐事,又利于自省自察。D.在鲁迅重铸的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同时,周作人却玩物丧志,终于堕落为民族罪人。 [参考答案]http://www.DearEDU.com一.1.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爱好的感情(不同于男女之间的相爱之情)。2.C3.B二.1.银子2.靠这些银子为生3.正常的要求不能实现,降格以求其次,反而有被扭曲的满足感。承接上文,开启下文。4.D三.1.A2.生命个体在人文背景下所应具备的自由、平等和尊严的特性。解析:“人”首先指的是生命个体,同时“人”又不能离开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而存在,“人”属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应当和奴隶一样被人驱使压迫。3.B解析:“中立”的含义是指中国的百姓只从属于强者,始终被奴役,没有抗争,没有尊严,没有选择,只求做一个稳定的奴隶,不曾把自己定位于“人”的价格。故选B项。4.一种缺乏独立人格的奴性心态。这是千百年封建思想统治对人性压抑的恶果,是一种人格悲剧。解析:“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以便做一个稳当的奴隶。联系前后文意,认真思考百姓为什么会这样,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政治道德原因是什么,由此便能得出答案。四.1.C2.古代有学问有地位的文人墨客。3.①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②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五.1.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2.“第三样时代”是中国实现了现代文明,百姓摆脱了封建奴役,不做奴隶的时代六.1.(1)文化的批判功能正在消失(或:鲁迅的战斗精神已过时。)(2)文化仅贡消遣与把玩2.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种劣根性3.①国民性改造的任务远未完成,阿Q精神仍在蔓延滋生②应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培育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4.BD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