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传状段太尉逸事状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传状段太尉逸事状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

ID:1078212

大小:172.6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4-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段太尉逸事状本课话题 ——胸怀责任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责任,是社会赋予每个人的一种使命,也是每个人必须承担的。只不过,有的人能够真正把它放在肩头,时刻记在心上,并为之努力奋斗;有的人,则时时处处推卸责任,唯恐自己承担责任,由此才有了人格的高下之分。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公益达人”刘天明牵线资助贫困留守儿童300多名,自发探访百户孤寡老人,策划百场山区助学活动。15年如一日坚持他乡行善,1万个小时工余时间做义工。敬岗爱业,带出了一支全国文明保安队伍。坚持公益志愿,打造出一个广东省五星志愿服务团队。一个农民工,15年来,牢记自己的责任,不仅把平凡的本职做好,更用业余时间积极投入公益事业,成为中山市第一个加入志愿者的农民工,志愿服务累计超过1万小时,连续10年参加义务献血,累计达3000多毫升。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2.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3.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4.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5.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丘吉尔[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泾州(  ) 晞(  ) 邠州(  )嗛(  )鬲(  )槊(  )躄(  )戢(  )晡食(  )击柝(  ) 谌(  ) 巽(  )岐(  )泚(  )(  )姁(  )【答案】 jīnɡ xī bīn qiè lì shuò bì jí bū tuò chén xùn qí cǐ tái xǔ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    )(2)太尉判状,辞甚巽(    )(3)谌虽暴抗(    )(4)宗元尝出入岐、周、邠、间(    )【答案】 (1)“嗛”同“慊”,满足 (2)“巽”同“逊”,恭顺 (3)“抗”同“伉” (4)“”同“邰”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辞(2)如(3)且(4)为【答案】 (1)动词,推辞,不接受/动词,致辞/动词,告辞,辞别 (2)按照,依照/像/到,去 (3)并且/尚且/将要 (4)动词,做,担任/动词,治理/介词,替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手注善药(    )________(2)日群行丐取于市(    )________(3)一营大噪,尽甲(    )________(4)裂裳衣疮(    )________(5)垂死,舆来庭中(    )________ (6)请辞于军(    )________(7)敢以状私于执事,谨状(    )________(8)处贱无以拒也(    )________(9)汝又取不耻(    )________(10)以乱天子边事(    )________(11)乃我困汝(    )________(12)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________【答案】 (1)名词作状语 亲手 (2)名词作状语 每天 (3)名词作动词 穿上铠甲 (4)名词作动词 包扎 (5)名词作动词 用轿子抬 (6)名词作动词 致辞 (7)名词作动词 写文状 (8)形容词作名词 卑微的地位 (9)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耻 (10)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乱 (1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困 (1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败坏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纵士卒无赖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2)不忍人无寇暴死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突然死亡。(3)谢不能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不管,不行。(4)请假设草具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连词,表假设关系。(5)朱泚幸致货币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钱财。(6)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社会上多数人公认的正确道理。(7)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数学的一个分支。 【答案】 (1)强横妄为。 (2)惨遭杀害。 (3)无能,没有能力。 (4)借用,安排。 (5)货,财物;币,礼品。 (6)您治理。 (7)多久。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段公,仁信大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乱天子边,欲谁归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汝将何以视天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公幸教晞以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愿奉军以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判断句 段公,是位有仁义讲信用的长者。(2)判断句 驻扎在邠州的淮西军主帅尹少荣,是个刚直的人。(3)宾语前置句 扰乱了皇上边境地区的安宁,要归罪于谁呢?(4)宾语前置句 你将凭什么上对天,下对地。(5)状语后置句 承蒙您用大道理来开导我。(6)省略句 全都砍头,把头插在长矛上,竖立在市门外。(7)省略句 我愿意率领部队听从您。(8)固定句式,“然则……”;“其与……几何” 既然这样,那么郭家的功名,将还能保留多少呢?[常识·速览]本文写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柳宗元被贬居永州时,是作者写给当时在史馆任职的韩愈修史时做参考的。唐德宗建中四年(784)十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的部队在京师哗变,德宗仓皇出奔,原卢龙节度使朱泚被叛军拥立为帝。段秀实当时在朝中,他坚决反对朱泚称帝。一次被召议事时,他突然用手中的笏猛击朱泚的头部,同时唾面大骂朱泚“狂贼”, 后被害。柳宗元对段秀实的忠勇行为深表敬仰,可是朝中却有人散布流言,说段秀实的这一举动是“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柳宗元对此极为愤慨。他深知段秀实为人一贯刚直,“遇不可,必达其志”。为了让人们了解段秀实,说明“刚勇”完全是段的自身的性格,因此,作者写作本文,用事实说话,使流言不攻自破。逸事状“状”是旧时详记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寿年的一种文体。“逸事状”专录人物逸事,是“状”的一种变体。“逸事状”的特点:只录逸事,力求典型,抓住两三件事写。所写之事应详细,确实,不可道听途说。行状一般只褒不贬,与史传不同(史传求全面),这与写作目的有关。史传是对一个人一生做全面评价,而写逸事状的目的有三个:(1)使史官录用,希望修史时为死者作传;(2)向朝廷报告,为死者请求谥号;(3)为死者写墓碑之文提供素材。[整体·感知]文章取材于真人真事,通过三件逸事,一写其刚勇,一写其慈惠,一写其清廉,三者交相辉映,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权、关心人民、临财而不苟取的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同时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丑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和史料价值。[文脉·梳理]①________ ②________【答案】 ①勇服郭晞 ②节显治事堂[文本·层析]一、阅读课文第1~4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开篇描写了怎样紧张的场面?对刻画段太尉的形象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作者先详细叙述了郭营士卒的肆志之状,突出表现了郭晞对士卒的放纵。以此与段太尉的惩治邪恶、整治军纪进行对比,从而突出段太尉的刚正沉勇。2.在勇服郭晞这件事上,课文是如何表现段秀实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斩杀乱卒。郭晞纵容士卒为所欲为,危害百姓,白孝德心中忧伤却不敢明说。段秀实自荐担任都虞候前去平乱,显示了他的刚勇无畏。当郭晞士卒十七人再次横行时,段秀实果断地逮捕了他们,并一一斩首,把头插在长矛上,竖立街市示众。“注”“植”两个动词,有力地表现了段秀实的“勇”。这是一写其勇。(2)诣营陈辞。段秀实为民除了害,大快人心,然郭晞士卒不肯罢休,立时都披上盔甲,事件进入高潮。此时白孝德震恐,而段秀实从容镇定,临危不惧,决定诣营陈辞。作者极写郭晞士卒剑拔弩张、如临大敌的紧张气氛,反衬了段秀实的大智大勇。段秀实不带卫士,不带佩刀,坦然出现在郭营,使郭晞士卒愕然。段秀实知道要制服郭晞,不可能凭借武力,只能晓之以理,因此,辞卫士,解佩刀,选年老腿跛的人持马,这是从心理上消除对方的戒备。作者这样叙写的寓意是:段秀实是不怕死的。他外柔内刚、平易而又刚强的个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至此,段秀实已渐居主动地位,他向郭晞慷慨陈词,指明利害关系后,终于折服了对方。这是二写其勇。(3)留宿军营。段秀实用大义和利害晓喻郭晞,使郭晞心悦诚服,再拜谢罪,顾叱士卒说:“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郭晞到底有无约束部下的决心,段秀实要探明白。留宿军营,既显示了段秀实的坦荡胸怀,又可考察郭晞改过的诚意和决心。这是三写其勇。二、阅读第5~7段,回答下面的问题。3.“仁愧焦令谌”这一事件发生在前,作者却把它放在“勇服郭晞”后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有利于体现写作主旨。本文的写作主旨是说明段太尉不断做好事,做善事。作者这样安排顺序,正好广泛而典型地记叙了段太尉的逸事,全面而又重点地反映了段太尉的可贵品行。(2)有利于表现段太尉的性格。段太尉的性格主要是正直勇毅,同时仁慈、识见、廉洁。而“勇服敦晞”最能表现他的主要性格兼及其他性格;而“仁愧焦令谌”则分别突出他的其他性格进而衬托丰富他的主要性格。(3)加强了艺术效果。“勇服敦晞”记叙最典型也最精彩,故置之前;“仁愧焦令谌”表现的人物性格与前面所表现的人物性格形成对比,相得益彰;第五段恢复顺叙,行文自然。4.“仁愧焦令谌”这一事件除了表现段秀实刚勇特点外,还表现了他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这则逸事叙述他同情、救助、安抚一个无力交租而惨遭毒打的农民。作者通过段秀实一系列行动,展现了他对农者的怜悯之情。写这则事件的结局,作者让第三者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出场,由他怒斥焦令谌的不敬、不耻、不愧,从侧面烘托了段秀实仁厚慈惠的爱民之心。三、阅读第8~10段,回答下面的问题。5.节显治事堂一事表现了段秀实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段秀实对朱泚的拉拢行贿早有提防,他“戒其族:‘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朱泚果真送来三百匹大绫,他的女婿实在推托不掉,不得已收下。段秀实事后才知道此事,一面指责他的女婿,一面命令将大绫放在治事堂的房梁上,坚决不许把大绫放在家中。这件事表现了段秀实很有政治远见,颂扬了他的清正廉洁。6.作者记叙的几件“逸事”有什么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全文写了段秀实的三件事,每一件事都表现他的思想性格的一个侧面。第一件逸事是“勇服郭晞”,突出了他的“勇敢”;第二件事是“仁愧焦令谌”,表现了段秀实仁义爱民的思想品德。第三件事“节显治事堂”,表现了段秀实很有政治远见,颂扬了他的清正廉洁。(2)三件事,各有不同的侧重点,把三件事联系到一起,可以完整地勾勒出段秀实的思想品德:见义勇为、仁义爱民、廉洁清正。[话题·互动]话题:有人说,本文结尾一段有损人物形象而有狗尾续貂之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学生甲:最后一段作者点出了自己的良苦用心,一是为了消除人们对段太尉形象以及宁死不附叛贼的误解,二是怕逸事遗失不能还人物以真实面目。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最后补写太尉的外貌及习惯姿态等非常生动、形象,使段太尉从外形气质到品德胸怀都成为一个活生生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优秀人物的典型。因此尾段对于整篇文章是很重要的补笔,并非是狗尾续貂。 [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春秋笔法《段太尉逸事状》这篇文章的一个特色是全文不着一句议论,寓情于事,以形传神。柳宗元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让段太尉的仁义功德能为史官所收集,流传于后世,所以使用的是史传体例,对人物的抑扬褒贬,基本上是靠在叙述的过程中,通过对人物的神情言行的描写表现出来,让读者在感受动人的故事的同时,为主人公的高风亮节所折服。这种史传笔法,始于孔子撰写《春秋》,故后人称为“春秋笔法”,柳宗元运用得炉火纯青。定义:春秋笔法,又称微言大义,指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的主观看法。2.写法指导“春秋笔法”的基本原则,即“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汙,惩恶而劝善”五点。(1)“微而显”的含义归纳为两层意思:①史官记述的文辞在于这个层面,而他要表达的意思却在另一个层面;②叙述语句虽简洁而精练,但它所表达的另一层意思,却是人见人知。(2)“志而晦”可诠释为:用简约而幽深的语言记载史实,史家的褒贬态度隐含在对礼制的依违中。(3)“婉而成章”,就是用委婉曲折的言辞来记言载事,使表达能顺理成章。(4)“尽而不汙”是说,史官根据历史事实,客观而详尽地把它记录下来,不得偏离、隐瞒、甚至歪曲事实的本来面目。(5)“惩恶而劝善”,是说史官记事,对有的事不只直书,还要用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词语予以评价,说明目的是“惩恶劝善”。3.迁移应用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为了让人们看清“三·一八”惨案的真相,他是这样着力描绘刘和珍与杨德群烈士被虐杀经过的: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赶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请从“春秋笔法”角度鉴赏这一段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其一是手枪”,那么,“其二”又是什么呢?长枪。官配手枪,兵带长枪,有官有兵,说明是有预谋的。“从背部入”而不是从正面射击,属于偷袭,自然是场大屠杀。结论: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属于偷袭性质的大屠杀!一个政府到了连杀人都只敢偷偷摸摸的时候,就离灭亡不远了。这种写法就是秉笔直书,不加任何掩饰的“春秋笔法”。它能唤起民众的觉悟,使人认识到反动政府的真实面目,它如匕首一样,直刺入敌人的胸膛。[素材·应用]1.课内素材廉洁爱民自荐平乱,勇闯郭营,他刚勇无畏;手注善药,卖马市谷,他仁慈善良;力诫女婿,拒绝贿赂,他胸怀坦荡。大智大勇,大忠大爱,千古名臣段秀实!段太尉不仅勇敢还很有谋略,不仅关心百姓还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不仅自身廉洁,还教育后代要洁身自好。在柳宗元的笔下,段太尉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人了。对人,对己,对事,对待百姓,不仅善良还细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考虑,可谓中国历史上光彩夺目的人物。【应用角度】 这则材料可以用在“勇敢与谋略”“廉洁爱民”“大忠大爱”“气节”等作文中。2.精彩应用清廉是什么?清廉是春秋时治邺的西门豹,是西汉时通宵达旦思考的赵广汉,是“田者让畔、道不拾遗”的西汉黄次公;清廉是中唐时力诫女婿、拒绝贿赂的段秀实,是拂逆君主、体恤百姓的“唐室砥柱”狄仁杰,是北宋时为平民百姓称颂、使王公贵人害怕的陈希亮;清廉是不避权贵、铁面无私的包龙图,是明代敢于伸张正义、为民申冤的况伯律,是“直言天下第一事疏”的海瑞,是清朝那位死后买不起棺材的汤尚书……这些清正廉洁之士的高风亮节,虽历经岁月的磨洗,却依然清澈,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永恒的光辉。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