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高中语文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氓》高中语文课件

ID:1054057

大小:25.58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4-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氓》高中语文课件《氓》高中语文课件《氓》高中语文课件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课件,借助课件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如何把课件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氓》课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作的能力。  2、反复朗读并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3、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1、熟背本诗,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2、比兴手法的运用,及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放录音)让学生听歌曲《在水一方》。  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明确]《诗经》中的《蒹葭》,6/6 《氓》高中语文课件  教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诗经》中的其他作品。  二、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社会生活。  原本只称《诗》,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共160篇,大都是民间的歌谣,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三、引入《氓》  在春秋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形成和父系社会的确立,爱情的不自由和男女的不平等逐渐产生,《氓》就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婚姻给女性造成的巨大创伤。  四、指导诵读  放录音:第一遍,提醒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二二节拍)6/6 《氓》高中语文课件  指名两位学生朗读,并让其说明这样读的理由。  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诗歌的语气语调,把握主人公起伏的情感)  五、词汇掌握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于—吁无—毋说—脱等等  2、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的词语(至于以为泣涕子贿宴)  3、找出文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其黄而陨:黄,名词活用作动词,变黄。  士贰其行:贰,数量词作动词,有二心。  二三其德:二三,数量词作动词,经常改变。  4、匪:fēi愆:qiān将:qiāng载:zài于:xū说:tuō  徂:cú汤:shāng裳:cháng靡:mǐ隰:xí角:jiǎo  六、小组讨论理清思路(用两个字概括诗歌大意)  明确:恋爱婚变决绝(板书)  七、自主合作探究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请一位同学说说故事情节。  1、学习“恋爱”部分(一二章)  ⑴学生集体朗读此部分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6/6 《氓》高中语文课件  明确:相见定情送别约期(布置作业:将这一部分改写成现代文,加入合理想象)  ⑵品味“相约送别”场景中的语言,概括两人性情。  明确:氓:急噪任性  姑娘:温柔体贴痴情迁就男子这也预示两人今后的悲剧婚姻生活。  [3]从“子无良媒”到“秋以为期”,女子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讨论)明确:女子先言“子无良媒”,是出于对“礼”的一种遵从,古礼认为女子嫁人,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不然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后又言“秋以为期”,说明女子冲破了“礼”  的束缚,勇敢地与“氓”私订终身。  [4]朗读第二章,请学生展开想象,女子思念男子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让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当时女子的心理细微变化。(“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提问:从这两章中我们能不能对当时的社会风俗习惯有所了解?  明确:  A、当时的商业活动是物物交换—“抱布贸丝”  B、占卜文化—“尔卜尔筮,体无咎言”6/6 《氓》高中语文课件  C、婚姻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2、学习“婚变”部分(三四五章)  n朗读第三章,提问:  ①本章讲述了什么内容?(明确: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②既然是劝诫女子不要痴情,为何又要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是否多余?以及第四章中“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也同样提到了桑叶,有何特殊含义?  明确:  不多余。使用的是比兴手法。以桑叶新鲜润泽的自然情状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情状,也指两人恋爱时情意浓密;以桑叶枯黄掉落的自然情状比喻女子年老珠黄之情状,也指氓变心感情枯竭。同时由桑树引发对自己年长色衰,惨遭遗弃的叙述,这是“兴”。整体看有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比兴手法可以激发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⑴请一学生朗读,提问:开头几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举例说明。  [明确]比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⑵文中的比兴有何特点?  [明确]6/6 《氓》高中语文课件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n朗读4、5两章,提问:  ①女子婚后生活如何?(明确:女子嫁给男子后辛勤劳作,任劳任怨,尽妻子的职责,而男子却“至于暴矣”“二三其德”“士贰其行”,且女子家人“咥其笑矣”。)  ②兄弟为何嘲笑她?(学生讨论)  总结:(情景想象,女子回家后会对兄弟说什么话?)  a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私定终身,违背当时礼节。  b兄弟认为女子不懂得顺从丈夫。  ③推测当时社会女子的地位和命运?(由于社会政治历史原因,女子将一生所有的幸福寄托在爱人身上,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剧。联系现实,不要丧失自我个体的独立性。)  ④面对男子的背弃,女子是否是忍声吞气,苦苦哀求男子回心转意?6/6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