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攻(节选) (2)
加入VIP免费下载

非攻(节选) (2)

ID:1052032

大小:68.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4-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使用时间】第7周第2课时【编者】王霞【审核】苏冬梅【编号】1012072第四专题《非攻(节选)》2018.4【学习目标】1、学习古文断句之法,给本文加上标点。2、读懂文章,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句式。3、学习文章类比论证和层层“剥笋”步步推理的方法。【重点•难点】1、做到准确断句。2、学会本文推理方法。3、理解墨子“非攻”思想。【学法指导】1、自学指导结合课下注释和学案上的知识链接解读文本内容。2、讨论展示指导讨论:自学完成后,各组由一个同学在组内分析文本内容并断句,小组其余成员补充、纠正。展示:教师任意选取某组,组内推荐一人在班内讲解,推荐的人要声音洪亮,能思路明晰地展示出本组对所讲题的讨论结果,本组其他组员补充,其余组质疑、纠正。3、总结反思指导①学习古文常见断句方法。②总结本节断句方法及文本的核心思想及论证手法。【问题设计】一、通读全文,结合课下注释及知识链接中的断句方法,梳理文本内容并断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分析本文推理的方法。三、墨子对世人的评论是“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墨子的思想?(理解“非攻”)【达标检测】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园圃:众闻则非之非:为政者:以其亏人自利也以:至攘人犬豕鸡豚者攘:豕:豚:其不仁兹甚兹:拖其衣裘拖: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非:誉:2、翻译句子。(1)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2)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3、将文中划线句子用“/”断句。(1)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3)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4)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反思内化】【知识链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那何为“句读”?“句读”,即为文言文断句。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而且断句越来越成为高考的考查点之一。古文断句实际上并不难,它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些简单易学的方法,来帮助同学们“明辨句读”。1、找名词(代词)例1: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人”“园圃”“桃李”均为名词,在句中充当宾语。)例2: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众”“为政者”均为名词,在句中充当主语;“之”为第三人称代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是断句方法之一。2、找动词(形容词)例3: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居”“贪”“好”为动词,做谓语帮助断句。)例4: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为”“伐”“破”“取”“拜”“闻”为动词,做谓语帮助断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动词、形容词常常用作句子的谓语,我们可以根据谓语中心语来追寻一个句子的主语与宾语,从而为其断句。3、抓特征词例5: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例6:夫晋/何厌之有?例7: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例8:已而相如出例9: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例10:①是何故也?②此何故也?③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例11: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正如上面所举的一些例子,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带有特征性的词语出现在比较固定的位置,可起到点断的作用。①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②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③常用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④句中可依据“以、于、而、为、则、且”等来断句。⑤句末语气词“也、矣、耶(邪)、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4.看对话例12: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谓、道”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5、明修辞例13: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顶真)例1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顶真)例1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排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例1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排比、对比)例17: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此句在文本中反复出现,可以此将前后断开)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6.辨句式例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例19:①何陋之有?②何厌之有?③何罪之有?例20: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文言文中有一些固定句式需要我们牢牢掌握,除了上面示例中的“不亦……乎”、“何……之有”“其……其……”之外,还有“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则……”(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见……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庸……乎(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独……哉”(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安……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等,可以帮助断句。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孰与”“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是以”等。当然,这些所谓的断句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而应该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才能奏效。古文断句方法指要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编写思路:《非攻(节选)》是语文苏教版必修三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中“融会贯通”板块中的一篇文言文。从单元教学的目标设计来看,这篇文章意在训练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断句”的能力,而“断句”又属于高考语文古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点之一。鉴于这样的教学目的,和这篇文章篇幅很短,文字也不艰难,学生通过相互合作,查阅工具书,可自行扫除文字障碍,理解文章内容的实际情况。因此,我设想本课教学时应以学生活动体验和问题探讨为主。在活动体验时,我主要设想的是让学生弄清什么是“断句”,如何“断句”,因此,在学案编写时,我在“知识链接”部分分类介绍每种方法,并在每种方法下跟上一些比较简单的典型例句,这样又从具体方面指导学生如何断句(在进行这步时,应让学生先自主学习、自我感悟,在课堂上以小组探究活动的形式来交流展示);接着,我又将“古文断句方法指要”放在分类讲解的后面,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分类掌握后再从整体上予以把握,从而在具体断句时有一个大的指导性方向;最后,再将其具体应用到文本上,从而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真正让学生将知识变为自己的。在学习文本内容时,我以问题来引导学生,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而不是断章取义。只有疏通了文意,抓住了文本中的人物行为,文章的层次才会清晰明了。这样以后,学生再参考“古文断句方法指要”,就可以更清晰地看出文本中的“窃其桃李”“攘人犬豕鸡豚”“取人马牛”“杀不辜人”“攻国”五个层次,并以此为线索,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其论证方法,理解“非攻”思想。而达标检测的设置则由“解释字词——翻译句子——断句”三部分组成,在题型的组合上可以说是由易到难,由落实知识到夯实知识到迁移知识。【附】参考答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问题设计】一、(略)二、分析本文推理的方法。参考:文段从偷窃抢劫的事例说起。偷窃者从偷窃桃李到偷窃犬豕鸡豚,以至牛马,其罪孽随着损人利己的程度加重而加重,人们也就能辨其不义。抢劫者从抢劫衣裘、戈剑以至把别人杀死,损人利己的程度更重,罪孽也更重,人们也同声谴责其不义。然而,现在有人做着最大的不义之事——侵略别国,大规模地杀人和掠夺,君子们非但不谴责,反而赞誉它合于义。这能说他们懂得义与不义的原则区别吗?作者用这种层层“剥笋”的办法,从小事到大事,层层对比,步步推理,彻底剥去了侵略者的伪装,戳穿了他们欺瞒天下人耳目的借口。文章就此揭示了侵略的实质,表现出对侵略者蔑视、冷嘲和贬斥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对此并不进行义正言辞的正面谴责,而是致力于用幽默诙谐的事例进行类比。类比告终,境界全出,原来用以类比的事例的字字句句,无不落实在对侵略行径的暴露于谴责上,比之直接谴责显得含蓄、辛辣而有力得多。三、墨子对世人的评论是“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墨子的思想?(理解“非攻”)参考:“非攻”,意思是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与一般的非战是有区别的。墨子对于防御性的战争不仅不反对,而且竭力支持,这也就是《墨子》中的除“非攻”外的第二个主张——“救守”,即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它们是墨家为拯救社会而提出的重要主张,是有积极意义的。墨子认为战争是凶事,古者万国,绝大多数在攻战中消亡殆尽,只有极少数国家幸存。所以墨子主张以德义服天下,以兼爱来消弭祸乱。兼爱是非攻的伦理道德基础,非攻是兼爱的必然结果。【达标检测】1、答案略2、(1)如果损害别人的利益越多,他的不仁义就更加厉害,罪过也就更加深重。(2)现在,最大的不义,就是攻打别人的国家,却不知道指责他的错误,反而称赞他,说他仁义。3、(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2)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3)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4)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参考译文】(1)龙门山,在黄河以东的地界。禹治洪水来到这里,把山从中凿断,成为一扇门的形状,大约有一里光景。河水从中间汹涌地流下,两岸连车马都不能通行。每年暮春三月,就有无数黄颜色的鲤鱼,从江海和河川争先恐后游到龙门来。一年当中,能够跳上龙门的,不过七十二尾。刚刚跳上龙门,就有云和雨伴随,天火又从后面去烧它的尾巴。尾巴一烧掉,它就真个变成龙了。(2)雕刻人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如刻得大一点,眼睛不如刻得小一点。鼻子刻大了,可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大了。眼睛刻小了,可以修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了。办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对于那些不能恢复挽回的,开始就得特别谨慎小心,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了。(3)孙子说:所有的用兵方法当中,保全一个完整的、没有被严重破坏的敌国而又使她屈服是上策,如果不能做到,再采取战争手段毁灭;同理,对于敌国的有生力量军、旅、卒、伍,如果能全部收降才是上策,如果不能做到,才考虑战争手段攻灭之。所以,百战百胜,并不是最好的;不用战争手段而降服对手,才是最好的。(4)墨子说:“世间所有的事情没有比义更贵重的。”现在有人说:“(我)给你帽子和鞋,砍断你的手脚,你肯干吗?”“(你)一定不肯干,(这)是什么原因?”“是(因为)鞋帽不如(你的)手足贵重啊!”又说:“给你天下,杀死你,你肯干吗?”“你(也)一定不干,(这)是什么原因?”“(原因)是天下不如你身体贵重啊。”为一句话而争斗,以至互相残杀,这是由于义比他们的身体贵重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