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订线 《指南录后序》 课题:《指南录后序》(一) 使用人: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2、了解相关文学常识;3、理解第1-4段文意。 学习重难点:1、熟读课文;2、理解1-4段文意。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部分 学生笔记 一、知人论世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自号文山。他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南宋末年的爱国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宋理宗时曾被选拔为进士第一名,任官不到两月即与权贵作尖锐的斗争,屡遭弹劾仍坚持正义。德佑元年,国事危急,文天祥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次年元军大举南下,这时文天祥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议和,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辞,触怒元方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端宗赵昰派遣他与南下元军作战,(1278年)兵败被俘,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辞拒绝。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1283年就义,年仅47岁。 文天祥的诗文,自奉使被执以后,内容多与时事有密切的关系,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南宋军民抗击元军的历史画卷。他的那些表现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作品,如《扬子江》《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等,不但在宋末文坛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我国文学史上永远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二、解题 (1)书序一般写什么?(2)为什么以《指南录》为名? (3)又为什么称为“后序”? 明确:“序”是一种文体,是对于著作意旨的陈述,通常放在著作的开头,现在叫“前记”或“前言”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本文是一篇序跋文章,作者通过对自身出使元营、逃归永嘉的历程的记叙,扼要地叙述了诗作产生的背景,同时也简要说明了诗集编辑的体例和目的,作序的时间和诗集命名,是一篇典范的书序;但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叙事散文。写作上的特点是记叙中兼用了抒情和议论。《指南录》是文天祥自己编的一部诗集,共四卷。\\指南:向着南方。录: 是这段艰险历程的记载。其用意就像他在一首诗里所写的那样: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序:写在作品正文前面的文章,“后序”是因为之前已经有了“自序”。 三、预习检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萃( ) 遽( ) 羁縻( ) 地迥( ) 缙绅( ) 纾祸( ) 觇北( ) 献谄( ) 贵酋( ) 二阃( ) 号呼靡及( ) 匕首( ) 巡徼( ) 毗陵( ) 余僇( ) 2、准确断句 (1)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2)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3)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学生活动部分 学生笔记 装订线 3、解释加点的字词 (1)德祐二年正月十九日,予除 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 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 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 绅、大夫、士萃 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 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 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 身 ,意 北亦尚可以 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 北者,予更欲一觇 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 ,翌日 ,以 资政殿学土行。 (2)初至北营,抗辞 慷慨 ,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 轻 吾国。不幸吕师孟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构恶 于前,贾余庆献谄 于后,予羁縻 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 不得脱,则直 前 诟 虏帅 失信,数 吕师孟叔侄为逆,但 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北虽貌 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 “馆伴”,夜则以 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3)未几 ,贾余庆等以 祈请使诣 北,北驱 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予分 当引决 ,然而隐忍以 行。昔人云:“将以 有为也。” (4)至京口,得间 奔真州,即具 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 举 。中兴 机会,庶几 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 踪迹,草 行露 宿,日 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 ,追购 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 得舟,避渚州,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 永嘉。 当堂检测:翻译句子 1、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2、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3、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4、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2、整理归纳1-4段文言知识点。 学生小结: